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游记8:寻访唐玄奘的出生地

懶人國%逍遥王

<p class="ql-block">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京自古即为佛教圣地,唐代高僧玄奘大师虽然生前没到过南京,却在身后与南京结下深缘,九华山三藏塔和灵谷寺至今仍供奉着一千多年前迎来南京的玄奘顶骨舍利。当我千里迢迢从南京来到洛阳时,去拜访玄奘出生地的念头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陈河村的玄奘故里景区。</p> <p class="ql-block">  玄奘是中国四大名著中《西游记》里的唐僧原型,出生于洛阳偃师。但是网上百度“偃师”,所列四个著名人物并没有玄奘,词条洋洋洒洒几万字,也并不存在“玄奘”二字,词条记录从周朝直接跳到了二十世纪,中间并无任何历史文明。偃师现有两个玄奘出生地共存,佛教界、学术界认为玄奘诞生地是府店镇滑城村的玄奘家祠,而当地市府认为是在缑氏镇陈河村的玄奘故里。</p> 1陈河村的玄奘故里 <p class="ql-block">  洛阳有许多与玄奘有关的景区,走进这些景区的大多是外地人。我先来到陈河村的“玄奘故里”,这是一个非常气派的崭新景区,百度有7个景点:玄奘故居、皇家寺院佛光寺、陈家花园、凤凰台、马蹄泉、晾经台、西原墓地。进入景区后,先在景区大门遇到了一位卖票大爷,后在“玄奘故居”遇到一位验票的大妈,两人都是一问三不知,其后两个多小时内没有遇到其他任何人,也没有指示牌,“七个景点”只能靠自己在偌大景区内一路摸索。</p> <p class="ql-block">↑玄奘故里景区大门。</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后是一条长长的银杏大道。</p> <p class="ql-block">↑欧阳修曾有诗赞此:“青山临古县,绿竹绕寒溪。道上行收穗,桑间晓灌畦”。</p> <p class="ql-block">↑“玄奘故居”位于陈河村中部,景山之阳,休水之滨。故居始建于北齐年间,坐北朝南,占地20多亩,一千多年来陈氏族人曾多次修葺,1992年起对外开放。故居现为隋唐官宦私家宅院格局,仿唐建筑风格,分为前后两院。</p> <p class="ql-block">↑“玄奘之路”石碑,位于“玄奘故居”前的广场东端。一千多年前,玄奘走出洛阳,舍身求法,虽九死一生仍奋斗不息,创造了千古不朽功业。“玄奘之路”是一种执着不屈的精神,千年流传,流传千年。</p> <p class="ql-block">↑“玄奘故里”石碑。玄奘俗姓陈,名袆,洛阳偃师区缑氏陈河村人,自幼聪慧过人,悟性极高。玄奘传说中, “凤鸣陈河玄奘降生”、“父亲教子学《孝经》” 、“磨头槐传说”、“玄奘祭母”等系列故事,都发生在玄奘的老家-偃师区缑氏镇陈河村。而今在陈河村经过大量投资,建成一处玄奘故里文化旅游景区,在这里可以了解一千多年前少年玄奘的生活与学习的许多传说。</p> <p class="ql-block">↑“乌头门”,横额“竭忠尽智”,石柱楹联:</p><p class="ql-block">观易读经经纶玄奥图社稷,</p><p class="ql-block">谈诗咏词词海漠迹渡苍生。</p> <p class="ql-block">↑乌头门立于“玄奘故居”门前,由汉白玉雕刻而成,是这一儒学世家不同凡响的标志。乌头门的起源非常古老,据说是由远古母系社会群居的“衡门”演变而来。先民在自己家族的土寨子门口,竖起两根圆木立柱,上端加固横梁,形成一个大门,立柱超出横梁的柱头部分被涂上黑色。到了唐代,这种建筑形式被达官贵人接受,只是被石质所替代,位置依然建在大家族聚居的出口,以显示门第的高贵。唐代以后,乌头门逐渐消失。</p> <p class="ql-block">↑“松筠雅操”,比喻节操坚贞。</p> <p class="ql-block">↑门厅门楣的“玄奘故居”匾额,两侧楹联出自国学大师季羡林手笔:</p><p class="ql-block">千秋独步佛教慧日,</p><p class="ql-block">万里投荒中华脊梁。</p> <p class="ql-block">↑玄奘故居的外墙。