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扬州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商业昌盛,人杰地灵。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是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有着“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也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历史上,扬州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自汉至清几乎经历了通史式的繁荣,并伴随着文化的兴盛。</p> <p class="ql-block">隋唐、明清时期的扬州财富、资本的高度集中,是整个中国乃至东亚地区资本最为集中的地区,规模最大的金融中心,其繁荣程度如同当今世界之伦敦、香港。 </p> <p class="ql-block">扬州被誉为“扬一益二”有“月亮城”的美誉。扬州市境内的重大体育赛事有中国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环高邮湖国际自行车赛、高邮大运河半程马拉松赛、高邮市运动会、横渡高邮湖游泳赛、仪征自行车公开赛。2018年,扬州市举办了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p> <p class="ql-block">扬州,宜清风、宜月色、宜微雨,宜老饕。也只有到了柳絮纷飞,烟雨濛濛之时,扬州的婉约才能衬托出来。这个娴静的苏中小城,即使只是用步行去欣赏也不会太累,和古时的扬州相比,她淡去了“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气派,略去了“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浮华,如今已归于平静。</p> <p class="ql-block">扬州瘦西湖风景区,位于扬州市邗江区大虹桥路28号,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p> <p class="ql-block">瘦西湖位于扬州市北郊,因湖面瘦长,称"瘦西湖",景区游览区面积33.66平方公里左右。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和扬州园林特色的国家重点名胜区",是扬州首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瘦西湖其实是扬州城外一条较宽的河道,原名保扬湖,"瘦西湖"之名直到清乾隆年间才广为流传。</p> <p class="ql-block">清代,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均六次南巡来此,对这里的景色赞赏有加。《扬州画舫录》中记载其"乾隆二十二年……两岸皆建名园",此时的"瘦西湖"便从一条河道成为了串联各园景观的名湖。</p> <p class="ql-block">乾隆年间钱塘(今杭州)诗人汪沆赋诗《咏保障河》:"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从而使得"瘦西湖"名扬天下。</p> <p class="ql-block">大虹桥是扬州二十四景之一,建于明崇份年间,横跨保障湖水。原桥为木质红栏,故名红桥,清代乾隆元年改建为石桥。清朝初年,巡盐御史吉庆、普福、高恒相继重建,并在桥上建桥亭,改"红"为"虹",意思是桥如彩虹。现已改建为7.6米宽的3孔低坡青石桥。虹桥在历史上曾经名噪一时,乾隆皇帝游扬州时也作诗赞赏虹桥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小金山是瘦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也是湖上建筑最密集的地方。风亭、吹台、琴室、木樨书屋、棋室、月观,全都集中在这里。关于"小金山"的名字,还有着一段来历:说是有一回扬州和镇江的两个和尚闲聊,镇江和尚说:"青山也厌扬州俗,多少峰峦不过江。</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以"钓鱼台"命名的景点非常多,但扬州的钓鱼台却是众多钓台中体量最小,也是极富特色的一座。站在钓鱼台斜角60度,可以在北边的圆洞中看到五亭桥横卧波光,而南边的椭圆形洞中则正好可以看到巍巍白塔。</p> <p class="ql-block">吹台,又名钓鱼台。相传乾隆曾于此钓鱼而得名。钓鱼台巧妙地运用了"框景"手法,成为中国园林"框景"艺术的经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锦镜阁是根据李斗《扬州画舫录》中所述锦镜阁重建的一座桥和楼阁合为一体的水阁,三开间飞檐重楼,形如品字,跨越一小河(夹河)之上,左右两间横跨两岸,中间空着,可通小船,行人过河时必须从楼梯上第二层楼如过桥一般,然后从另一边下楼梯到对岸。锦镜阁现为水泥和木材混合建筑。</p> <p class="ql-block">白塔高27.5米 ,下面是束腰须弥塔座,八面四角,每面三龛,龛内雕刻着十二生肖像。</p> <p class="ql-block">扬州瘦西湖风景区的景点有园中园和散列式两种,对于园中园,一般取内向性布局形式,如白塔晴云、静香书屋一般讲,要求地形条件有一定的宽度,方可经营布置而瘦西湖北区地形细长,故直接把建筑置于水边,取扩张离散的外向布局形式建筑的主立面面对水面,明显与中国民居座北朝南的格局不同,从而更加突出了湖上园林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为了增强虚实对比的强度,尽量使建筑靠近水边,以便产生清晰完整的倒影,如清妍室、香雪亭,台基从水中升起,建筑似浮于水面之上蜀冈朝旭主厅前伸。