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游记——陕甘宁专列篇

猫爸爸

2021年平生首次在上海全家一起过春节,其间女儿鼓励我们:“趁腿脚还好,今年在国内玩玩远一点的旅游项目,近一点的以后可慢慢再玩!”六月下旬收到《通达旅游》一条专列进藏旅游微信广告,立马勾起了我的西藏梦想!6月28日到《通达旅游》南京东路线下店,面询专列行程,得知三月我刚过生日后笃定回答:“西藏线不接受73岁以上老年游客!”。当看到还有“大西北专列旅游”线年龄限宽时,立觉何不趁早以此弥补西藏梦想搁浅的遗憾呢!静下来想约上两三对同学同行最好,可联系下来,因种种可以理解的原因未果;盛、吴夫妇还专门到店询问乘汽车的可能性多否,得知每个景点都会有且距离不短时,“一棍子”打消了“吴晕车”和老公的念头!不过妹妹索龙芬得知消息后,当天就回答“一起去!”。2021年7月2日10:55时,支付订金500元后,开启了《大西北专列旅游》的程序。 2021年7月5日周一,上班时间来到通达旅游上海公司南京东路店,签订合同交付了三人的旅游款项壹万玖仟壹佰陆拾元整。微信广告和纸质宣传皆为《大西北空调专列旅游》,收据和补充合同为啥称为“新疆”、“新疆专列旅游”,工作人员解释:因是新开通的线路,暂用新疆线格式合同,收据也简称了,后面会有《专列旅游行程单》(补充合同)给客户的!可以理解。 办完交款手续,随即拿到了《大西北专列旅游行程单》,在等待出发的日子里,为了景点食宿有底、费用开支有数,将行程单及合同内容细化,整理成了《旅游行程一览表》和《费用统计表》,在旅游过程中方便了许多!<div><br></div> 为了带着妹妹索龙芬同行,商请旅行社将合同中,上海出发到西安的火车票,改为武昌出发到西安,因通达国旅有武汉分公司,他们沟通后确认更改,并很快退回了火车票的差价款。于是7月15日就买好了21号回荆州车票,先回沙市调整一周作好准备,28号三人再一道从武昌出发直奔西安,与大部队汇合开始专列之旅。 2021年7月28日周三,在家吃好午餐,从荆州火车站乘动车到汉口站,凭老年卡免费坐地铁辗转提前一小时来到武昌站,时间从容,遂在检票闸机前,来了个行程中的首次亮相! Z126是直快列车,武昌到西安将近12个小时。晚餐时间到了,行程第一餐不能亏待自己,45元/份的盒饭每人来了一份,二荤一素加蛋饼,吃完感觉味道还蛮好,心情上这就开了一个好头! 列车准点到达西安火车站,按照《通达国旅》大西北旅游专列<b><font color="#ed2308">1号车导游王建敏</font></b>行前温馨提示:从车站北广场出站!此时才清晨5点多钟,可能因疫情关系,我们上到北广场后只见行人稀少,未见商铺营业。我背着开水瓶、拎着两个旅行杯,寻找半个小时,靠着嘴皮重进候车厅灌了几瓶开水。在等着快餐面加白水蛋泡发的时候,还没忘早操八段锦呢! 待到六点多钟,旅客渐多起来,朝阳也喷薄而出!朝霞里,大唐帝国大明宫的丹凤门(正南门)兀自矗立!眼见这西安美景,索龙芬掏出手机抢拍起来! 太阳冉冉升起,“西安站”容颜渐露,西安的行程从这里开始,我们规规矩矩与它来了个合影! 2021年7月29日周四,八点多钟,西安地导来北广场接上我们,乘上大巴开车一小时四十多分钟,到达“秦始皇帝陵博物馆” 。首次来此地,看到背依骊山高大的秦始皇帝雕像,先拍一张留着纪念! 导游收费取得耳麦让大家戴上后,来到中国世界遗产-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这是今天唯一的旅游行程 ,怀着近距离接触2200年前历史的心情,尽管顶着炎炎骄阳、戴着口罩、排着长队,大家都还轻松以待! 排队半个多小时,11:20进馆了。首先参观的将是“秦兵马俑一号坑遗址”(背景弧形屋顶建筑),一号坑前这片绿地令人心旷神怡,先来张纪念! 