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斌近作的美篇

文斌近作

<p class="ql-block">《养心艺轩》30期</p> <p class="ql-block"> 美国外防二长悄悄</p><p class="ql-block"> 访问乌克兰有感二首</p><p class="ql-block"> 闭仁宗</p><p class="ql-block"> 恶霸当今美利坚,</p><p class="ql-block"> 外防二长搞择边。</p><p class="ql-block"> 访乌不敢直飞去,</p><p class="ql-block"> 停靠波兰暗越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莫测居心惧见光,</p><p class="ql-block"> 一身祸水乱伸张。</p><p class="ql-block"> 只图世界苦没够,</p><p class="ql-block"> 还要从中搅更僵。</p> <p class="ql-block"> 儿童画/郑璟宁</p> <p class="ql-block"> 书法/梁恒美 </p><p class="ql-block">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p> <p class="ql-block">  人物素描/小薇</p> <p class="ql-block">【乡土小小说】</p><p class="ql-block"> 老光——棍</p><p class="ql-block"> 廖文斌</p><p class="ql-block"> 阿发是条老光棍。</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来,阿发时来运转啦。他种莲得藕,养蛇得龙。你看,挺刮的西装,贼亮的皮鞋,带把的烟,全带洋字码,给大家撒烟,那鼻子眼睛全他妈带笑。</p><p class="ql-block"> 朋友给阿发介绍了个寡妇。那女人虽生了四个娃崽,但年方36,风韵犹存,家住圩场上。那女人只因娃崽小,又开个商店,就一门心思想招人上门,守住这个家。阿发比那女人大12岁,自然乐意。</p><p class="ql-block"> 阿发年近50,身板仍结实得象头水牯,五官六脏没一样有故障,可他妈的年轻时就是没女人肯嫁给他。阿发18岁那年,他妈托三姑奶做媒。三姑奶带了个蛮漂亮的妹崽来看屋(城里人叫相亲)。阿发一见钟情,可人家不中意。那妹崽后来对三姑奶说,阿发相貌还可以,就是太穷,穷得又不老实。说床上的新被新蚊帐全是借来哄人的,那几箩谷子大半缸米也是哄人的,下面全是老糠。阿发偷鸡不成蚀把米,后悔不迭。这全是三姑奶的馊主意!能怪三姑奶吗?那年月到处放“卫星”,不那样你阿发能讨到老婆?</p><p class="ql-block"> 后来三姑奶又给阿发找了一个。这次三姑奶安排他们到自己家里见面。</p><p class="ql-block"> 那天,阿发妈将家里仅有的一块多钱给了阿发,交代阿发到圩场上买些菜回来。阿发赶到圩场早饿得肠子打绞,他就吃了两碗米粉,剃了个头,花了四毛多钱,剩下七八毛。阿发想去买公家猪肉,可是没肉票,只好干瞪眼。后来猪脑阿发牛屎图大泡,就买了一斤发瘟猪肉半把斤猪大肠。谁知那个妹崽刁,没吃,三姑奶倒贴了一只鸡蛋。后来那妹崽连屋都不看一眼就对三姑奶说,阿发家肯定不会好,那寒酸样,又笨又小气。嘟起小嘴巴,黄花菜又凉了。</p><p class="ql-block"> 打那以后,任随媒婆的嘴巴怎么滑,人家妹崽一听讲阿发就摇头,阿发的年纪就这样“过龙”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阿发桃花运来了。那女人说如果阿发愿意上门可以谈谈,可是狗屌阿发听人唆使,怕白帮人家养崽,竟三心二意起来。那晚去人家屋里吃饭,他什么都没带,只买了几抓糠果塞在荷包里,进家就左手摸出一抓,右手掏出一把,往桌上一撒,跷起二郎腿吞云吐雾。人家不计较,照样好酒好菜招待。谁知狗屌阿发学贱,想占便宜,竟死皮赖脸要和人家睡觉,还发酒疯动手动脚。人家给他甩两个脆亮的嘴巴轰他出门!</p><p class="ql-block"> 阿发仍然是条老光棍!</p> <p class="ql-block">  绘画/梁恒美 竹山春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回忆录]</p><p class="ql-block"> 证据抹不掉,只好补验收</p><p class="ql-block"> 闭仁宗</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农资市场,还是基层供销社作为主体的经营者。</p><p class="ql-block"> 每年开春以来,随着耕种农活忙起来,基层供销社经营的化肥也随之进入销售旺季。记得一九八七年的春季,鹿寨县平山供销社因上年冬储数量有限,从而出现一度化肥供应紧张的局面。该社马上采取措施,加强采购业务,很快化肥源源不断地运回来,满足了农业生产的需要。</p><p class="ql-block"> 但是,在回货的验收方面出了一个问题,就是进回来的碳铵都卖完了,会计账上却还有十二吨未验收,到底这些碳铵拉回来与否?财会职能问业务职能,业务职能和单位领导都分别问了经管人员覃某某,都回答不知道。这个问题成了当时单位的难点。</p><p class="ql-block"> 单位领导一时处理不下,只好向主管部门一一县供销社(下称县社)汇报,县社领导及时安排纪检股两位同志下去。这两位同志下到这个社,便召集这个社的领导、财会、业务和采购职能人员了解情况,得到的回答是,这十二吨碳铵都拉回来了,并且全部卖完了,但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覃某某未作验收。