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位于青岛山东麓山脚下,博物馆由东南大学齐康院士设计,总面积9999平米;整个建筑造型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鸽子,寓意“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博物馆主要包括主题展区、临时展区、4D影院、办公区、地下车库等。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全面展现一战对中国命运影响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走进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展览主题“誓死力争、还我青岛”,这成为现代民族意识觉醒的起点,因此而引发的“五四运动”,开创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的新纪元。馆内珍藏了大量的青岛建置至主权回归期间的图片、武器、军服、报刊、书籍、纪念章、明信片等重要藏品1800多件。馆内分为三个展览区域,以青岛建置至主权回归为时间轴,串联起这段时间内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德占青岛”、“日德战争”、“苦难归程”三个主题向游客进行展览。</p> <p class="ql-block"> 1891年6月14日,已经敲响覆灭鼓点的晚清,仍旧麻木无力的重复着一系列日常。这一天,光绪帝批准在胶澳设防,青岛由此建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892年秋,章高元率部驻扎青岛,筑军营、修炮台、筑道路、建栈桥,胶澳设防初具规模,附近由渔耕村落发展成为军事要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为争夺东亚地区霸权,德国加快了在华谋取军事基地和商业据点的步伐。1897年,德国借口巨野教案出兵占领胶州湾,强签《胶澳租借条约》,青岛沦为德国殖民地。英法等国起而效尤,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引发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等重大历史事件。</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世纪末,帝国主义将侵略矛头指向胶州湾。清廷设防青岛,却没有改变胶澳地区沦为德国租借地的命运。德国在青岛开港口、筑铁路、建城市、修要塞,把胶澳租借地建成德国在远东的军事基地、贸易中心和样板城市,力图与列强争霸远东。胶州湾事件掀起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新一轮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着深重的民族危机,也为青岛沦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远东唯一战场埋下祸根。</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897年11月14日,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侵占青岛,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青岛沦为殖民地,开启了被德国占领的黑暗时期。</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897年11月13日,三艘德国军舰突然驶进往日平静的胶州湾,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舰上官兵竟顺利登陆,并占领了青岛。这就是震动中外的胶州湾事件。</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胶州湾事件引发清廷维新变法,催生义和团运动兴起。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斗争遭到八国联军镇压后,旧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为长期殖民青岛、竞霸东亚,德国在青岛建城市,修路港,发展商工经济,构筑陆海防御体系,将青岛建成彰显其国力的“模范殖民地”和要塞化城市,青岛成为德国侵略中国、称霸远东的桥头堡。</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德国在胶澳租借地建立军事和行政一体化的管理体制,由海军军官出任胶澳总督,实行高压统治和种族歧视政策,以巩固其殖民统治。</h3> <p class="ql-block"> 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内还收藏有大量地当时德国军官、士兵的军服,其中最珍贵的一件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上将莱茵哈特·舍尔穿过的整套军服。这些军服上的金色纽扣虽然已经历经了百年,但仍然像新的一样,让人不得不感叹德国精良的制作工艺。</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德意志帝国海军上将莱茵哈特·舍尔</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德国军官、士兵的军服</h3> <p class="ql-block"> 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利用先进的投影和声光技术,最大限度地还原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景象,其中博物馆将胶济铁路的18个重要站点利用影像技术一一还原,游客坐在按情景还原的车厢内,仿佛置身当时年代,体验胶济铁路的沿线风光。</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潍县火车站</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坊子火车站</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店火车站</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当你坐在按情景还原的车厢内,仿佛置身当时年代,体验胶济铁路的沿线风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胶济线铁路始建于1899年,1904年全线通车,上面图片的下图是济南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那个年代的青岛市区!</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那个年代的青岛太平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世纪初期,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与以德奥意为首的同盟国两大阵营矛盾冲突愈演愈烈,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爆发。