一号遗址坑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坑,四周留有长廊,总长230米,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加上拱形屋顶的衬托,尽管常见于熒屏,面对真实的历史、身临其境仍能感觉到秦始皇帝当年的恢宏气势!没办法,只能高举手机,尽量拍下了遗址坑的全貌。 坑四周长廊都装有金属栏杆,大门入口处还加有红色警戒线,游客人挨人挤得满满当当,没法留影,转到侧面人少处,赶快高举自拍杆,与二千年前的兵马俑来了张合影! 这里是一号坑内的陶俑修复坑,据说2018年1月8日 ,法国总统马克龙参观一号遗址坑秦俑时,曾在此修复坑驻足!我们虽不能近看,但可“驻足”远观吧! 二号坑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已探明其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但目前仅开挖了一部分。从下面36、37号几个点看,已展现了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 参观完三个坑出来已下午二点,要开车两小时去咸阳火车站,才能算到“家”---旅游专列!行程表里今天“无餐”,办理耳麦时一并收取了20元晚餐费,考虑此时不迟不早,又要防疫,经征询意见,就在途中安排了自助餐。盛到餐盘看还算丰富吧!主食多样,我挑了馒头、麻花、白米粥,吃完都觉得非常满意! 2021年7月30日周五,昨天离开秦始皇陵博物馆,下午4点多到达咸阳火车站,亮码安检进站,登上停在站台的Y171次大西北旅游专列。5:50出发,专列的缺憾即要给快车让道,一路走走停停,早8点到达银川,由于有个能关门较舒适的空间,一夜行程没觉不适!今天的游点就是中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的银川“沙湖景区”(图中红圈)了! 昨晚登上旅游专列后,因疫情南京等地的游客行程取消,原来安排的席位调整后,我们三人住上了四席的软卧包厢,这整洁舒适的“家”将赓续全程。安好“家”方了解到:专列全程配有总指挥、专业领队、全陪导游、乘警、随队医护人员保驾护航;专列的软卧/硬卧是合同签订时就挑好了的,沿途停站无上下旅客,大件行李均免费存放车上。<br> 铺位落实,每个人都拿到了《大西北旅游专列》乘车证,后面的行程将凭此证进站上车!我们一号大巴车软卧游客入住M号车厢,我是26号上铺,女士们当然优先安享下铺了。早上6:40时,列车员送来早餐,每人份15元还能接受吧! 到达银川前王导交待:每人只带酒店一晚所需衣物及用品随行,剩余物品存于车厢内,会锁门保管。宁夏地导小米在火车站出口迎接我们上了大巴,在宁夏“塞上江南”的三天体验将由他全程陪同。 一路观光,可能没到“米粮川”,车窗外看到的山峦大都草木稀少,河里的流水,也明显带有黄河水系的混浊基因! 12点到达沙湖景区入口,蓝天白云,夏日的阳光在这里毫无保留!三天宁夏游,今天应是“塞上江南”体验的开始了! 乘上游船渡湖去沙山,芦苇荡后面的贺兰山,真像西北老汉黝黑的脸庞!导游小米坐在船头(图下角),边聊天边介绍, 银川“沙湖”曾是一座农场,建国后,经过无数建设者精心培植,才逐渐形成集西北粗犷与江南秀美为一体的天然景观,成为国家的王牌景点和AAAAA级生态旅游区。45平方千米湖水、35平方千米沙坡,南沙北湖,沙抱翠湖、湖润金沙,呈现了原始生态旅游的最佳看点。 游船停靠在沙山脚下,上岸洗手稍息后,首先所见却是岸边的芦苇荡,显着些许水乡风情!拿出手机,赶快留下走进西北还未看到的翠绿水景! 随着人流,踏着木板铺就的步道,不太费劲就上到金沙山顶,索龙芬给我们拍下了“碧湖金沙”同框照,细看发现里面还有“LOVE”—爱的背影呢(图中<font color="#ed2308">‥‥‥</font>处)! 