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一、教材简析</b><br>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的第5课。学习了第2课和第3课后,学生已经了解了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本节课学生将进一步认识这些问题的根源,由于人类不断增长的能源利用需求和由此产生的大量排放已经产生了严重的问题。合理利用能源,减少污染不仅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更是我们对人类未来的责任。<br>本课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b>聚焦</b>,介绍化石燃料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化石燃料在使用过程会带来污染,进而提出“怎样解决这些矛盾?”。第二部分——<b>探索</b>,安排了四个活动:<b>活动1</b>,“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能源?”;<b>活动2</b>,模拟温室效应实验;<b>活动3</b>,探寻能源问题解决方案,包括节约每一度电和开发利用新能源;<b>活动4</b>,交流“为了节约能源,我们能够做些什么?”。第三部分——<b>研讨</b>,要求学生“以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为标准,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说一说可以怎样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br><br><b>二、教学反思</b> 通过上图中两个问题的讨论,引出我国电能来源的资料,学生了解到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是目前人类使用最广泛的能源。聚焦问题“广泛使用化石燃料会有什么问题?怎么解决这些矛盾?”,自然导入新课。 <b>活动一: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能源问题。</b>学生通过讨论“广泛使用化石能源存在什么问题?”,感受寻找新能源的迫切需要。我们关注能源问题的原因归纳后主要指向两个方面:一是化石能源不可再生,是有限的;二是使用化石能源会引发环境问题。 <b>活动二:模拟温室效应实验。</b>通过模拟实验,学生进一步理解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由于实验要到室外的阳光下进行,教师要提前了解天气情况,选择<b>晴天</b>上课。为了避免实验数据出现偏差,实验前要<b>温馨提示</b>:<br>1.实验前检查2支温度计的初始温度相同。<br>2.阳光要直射2支温度计的液泡部分。<br>3.2支温度计在离地面等高的位置。<br>4.实验时不随意走动,保持实验的位置不改变。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记录单</h3> 【说明:较多小组出现<u>塑封袋内、外温度同时下降的情况</u>,交流时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可能是实验时操作不严谨(如随意走动,遮挡液泡等),也可能是阳光强度改变导致的。】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温室效应模拟实验</h3> <b>活动三:探寻能源问题解决方案。</b>通过阅读资料和<b>演示太阳能套材</b>(使用方法见爱牛器材介绍),学生了解节约用电和使用新能源的情况。 <b>活动四:我们能为节约能源做什么。</b>通过讨论,学生交流生活和学习中节能的好习惯。 研讨环节引导学生从节约能源、利用新技术、利用新能源等角度思考,将本节课所学内容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div><br></div><div><b>三、爱牛器材使用</b><br><b>爱牛材料:塑封袋、温度计、太阳能套材</b><br></div> <p class="ql-block"><b>塑封袋、温度计:</b>一支温度计放入密封袋中,一支温度计直接置于空气中,做“模拟温室效应”的对比实验。</p><p class="ql-block"><b>太阳能套材:</b>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面包板、发光二极管、蜂鸣器。</p> 使用过程中要注意:<br>1.太阳能电池板的红色导线、蜂鸣器的红色导线、发光二极管长脚的一端,均为“+”极。<br>2.面包板(如下图)纵向的五个孔是导通的,横向的孔是断开的。 连接方法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