</p> <p class="ql-block">↑“玄奘故居”前院为四合院,建筑有门楼、门廊、照壁、陈家古井、西厢房、东厢房、慈恩堂等。</p> <p class="ql-block">↑“六尘六识”照壁,为台胞靳天锁所题,靳的小名叫和尚,所以一笔画成一个和尚的坐像作为署名。“六根”是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接触的物被称为“六尘”,六根接触六尘而产生的判别力与记忆力,被称为六识。如果没有六识而仅有六根与六尘,那就不是活人而是死尸。六识是六根的操纵者,六根是六识用来接触六尘的工具。</p> <p class="ql-block">↑慧泉。前院西南角有一井,即陈家古井,为玄奘祖父陈康在北齐年间迁居于此时所开凿,距今已经有1400余年,井深25米,井水清澈,甘甜宜人。相传饮此井水可治百病、长智慧,故而号称“慧泉”。据说玄奘自幼饮用此井水长大,所以聪慧过人;周边的莘莘学子在大考前也会慕名前来打水饮用,增加智慧。</p> <p class="ql-block">↑慧泉亭旁原有一棵千年皂角树,俗称“望子树”,又叫“慈悲树”。相传,玄奘五岁时母亲病故,不久皂角树也枯死,只留下空洞树干,然而树心又生出一棵槐树,在皂角树的怀抱中长成大木,人称“皂抱槐”。村民都认为,此树寓意陈母慈心不泯,仍用腐枯身躯,滋养玄奘成人、成才。</p> <p class="ql-block">↑西厢房,是玄奘生平事迹及业绩陈列室,展示玄奘国内游学、西行取经、译经弘法、创宗立说的辉煌人生,感受玄奘只身奋斗17载赴印度取经和19年呕心沥血翻译经卷的不凡历程。</p> <p class="ql-block">↑纵览中国佛教,唐玄奘是绕不开的一位人物,不仅是中国唯识宗的初祖,也是佛经翻译界的一座高峰,当然更是一位佛学高僧。</p> <p class="ql-block">↑玄奘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巨大,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所著的《大唐西域记》一书,为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亚等地的古代历史地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古印度史学家曾说过,“如果没有玄奘、法显等人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完全不可能的”。</p> <p class="ql-block">↑东厢房,传为少年玄奘出家前的启蒙教育之处,室内陈设为纪念性原貌,再现少年玄奘学习和生活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玄奘檀香木雕像,由整块檀香木雕刻而成,据说是世上唯一的木制玄奘雕像,为西安慈恩寺捐赠。</p> <p class="ql-block">↑“玄奘敬造释迦牟尼佛像石座”复制件,中国历史博物馆馈赠。金刚座,是释迦牟尼成佛时所坐的石墩座,玄奘于唐龙朔二年(662年)请石匠仿制了一尊金刚座,用于供奉佛陀,原件存于北京。</p> <p class="ql-block">↑“慈恩堂”是前院主体建筑,为仿唐式,高约十三米,单檐歇山顶,四周回廊。出檐深远,举折平缓,斗拱硕大,稳重大方。慈恩堂始建于北齐年间,原是玄奘祖父陈康接待达官贵人的客厅,隋时成为玄奘父亲陈慧接待文人墨客谈经论儒的地方。为纪念初建此处造福后人的恩德,仿照唐高宗李治为其早逝的母亲文德皇后建“慈思寺”的故事,命名大厅为“慈恩堂”。</p> <p class="ql-block">↑慈恩堂楹联上联:“乘危远迈十七载,独行五万里,求大乘贝叶真经,名震五竺,巍巍法门领袖”,下联:“仗策孤征超百国,译经逾千卷,创法相唯识正教,范垂三界,佼佼民族脊梁”。楹联从多角度全方位评价了玄奘的辉煌功绩和璀璨人生。</p> <p class="ql-block">↑慈恩堂内供奉玄奘大师及两位弟子金身塑像,正中玄奘像高2.3米,形象端庄肃穆、深沉睿智。左侧窥基,出身将门,伯父是门神尉迟恭,窥基是玄奘弘法创宗的主要助手,唯识宗的集大成者。