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瞬间,大漠敦煌

皇镜头

<p class="ql-block">  2021年五一长假,去了多年向往的甘肃敦煌,去感受那里从公元四世纪到十四世纪的千年之作。我们在朋友的引领下,专心看了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的20多个经典洞窟,有幸在莫高窟第130窟现场体验了工程技术人员开展的洞窟壁画数字化工作,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观看了精彩的主题电影《千年莫高》和球幕电影《梦幻佛宫》,观看了王潮歌导演的大型<span style="font-size:18px;">情境融入式演</span>出《又见敦煌》。敦煌之行,如同外出见学,上了一堂历史、哲学、佛学、艺术、人生大课。</p><p class="ql-block"> 这之后的一年时间,脑海中总有敦煌的情结环绕,2021年9月又有幸为故宫出版社出版的《跟着张大千寻梦敦煌》书籍选配了插图,今年春节前又收到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span style="font-size:18px;">樊锦诗签名赠予的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并认真拜读,就</span>连购买2022年的新年日历也是敦煌专题的。</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公元366年,迄至14世纪,其间连续建造时间达千年之久,历经北凉到元十个朝代,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于十四世纪元朝之后,由于多种原因停止开凿,由此有了没落和失管的400多年。1944年1月,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解放后更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p><p class="ql-block">由此至今,敦煌产生了三代守护人。</p><p class="ql-block">“敦煌石窟保护神”,第一代守护人常书鸿;</p><p class="ql-block">“敦煌学宗师”,第二代守护人段文杰;</p><p class="ql-block">“敦煌的女儿”,第三代守护人樊锦诗。</p><p class="ql-block">一守就是一辈子。</p> <p class="ql-block">“敦煌的女儿”樊锦诗,1938年生于北京,长于上海。1958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1963年毕业后到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工作至今。曾担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敦煌研究院院长。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p><p class="ql-block">2019年度感动中国给前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的颁奖词是这样说的,“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p> <p class="ql-block">2018年12月18日,樊锦诗同志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文物有效保护的探索者;2019年9月17日,授予樊锦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9月25日,获“最美奋斗者”称号;12月6日,获2019第七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2020年5月17日,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62年10月,莫高窟北大实习同学合影(中间樊锦诗)。</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片来源《我心归处是敦煌》</span></p> <p class="ql-block">1964年,在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片来源《我心归处是敦煌》。</span></p> <p class="ql-block">1965年樊锦诗和丈夫彭金章在莫高窟合影。彭先生说,和樊老师的爱情是“相识未名湖,相爱珞珈山,相守莫高窟”。<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片来源《我心归处是敦煌》</span></p> <p class="ql-block">80年代,陪同工作组检查工作。<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片来源《我心归处是敦煌》。</span></p> <p class="ql-block">2004年8月,樊锦诗在莫高窟第272窟考察研究。<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片来源《我心归处是敦煌》</span></p> <p class="ql-block">1965年莫高窟的旧宿舍。