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麻鸭

美友5737726

摄影 后期 编辑 朝 阳<div>器材 佳能60D 18-135</div><div>地址 郑州市动物园</div><div>文字 网络</div> 赤麻鸭:别名黄鸭_黄凫_渎凫_红雁,为雁形目、鸭科、麻鸭属鸟类,原产于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广泛分布于北半球亚热带、温带地区,野生于江河、湖泊、河口、水塘及其附近的草原、荒地、沼泽、沙滩、农田和平原疏林等各类生境中,尤喜平原上的湖泊地带。 1764年命名。主要在内陆淡水生活,有时也见于海边沙滩和咸水湖区及远离水域的开阔草原上。麻鸭是迁徙性鸟类,繁殖于欧洲东南部、地中海沿岸、非洲西北部、亚洲中部和东部,越冬在日本、朝鲜、印度、缅甸、泰国和非洲尼罗河流域等地。 雄鸟有一黑色颈环。雌鸟羽色和雄鸟相似,但体色稍淡,头顶和头侧几乎白色,颈基无黑色领环。幼鸟和雌鸟相似,但稍暗些,微沾灰褐色,特别是头部和上体。 体型比家鸭稍大,全身赤黄褐色,翅上有明显的白色翅斑。嘴、脚、尾黑色。繁殖期成对生活,非繁殖期以家族群和小群生活,有时也集成数十、甚至近百只的大群。性机警,人难于接近。 头体长51-68cm,重960-1700g。雄鸟头顶棕白色;颊、喉、前颈及颈侧淡棕黄色。下颈基部在繁殖季节有一窄的黑色领环。胸、上背及两肩均赤黄褐色。下背稍淡,腰羽棕褐色,具暗褐色虫蠹状斑。尾和尾上覆羽黑色。翅上覆羽白色,微沾棕色。小翼羽及初级飞羽黑褐色,次级飞羽外翈辉绿色,形成鲜明的绿色翼镜。虹膜暗褐色,嘴和附踉黑色。飞翔时黑色的飞羽、尾、嘴和脚、黄褐色的体羽和白色的翼上和翼下覆羽形成鲜明的对照。 每年3月初至3月中旬当繁殖地的冰雪刚开始融化时就成群从越冬地迁来,10月末至11月初又成群从繁殖地迁往越冬地。多成家族群或由家族群集成更大的群体迁飞,常常边飞边叫,多呈直线或横排队列飞行前进。沿途不断停息和觅食。在停息地常常集成数十甚至近百只的更大群体。 主要以水生植物叶、芽、种子、农作物幼苗、谷物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甲壳动物、软体动物、虾、水蛙、蚯蚓、小蛙和小鱼等动物性食物。觅食多在黄昏和清晨,有时白天也觅食,特别是秋冬季节,常见几只至20多只的小群在河流两岸耕地上觅食散落的谷粒,也在水边浅水处和水面觅食。 繁殖期4-5月,在草原和荒漠水域附近洞穴中营巢,每窝产卵6-15枚,卵椭圆形,淡黄色,雌鸟负责孵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