索龙芬则不顾沙山高温炙烤,让抢了这张摆拍,事后我调侃说:这是“勇士匍匐前进”,还是“夏日彩蝶展翅”呢! 烈日下山顶稍待片刻,便踩着烫脚的砂砾,来到“爱”的面前。这是用几颗干枯的树木,拼接成“lOVE”栽在沙土里,倒也有了爱的永恒之寓意,也成了游客的打卡之地! 出发前功课了解:西北诸省7月份日照强、气温高、降水多、蒸发快等,来此方有所感受。爬到沙山顶,气温37℃,烈日炎炎下却热而无汗;下山扎进草棚内,庇荫之下立马凉爽惬意!看看我们皆无汗流浃背、高温难耐的囧像吧! 沿着山脚砼步道,凉亭不断,我们吃特产“硒瓜”、品宁夏蛋糕;一人一瓶老酸奶,蘸着饼干、沙琪玛,走走歇歇!前往停车场,途经荷花朵朵掩映其间的荷塘、漫步葡萄藤下绿荫隧道,有了点江南水乡的感觉!有趣的是,荷塘边有个八九岁的小姑娘,守着一篮莲蓬,十元五个,见码问支付宝行不,她说收现金,付毕旁人一笑:“现金她留下了,支付宝钱就归爷爷收了哟!” 今天“收工”很早,六点钟已进入中卫市。出门三四天,为了让大家洗个大澡、稍作调整,第一次下车住酒店(锦江之星)。晚餐尚早,洗把脸逛中卫市“人民广场”,见到传为佳话的“小天安门”,除了只是一个门洞,还真像模像样呢!到北京还没在天安门前留过影,在此留个记忆吧! 7月31日周六,六点酒店早餐吃完收拾行李,七点上车后导游接到通知:“水洞沟”景区因疫情关闭项目取消,其它行程不变,决定将明天的“沙坡头”调整到今天去游玩!12点到达“沙坡头”,导游办好保险门票(图下角),准备进去咯! 来到“天下黄河第一源”,第一次近距离见识到,由26个皮囊加木桁架捆绑成的羊皮筏子,真感慨人的创造力: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 根据资料,宁夏沙坡头是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是宁、蒙、甘三省(区)的交接点,集黄河、沙漠、绿洲、高山四景合一的5A景区,争取都要体验一下! 来到沙坡头“国际滑沙中心”这里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滑沙场,沙场坡度比较陡峭,据说天气晴朗气温升高,向下滑沙时,沙坡上便会发出“嗡嗡”犹如钟响的轰鸣!可惜,我们不敢试滑!没见过沙漠,就举起双臂来个热情的拥抱吧!<div><br></div> “沙漠天梯”是中国第一个沙漠隧道大扶梯,总长160米,由双向三段、6部自动扶梯和换步平台组成,高低落差72米,单程大约五分钟<div>  这让我想起2018年旅俄时,所见莫斯科地铁“胜利公园”换乘站,站台距离地面97米,地面通往站台的电梯长达126米,呈45度倾斜(见图下角),我们从站台到地面足足用了三分钟。</div> “沙漠天梯”方便了沙漠区与黄河区的连接,可以从沙坡头通向腾格里沙漠。乘行中拍摄了上下两个机位的镜头。<div><br></div> 乘“沙漠天梯”来到滑沙场坡顶,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在坡顶北边穿过,将景区分成了两片,一边是黄河,一边就是腾格里沙漠。我们沿沙漠长廊前行,路边沙地里间断排着一溜木结构凉棚,可歇息可凉饮,我们坐下来每人一根冰棍,又吃了一盒西瓜,爽! <p class="ql-block">  沿着长廊,走在坡顶,眼下那大大的S弯让黄河犹如一条巨龙,奔向远方:前行便是“王维观景台”,唐代大诗人王维巨大雕像,似挽留下来的客人驻足于此,黄河第一湾在其眼下便是一目了然;待沿观景台旁上行穿过铁路,看不见黄河,只见茫茫沙漠延至天际,此时感觉到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正是对此情此景的传神刻画!</p> <div>  穿过铁路,领略到腾格里沙漠真容,忙乘转泊车驶向沙漠腹地,看到都是常规沙漠游玩项目,我们转了一圈便折返,岂知上错车,耽误了半小时才回到沙坡头!