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摄于2016年的8月。从大屿山远眺建设中的港珠澳大桥。</p><p class="ql-block"> 2015年至2018年,女儿与女婿分别被公司外派香港工作。</p><p class="ql-block"> 小朋友刚满周岁,大人又要上班,我们与亲家需要去轮班陪同。</p><p class="ql-block"> 按规定,直系亲属每次签署,可停留香港三个月,期间可多次往返。期满亦可再续签。由此,断断续续共在香港居住了头尾三年时间。有幸体验一种“港漂”生活。</p> <p class="ql-block"> 香港的历史相信不用啰嗦了,这里只报几个基本数据:</p><p class="ql-block"> 陆地面积1106平方公里,其中港岛80.7平方公里;九龙46.9平方公里;新界及离岛978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九龙与港岛之间的维多利亚港,港阔水深且终年不冻,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其余两个是美国三藩市和巴西里约热内卢)。</p><p class="ql-block"> 人口截止2016年年中普查为750.07万。</p><p class="ql-block"> 照片摄自港岛赤柱海岸。</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个土生的广州人,对香港这个城市,真是感到有一种亲情。同声同气,生活习惯以至理念的认同,虽在香港全新生活,仍自然自如,很快成为能干的“香港师奶”。</p><p class="ql-block"> 香港市花— 洋紫荆</p> <p class="ql-block"> 大屿山宝莲寺的天坛大佛,是世界上第一高的青铜坐佛。所在的昻坪海拔520米,佛像高26.4米,连基台和莲座总高34米。下面有三层祭坛共268级石阶。</p><p class="ql-block"> 讲到与广州人血脉相连,这是一个现实例子。天坛大佛的雕塑作者是我儿时朋友的朋友(不要笑我攀附哦,初见时都还是小姑娘),执信中学的校友侯瑾輝女士。</p><p class="ql-block"> 大佛慈悲,护佑香港!</p> <p class="ql-block"> 中国在世界大学中曾排名最靠前的香港大学,同样是我们感到亲切和景仰的地方。因为前辈亲人曾在此教学工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以前有流传香港是“文化沙漠”的说法。以我个人看法,香港对中西文化兼并包容,形成自己独特魅力的文化,丰富多彩。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华语地区光芒万丈的香港乐坛,及许多膾炙人口的影视作品。还有金庸,黄霑,亦舒……等很多优秀的文人作家。</p><p class="ql-block"> 更显赫的是两位与香港有关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崔琦博士(<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98年物理奖)</span>和<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光纤之父高锟(2009年物理奖)。</span></p><p class="ql-block"> 图为香港中央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 对香港回归的承诺之一是“马照跑 舞照跳”。这是从炮台山俯瞰昔日的跑马地。以前每逢跑马日,这里是人声鼎沸,喧闹非常的。后来因场地过于狭小,跑马场搬去了沙田。这里改成市民体育活动的场馆。</p> <p class="ql-block"> 港岛半山,是著名的富人区。既有绿树掩映的独立别墅,又有别致精美的几层小洋楼,还有高踞巅峰,俯视维港的超级大厦,迎合不同喜好的富豪们。</p> <p class="ql-block"> 湾仔的街景,犹如行走在深深的“峡谷”里。</p> <p class="ql-block"> 西洋文化,国粹古风,在一起相处泰然。洋楼和车水马龙里,一个巨幅恭贺张飞(三国桃园结义的张老三)宝诞的花牌矗立。行人都熟视,并不觉有违和感。</p> <p class="ql-block"> 中环石板街— 砵典乍街。这里是西洋东洋舶来小商品的淘宝天堂。我在这里淘的日本缝纫针线配件,品种齐全,品质优良,价钱还不贵。</p> <p class="ql-block"> 江湖上神秘而有故事的陆羽茶室。</p> <p class="ql-block"> 香港半山扶手电梯,是世界上最长的户外扶手梯。由皇后大道中环街市至半山的干德道。最大高差135米,全长800米。在每一个交叉路口,都有上下的分支扶手梯,保证你不会错过路经的每一条街上落。</p> <p class="ql-block"> 这条手扶梯极具旅游价值。沿路经过越夜越精彩的“兰桂坊”;法定古迹煤气路灯的“都爹利街”;满满街头艺术气息的“嘉咸街壁画”;还有走几步可达的上环文武庙等等。</p><p class="ql-block"> 重点来了:半山手扶梯每日运行,下行方向是上午6时~10时;上行方向是上午10时至午夜0时。而且是<b><u>免费</u></b>的。</p><p class="ql-block"> 图为其中一个街口的上落分支扶梯。</p> <p class="ql-block"> 市区街道商铺虽狭小,但都是干净整洁的,市民普遍都礼貌谦让。</p> <p class="ql-block"> 环绕高楼大厦,沿海蜿蜒的是东区走廊。东区走廊的建造,极大改善了港岛的交通。