</p> <p class="ql-block">扬州瘦西湖风景区的景点一向在河曲处形成较大的规模,如小金山、熙春台、望春楼等。沿河岸的建筑多数以长条形为主,建筑组合也以纵向排列为主,这样和整个景区的地形及河岸线的走向一致。</p> <p class="ql-block">扬州瘦西湖望春楼界隔湖相对的是玲珑花。是江南园林的风格建筑,建筑规模从属于熙春台。望春楼下层南北两间分别为水院、山庭,将山水景色引入室内。卸去楼上的门窗就变成了露台。小李将军是李昭道,是古代著名画家,共同开创了中国唐代金碧山水画派。被誉为"花为画本,月是诗源"。</p> <p class="ql-block">瘦西湖在清代康乾时期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瘦西湖主要分为14大景点,包括五亭桥、二十四桥、荷花池、钓鱼台等。</p> <p class="ql-block">小金山是瘦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也是湖上建筑最密集的地方。风亭、吹台、琴室、木樨书屋、棋室、月观,全都集中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五亭桥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至今已有了两百多年的历史。桥上建有极富南方特色的五座风亭,亭上有宝顶,亭内绘有天花,亭外挂着风铃。五亭桥的桥墩由12大块青石砌成,形成厚重有力的"工"字型桥基。五亭桥的桥身由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卷洞组成。如果乘船从桥下穿过,可以数出五亭桥一共有着15个桥洞,洞洞相连,洞洞相通。</p> <p class="ql-block">徐园在瘦西湖长堤春柳之北,原址为清初韩园桃花坞韩园。民国四年(1915)为纪念为纪念辛亥革命时期的烈士徐宝山军长,构建徐宝山祠堂,名为徐园。徐园占地0.6公顷,小巧玲珑。园中听鹂馆取名来自"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意。馆内的楠木罩隔,是扬州现存罩隔中的精品。徐园中有一馆、一榭、一亭,外有曲水,内有池塘,花木竹石,恰到好处,充分体现了江南园林的精巧雅致。每逢秋季,扬州市一年一度的菊花展在徐园举行。</p> <p class="ql-block">熙春台是二十四桥景区的主体建筑,这里也是扬州"二十四景"之一的"春台明月"。郁达夫曾评论说:二十四桥的明月是中国南方的四大秋色之一。熙春台一带的建筑风格处处体现出皇家园林的宏大气派。所有的建筑都选用了绿色的琉璃瓦朱栋、白玉的玉体金顶。</p> <p class="ql-block">长堤春柳, 堤长六百余米,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桃柳相间。每当阳春三月,春花缤纷烂漫,柳丝婀娜起舞,飞扬如烟。相传当年隋炀帝杨广为到扬州,下令开挖南北大运河,河道开挖好之后,翰林学士虞世基建议在河两岸种植柳树,一来可以遮荫,同时也可以保护堤坝。隋炀帝当年还亲手栽了一株柳树,并赐姓为"杨",后来人们便称柳树为"杨柳"。</p> <p class="ql-block">白塔身白色,也称观音寺白塔。塔平面呈八角形,由高大的束腰须弥座、八角重檐亭式塔身、硕大的率堵波和顶部的十三天相轮组成。通高306米,砖石结构。白塔高27.5米,塔基上部的仿木砖雕须弥座,下部砌花岗岩石条,束腰须弥塔座,八面四角,每面三龛,龛内雕刻着十二生肖像。和北海白塔的厚重稳健不同,白塔比例匀称。</p> <p class="ql-block">何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街66号,又名"寄啸山庄",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被誉为"晚清第一园",面积1.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何园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片石山房系石涛大师叠山作品。</p> <p class="ql-block">曾在何园寓居过的名人有很多。著名国画大师黄宾虹,他六次来扬州,寓居在骑马楼东一楼。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曾寓居何园五年多,其旧居在骑马楼东二楼。</p> <p class="ql-block">何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20个重点公园之一,主要景点有复道回廊、骑马楼等。何园是清代后期扬州园林的代表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清同治元年(1862年),何园始建,旧址是清乾隆年间双槐园。何园原名"寄啸山庄",园名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 "依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p> <p class="ql-block">清光绪九年(1883年)何芷舠由湖北汉黄德道兼江汉关监督的官任上卸任到扬州,购得吴氏片石山房旧址,后扩为园林,在扬州建造寄啸山庄,前后历时13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1937年日军侵华,占领了东三省以致大半个中国,部分伤兵驻扎何园。1988年,何园与个园一同被国务院授予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2005年,何园被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园林泰斗罗哲文称之为"晚清第一园"。</p> <p class="ql-block">西园空间开阔,何园中央有一个大水池,楼厅廊房环池而建。