右侧圆测,原为新罗王孙,自幼出家,15岁就入大唐敬习佛业,玄奘归国后收入门下,圆测对朝鲜的古代佛学影响极大,被尊为“海东瑜伽之祖”。</p> <p class="ql-block">↑慈恩堂壁画,西行取经途中。</p> <p class="ql-block">↑玄奘一生可用“读经、取经、译经、建宗”八个字来概括。</p> <p class="ql-block">↑慈恩堂壁画。唐太宗在国都长安接见回国后的玄奘法师。</p> <p class="ql-block">↑慈恩堂壁画。唐麟德元年(664年)玄奘在长安玉华寺圆寂,骨舍利安葬于白鹿原。送葬当天“送者百余万人,观者莫不流泪哽塞,是日素宿于帐所者,三万余人”,葬礼非常隆重,玄奘法师不仅得到了官方认可,在民间也同样具有非凡的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慈恩堂壁画。白鹿原距离大明宫很近,唐高宗每次上朝时都能远远望见,睹物思人,常添伤感。经由大臣提议,玄奘墓地在安葬的次年从白鹿原迁到樊川北原,建成“大唐护国兴教寺”。唐末黄巢起义时兴教寺被焚毁,幸好寺僧提前将玄奘舍利运往终南山紫阁寺珍藏。到了988年的北宋,天禧寺方丈又将无人值守的玄奘顶骨舍利迎往南京,建塔供奉。</p> <p class="ql-block">↑文化碑廊。</p> <p class="ql-block">↑“玄奘故居”后院的建筑有二门、走廊、厢房、玄奘诞生地、玄奘汉白玉雕像、后堂、东西跨院、后花园陈河古寨等。其中东厢房为玄奘母亲宋氏的居室,西侧一幢蓝瓦青砖屋舍,传为玄奘诞生地;后堂为玄奘祖父、祖母居室。</p> <p class="ql-block">↑“仁和园”。</p> <p class="ql-block">↑《西游记》是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唐僧的出生充满了奇幻与诡异。唐僧俗名陈祎,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父亲陈光蕊新科状元,巧遇丞相小姐殷温娇抛绣球招亲结为夫妇。然后只带了殷小姐和一个家僮去江州赴任,半路被船夫打死推入江中,身怀有孕的殷小姐归顺了船夫。殷小姐生产后,咬掉婴儿左脚趾并抛入江中,后被金山寺长老救起,起名江流儿。</p> <p class="ql-block">↑《西游记》中写道,一个杀人的普通船夫冒充了才华出众的状元,当官18年也没人发觉;丞相之女18年不回娘家不写书信,身世显赫的娘家也无人来往;唐僧年满18岁后到京城报信,丞相发动六万御林大军来捉拿船夫;然后龙王送陈光蕊还魂复活,一家美满团圆,殷小姐最后从容自尽。</p> <p class="ql-block">↑《西游记》中,唐僧自幼在寺庙中长大和出家,后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唐太宗请他开“水陆大会”,又被观音菩萨选定为取经人,与唐太宗结拜并前往西天取经。</p> <p class="ql-block">↑玄奘汉白玉塑像。</p> <p class="ql-block">↑据本村所记,隋仁寿二年(602年)玄奘降生于陈河村,为陈惠第四子,取名陈袆。曾祖父陈钦曾任后魏上党太守,祖父陈康曾任北齐国子博士,父亲陈惠曾任江陵县官。陈袆自幼聪颖过人,幼年随父学习儒家典籍。612年在洛阳净土寺出家,随兄学习佛法,法名玄奘。</p> <p class="ql-block">↑玄奘24岁时获得了三藏的称号。为求真经,在唐朝贞观年间,悄悄踏上了西行的道路,一路上经历了重重磨难,最后终于到达天竺国。经过十多年刻苦学习,终于学成回到大唐。后在长安译经弘法,成为当时最受人尊重的圣僧。</p> <p class="ql-block">↑“毓秀阁”。</p> <p class="ql-block">↑薰风园。</p> <p class="ql-block">↑“凝香园”。</p> <p class="ql-block">↑陈河村现有陈氏后裔72户280多人,由于玄奘无后,他们都是玄奘的兄弟后代,至今已传至第49代。“玄奘故里”的院主陈小顺,就是玄奘长兄第47代孙。每逢清明,陈家后人就会聚集到村南的“慈母坟”,祭扫玄奘母亲。</p> 2滑城村的玄奘家祠 <p class="ql-block">  离开陈河村的“玄奘故里”景区后,又前往府店镇滑城河村的“玄奘家祠”,两地相距不远,驱车约十公里。