吉林市第二十三中学教学风采

再见傻大猫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关注心理疏导,积极抗击疫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专题九:放松小妙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一”小长假的开始,带来了愉悦的心情,同时也带来胜利的曙光,经过全市人民不懈努力,一切都在向着美好的未来前进,在这舒适的假期里,我们可以拥抱阳光,享受美好,但长时间的居家工作学习,还是会让我们有些许紧张,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放松小妙招,可以帮助大家利用假期,好好放松一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积极联想法</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主动进入冥想状况,去联想一些积极的、放松的场景,有利于改善我们的心态,甚至被证明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每天花10~15分钟进行1~2次积极联想,能起到比较好的作用。</p><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回忆自己生活中欢乐美好的时光、想象世界上宁静美丽的风景,将这些积极的内容和自己联系在一起,认识到未来仍然饱含着希望。可以想象森林、溪流等生机勃勃的场景,仿佛逐渐洗刷自己的身心,驱散内心可能的阴影,让阳光普照大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二.正确宣泄情绪</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压抑不良情绪会损害健康,因此,提倡采用正确的途径和方式宣泄情绪,避免有害发泄。首先,表达对于疏解情绪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写日记,将近期的事件和自己的感受通过文字记录下来,擅长或者喜爱绘画的朋友也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其次,可以通过亲朋好友之间的有效沟通获取心理支持;最后,在情况严重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许多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都开通了热线电话,这种方式具有避免直接接触的安全性、相当的隐秘性和专业的指导性,是危机时期的一个有力的帮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三.调整认知</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可能会因为疫情带来的压力和情绪陷入思维的怪圈,比如对很多事情只能想到单一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往往是坏的。我们还可能无限地夸大坏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低估自己能够做的和改变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尝试问问自己:还能想到其他结果吗?如果是另一种没那么糟的或比较好的结果,自己的感受又如何?如果最坏的结果不是100%,那么能够反驳这个结果的证据有哪些?对于那些更好的结果,能够支持的证据又有哪些?如果是某某某,他会这么想吗?这些自问自答的方式能让我们的认知更灵活、更实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四.做有意义、有价值感的事情</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抗失控感、焦虑感的最有建设性的做法是克服自己的恐惧,去做更有价值感、更有意义的事情。当我们能够去帮助他人、关心他人、做建设性的工作的时候,我们对自己会有更多的自我肯定,对自己有更多的自我表扬,从而增强自己的力量,能够增加对环境的控制感。在自我隔离期间,我们可以给身在疫区的好友表达关心,用自己的热心去帮助那些自己能帮到人,阅读一本好书、微博或者微信公众号上辟谣一些内容等,都是有价值的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