日本乘机向德国宣战,出兵侵占胶州湾。这场在中国领土上爆发的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不义战争,将无辜的中国人民推入战争深渊。</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间围绕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矛盾愈加激烈。德奥意组成同盟国,英法俄组成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战净一触即发。1914年,欧洲“火药桶”巴尔干地区发生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爆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点燃一战导火线。此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等国相继卷入战争。大战历时4年,人员伤亡3000万,给人类带来空前浩劫。</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日本借一战爆发之机,逼迫德国交出胶澳租借地未果,遂对德宣战。日英两国组成联军,派出舰队清除德国在东亚的海上势力,出兵山东围歼青岛德军。袁世凯政府将胶东半岛划为战区,为外国军队厮杀提供战场,使无辜的中国人民又一次陷入战争深渊。</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日本以履行英日同盟条约为借口,决意占领青岛。1914年8月15日,日本对德国发出量后通深。未达目的后,于8月23日向德国宣战。</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德军使用的部分军事装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日英对德宣战后,日军下达山东半岛作战命令,派陆海军协同攻围德军,并统一指挥英军对德作战,其称霸东亚的意图愈发明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日本以围攻青岛为由,逼迫中国将黄河以南广大地区刻为战区。面对日本的压力,北洋军阀政府宣布将山东半岛部分地区划为战区,供德日军队厮杀。</h3><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岛德军动员驻青部队,召回京津驻军和预备役人员,修固阵地、布水雷等临战措施,与撤至青岛的驻军奥匈军队联手完善防御体系。<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日军以避开德军水雷和南向季风影响作业为借口,先后在远离德军防线的山东莱州龙口、崂山仰口登陆,形成合围青岛之势,并蓄意突破中国划定的战区界线,分兵占领潍县至济南的胶济铁路沿线地区,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山东腹地。</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14年9月2日,日军在山东龙口登陆。受暴雨影响,9月18日日军一部重新在崂山仰口登陆,掩护临时码头和轻便铁路修建工程,迎接后续部队登陆。1914年8月27日,日本海军第2舰队宣布封锁胶州湾海域,建立由驱逐舰、巡洋舰构成的两道封锁线,扫除水雷、清理航道,为日军登陆做准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14车9月23日,日本决定突破战区划分,占领了潍县至济南的胶济铁路西段及坊子、淄川等煤矿,实现了侵略山东的野心。</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日军登陆山东后,陆海军协同作战,形成围攻青岛的包围圈。德奥军队凭借要塞炮台,抵抗日英联军的攻击,企图拖至欧战取胜以保住胶澳租借地。1914年10月底日军趁德军炮弹消耗殆尽、兵将疲乏之际发起总攻,11月7日,德军投降,青岛落入日本之手。</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日军清除德军外围阵地后,占领孤山至浮山第一进攻阵地,建立陆地包围圈,加紧部署炮兵部队,囤积作战物资。德军依托步炮工事抵御日军进攻,扰乱其作战部署。</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14年11月12日,日军关于中国政府德军飞机、飞行员的报告。</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面对负隅顽抗的德军,日军增派作战部队,抢运重型火炮等作战装备和物资,完成步兵、炮兵部队总攻部署,为攻破德军主防线做充分准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岛李村日军作战物资补给基地</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德军总督府被日军炮火击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日本挟侵占青岛之势,提出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要求,妄图霸占东北,盘踞山东,染指福建,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利用中国参加一战、南北对峙、军阀纷争等时机,采取高压和诱骗等手段,加快侵华步伐,企图在华形成一国独大的态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日本威逼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要求,强签《民四条约》,遭到金国民众的坚决反对,“勿忘国耻”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呼声。</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袁世凯与各国公使合影</h3> 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以后,1915年5月12日,京师总商会通电全国商会,称“五月七日之耻此生此世我子我孙誓不一刻相忘”。5月13日,天律教育联合会决议将于每年5月9日开会,借以纪念我国此次对日交涉失败。此后,江苏省教育会通电各县教育会称:通知本省各学校,以每年5月9日为国耻纪念日。故此,商界通常以5月7日为国耻日,学界通常取5月9日。<br> 1929年5月1日,国民政府发布国耻纪念日补充办法,正式将5月9日定为“国耻纪念日”。<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毛泽东写下“明耻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月七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民国奇耻</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何以报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我学子</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日本侵占青岛后,霸我领士、损我主权、戗我同胞、掠我资源,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借列强无暇东顾之机,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妄图独霸中国。