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长治第一街一一英雄路记忆

杨宏伟

<p class="ql-block">1945年10月上党战役结束后,长治成为太行区巩固的大后方,1946年元旦长治正式设市。继1944冬太行区在长治黎城县召开的首届群英会后,区委和行署决定第二届群英会在长治市举办。大会筹委会随及在城内选址,最终确定在当时卫前街西侧的莲花池和东侧的一处大操场做为会址。经过数月的紧张工作,在大操场筑建起座大型主席台,在卫前街中段砌起类似牌坊的四尊高柱,用以悬挂和刷写标语。</p><p class="ql-block">工程完毕时,有人提议这些建筑得有个名称,总不能叫主席台和过街门吧。这一任务就交给活跃在长治的文化界人士,著名作家阮章竞闻讯后建议,即然是群英会,就把主席台叫英雄台,场地叫英雄广场,坊门叫英雄门,街道叫英雄街。这个建议很快得到领导们的 确定。群英会精神给长治增添了红色基因,从此,这条古老的卫前街煥发出新的生机。</p><p class="ql-block">当时的英雄街(卫前街)是南从十字街北到东洲门,约一华里长,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如今已延伸到南、北外环路,有十五华里长,可谓十里长街。</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英雄台,顶部有尊铁铸的骑马射箭英雄,后来不知何时给拆了</p> <p class="ql-block">1946年12月,太行二届群英会在长治如期举行,行署主任李一清站在会场中央的八仙桌上即席讲话,当时没有扩音设备,如在主席台上讲话,远处就难以听清。</p> <p class="ql-block">这是劳动英雄站在台前领奖,奖品为奖旗和牲畜。430多位英雄模范来自太行区近50个县。</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会生产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英雄门,每根柱子顶部刻有象征英雄的雄鹰。遗憾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因扩宽街道被折除。</p> <p class="ql-block">英雄门和英雄街,左侧是邮电局营业楼,十年前也被拆除,从在原址靠后盖起一座高楼。右侧平房八十年代被拆后盖起座侨汇商场楼</p> <p class="ql-block">当选出的各路英雄乘着有毛主席画像的汽车,缓缓行驶在英雄街上,他们中大多数人从没坐过汽车。</p> <p class="ql-block">这是民兵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当时大会编委会出版的资料封面印有英雄们过英雄门的雄壮场面的版画</p> <p class="ql-block">右边这位就是给英雄街起名的著名作家阮章竞,另一是其夫人赵迪之,曾任中共武乡县委书记</p> <p class="ql-block">群英会选出的著名劳动英雄李顺达,建国后多次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p> <p class="ql-block">各路英雄们就来之太行区的这些县市,从图表中可见最初党在太行区只设有邢台、长治、焦作三市</p> <p class="ql-block">建国后随着城市的扩展,英雄街先是向北延伸到长运岗,其后又延伸到三招岗,1959年石子河八一桥建成后街道继而又延伸到捉马路口。1969年为庆祝共和国20周年大庆,政府在捉马路口修建起一处更大的广场和主席台,起名八一广场。这是八一广场建成第一次使用,长治市十万军民庆祝建国20周年。</p> <p class="ql-block">1976年9月毛主席去世时,长治市追悼大会在此举行。照片正前方两排树中间便是英雄路,当时叫八一路,两侧没有任何建筑物,仍是一片莱地。</p> <p class="ql-block">1977年,全国自行车运动会在此举行(马吾代摄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1985年八一广场的航拍全景图,左前方己建起八一百货大楼和英华居民小区,广场中间修了一处交易中心。</p> <p class="ql-block">右侧是即将竣工的市总工会大楼和正在建设中的劳动局大楼,左侧是八一百货大楼,当时叫工业品贸易中心</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因抓经济建设,把广场改造成交易中心,这是交易中心的正门</p> <p class="ql-block">广场主席台东侧是长治衡器厂,现已改为娱乐餐饮场所</p> <p class="ql-block">主席台西侧是广场百货商店,当年是北郊最繁华人气最旺的商场,前些年已改为一家餐饮行业</p> <p class="ql-block">这是太行公园(最初俗称北郊公园)东门,市民都称为平台,仿古楼阁被拆除也有20多年了</p> <p class="ql-block">1959年八一桥建成通车后,指挥部给模范工人颁发的奖章</p> <p class="ql-block">这是数年前的八一桥,后来又重修了一次</p> <p class="ql-block">这是八十年代某年三月五号学雷锋日,近处是当时公证处小楼,后拆除建建行大楼,中间系城建局办公楼,远处为三招,</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三招十字口,红绿灯按装在马路中央。</p> <p class="ql-block">三十多年前的八一路,现名英雄中路</p> <p class="ql-block">此照片有40年了,右侧树林为市委大院和办公楼,近处是当年的八一饭店和蔬菜门市部</p> <p class="ql-block">左侧三座大楼分别是邮电、广电和公安大楼。