看着那些提鞋赤脚、边喊“烫死人”边踉跄向前的戏砂人,我们没了走沙漠栈道下坡或滑沙的兴趣,顾不得心惊胆颤坐起了空中缆车!看着两位女士上了车我才断后,并给她们拍了张背影!(拉大照片看:索龙芬不老实,还扭着身子给后面拍照呢!)<br></div> <div>  下到坡底看时间,第一座横跨黄河的玻璃栈道桥---“沙坡头悬索桥”来不及去了,余下就是水流湍急的黄河漂流。心惊胆颤坐上羊皮筏子,每筏四人背靠背人挨人,双脚蹬手抓牢,晃动中抽出手来,勉强抢了两张自拍,算是终身难忘之黄河漂流体验记录了! </div> 在沙坡头,乘古老的交通工具羊皮筏子漂流黄河,是其他景区所不具备的项目,没体验羊皮筏,等于没到过黄河!羊皮筏载着游客随波逐流,船老大们一路欢歌,河水在皮囊的空间里激荡,惊心动魄却有惊无险,靠着一块桨板,左拨右划正其方向,羊皮筏子则在湍流中飘然而去..……!搞不好自拍,就一只手拍下了这段视频。<div><div><br></div></div> 羊皮筏子是黄河上古老的交通工具,游客们乘坐的筏子是由(5-4-5)14个羊皮气囊组成。BS做法是:“将羊皮由颈开口,完全脱下,去毛而留廓,以绳紧札三足及颈部,从一足空间,鼓以气,使成气囊(鼓气后再紧札此一足),涂桐油,以防腐蚀。另以树枝或木板条,制成十字形方格,将羊皮囊七八只,或十数只,紧凑排列,平缀于其下,筏成。” <div>  偶尔迎面“飞”来满载羊皮筏子的快艇(见图下角),则是将这些统一规格的筏子快递回上游,再次供游客乘坐漂流。<br></div> 下午四点左右,结束沙坡头景区游玩,上车行驶30余公里,开始今天的第二个行程,中国最神奇的沙漠草原---通湖草原。通湖草原位于内蒙古与宁夏两省交界处、阿拉善左旗的腾格里大沙漠腹地,东距内蒙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200公里,南离宁夏中卫县城26公里,西望甘肃河西走廊,北接蒙古人民共和国边界。前面刚去过的沙坡头与其一沙相连,直线穿越8.3公里便可到达。看到热情迎宾的蒙古族姑娘,赶快在大门拍了张留影! 进入大门,有人提议:分散后再难集中,此处应当来张合影了!导游忙召集大家,尽管个人影像效果参差不齐,总算有了成团以来的第一张合影,照片里好像只有42人,还有几位应是落单了吧! 由于当天游客较多,为了争取五点多钟能提前进餐,合影后大家便直奔闻名的“金顶大帐”而去,我还扛了个导游随车带来的大硒瓜! 据说,《金顶大帐》就是通湖草原最大的蒙古包,里面可以容几百人同时用餐,还可以观看室内演出,进入帐内才有了真实的感受!<div>  气势宏伟的金顶大帐蒙古包坐落于方形的水泥基座之上直径30米,占地面积千余平方米,最高处达13米,蒙古包自重达20吨,全部采用传统工艺搭建而成,是景区也是阿拉善最大的传统蒙古包,可容纳400人同时就餐,中午可以欣赏到长达30分钟的歌舞表演,。</div> 坐到“金顶大帐”的餐桌旁,先享受导游献上的特产“硒瓜”解解渴!17:15我们团率先上菜,有些人都盛好饭,我抢在菜没上齐开餐之前,拍下了桌面,菜不算丰盛,但这也是一顿“免费”的晚餐呀! 吃好晚餐六点刚过,根据喜好自由行动。我们到售票处领取并穿上防砂鞋套,准备出发了! 乘坐沙漠越野车进入沙漠腹地,没有骑骆驼,索龙芬就与“骆驼”亲密接触,并与“驼”队拍了张合影! 来到大西北两三天,还没骑过骆驼!尽管夕阳开始西下,脚下的沙粒还是热得烫手,李恭英仍勇敢地坐上去,赶快以“驼队”为背景,抢拍了几张照片! 面对陡峭的沙丘,索龙芬戏沙兴致甚浓,迈着蹒跚的步子;艰难跋涉登上丘顶(图右);站在丘顶,她伸直双臂、舞动纱巾,仿佛以胜利者的姿态展翅高飞(图左)! 我们两口子也不甘示弱,找了一条稍缓的沙道,坚持爬上了丘顶(图左);而且站在最高处回头一看,还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呢(图右)! 