</p><p class="ql-block"> 县社两同志据此便直接找当事人覃某某,开门见山讲这件事,岂料此人并不买账,仍然回答不知道的同时,对单位领导有意见而发了不少的牢骚话,以致两位无果而返。</p><p class="ql-block"> 我当时是县社财会股副股长,单位领导便找我去讲,平山社这件事,要自己下去弄一下。领导交给这个任务,我就想,水有源树有根,任何事物都有其规律性的证据,如果找到这件事的证据,这件事就不难解决了。</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单枪匹马一个人去这个社,向其社的领导讲了来意,便着手这件事的工作。我这次去并不用找当事人覃某某,但是在开展工作之前,自己首先由这个社的财会人员,陪同去化肥门市仓库和化肥开票收款处走一转。其用意在于让当事人覃某某知道县社又有人来了,使其从内心上给自己打一个思考的问号。</p><p class="ql-block"> 随之我便从两个方面的工作入手,第一个方面的工作,请其社财会人员去完成,将今年开春以来至现在,只对碳铵这个品种,做数量内容的进销存报告表。在轻车路熟的财会人员的整理下,碳铵数量的进销存报告表很快做出来了。进销两数对比,出现崽大过娘的情况,凑巧的是销量大于进量整整十二吨。这就说明未验收的这十二吨碳铵,不但进了仓库,并且已经卖出去了,货款也已经回笼了。其实覃某某的数量账,和财会人员刚做的数量应该是一致的,因为两者整理的资料完全相同,也可以这样说,覃某某对这十二吨碳铵心中完全有数。</p><p class="ql-block"> 第二个方面的工作,我自己在其社财会办公室,专门整理今年开春以来至现在,碳铵购进所发生的汽车运输费和卸车进仓费。</p><p class="ql-block"> 常识告诉我们,一辆汽车从外面将一车碳铵运回到仓库,就会产生两次费用,一个是路途运输费,司机将货运到目的地后,必须与接收的经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经管人员将这车碳铵重量吨数,化解到最小的包数,比如每包碳铵100市斤,一车4吨总共就是80包,点够包数即吨数就够了。经管人员便在汽车运输承运单上签写:″吨数、包数、年月日和自己的姓名"这些内容,交接手续方算完毕。司机则持签收过的运输承运单去开据正式发票后,到这个社领取运输费的款项。</p><p class="ql-block"> 另一个费用是卸车进仓费,装卸工人将这车碳铵卸下车并搬运进仓堆垛好后,经管人员随即开据卸车进仓凭条,装卸工持此凭条去开据正式发票后,去这个社领取卸车进仓费的款项。</p><p class="ql-block"> 我据此将这些运输承运单,和卸车进仓凭条与商品验收单进行对号入座来核对,最后剩下运输承运单和卸车进仓凭条各三单,每单都是一车碳铵四吨,刚好是十二吨没有商品验收单来核对。由此说明这十二吨碳铵已经运回进仓库了,因为这些清单已作证实,可以说覃某某对此事十分明白。</p><p class="ql-block"> 这次下来我所做的清查工作都有了结果,自己便向这个社的领导和相关人员作了通报,带着清查的结果而返程。</p><p class="ql-block"> 回来以后,单位领导和纪检股两同志,听取了我的详细汇报,赞同我的清查结果。并且作出通知覃某某来县社弄清此事的决定。</p><p class="ql-block"> 覃某某按时来到县社,还带一位牛高马大的小伙子来,覃说是自己的亲戚来作陪伴的,说白了,是来帮壮胆的。</p><p class="ql-block"> 县社纪检股办公室,县社领导,纪检股两同志加上我,还有平山社的覃某某与其一位亲戚,总共六个人,等于在开一个不寻常的小会。县社领导首先作开场白,接着由我对平山社购进碳铵尚有十二吨未验收一事,所做的清查工作,作简明而有说服力的介绍。有意思的是当我讲到崽大过娘,销量大于进量时,覃某某突然插话进来问我:那你讲进货和销售的数量各是多少吨呀?我这样回答:我们所整理出来的数据和你的数据是一致的,因为所查的单据和你的单据完全相同,所以具体数量我就没有必要告诉你了,你问自己就清楚了。</p><p class="ql-block"> 况且清查的汽车运输费和卸车进仓费的清单,都为覃某某亲手签名和开据的清单,这些白纸黑字的证据是抹不掉的。</p><p class="ql-block"> 在此场合下,或许是思想的转变,覃某某只好老实承认,自己因为对单位领导有意见,而有意少验收这十二吨碳铵,想以此来为难领导,料不到这件事弄到县社来了,我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回去之后,马上补办验收。</p><p class="ql-block"> 鉴于覃某某的认识和表态,正好达到了这个会议所愿望的目的。本着重在教育人而不在于处理人的角度出发,县社领导希望覃某某必须引以为戒,做一个遵规守纪的职工。后来经过核实,覃某某的确补办了验收。</p><p class="ql-block"> 为此,有感赋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任何事物有规律,</p><p class="ql-block"> 化肥购销上话题。</p><p class="ql-block"> 经手所为证据在,</p><p class="ql-block"> 认错能改不为迟。</p><p class="ql-block"> 作于南宁,2022.04.1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策划:</p><p class="ql-block"> 编辑:廖文斌</p><p class="ql-block"> 2022.04.2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