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神号”潜艇出水记——“五一劳动节”致敬海上救捞人

海缘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海神号”潜艇出水记</span></p> <p class="ql-block">  近日从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勾起我的回忆,50年前的画面在我脑海里依然很清晰。</p><p class="ql-block"> 那正是早上天天读的时间,距窗外100米的海上,大风浪中4只500吨的打捞浮筒绑浮着沉船,由救捞4号工作船浮吊牵引着,在两艘拖轮傍拖下驶进芝罘岛东囗海域。离岸越来越近为防备搁浅,拖船解缆离开浮筒和沉船驶离。打捞浮筒和沉船在大风浪的冲击下不断发出吱嘎、吱嘎的闯击声,连接浮筒和沉船的一根50毫米的钢缆迸裂,沉船有再次沉沒的危险。</p><p class="ql-block"> 危急关头只听见救捞4号的大喇叭传出,“同志们注意了,✘号浮筒钢缆迸裂,现在需要马上修复加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们考验你们的时候到了,现在需要你们立即登上浮筒接上钢缆”。话音刚落着橙色救生衣的水手就整齐的列队在前甲板上。</p><p class="ql-block"> 救捞4号是上海打捞局烟台救助站的最大工程船,船只有55米长、16米宽,配备80吨固定吊,配大小马力的卷扬机,潜水减压舱,担负着北方海域的救捞任务。只见它放下救生快艇,为防止海浪把船打翻,快艇全罩上帆布,穿着救生衣的救捞工人象冲锋的战士,匍匐在风浪中时隐时现的小艇上,随时都有被风浪吞噬的危险。只见小艇一次次靠近打捞浮筒,又一次次被风浪抛了出去,大家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不约而同的全都站了起来,终止了学习。望着惊涛骇浪的海面,和颠簸的小艇,为他们捏把汗。突然在小艇靠近的刹那,“冲上去了”不知是那位战友在呼喊。一个着橙色救生衣的水手纵身一跃跳上了浮筒,随即他准确的接住了小艇撇来的缆绳,拴上了浮筒。</p><p class="ql-block"> 如果不是学习时间我们会欢呼起来,为这些智勇的救捞人点赞。 “咱们工人有力量”救捞4号的喇叭里传出来雄壮的歌声。</p><p class="ql-block"> 打捞工人用土办法,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仅用救捞4号船上的卷扬机,将近2000吨,(水中排水量)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潜艇沉睡海底40年后,拖上海滩。我记得,潜艇出水后正在执勤的我有机会下到沉船的舱室里,见到了……。见到了……。我见证了这艘潜艇整个拆卸过程。我和战友们在海边巡逻时常会踹几脚,横在沙滩上成为废铁的鱼雷。(其实船上所载鱼雷并非实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转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72年,一艘打捞船在威海刘公岛海域秘密作业,海军特种部队竟从海底打捞出一艘英国潜艇!37年后,英国首相突然喊话:还给我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甲午战争后,列强纷纷在中国瓜分地盘。1901年,英军强租了威海湾群岛及刘公岛,并在此处建设海军基地及远东舰队,舰队配置6艘左右巡洋舰,8艘左右鱼雷艇以及1500人兵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决定废除列强在中国的租借地,但英国人以各种借口拒不交还。直到1930年才归还威海卫,但仍强占着刘公岛。中国人民群情激愤,强烈要求英军撤出。为威慑中国人民,1931年谈判期间,英军竟派出大量军舰和战机到黄海示威,并增兵至10000人!当时英国最先进的潜艇“海神”号就在此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海神”号是英国的"帕提亚"级潜艇,排水量1475吨,建造不到1年时间便来到中国耀武扬威。1931年6月9日,“海神”号驶出威海卫基地,前往20海里外的海域训练。早上10点左右,“海神”号进行了一小时的海下潜水训练,11点浮出水面,准备进行鱼雷试射,靶船是7公里外的一艘扫雷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不过,此时距离“海神”号1.3公里处,有一艘排水量1753吨的中国运煤船“渝泰号”,由于海面浓雾,“海神”号并未发现这艘货船的存在。