走下沙丘,刚好一支驼队缓缓走过,索龙芬赶快为我们拍下这与真骆驼的合影,只是离得远,骆驼显得太小了。管他呢,这才是真实的“沙漠之旅”! 站在最高处,蓝天白云下沙丘起伏,满目黄沙难觅一点绿色,这就是“沙漠”!乘坐越野车返程,副驾位体验沙漠“驰骋”,拍了一路视频(附后),下车时还摆出了一副沙漠赛车手的模样! 这是返程时坐在副驾驶座位上,左手紧抓扶手,右手把握手机,随着越野车在沙漠中的颠簸起伏,拍下的三分钟视频。 到《通湖草原》最主要的游玩项目,是观看“神游通湖”大型露天篝火晚会!从沙漠深处出来已是7点多钟,洗把脸擦擦汗,吃罢点心乘了会凉,就进场抢好了座位。草原篝火晚会八点开始,十分钟的缤纷焰火暖场,彪悍的蒙古族骑手,围着圆形舞台策马扬鞭,博得阵阵喝彩!随后身着民族盛装的主持人联袂登场,晚会逐渐进入高潮。 晚会将蒙古族长调、呼麦、马头琴等诸多音乐及珍贵的非遗项目,以及婚礼、舞蹈等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斑斓壮美的民俗风情画卷,完全吸引住了观众的眼球(图上)!随着舞台中间电子篝火的熊熊燃起。草原姑娘小伙载歌载舞的尽情表演,到了晚会的压轴戏则是邀请观众上台互动,我也迈着青年人的步伐奔向舞台中央(图下),与演员和游客们一起,在欢呼声中伴着震天的音乐尽情起舞,至此篝火晚会达到高潮,并在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div><br></div> 8月1日周日,昨日是游玩内容最紧凑的一天,随着“神游通湖”篝火晚会结束,11点钟才回到入住的中卫大酒店!行程安排,今天是游览【高庙保安寺】、购物、上车向西出发!全天将会轻松多了。 【高庙保安寺】是中卫市与沙坡头齐名的两个奇观之一,建于明永乐年间,距今600多年历史。重楼叠阁,迂回紧凑,庙后是公园(图左)而成丛林一绝。高庙不仅是融儒、释、道三教合一全国最独特的佛教寺院,且被专家誉为“中国古寺庙经典建筑之最”,庙区边紧邻“小天安门”红太阳广场(前面有图)。考虑防疫,我们没进大殿,只在殿外合十膜拜。出庙见特产“硒瓜”(1.3元/斤),买了一个留待车上慢慢享用(图下角);照片中穿白T恤闲逛者即导游小米! 来到合同约定的购物环节—“奇石店”,看到坐轮椅柱拐杖的团友与夫人也来到店里,他使我们看到:旅游只需要决心,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为了尊重,只给夫妇俩拍了个背影<div>!</div> 上午完成购物行程,吃完“团餐”就登上专列出发了!今天的晚餐是“自理”,放在专列上的一箱食品还没启用,为了减负,拿出土豆烧牛肉、鱼香肉丝、宫保鸡丁三种自热米饭,和年轻人一样,边欣赏窗外的大漠晚霞,边享受时髦的现代快餐! 晚上8:30,专列进入甘肃省,“慢车让道”停靠因“七彩丹霞”闻名于世的张掖车站(可惜行程里无此站)!因明早要四点钟起床,团友大都关上房门,渐入梦境了吧! 8月2日周一,早上4:40专列抵达甘肃省柳园火车站,锁好专列房门,乘上挂着甘肃省嘉峪关市【甘B-076××】车牌、“通达旅游贵宾1团”的1号大巴,朝着140公里外,属于酒泉市敦煌(县)市的鸣沙山月牙泉而去!途中在服务区稍息时的留影! <div>  今天旅游景点是世界闻名的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和“敦煌莫高窟”!8:15进敦煌市区,见到地标建筑“反弹琵琶雕像”,忙在车内隔着玻璃拍了下来,可惜只是背影(图左),好在上网查到了正面照(图右下),以及她的形象依据(图右上),反正有驴友说:来到这里,就是来到了敦煌!</div> 早起出发前,吃了自带的干粮、点心,喝了奶粉冲泡的牛奶,到达景点等待导游办理门票时,坐在尚未开门的“沙枣花儿香”小酒馆前,悠闲地吃着早餐未完成的水果! 拿到门票,套上十元买的防砂鞋,穿戴好所有防嗮装备,准备上“山”喽!