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山是山岳型自然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5A级旅游区,海拔1518.6米,是张家界的文化圣地,被尊为“张家界之魂”、“湘西第一神山”。 <br> 天门山山顶面积达2平方公里,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四面绝壁,雄伟壮丽。保存着完整的原始次生林,植物资源丰富,有世界罕见的高山珙桐群落。天门山文化底蕴深厚,神农、赤松子、鬼谷子均留有遗迹,还有大量赞咏天门山的诗词,“天门洞开、鬼谷显影、独角瑞兽”等传说扑朔迷离。<br> 天门山古称嵩梁山,三国时期嵩梁山忽然峭壁洞开,玄朗如门,形成迄今罕见的世界奇观——天门洞,吴帝孙休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兆,于是将嵩梁山改名天门山,山下置天门郡,也就是今天的张家界市。<br> <b>天门洞 </b>位于天门山山体中部,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天然穿山溶洞。三国吴永安六年(263年),因向斜构造之力挤压、坍塌、溶蚀,南北两端岩层崩落,山体忽然峭壁洞开,玄朗如门,形成迄今罕见的世界奇观——天门洞。天门洞高131.5米,宽57米,深60米,南北对开千寻素壁之上,扶摇而通天,气象变化万千,似明镜镶嵌于蔚蔚天幕之上,终年白云紫雾,是世界罕见的高海拔天然穿山溶洞。著名学者黄锦祥曾赋诗《游天门山》一首:“绝壁千峰万仭哉,迂回栈道上云台。天门雾锁晴还雨,洞宇弥烟拨不开。”这首赞美张家界的诗句至今被广泛传诵。 <b>上天梯</b>是登临天门洞的必经之路,共999级,象征着至高无上和天长地久,已成为八方来客朝圣天门的登天祈福之路。上天梯五缓四陡,扣合九九之意,譬喻人生之路起伏跌宕、历经坎坷之后方可成器之理。天梯左右两侧分布有“有余”、“琴瑟”、“长生”、“青云”和“如意”五个平台,分别寓意财、喜、寿、禄、福。每至云雨迷濛时,雾气蒸腾穿越洞门,风雷激荡,绵延而上的梯道云缭雾绕,好似盘旋翻腾的白色巨龙,吞云吐雾,故此上天梯又以“悬梯浮岚”景象成为“天门十景”之一,亦属天门山“四大奇观”之一“天门洞开”的主要景观内容。 远眺天门洞 <p class="ql-block"><b> 倚虹关</b> 位于天门山顶西线。在倚虹关遥望对面,分布着蜿蜒起伏的三座山峰:最左侧为赤松峰,因神农皇帝的雨师赤松子在此隐居修炼而得名;边上的一座山峰因酷似和尚戴的僧帽,所以被称作“和尚脑”;中间是一座庞大的石崖,裂开了一道深不见底的峡谷,峡谷之上,有一块天然的石条,宛若一道彩虹连接两端,因此得名“断山虹桥”,“倚虹关”也因此而得名。</p> <b>鬼谷栈道</b> 位于天门山西线觅仙奇境景区,因悬于鬼谷洞上侧的峭壁沿线而得名。栈道全长1600米,平均海拔为1400米,全线立于万丈悬崖间,以“惊、悚、险”著称于世。栈道悬于峭壁之中,栈道沿线常出现云海、云瀑等景象。距栈道终点不远处,有一个凌空伸出的长约5米的玻璃站台,悬于万丈深渊之上。 凌空伸出的长约5米的玻璃站台 <b>西线玻璃栈道</b>:天门山玻璃栈道悬于山顶西线,长60米,最高处海拔1430米,宽1.6米,全线为透明玻璃制成。晴天时,蓝天和白云的倒影铺满了整条栈道;云雾天气,玻璃栈道则在雾中若隐若现。为了让游客零瑕疵的透过玻璃桥看到美丽的风景,上桥的游客均要求戴上鞋套(鞋套收费5元),以保持玻璃桥的透明和干净。 <b> 许愿林</b>:这里挂了许多红布丝带,上面写了满满的祝福,染红了整片树林。相信在这里许过愿的朋友都能“如你所愿”。 <b> 四照花 </b>生长于天门山海拔600-2200米的森林中,喜温暖气候和阴湿环境,喜光,生于半阴半阳的地方,可见于林内及阴湿山沟溪边。