<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片来源《我心归处是敦煌》。</span></p> <p class="ql-block">那时的生活工作用房,仍有一些修旧如旧保留到现在,留住过去奋斗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樊锦诗把几代人对敦煌的保护、研究、弘扬所付出的贡献,归纳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p><p class="ql-block">而她在80多岁高龄的时候,用“莫高精神”书写了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来诠释和弘扬“莫高精神”。</p> <p class="ql-block">2022年1月20日樊锦诗先生又回到敦煌,亲笔签名赠书鼓励。我如获至宝,认真阅读,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樊锦诗先生书中写到:</p><p class="ql-block"><u>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u>。</p><p class="ql-block">我已经习惯了和敦煌当地人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进洞调查、记录、研究。<u>我习惯了每天进洞窟,习惯了洞窟里的黑暗,并享受每天清晨照入洞窟的第一缕朝阳,然后看见壁画上菩萨的脸色微红,泛出微笑(后面毛笔书写的内容)。</u></p> <p class="ql-block">在读《我心归处是敦煌》时,总有随着书中的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穿越的感受,在千年之间来致敬莫高窟和樊锦诗,在只有灵魂和精神才能存活的大漠荒垠中感悟莫高窟和樊锦诗,你会对历史和现在产生敬畏和敬仰。所以,看到樊锦诗的心语,就想用古法来表达,用千年前的笔法书写樊锦诗老先生的话。好像这样才能真正看到历史长河中和浩瀚无垠的宇宙中的樊锦诗,她是活在当下守护千年的人。</p> <p class="ql-block">樊锦诗先生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她在书中第六章《风雨飘摇的日子》中写到:</p><p class="ql-block">那段时间我比较迷茫和痛苦,感到自己一无所有,离开故乡,举目无亲,就像一个漂泊无依的流浪者。在时代和命运的激流中,从繁华的都市流落到西北的荒漠。每到心情烦闷的时候,我就一个人向莫高窟九层楼的方向走去。在茫茫的戈壁上,在九层楼窟檐的铃铎声中,远望三危山,天地间好像就我一个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p><p class="ql-block">我习惯了看着洞窟前的白杨树在春天长出第一片叶子,在秋天又一片片凋落。这就是最真实的生活!直到现在,我每年过年都愿意在敦煌,只有在敦煌才觉得有回家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樊锦诗说:</p><p class="ql-block">我总想,上天赋予我们生命,活在这个世界上,应该为这个世界做点事。从北区一路看过来,十六国、唐代、西夏、元代………现在还能看到一堆堆枯骨在那里,多少历史的过客!人类历史何其漫长,宇宙那么有限,人只是宇宙的一个瞬间而已。我为敦煌尽力了,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实际上我是沾了莫高窟的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樊锦诗书中说:</p><p class="ql-block">我特别喜欢在黄昏时分去爬三危山。三危山正好面对鸣沙山崖体上的石窟,在那里可以望见整个莫高窟。我第一次看到崖体上的莫高窟的时候,那些密集的洞窟像蜂房一样错落地分布在崖面上,就好像成百上千双眼睛,每一双眼睛里都充满了沧桑和神秘。</p> <p class="ql-block">90年代,樊锦诗与时俱进,提出了“永远保存、永续利用”人类珍贵文化遗产莫高窟的想法,开启了“数字敦煌”的时代课程。她说,这就是当代人实施“数字敦煌”的使命和职责。</p> <p class="ql-block">在樊锦诗的主导下,“数字敦煌”工程取得了很大成效,已完成两百余个洞窟的图像采集、一百余个洞窟的图像处理,呈现了石窟艺术的许多精妙细节;完成了两百余个洞窟的 VR 节目制作,让洞窟在一个或者多个视点上进行全景式360度拍摄,全方位记录洞窟所有信息,包括窟顶和洞窟地面;完成了莫高窟、榆林屈两处大遗址外景三维重建;完成了45000张底片数字化。这些成果已经广泛用于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弘扬。</p> <p class="ql-block">在莫高窟第130窟,实地了解壁画数字采集和数据处理,体验数字敦煌工作的点点滴滴。</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130窟,始建唐朝,西夏修建。窟内壁画有很多地方是双层,里层壁画是盛唐时期绘制,表层壁画是西夏时期绘制,两层相隔约600年。</p> <p class="ql-block">站在莫高窟壁画旁,我们哪一层都不是,若化作一粒尘土附着表面,你便是修行而得,不管如何都是一瞬间。