为了避开高温时段,比我们来得更早的大有人在,鸣沙山下已经聚集了不少游客!<div><br></div> 来到鸣沙山下,看到这里的驼队蛮正规,每个驼工牵着四、五匹骆驼,行走稳健井然有序,还有红绿灯指挥着驼队与行人的交叉通行,行程都过半,于是起心骑一回骆驼!70岁以下老人需凭身份证,导游说:“不做声,直接排队试试看”。心里本就有点虚,两位女士把帽檐压得低低的,自称60几岁,驼工小头头一眼就看出来,说:“不行不行,拿身份证来看!”辩了几句明知混不过去,只得耷拉着头,珊珊从队伍里退了出来,为了自己安全,算了吧!<div><br></div> 没能体验到骑骆驼绕鸣沙山一圈(100元/人·四公里),看到徒手上下的游人如织,也想试试身手,无奈望着早已没了兴趣的伴侣,只能知难而退作罢! 不登沙山就去看月泉吧!还没走近月牙泉,就感觉到了它的美丽,山、泉、阁、绿树、美女皆在其中,这张照片可以吧?! 拾级而上,刚到达“月泉阁”一楼平台,光线正好,忙不迭先打两张卡再说。 步入月泉阁前高台,身后原本是百余间庙宇组成的辉煌历史建筑,“文革”中均遭到破坏荡然无存,眼前所见是1991年到1999年间,陆续修建的仿汉唐建筑。其中最高的月泉阁是座4层6方木结构建筑,每层都有木梯回廊、翘檐斗拱,总体效果典雅、古朴,展现了西部雄浑、壮美的风格。只不过二层匾额“金声玉振”,系替换了(网搜)2016年照片上的“鸣沙月泉”(见图左下角),说明该建筑还在不断完善!<div><div><br></div></div> 上到阁边二楼的'听雷轩”,这里有走廊与月泉阁二楼相连,索龙芬抢到一个好位置,近有听雷轩翘檐斗拱,远衬月泉阁“第一泉”,一楼园中是守望着鸣沙山月牙泉这一“神山圣水”的水月观音铜像(高2.26米),两人赶紧拍了个合影! 听雷轩二楼到月泉阁的连廊上,奔着“第一泉”的匾额,在此打卡的游人接连不断,两姑嫂也来凑了个热闹! 今天的午餐是行程安排的自费(120元/人)“大漠风情宴”,该项入选 2014年中国评选的30个醉美县级市名单,敦煌市名居榜首,据说定位是:“吃上这道菜,人生也就再无憾事了!”。从月泉阁下来回到大巴车,便径直来到了餐馆。不一会便上来八个凉盘和“大漠风沙鸡”,趁迫不及待的食客动手之前,赶忙拍下桌上实况;后面相继还有九个热菜,只拍到雪山驼掌 、清蒸红鳟鱼(见图下角),而油爆驼峰、红柳烤羊排、驴肉黄面 、红柳烤羊排、风味牛肉、红烧鸣山大枣等上桌即食,好在都得到了精明挑剔上海大妈们的好评,并直呼“值得!”;而驼掌和驼峰的品尝,则给我留下了首次的回味和印象! 敦煌月牙泉到莫高窟,车程不到30公里,吃好午餐一点多钟便来到莫高窟。通常旺季只开放八个窟,且因窟内空间狭小、游客众多,禁止拍照,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窟内的参观。下到地面,看到这饱经风霜的门廊,忍不住拿起手机拍了下来,也算是纪念吧! 顺着来的方向往回走,看到的这个莫高窟小牌坊(还有一座大牌坊立在窟区入口处),查询得知牌匾上原是“古汉桥”三字,1959年迁来此处时,改为郭沫若题写的“莫高窟”,其后面便是第428号大型石窟。 莫高窟一名,最早在隋代洞窟中已经出现,藏经洞出土的遗书中也有确切记载,经敦煌学学者专门研究,有三四种不同说法,但均不影响其历史地位。1987年12月1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清单(见图左)! 莫高窟第96窟(也称“北大像”)外层的九层楼,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这是一座形式特殊的高大窟檐,楼总高43米,窟檐九层,下面七层依山靠岩而建,上两层是保护33米高弥勒像头部的顶盖。整个楼身的建造充分利用了地形地势,自武周时期初建时的窟檐仅有下部四层,经过历史上六次大规模维修、数次加高,至2013年底,历经千年风雨,建成如今九层模样,为莫高窟增添了时代光彩! 