</p> <p class="ql-block">↑滑国故城遗址。滑国是周朝的姬姓封国,爵位为伯爵,先建都于滑(今河南睢县西北),后迁都于费(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古滑城,又称古缑氏城,缑氏因缑山而名,缑山是因传说中的西王母(姓缑)在此修道成仙而得名。故城遗址位于滑城河村附近台地上,南北长约2.25公里,北端宽约1.5公里,南端宽0.5公里。城依地形,城垣屈曲呈弧形,三面环绕深壑,天然半岛似的地形,易守难攻,是古代小国理想的建都之地。</p> <p class="ql-block">↑城门的南侧城墙。由于岁月久远,河水冲刷,四周城墙大多已经坍塌夷为平地,只有城门的南北两侧还有地面留存,地上地下的城垣基本上还能连成一整体。南段城墙夯层清晰可见,质地坚硬,呈红褪色或灰褪色,遗物极为丰富,有仰韶、龙山文化及商周、西汉和唐代等时期的遗物为佐证。</p> <p class="ql-block">↑古城门为清代设置,砖雕“古滑城”为清道光十七年三月立。古滑国作为春秋之际的诸侯小国,处于周、郑、卫、晋等大国的夹缝之间,为求自保只能“朝秦暮楚”,但最终还是被秦所灭,被晋所吞。</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627年秦国东征郑国,经过滑国时遇到“弦高犒师”,即郑国商人弦高发现偷袭部队,一边<span style="font-size:18px;">派人回国报警,一边</span>冒充使者犒劳秦军,暗示郑国已预知秦军来袭。秦军三帅误以为郑国已有准备,但又怕回去无法交差,就顺手灭了滑国,抢了不少玉帛、粮食和男女人口而返,归途中发生“崤之战”,晋国全歼秦军,滑国也归晋国所有。</p> <p class="ql-block">↑穿过城门,有一座花木葱茏的院落。院门半开,门上一副对联:“滑王城边演武修文翻青史,玄奘生地拜佛诵经成正觉”。门边有块木牌“游客止步,参拜请进”。院中的女居士在得知我来意之后,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打开一些原来关闭的房门、院门,带领我一路参观并且详细讲解。之后又沿着滑城河观看附近的地势、农田、窑洞、河流走向等。</p> <p class="ql-block">↑院中堆放的玉米与农具↓</p> <p class="ql-block">↑这里以前曾住有一户陈氏后人,开窑三孔,立像建祠,但已破败不堪。任耐梅(1939-2019)有感于玄奘的事迹,退休后放弃上海的优渥生活来到此处,住进随时都会塌陷的窑洞,发愿重建道场,弘扬佛法,坚守这块唐玄奘真正的出生地。</p> <p class="ql-block">↑任耐梅老人在退休后的24年间(1995-2018),扩建窑洞,开挖水井,围筑院墙,修护城门,垒实道路,平整院落,栽花种树,种植农田,先后建起了水房、浴室、食堂、教室、水塔、经幢、法轮、大殿等建筑。“玄奘家祠”从荒芜到现在规模,费用大多来自于她微薄的退休金和积蓄,以及少量的募款。</p> <p class="ql-block">↑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几位著名专家教授经过实地考察、研究古籍并发表论文,确定“玄奘家祠”处为玄奘出生地,1992年在此立下了“春秋滑都故缑氏唐玄奘故里碑”,碑额“存真”。</p> <p class="ql-block">↑从窑洞南侧拾阶而上,可登上滑国故城城墙。遗址为高大的土崖,位于古城门的南北两端,厚实的黄土壁立而起,两米多高处是碎瓦层,堆摞着筒瓦、板瓦、瓦当等碎片,再往上是两米多高夯土层,最上层林木成荫,布满了黄色的野生小菊花。</p> <p class="ql-block">↑“玄奘家祠”为二层建筑,楼上殿堂正中供奉玄奘塑像,四周为玄奘传奇一生的石刻壁画。图为民间关于玄奘的传说石刻,情节类似《西游记》:玄奘出生时父亲身亡,母亲被恶人霸占,为让玄奘活命,便把他放在盆里随水漂流。玄奘哭一声,盆子便逆水上漂一点。休水此处呈卍形流淌,当时这里有座寺庙,了空和尚救起孩子收养在寺,8岁剃度受戒,法名玄奘。