当然,在哪一个瞬间都应该做点什么,去感恩给予你的生命,去感恩你生长的国家和亲朋好友。</p><p class="ql-block">当时我就想,现在还能做点什么事吗?我跟现场负责人说,如果允许,我希望作为一名志愿者到这里做一名“数字敦煌”工程的小工。</p> <p class="ql-block">榆林窟开凿于唐代,洞窟形制、题材内容与艺术风格和敦煌莫高窟相近,它们同属敦煌石窟的范畴。榆林窟又名万佛峡,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城南70公里处。洞窟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两岸直立的东西峭壁上,因河流两岸榆树成林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从敦煌去榆林的路上,你能看到一些艺术大师的作品,坐落在戈壁沙漠中。“大地之子”雕塑在甘肃敦煌市瓜州县的红山坡戈壁滩上,是一个伏在地上,安然熟睡的婴儿,长15米,高4.3米,宽9米,<span style="font-size: 18px;">寓意着人类和雕塑一样是地球母亲的孩子,它孕育了我们,人类也在地球的怀抱中生长。作</span>者是董书兵,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中国雕塑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设计师想通过雕塑这一艺术展现形式唤醒公众对于地球的环保意识。</p> <p class="ql-block">在“大地之子”不远处,还有一座叫“风语者”的雕塑。这里的古语说:“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span style="font-size: 18px;">“风语者”雕塑,是利用风吹动钢管相互之间产生碰撞,发出悦耳的声音。它有每组4根钢管,共计128组,每组4根临近的钢管在风力作用及可控范围内发生运动,相互碰撞并发出声响,形成了</span>视觉与听觉交融的享受,让你在大漠戈壁中产生敬畏,顺从自然,热爱自然,珍惜我们的一瞬间。作者董书兵。</p> <p class="ql-block">2021年下半年,故宫出版社正在编撰一本《跟着张大千寻梦敦煌》,责任编辑王静对我在敦煌拍摄的照片给予肯定,因此,很荣幸地为此书配了几幅插图。</p> <p class="ql-block">张大千,1899年5月10日生于四川内江,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1941年,张大千做了个破天荒的决定,立志要奔向无垠的大漠,前往敦煌寻梦。近3年的敦煌面壁苦旅,他临摹了276件敦煌壁画作品,缔造了一部生动而真实的艺术史,是具有超前意识的壮举。他临摹的作品,目前藏四川省博物馆的有183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有62件。</p> <p class="ql-block">当下的敦煌人在拓展前行的同时,还在不断的古法复现,他们仍怀浪漫,走进戈壁深处,穿越千百年,继续寻找先人绘制洞窟壁画的颜料。他们即写新篇章,又谱“旧歌曲”。他们传承着“莫高精神”,在数字化技术应用先锋和留存古法传统工匠之间,川流切换。<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片由敦煌研究院丁小胜提供。</span></p> <p class="ql-block">  《我心归处是敦煌》这本书,我读了两遍。在最后的后记中,撰写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顾春芳写到:</p><p class="ql-block"> 在敦煌研究院工作的人时时让我想起出家人。他们把自己的生命完全交付给敦煌的流沙和千佛洞方圆百里上匆匆消逝的光影,在一种貌似荒寒的人生景致中等待一个又一个莫高窟的春天。他们虽然不念经、不拜佛,但是临摹壁画、修复洞窟、保护遗址、宣传讲解,这些日常生活在我看来无异于出家人的修行。莫高窟是一种考验,只有那些最终经受住考验的人才能修得正果。</p> <p class="ql-block">顾春芳写到:</p><p class="ql-block">写作这本书的过程,让我真正走近樊锦诗,懂得樊锦诗。</p><p class="ql-block">她和双胞胎姐姐六个半月就出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她得过小儿麻症,几乎瘫痪,幸好没有落下后遗症;她遭遇过青霉素过敏,死而复生;她经历过父亲的非正常死亡,经受过含冤受辱的日子;她也忍受过夫妻两地分居十九年的艰难岁月……她能够活下来,还能活出她希望于自己的那个样子,做出一番令人动容的事业,是一个奇迹。她那两条瘦弱的腿,从上海走到了北京,从北京走到了西北,去到了万里之遥的敦煌,走过荒漠和戈壁,走过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坎坷和崎岖,这一走就是五十多年。</p><p class="ql-block">她的一生“守一不移”,那就是用毕生的精力只干了一件事,就是保护莫高窟。</p> <p class="ql-block">  感谢《我心归处是敦煌》,给了我们很多感悟和欣慰。有幸和一代敦煌守护人同时相遇在人世间,让我们能够在有生之年穿梭在有敦煌故事的千年之间,有了更长久的生命体验。感谢樊锦诗老先生的修行,给了我们珍惜有生之年的感悟,让敦煌这个千年一瞬间的故事,激励当下的人过好每一个瞬间。</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