8月3日周二,昨天下午结束莫高窟游览回到专列,启动后一路向西。早上6点起床后获悉:因疫情,取消吐鲁番行程,专列将直达乌鲁木齐!要求:备好健康、行程两码,做好驻车和离车两手准备,避免影响测温不喝热水!为此,西瓜代饮、饼干沙琪玛为食,吃罢早餐! <div>  8:20专列抵达乌鲁木齐火车站(图上),通知车门紧闭,就地等候乌市防疫部门安排!8:50车窗外数十位“大白”集结(图下),九点过每节车厢上来3位,验证看码查体温,我等数人行程卡上有带星荆州和上海经历,纳入待审!随后一人不漏查完下车关好车门。因疫情今天再次有了终生难遇之体验!</div> 直到11点钟,疫情审核结果还未出来,由于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一人泡上一碗快餐面,权当午餐吃了起来! 等待结果,移车郊区,途经乌鲁木齐新市区,一片欣欣向荣景象映入眼帘,特别是索龙芬看到极具亲切感的“湖北大厦”,还有点依依不舍的感觉呢! 下午在乌鲁木齐车站,专列进行了生活物资补给,站台上推来硒瓜、俄罗斯列巴等食品,在车门口供游客购买,我们就21元买了一个大列巴。随后专列缓缓启动,领队将身份证退回,并传达了最后决定:“放弃新疆景点,返回完成余下的嘉峪关行程!”途经达坂城区,看到窗外壮观的风力发电矩阵、远处夕阳映照下的天山雪顶,心里祈盼着:来日再见!物资补给后的餐车卖晚餐了,买了土豆烧肉、青椒肉丝快餐(20元/份),加上冲泡即食番茄蛋汤,还算丰盛吧!<div><br></div> 专列让快车暂停吐鲁番站,这本是今天行程该去的地方,不能下车,6:07只能隔窗留下大钟的记忆!继续东进,八点多钟,天还大亮,带来的纸麻将终于发挥作用,同车团友则留下了我们“赌博”的证据!由于疫情未能完成新疆的行程,此时有上海大爷来鼓噪,拉人去找导游、领队要求赔偿,我觉得这是“不可抗力”,没去。后来导游微信转来未进新疆补偿款每人80元。 8月4日周三,一夜好觉,早上6:30起来掀开窗帘,窗外朝霞衬托着风力发电机矩阵,让人心情开朗的画面闪现眼前;站在窗边欣赏美景的李恭英,背后那“永不放弃”正好道出我们此时的旅途心境! 专列九点钟到达嘉峪关火车站,大巴接上我们,提前吃好午餐后,11:30来到嘉峪关景点。等待取票时,在世界遗产、国家五A景区、赵朴初题字“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前合影!步入景区大道,迎面是“大将军冯胜”塑像,当年就是他在此“选址建关”! 来到嘉峪关东闸门,这里是进出关城的主要通道。东闸门门洞高4.2米,宽3.8米,深10.6米,用石条和砖垒砌而成;墙壁上有36根方木支柱,门顶搭有方木棚架,门上建有闸门楼,硬山顶盖灰瓦;东闸门在当时起民用城门的作用,晨开酉(最迟晚上7点)闭,进入闸门就相当于从农材进了城市。现在我们就准备进城了! 爬上城墙,站在光化楼前瓮城墙边,由近至远看到,同在一条中轴线上的“光化楼”、“柔远楼”及“嘉峪关楼”三座高大建筑,在这大漠上建起,历经六百多年沧桑,顽强矗立,顿生崇敬之心,必须和它们来张合影! 从光化楼边马道下来,穿过光化门进了左边的练武场,场内数门大炮静立,在六个多世纪前的火炮边留影;走出西关门便见右边黑山仍有当年硝烟未尽的感觉(图上左);回到关内才发现,在嘉峪关门内边有个当年办护照的地方“闗照”(图上右);进到柔远门内,仰望前面的“光化楼”,英姿飒爽,留下好景! 行车个把小时,来到“长城第一墩”,这里与长城山海关的“老龙头”遥相呼应,为中华长城“龙”的首尾,成就了“龙”的美名。 龙尾之地来张摆拍吧! “长城第一墩”,全称应是明代万里长城第一墩、嘉峪关西长城最南端的一座墩台,公元1539年建,北距关城75公里,矗立于讨赖河(图下)边60多米高的悬崖之上,可谓“天下第一险墩”矣。河边建有“嘉峪关长城第一墩影视基地”(图右下红线处),据说某著名影片曾在此拍摄外景。 