12点08分,“海神”号行驶至靶舰6公里处,艇长为了保证鱼雷射击效果,命令潜艇继续向靶舰靠近。可潜艇指挥协调混乱,艇员们缺乏训练,刚行驶一分钟,潜艇舷孔又无法对上靶舰,艇长不得不下令潜艇转弯后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海神”号刚向右边转了几分钟,突然响起急促的警报声,原来潜艇与商船已近在咫尺!商船船长连忙下令调转航向,但一切都已经晚了,商船船头猛地转上“海神”号右舷,巨大的撞击力当场将潜艇撞出一个“V”字大窟窿,“海神”号指挥台被撞的稀烂,海水疯狂涌了进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潜艇以极快时间下沉,艇长见大事不妙,连忙下令弃舰,5分钟不到,整个潜艇已经沉没一半。撞击时16人当场死亡,31名艇员跳海后被运煤船的救生艇救起,还有8名幸存者成功逃到了潜艇艇艏的鱼雷舱(其中包括2名为英军艇员当厨师的中国人),随后潜艇沉入40米深海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英军3艘巡洋舰和2艘潜艇赶到现场解救,不过,这些战舰基本都束手无策,整个海面漂浮着燃油,潜艇具体沉没方位都摸不清楚,数名潜水员潜入海底没找到潜艇沉没的具体位置。8名幸存者此时处境非常危险,海水正慢慢渗透进鱼雷舱,舱里的氧气也越来越来少,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虽然鱼雷舱里有戴维斯水下逃生装置,但这套装置还没有成功运用的先例,艇员们只能把最后的希望放在了鱼雷发射管。艇员们先放水进入鱼雷舱,直到海水淹到脖子时再冒险打开前鱼雷装载舱门!这时2名艇员抓住机会,穿上逃生装置成功从鱼雷管被吹了出来!正在海面搜救的"赫尔姆斯"航母连忙将两人救起,不过其中一人因肺部受压力过大死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后续6个艇员相继通过鱼雷发射管逃生,但成功的只有3个,其他3个或死于肺部压力过大或被水淹死,这也是潜艇史上第一次使用逃逸装置使艇员成功逃生!最终整个“海神”号一共有22名艇员丧生!“海神”号沉没以后,英国曾请日本打捞船前来打捞,但未能成功,于是这艘潜艇在海底沉睡了40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72年年初,中国唯一一家海难救助局——上海打捞局决定对这艘潜艇进行打捞。有西方媒体说打捞“海神”号可能与中国核潜艇有关,实际上却毫无关联。“海神”号在上世纪30年代算是比较先进的潜艇,但对于40年后的潜艇研制已经毫无借鉴作用,况且中国首艘核潜艇已经在1972年研制完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当时打捞这艘潜艇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潜艇沉没在渔区,对捕鱼作业影响很大;二是当时全国大力发展重工业,潜艇的钢铁可以支援建设;三是通过打捞潜艇,积累潜水作业和海底打捞经验;四是我海军部队经常在渤海湾训练演习,需要为部队扫清海底障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72年5月17日,打捞计划正式实施,又称“威海一号”工程,海军水下特种部队和上海打捞局的潜水员一同组成打捞队伍。经过近2个月的努力,7月15日,“海神”号被打捞出水拖到了烟台。潜艇里清出5条鱼雷、102毫米炮弹134枚,子弹若干,均全部原地销毁。从11月开始,这艘潜艇开始被拆解切割,直到1973年春天才结束,累计拆得钢铁约908吨,这些钢铁被分别运往沈阳、长春等地支援当地生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09年2月,上海救捞局公布了“海神”号的打捞经过,哪知道这一时间跨度长达80年的事件再起波澜。一些“海神”号的遇难者后人,联名要求英国首相卡梅伦对中国39年前打捞的潜艇遗骸“讨一个说法”,并要求英国对潜艇打捞事件进行全面调查,归还打捞潜艇遗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方理所当然拒绝英方这一无理要求,且不说潜艇遗骸或遗物因年代久远已不复存在,即便完整中国也不可能交还英国。英国潜艇在中国家门口横冲直撞,肆意妄为,中国人民饱受凌辱,这艘潜艇就是侵略者的罪证!如今英国人还想高高在上指摘中国,再摆日不落帝国殖民地派头已经行不通了!</span></p> <p class="ql-block">图片和本文无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