池的北楼宽七楹,屋顶高低错落;中楼的三间稍突,两侧的两间稍敛,屋角微翘,形若蝴蝶,故而俗称"蝴蝶厅"。</p> <p class="ql-block">楼旁与复道廊相连,并与假山贯串分隔,廊壁间有漏窗可互见两面的景色。池东有石桥,与水心亭贯通,亭南曲桥抚波,与平台相连。池西一组有假山,后有挂花厅三楹,有黄石假山夹道。池西的复廊南有一幢三开间的两层小楼,独占小院的一角。</p> <p class="ql-block">中国的古典私家园林的建筑布局,不同于国外园林中轴线对称理念,采用的是自然法,其亭台楼榭不规则地散落分布于或人造或依地貌而成的山水之间,取天人合一之意境。何芷舠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的扬州何园,不仅深谙中国园林的山水境界,也熟悉开放性布局和由各种两层回廊组成的网络状结构,观念创新。</p> <p class="ql-block">何园全园分为东园、西园、园居院落、片石山房四个部分,片石山房在东园南面,园居院落则被东园、西园和片石山房包围,其园内的两层串楼和复廊与前面的住宅连成一体。</p> <p class="ql-block">何家祠堂占地面积约三百平方米,位于何园西南侧,紧临何园片石山房,祠堂由东向西形成大小祠堂。祠堂内陈设容像为原祠堂的真迹复制品,展出的是何芷舠及其上五辈人的容像,于2007年4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玉绣楼前面是一座面积为160平方米的"与归堂",是目前扬州保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座楠木厅,此处为主人会客的地方。楠木厅正厅大门两侧,融合了西方建筑的手法,运用整块4平方米大、9毫米厚的玻璃,有很好的采光效果。</p> <p class="ql-block">玉绣楼的主题建筑是前后两座砖木结构二层楼,既采用中国传统式的串楼理念,又融入西方的建筑手法,如采用法式的百叶门窗、日本式的拉门、法式的壁炉、铁艺的床等等。</p> <p class="ql-block">水中月是片石山房中假山丘壑处的一道奇观。白天池水映中有一轮明月,且随着观者视角变化有阴晴圆缺之异。原为叠石后的墙上一处孔隙,随视角不同被叠石遮掩。</p> <p class="ql-block">园中的植物配置也独具匠心。半月台旁的梅花、桂花、白皮松,北山麓的牡丹、芍药,南山的红枫,庭前的梧桐、古槐,建筑旁的芭蕉等等,既有一年四季之布局,又有一日之中的早晚变化。</p> <p class="ql-block">进入何园的东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何园的后花园,整个后花园分东、西两部分。穿过"寄啸山庄"的圆洞门,呈现在眼前的是牡丹厅,迎面山墙上嵌有"凤吹牡丹"的砖雕,牡丹厅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与何园紧相毗邻的是"片石山房",是明末清初画坛巨匠石涛叠石的人间孤本。位于片山石房的腹内,藏有一座石屋。片石山房于1989年复修,门楣上的"片石山房"系移用石涛墨迹。</p> <p class="ql-block">片石山房东面有一座楠木厅,是何园保存年代最久的一幢建筑,俗称明楠木厅,到2012年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厅西侧有一"不系舟",坐在舟上可俯视池鱼,就像船只从外面航行归来,寓意着平平稳稳,一帆风顺,坐在舟上可俯视鱼池。</p> <p class="ql-block">在东园的所有建筑群中,船厅是最精致的,整座厅形似船形,厅周围以鹅卵石、瓦片铺成水波纹状,给人以水居的意境。厅旁抱柱上有对楹联:"月做主人梅做客,花为四壁船为家",船厅四周用通透玻璃镶嵌的花窗。</p> <p class="ql-block">贴壁假山在船厅后侧风火墙上紧贴墙壁堆叠着一组长达六十余米的假山,上有盘山蹬道,下有空谷相遇,水绕山谷,山上有月亭,过月亭可登上复道回廊,形成全园上下立体交通。</p> <p class="ql-block">何园的主要特色是充分发挥了廊道建筑的功能和魅力,1500米复道回廊,是中国园林中少有的景观。左右分流、高低勾搭、衔山环水、登堂入室,形成全方位立体景观和全天候游览空间,发挥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回环变化之美和四通八达之妙,是中国最早的立交桥雏形。</p> <p class="ql-block">水池的北面是主人用于宴请宾客的宴厅,因厅角昂翘,像振翅欲飞的蝴蝶,故称蝴蝶厅。厅内木壁上刻着历代名碑字画。</p> <p class="ql-block">西园以水池居中,池中央便是水心亭,这座水心亭是中国仅有的水中戏亭,专供园主人观赏戏曲、歌舞和纳凉赏景之用。《红楼梦》、《还珠格格》、《毕升》等一百多部影视剧都曾经在此处取景。</p> <p class="ql-block">扬州的夜,流金溢彩,霓虹闪烁。</p> <p class="ql-block">扬州是中国的月亮城,扬州赏月的地方很多,月观就是其中之一。月观坐西朝东,前临开阔的湖面,每当皓月东升,凭栏而立,天上水中的两个月亮交相辉映。月观中的海梅家具也很有特点,雕刻的内容都和赏月有关。莲花、鸳鸯、荷叶,藕节是扬州木雕工艺的代表作品。</p> <p class="ql-block">扬州自古以来以月色著称,古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夜幕降临,扬州夜景美如画。</p> <p class="ql-block">河面上的一座座大桥,犹如一道道五彩斑斓的彩虹,挂在天上,映在水中。</p> <p class="ql-block">2005年10月25号至27号,我们在扬州休闲旅行,过得非常开心。</p> <p class="ql-block">欣赏过“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夜色的美,我们才算欣赏到了扬州全部的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