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驳的记忆 ——相框里的爸爸

四红

<p class="ql-block">  一张张照片记载着爸的足迹,那个年代,无论条件多么艰苦,爸都留几张照片。随着爸的离世,留下的只是依稀可见的斑驳黑白记忆。</p> <p class="ql-block">  爸幼年尝尽人间疾苦,成人后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他一路风雨,一生操劳。崇阳县大白——铜钟——高堤——县砖瓦厂——国营古市林场——白霓粮管所,大半个崇阳的山山水水、田头地间、大街小巷都留下了爸的足迹。如今,我踏着爸的足迹走遍了大半个崇阳,却看不见爸的身影。再次翻开爸写的《我的一生》,仔细读爸,才知道爸是多么伟大,多么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  爷爷奶奶在爸年幼的时候就因病死于九江,是爸的姑姑把他带回崇阳,当时家境贫穷,爸只上过一年学,但爸却神奇般会识字、写字、写文章、做报告,在单位是领头雁,在我的眼里爸的水平胜过一般的大学生,他的能力强过千万人。可想而知他受过多少苦,他是一种怎样的苦难而执着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听妈说,爸在铜钟乡任党委书记前,饮用水质差,群众每年至少喝几块砖头的泥水进肚,爸上任后,竭尽全力解决了群众饮用水的问题,遇上“大跃进”闹饥荒,爸带领干部想方设法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爸殚精竭虑为贫困家庭解决困难。高堤任职时,见乡亲们过河走搭石,爸组织力量架桥铺路,造福人民是爸一生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后来,崇阳修青山水库大坝,爸作为铜钟的党委书记冲锋在前,晴天赤膊上阵,雨天穿蓑衣戴斗笠赤脚上阵,肩挑背驼,别人劝他,他却以身作则毅然坚守,常年都不回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爸乐善好施,为群众排忧解难,记不清他做了多少好事,只知道他的一生是清贫廉洁的一生,是为群众谋幸福的一生,只知道他在世的时候,他工作生活过的地方,人们都说“马爹是个好人。”直到他去世,群众念他的好,主动上门悼念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即使爸离开我们快五年了,想念他好的人还在叨念他的好。今年四月底,我到一马建材城去买东西的时候,一个约莫40左右的男士跟我说:“我认识你,你有时候回家我见过,你爸是个好人,当时他老人家帮了我爸很多忙。想买什么一律优惠。”听了他的话,我想念爸了,不知道爸是否想念我们,想念惦记着他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个人念他的好不算好,可为啥那么多的人念他的好。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从大白到铜钟再到白霓,只要是爸走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他做好事的足迹,都遍布了他的身影,他的事迹在乡亲们中间传颂,他的名字被群众铭记在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去年,妈坐姐夫的车在铜钟街上买东西,车子不小心碰到了一个人,快80岁的妈从没见过那场面,吓得站都站不稳,对方的丈夫一下子就冲到姐夫面前揍他一顿,路两旁凑过来看个究竟的人中有人一下子认出了妈,说爸是个大好人,说爸就是原来铜钟的马永顺书记,大家闻声赶紧把妈扶到路边的椅子上坐下,倒水给瑟瑟发抖的妈喝,还安慰她不要怕。同时,这些人护着姐夫,不让对方打到他,让姐夫及时报警处理。</p><p class="ql-block"> 也是去年,一个砖匠工给我家做房子时,她说当时她超生了一个孩子,家境贫困,计划生育办公室要罚款,她拿不出来,工作人员把情况跟爸汇报后,爸当即做出决定由爸自己代付100元。</p><p class="ql-block"> 100元哪,是当时工资的好多倍,一下子就没了。平时家里揭不开锅时,妈说没见到爸一分钱,群众家里有困难总能见到爸的身影。我们小的时候,爸以单位为家,常年不相见。</p> <p class="ql-block">  对爸的记忆,就是家庭会议。那是我们稍大后,每个月我们家都要开一次家庭会,三五个人端端正正围坐在一起,听爸讲家规,跟我们约法三章,那时我很反感这种严肃的会议。记不清,家庭会议讲的什么,但却记得自己很敬畏爸的规定,红线不能踩,好似地雷不能碰。</p><p class="ql-block"> 长大后,我依然敬畏爸的那些规定,直到我也成家立业,有了孩子,大事面前,我会用爸的办法,组织大家开个家庭会,商讨办法对策,给孩子约法三章,制定家规。只是爸,再也不能组织我们开家庭会了,我多想再一次听他一本正经的讲道理,定规矩,多想再一次围坐在他的身旁听他语重心长的教诲。可是,再也不可能了。</p> <p class="ql-block">  我不大知道爸具体做什么工作,只知道他忙忙碌碌。爸工作再忙,但他尊师重教,虽然他基本是自学成才,在学知识的路上他吃过不少苦头,但对老师毕恭毕敬,有礼有节。他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他深知学习氛围的重要性,我在铜钟读书的那几年,无论多困难他都要妈妈送我们姐妹几个读书,把吃饭的钱节省出来给我买新华字典,买纸笔。后来他到白霓工作后,发现乡村与城镇教育的差距,索性把我们姐妹几个转到白霓,接受优质教育。在白霓,我们还小,妈选择留在乡下照顾年迈的外公外婆,爸既当爹又当妈,节衣缩食送我们读书。</p><p class="ql-block"> 再也吃不上爸煮的饭,吃不上他煎的饺子,爸再也不需要忙里忙外,回家灶上一把灶下一把。</p><p class="ql-block"> 爸到了老年,几乎双目失明,他只能摸索着过日子,煮饭对于他来说是件很困难的事,但他依然笑对生活,每天摸索着做日常的事,安静地过着每一天。不知道九泉之下的爸,是否重见光明,是否能看见春暖花开,潮涨潮落……</p> <p class="ql-block">  五年了,爸已远去,翘首遥望,不再回。一抔黄土,一杯清酒,寄相思,寄相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