</p> <p class="ql-block">↑玄奘在洛阳与长安遍访名师,执经问难,锐意钻研经典,博览众书,发觉佛典各擅宗途,不完全一致,因此决心到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探求佛教的奥秘。唐贞观三年(629年)玄奘西行取经,从长安出发,经姑臧出敦煌,经今新疆及中亚等地,辗转到达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p> <p class="ql-block">↑公元631年,玄奘进入当时印度佛教中心和印度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师从戒贤,求学五年,声名大起。然后游历印度东部、南部、西部、北部数十国,返回那烂陀寺。</p> <p class="ql-block">↑公元641年,印度的戒日王在曲女城为玄奘设无遮大会,即举行全印度佛学辩论大会,玄奘宣讲大乘教义,获得极大声誉。</p> <p class="ql-block">↑怀念自己祖国的玄奘,于公元643年启程,645年回到长安。取经带回24匹马驮的物件,主要有657部佛典、佛舍利150粒、大小佛像、印度帐舆、佛事器具、僧尼法服、袈裟等,这些都对佛学在中国传播及流传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p> <p class="ql-block">↑公元645年,玄奘返回故土后,受到唐太宗召见,让玄奘在长安主持修建大慈恩寺,成为玄奘译经和著述的经院。</p> <p class="ql-block">↑玄奘大师回国后的最大贡献是翻译佛经。从公元645年回国到664年圆寂,20年共翻译佛学经典74部,1335卷,共计1335万字,占整个唐代译经总数量的一半以上。不仅数量巨大,而且质量上乘。玄奘青少年时精通儒学汉语,在印度学习又精通梵文,因而翻译起来得心应手,“意思独断,出语成章,词人随写,即可披玩”,水平之高,空前绝后。</p> <p class="ql-block">↑玄奘在讲经、译经、传播佛学思想的过程中,创立了唯识宗,成为大乘佛教的一个宗派。唯识宗,<span style="font-size:18px;">又称为法相宗、瑜伽宗、慈恩宗,在玄奘师徒的推展下盛极一时。但是由于义理繁琐,不易被人接受,在晚唐以后逐渐趋于衰微。</span></p> <p class="ql-block">↑玄奘家祠的东院门。</p> <p class="ql-block">↑两千多年过去,曾经的国都高墙,如今已是杂树黄土。翻开史书,滑国也只是寥寥几笔。玄奘出生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生前身后的传奇与荣耀,眼前只有平常与落寞。</p> <p class="ql-block">↑故城遗址上,曾经遮风避雨的残破窑洞。</p> <p class="ql-block">↑翻垦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休水,据女居士说已经干涸了十多年。然而今年雨水充沛,居然清流盈河,许多水鸟又回到这里繁衍生息,真是难得一见的祥瑞之景。</p> <p class="ql-block">↑休水是一条古河流,在《山海经》里就有记载,“休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休水今称滑城河,是巩义市与偃师市的界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滑城烟雨”是</span>《偃师八景》,曾有诗写道:</p><p class="ql-block">费滑城头送落晖,于今最是满林霏。</p><p class="ql-block">马嘶曲坂疑驼偃,麦秀丘垅有雉飞。</p><p class="ql-block">淡抹峰峦匀翠碧,疏笼涧草自芳菲。</p><p class="ql-block">年年烟雨堪图画,亦识兴亡共一机。</p> <p class="ql-block">↑对岸是滑城河的东岸,为古延寿城所辖,现属于河南巩义市,是冷兵器时代的重要关隘,是古代中原东南部进入洛阳、西安的咽喉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