</p> <p class="ql-block">这是现在的公安大楼,前边两侧的四层楼系原楼</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的广电大楼,当时此楼还被做为长治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广电大楼后来改成这样,远处高楼为建行大楼</p> <p class="ql-block">市政府30多年前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市政府大门南约40米处是八一路派出所,早已拆除成绿化地段</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初正在修建的潞州剧院,是挖去一段北城墙后盖的</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潞州剧院</p> <p class="ql-block">1984年长治市戏剧创作会议在潞州剧院门前合影,前右六是著名导演罗国良。</p> <p class="ql-block">潞州剧院对面为海外海酒楼,这是十年前拍的,至今没变</p> <p class="ql-block">海外海大楼就是拆了右边这个大院后盖的,左侧系当年紅极一时的潞州副食商店</p> <p class="ql-block">潞州剧院南侧是光明市场大楼</p> <p class="ql-block">当年光明市场还是非常热闹</p> <p class="ql-block">光明市场斜对面是市委第一招待所,现称长治宾馆。这是当年著名科学家华罗庚来长治推广优选法时,市领导们和华老在一招楼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新盖的长治宾馆大楼,是当时长治唯一最高的建筑,可谓鹤立鸡群,周边空当当的</p> <p class="ql-block">现在周边己建起座座高楼</p> <p class="ql-block">宾馆南侧是市体育场大院,远处为体委大楼,这些建筑群数年前己全部拆除,现为体育公园。</p> <p class="ql-block">当年院内举办田径运动的大体育场,己拆。(戚汉义摄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兰球运动的小体育场,早拆(马吾代摄)</p> <p class="ql-block">当年太行金店也是租用体委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20多年前的长运岗十字口,右前方是手管局(二轻局)大楼,右边小百货市场</p> <p class="ql-block">手管局南约50米是市工艺美术厂,前身是油漆裱糊合作厂,著名工艺品堆锦就出自这里</p> <p class="ql-block">工艺厂斜对面是市一运公司,当时大门朝英雄街开着,这是车场</p> <p class="ql-block">一运南侧这座临街楼,据说是市建的,己拆。此楼南侧便是天马商场</p> <p class="ql-block">这是长治旅店大楼,建在英雄路和东洲门拐角处,每年元宵节各娱乐团队路经此地都要表演一番</p> <p class="ql-block">这座楼当年是饮食服务公司的,一边是馄饨馆,一边是红旗照像馆</p> <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前的市图书馆,己拆〈王安文供图)</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北侧是回民饭店(即伊香斋),当年有段时间还加盟过太原认一力饮食集团。</p> <p class="ql-block">此图右侧有三座两层楼房,远处为七十年代最大的英雄商场,中间为邮政局,近处系电子产品商店。左侧这座楼是当年的长治饭店,近处转过弯是新市东街,百米顶头就是英雄广场。这里过去是长治城内最繁华地段。</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英雄广场被辟为大型集贸市场</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这里是处大操场,这是当年日军在此训练汉奸组织</p> <p class="ql-block">邮电局北侧是莲池巷,进去百余米顶头便是莲花池,也称工人文化宫</p> <p class="ql-block">过去的文体活动多在这里举行,尤其是元宵节,人山人海。</p> <p class="ql-block">这座古楼在民国初期曾被辟为藏书楼,抗战时期是牺盟会长治中心区办公地</p> <p class="ql-block">英雄街的前身叫卫前街,这是清末开设在此街美兴堂作坊印刷的书籍</p> <p class="ql-block">这是把买卖做到北京的义记货庄当时的来往信件</p> <p class="ql-block">日伪《潞安新民报》广告,玉生池澡塘在卫前街路西,长春园饭庄地址是卫前街三号。抗战初期朱德总司令曾在玉生池冲洗过征尘。</p> <p class="ql-block">英雄商场南侧是长治电影院,这是五十年代的门票,上边的图案可见当年的模样(梁开心提供)。此前这里是火神庙,著名作家赵树理当教员时曾组织学生在此演出抗日小剧目。</p> <p class="ql-block">文革时期长治电影院易名东方红电影院,此后又改成原名,这是八十年代的照片(马贵生藏)</p> <p class="ql-block">电影院马路对面是副食大楼,其实也是两层楼,后院是做点心、饼干的加工厂,门牌64号,电话23号。</p> <p class="ql-block">英雄街9号系长治照像馆门市部,电话是667号(马会科藏)</p> <p class="ql-block">此图系老十字街,右侧路口去东街,正前方是英雄街南口。这是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长治举行的街头庆祝活动。此拐角楼早已拆除。