花期5-6月,果期8-10月,可食用和药用。 <b>鬼谷洞 </b>悬于天门山西线觅仙奇境景区的百丈绝壁上,由于地势险要,暂时未对外开放。洞口远观如倒梯形,洞门有一树,是罕见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榧树,被当地人成为“鬼谷神树”,并有瀑布向洞外飞洒,飘渺如烟。相传战国名士鬼谷子曾在洞里面壁学《易》,创立闻名天下的“鬼谷神功(大庸硬气功)”并著有《鬼谷子》(《捭阖策》)一书。并在洞内藏有武林秘笈《天门三十六量天尺》,后人就叫此洞为鬼谷洞。从古到今,闯荡鬼谷洞的勇士不知多少,都一无所获,只有一人曾偶尔用相机拍到了鬼谷子面壁学《易》的头像,后面再拍头像已不存在,鬼谷洞也自然成了一个扑朔迷离的地方。 上图是在<b>观鬼谷洞</b>位置<b>、</b>是远观鬼谷洞最好的位置拍摄的。鬼谷洞,位于天门山顶西线,洞状方形,上距山顶百米,下临深渊万丈,地势险峻。是天门山十六洞天之一。 <b>天门山悬索桥 </b>横亘于山顶西线鬼谷栈道附近海拔1500米的峡谷之间,全长150米,桥面宽2.5米,载重量超100吨,是湖南省首座特大悬索桥。悬索桥建于2005年,历经艰险的修建过程,于2007年正式对外开放。走在悬索桥上,在晃晃悠悠中快乐又惊悚的尖叫成为一份难忘的回忆。 <b>天门山寺</b>远眺 位于天门山顶,始建于唐朝,占地2万余平方米,道家真武大帝玄帝祖曾坐镇于此,历经儒道佛三教,据载,自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至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历时163年,共修葺7次,是湘西佛教中心和湖南省境内海拔最高的佛教建筑群,寺内供奉有佛祖释迦牟尼及其两大弟子目犍连和舍利佛的真身舍利,是全世界安奉有佛祖舍利的五座寺庙之一。 <b>玉壶峰</b> 位于天门山顶,是天门山十六峰之一,因为它形似一个装酒用的玉壶而得名。相传,这只玉壶因仙女麻姑为西王母献酒祝寿后,不小心遗留于此地。天门山的另一个名字为“方壶山”,皆因“玉壶峰”而得名。玉壶峰海拔1400多米,四周无任何遮拦,终年云雾蒸腾。玉壶峰也是天门山的最佳观景点之一,其峰东、西、南面都是绝壁,异常惊险。站在山顶放眼远眺,北边有朝天山,西面是天门山的巍峨绝壁,东南方有四十八座马头山,相传是秦始皇赶山填海时座下的四十八匹天马化身而成。无论是自山脚观玉壶,还是自玉壶看周遭,都是一种极至的享受。<div> (下图天空的飞云犹如玉壶冒出的蒸汽)</div> <b> 通天大道</b> 位于天门山半山深谷,蜿蜒逡巡于高山绝壁,是祈福朝圣天门的唯一通道。全长10.77公里,近1100米高海拔落差,密布99道呈180°旋转急弯,环环相扣,层层叠叠,犹如飘扬的玉带萦绕苍穹,谓之“曲道”。通天大道,扶摇直上九重云霄,直逼天门仙境,惊险奇崛,荡气回肠,谓之“通天”,以“惊、奇、伟”著称,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公路奇观”。通天大道是天门山“四大奇观”之一。 <b> 石门锁翠 </b> 位于天门山以西,“石门”指的是天门洞;“锁翠”,指的就是天门山下面的两个水库。左边是天门水库,右边是李家裕水库,这两湾碧水,就像两条玉带,将一个青翠的小山围锁起来,“石门锁翠”因此得名。 上图这个山洞拍于一座山峰的两边,两洞是相通的,尚未查到其名称,肯定是天门山十六洞之一,暂且称其“小天门洞”吧。有知道的,欢迎告知。谢谢! <div><br></div><div><br></div> 本篇照片一律是本人拍摄,有的文字来源于网络。欢迎浏览与指导,感谢您的精彩点评!<br><br>摄影:li guodong<div><br></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