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发出“还我青岛”的时代强音,奋起抗争,并借助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丛生的国际局势,艰难收回青岛主权。</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日本在青岛派驻守备军,实施军事管制,鼓励日本国民移民青岛,开办工商企业,实行奴化教育。面对中国人民强烈要求交还青岛的呼声,日本策划在青岛建立居留地,欲图继续垄断青岛政治、经济命脉,达到长期霸占青岛的目的。</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日本有组织地将大批日人迁入青岛,在青岛拓建日式街区,开没日人学校,组建日侨社团,意图“日化”青岛,将青岛变为日本永久的殖民地。</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日本支持下,段祺瑞政府宣布中国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14万华工“以工代兵”远征欧陆,为中国赢得一定的国际地位。随着同盟国最终落败,中国在近代史上首次成为战胜国,跻身国际联盟创始会员国行列。</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万华工远渡重洋赴欧参战,青岛成为华工离境的主要港口之一。参战华工自强不息,不畏艰险用鲜血和生命为祖国赢得战胜国地位。</p> <p class="ql-block"> 馆内存放有一块极具意义的碑,这是英国政府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劳工的付出,在博物馆开馆之日赠送的,展厅内是这块碑的复制品,真品已经被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保存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中国劳工旅服役的所有人员,光荣使命,英勇无畏。”这是碑上所载的文字。</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战结束后。巴黎和会于1919年1月召开。作为战胜国,中国提出废除中日《民四条约》、收回山东权益等合理要求。英美法等国牺性中国利益,将德国攫取的山东权益全部“让与日本”。外交失败使中国民众“公理战胜强权”的幻想彻底破灭,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由此爆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19年1月。巴酿和会召开。和会签订《凡尔赛和约》等条的,形成英美法主导的凡尔赛体系,成为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大会。</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帝国主义弱肉强食的强盗行径唤醒了中国人民。北京学生率先行动,吹响五四爱国运动的战斗号角;工人阶级奋起抗争,以政治大罢工掀起斗争新高潮。五四爱国运动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水岭,中国人民由此走上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巴黎和会外交失败清息传来后,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示戚,火绕赵家楼,五四爱国运动爆发,“还我青岛”成为中国人民的时代强音。</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游行的爱国民众</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四爱国远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在思想上、干部上做了准备、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胶澳接收纪念碑</h3> <p class="ql-block"> 从1921年12月1日开始,经过两个多月30多轮艰难谈判,迫使日本在青岛问题上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中日双方于1922年1月31日达成协议。1922年2月4日,中日双方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日军撤出山东省,胶州湾德国租借地和青岛海关的主权归还中国,胶济铁路由中国以3200万银元的代价赎回,说实话,一个强盗来到你家中,不管你同意不同意,大搞装修,完了之后,强盗要走了,你还要笑脸相送,并且双手奉上银两,补偿对方的损失,天理何在?</p> <p class="ql-block"> 1922年6月2日,中日双方在北京互换两国批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文件,条约正式生效。</p><p class="ql-block"> 1922年12月10日,北洋政府收回青岛主权,青岛历经艰难,终于回到祖国怀抱,青岛成为中国收回的第一块租借地。</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矗立在栈桥东侧的青岛主权回归纪念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岛主权回归一周年庆祝活动</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949年6月2日,随着隆隆的炮声,中国人民解放军追歼溃逃的国民党败兵,直插青岛市区纵深,中午12点,青岛宣告解放。</p> <p class="ql-block"> 泪目看完展览,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沧桑之变路艰辛,风雨归程多磨难。旧中国青岛被殖民的屈辱,然而青岛回归的往事,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诠释着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是一段见证社会规律的历史,揭示了争霸好战者必亡的必然趋势;是一段昭示未来的历史,告诉人们走和平崛起之路才是民族兴盛的人间正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历史无法改变,但未来可塑造”。勿忘国耻!我们要永记青岛昨天的磨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图强,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我们要以史为鉴,激励我们坚定信念,用智慧和双手建设更加美丽繁荣的青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