</p> <p class="ql-block">上图拐角楼拆除后,于十多年前在原址重新建起这座新楼,这是当时的扫尾工程,准备招商。</p> <p class="ql-block">以上展示的是老英雄街,回头再看看英雄街最早的一批街道领导干部吧,1947年照的,其中有人1949年春参加长江支队接管福建政权(赵福龙供图)</p> <p class="ql-block">这是十多年前经改造后的十字街英雄南路北口,左侧原来是五交化商店二层拐角楼,右侧是一家小百货商店和塑料品商店二层拐角楼。英雄南路最早叫南街,文革时期还曾改名战斗路。</p> <p class="ql-block">这是五十年代长治纱布公司办公楼,座落在今金威名店南侧。早已拆除。〈梁开心供图)</p> <p class="ql-block">此图也是1976年10的庆祝活动,远处二层楼是医药器械商店,近处平房有长治县红专剧团和一些杂货铺</p> <p class="ql-block">这是路东的延安照像馆,馆北边是有名的天津饭店,再北是南街新华书店,馆南边是一家药店。(马吾代)</p> <p class="ql-block">这是南街新华书店院内</p> <p class="ql-block">南街路西有条小巷叫梅辉坡,巷子尽头也是处红色教育基地:太行太岳烈士陵园的东门,有段时间还叫过长治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梅辉坡对面是炉坊巷,巷口南侧当年有个两间临街副食店,前身应该是晋馨春字号(梁开心藏)</p> <p class="ql-block">梅辉坡口向南约百米是原市人民银行两层街面楼,此楼最初是所教会学校,日军侵长后被占据。</p> <p class="ql-block">当年日军曾将此楼做为司令部,司令官叫:井关仞。当地人称井关司令部。照片正前方有个圈门,应该在东华门和石头街口南侧。楼对面民房建国后曾驻过税务局、文管所和现在的派出所。</p> <p class="ql-block">此楼的北墙根这间小平房是华芳照像馆,本地人称南街照像馆。照像馆马路对面是原长钢驻市办事处、铁丝编织门市部、小百货商店等临街平房。此照片是和平医院自种的白菜大丰收,拉到南街展示,就近在照像馆门前留影。见市政协《长治社会事业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的南街剧院,文革时更名红旗剧场,现名潞安剧院,1949年春,太行太岳南下干部出发前多次在此开会,看戏看电影,戏是上党梆子《穆桂英挂帅》,电影是《攻克柏林》。</p> <p class="ql-block">剧院斜对面是上南街小学,也叫二完小。这里原是座古庙,长治解放后曾做为长治市军记工厂,厂长是原八路军潞城情报站站长李庚鑫。</p> <p class="ql-block">1949春,华北局根据党中央部署,抽调太行太岳各级党政军四千多精英,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南下,这是太岳区南下干部于长治集结,在二完小后操场合影后出发,历时半年,行程数千里接管福建省各级旧政权。</p> <p class="ql-block">上南街小学对面小巷百多米处是晋东南地委礼堂。这是晋东南军分区司令员武天明和4546部队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地区礼堂对面即管辖晋东南16县市的地委机关,右侧系地委大楼。地市分开后现为长治市委南大院</p> <p class="ql-block">上南街小学南边一百多米是长治食品厂,食品厂民国时期和建国初期叫长治蛋厂。现在己改建为居民小区</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长治蛋厂工会会员证章(原广收藏)</p> <p class="ql-block">这是南街和解放西街十字口,右边大楼曾是招待所,后改为行政干校,十多年前被拆除</p> <p class="ql-block">拆除后在原址建起一座更高的楼</p> <p class="ql-block">在南街与解放路十字口东南角,文革时曾修建起座两层拐角楼的国营南街商场,时属南街大型商场,每天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生意兴隆。</p> <p class="ql-block">这个南街商场,当时在南街属于最大的商场,进入新世纪后商场中间部分被拆,另起高楼。现在还剩两侧的部分。</p> <p class="ql-block">在下南街小学北侧有座关帝庙,早年的关帝庙山门朝东开,现在改成朝北开了</p> <p class="ql-block">在南街和平东街有座侵华日军的碉堡,当年日军不曾知道在碉堡西边一百多米处有处古院落,就是明代著名的抗倭英雄任环故居</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日军占领长治南城门后涂刷的反动标语和悬挂的膏药旗。建国初城门被拆掉,因城门处是条宽深的护城河,市里在此创建了个渔场,并盖了座二层小楼。</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上党战役结束后,太行三分区给参战功臣颁发的银质奖章。一位手执英雄旗帜的八路军战士,威风凌凌地站在标有“长治”的城门上。上“英雄”下“长治”,象征着英雄长治。(刘升起提供)</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出版的市区图,己经把南街规划到英雄街了</p> <p class="ql-block">2008年7月9日《上党晚报》刊发作者介绍十字街的小文。</p> <p class="ql-block">2015年作者给长治电视台介绍英雄路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2023年春,给英雄街起名的阮章竞女儿阮援朝从京城前来长治寻访父亲战斗足迹,期间我们在晶海藏书馆会面交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