8月5日周四,昨晚早早入住嘉峪关市金丽都宾馆,洗了个大澡,睡了个好觉。为了减少人群聚集的疫情风险,7点钟服务员将早餐(五个小笼包一个鸡蛋、一杯小米粥),送到了房间,慢慢享用了。 为了弥补未进新疆的遗憾,上午新安排了游玩嘉峪关“4A级-东湖生态旅游景区”,首先紫罗兰花海里频频打卡各展风情! 这里有西北难得的大湖自然景观,在干旱的沙漠地带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湖水来自祁连山的雪水,经人工导流,形成1、2、3号三个贯通的湖面,点击照片拉大后,就可在左上角看到,远处那祁连山顶的积雪。这是在1号湖边的留影。 公园的标志,也是嘉峪关市的地标建筑,国内首座、中国最高气象塔 ,外形宛若碧海里凌空跃出的一只“海豚”!其地下二层、地上十九层,其下部潺潺流水则是连接三个湖面落差5.5米的“彩带河”!当地人说:“望见海豚,就到了家!”我们则说:来到海豚边,已到嘉峪关了! 中午吃好团餐回到火车站,专列未动,车次Y171已改称Y208(图下),将要送我们回到出发时的起点——西安咸阳火车站;晚餐时间,打开剩下的鱼香肉丝、土豆牛肉自热饭,泡上袋装蛋汤,香香地吃了一顿;七点钟天还大亮,以专列为家数日,对7号包房(25~28床)都有了感情,姑嫂俩邀本8号车厢尽职的列车员,在包房前拍了张合影。 8月6日周五,一觉醒来专列已过甘肃清水县,四五小时就要到咸阳,大列巴加龙芬带的速溶牛奶,吃了顿西式早餐;中餐则每人3元吃了三个专列馒头。新行程码荆州仍带*号,且沙市民警两次电话提醒:回沙要验核酸检测报告!为此,下车直奔延大咸阳医院,挂号、采样,报告则需晚10点来看;此时又接西安至荆州航班取消,故欲改医院就近的汉庭酒店,上门得知:要么隔离14天,要么离开!只得求救刚退掉的机场边“航安宾馆”(图右下),好在同意,方接到住处;十点老板开车往返,陪去咸医取到“门卡”---核酸报告;回店车上,迂回战术速购咸阳到武汉机票,如此明天就可以回荆州了!惊险! 8月7日周六,今天是“大西北专列旅游”最后一天了!昨晚拿到核检报告、买好咸阳至武汉机票,发到家庭群后,引起女儿们安排接机热议,快12点半方议决:由索龙芬女婿王翔接机,并送往汉口火车站!早上3:30起床、4:30酒店老板送机到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在T3航站楼,迎面见到9月将在西安召开全运会的吉祥物(自左至右):金丝猴“金金”、羚牛“羚羚”、大熊猫“熊熊”、朱鹮“朱朱”后,对西安防疫无情深表理解了!5:30到达H23登机口,原订东航MU2125拼机,换成川航3U5001航班了(图下中),但仍准时登机、起飞,且按要求每排三位坐二人,保持了防疫间距。 8点刚过,飞机提前10分钟安全降落天河机场,微信得知王翔早已在A出口等候,查体温、验两码非常轻松出关,见面后无比亲切、放松的感觉油然而生!王翔忙帮两位女士接上行李,随即开车直抵汉口火车站,换乘D5867动车,准点到达荆州,仅审验两码就出站了。 公交车等在车位上,标配的测温查码后乘车回家;走近院门,积极配合防疫工作,主动展示了核酸检测报告,志愿者非常客气地“欢迎回家!”,我也给他们拍了张照片以示尊重!12时准点进入家门,即时发出“安全到家”微信,至此,大西北专列旅游行程圆满收官! 编后感<div>  专列旅游结束,思忖待择机专程实现新疆之行后,再来编辑完整大西北旅游美篇的,岂料春节过后上海这波疫情肆虐,宅在家里数月,担心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淡忘,四月底开始有时间便打开电脑,边回忆边编辑,终于在此行一周年前,完成《大西北旅游记——陕甘宁专列篇》,同时期待《新疆双飞篇》尽快实现,与大家分享!</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