</p> <p class="ql-block"> 这段东区走廊的对面,是香港启德机场的旧址,现在改成邮轮码头。</p> <p class="ql-block"> 香港既过洋节,如复活节、圣诞节等,也很热闹的过我们的中国传统节日。</p><p class="ql-block"> 这是在筲箕湾避风塘举办端午龙舟比赛。各路选手,旌旗猎猎,摩拳擦掌,准备赛龙夺锦。</p> <p class="ql-block"> 竞赛很传统,但颁奖就五花八门,幽默搞笑。看到岸边阵列的奖杯,数量之多,相信每一参赛队都至少有一座,永不落空!看到其中一个奖项“奥巴马为食(贪吃)奖”,笑到我差点透不过气来。</p> <p class="ql-block"> 春节期间的太古城中心</p> <p class="ql-block"> 春节期间的沙田新城市广场</p> <p class="ql-block"> 圣诞节前,家里小朋友的幼稚園举办庆祝演出。家长要买票入场,每张票150港币。初时很不以为然,竟然咁都要讲钱!?</p><p class="ql-block"> 入场后,園方先放了一段大陆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读书视频。然后告知全体家长,门票收入全部捐给资助留守儿童的慈善基金。</p><p class="ql-block"> 即时自己无地自容:小人之心哦!</p> <p class="ql-block"> 市政建设不光是开马路建高楼,还很注意保育原有历史文化建筑。经常看到时髦的玻璃大厦旁,还有岭南建筑风格的,香火缭绕的民间庙宇。</p> <p class="ql-block"> 铜锣湾很有中国风的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 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的作品 — 中银大厦,成了中环的地标。旁边是李嘉诚先生的长江实业总部。</p> <p class="ql-block"> 老牌的英资银行 — 汇丰银行</p> <p class="ql-block"> 保留港英时代原貌的赤柱邮局</p> <p class="ql-block"> 有英皇乔治六世标记的邮箱</p> <p class="ql-block"> 经常去买菜的筲箕湾道。附近有诸多超市,如百佳,惠康,佳寶和吉之岛等。水果蔬菜新鲜多样,食材来自世界各地。很多食肆,价廉物美,如太安楼里的海南鸡饭,群记牛腩粉,太興烧鹅,靠得住鱼汤粥等等,美味难忘。</p> <p class="ql-block"> 一个合格的香港师奶,英文是不能太差的。有时卖菜的阿婆都讲港式英文,很考听力。又例如这盒买给孩子吃的有机猪肉,除了年月日,其余都是英文。所以觉得自己虽能干却未合格。</p> <p class="ql-block"> 在香港生活离不开“八达通”卡。大小巴,地铁等公共交通固然使用频繁了。买菜购物都可以“嘀”卡,非常方便。</p><p class="ql-block"> 公共交通对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不论你是否本地人,只要买“老龄八达通”,乘车都可以折扣优惠。我曾经<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太古城中心的地铁站,为</span>家姐办过一张,不需要任何证件就办妥。深为香港人的信任大度而感动。</p> <p class="ql-block"> 初到香港时,租住在这座“嘉亨湾”。</p><p class="ql-block"> 从未见过72层高的住宅大厦。我们住在25楼,三卧两卫,大约90平方米。租金是三万多港币。</p><p class="ql-block"> 住了一年满约,业主将房子卖了一千两百万。我们搬去了旁边的“逸涛湾”。过了一年,再看嘉亨湾的那套房子,已经升价到千六万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远眺西湾河一带。最高那座是“嘉亨湾”,稍矮的是“逸涛湾”。周围式样一致的十多幢大厦组成“太古城”,<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最近镜头的是“康怡半岛花园。</span>这里是中产阶层的聚居地区。</p><p class="ql-block"> 香港房地产价格稳居世界排名前三已数十年。</p> <p class="ql-block"> 住在嘉亨湾和后来的逸涛湾,对香港的物业管理公司的专业成熟,留下了深刻印象。</p><p class="ql-block"> 嘉亨湾拥有13万呎的豪华会所,加上裙楼平台的儿童乐园,四百米健身步道,还有利用40楼消防隔层布置的空中花园。业主和租户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充满乐趣活力的健康生活。</p><p class="ql-block"> 在物业公司管理下,设备运转,保安,保洁(包括外墙清洗,保持大厦外观新净整洁,对业主房屋保值有直接关系)各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水平。</p> <p class="ql-block"> 居住的过程中,对香港房屋中介的好感迅速提高。很多日常交涉,例如屋内设备的更换维修,费用的控制报销,全程都是中介代表业主,很负责任的完成。基本上我们没见过业主。</p> <p class="ql-block"> 从阳台望出去,维港风光壮阔美丽。</p> <p class="ql-block"> 风帆大赛,海面上千帆竞发。</p> <p class="ql-block"> 这是后来住的“逸涛湾”。分为“春”“夏”“秋”“冬”四幢大厦。我们住在“秋”。面积比嘉亨湾稍大,也是三卧两卫。租金就达4.8万元/月了。这些租金水电煤气支出,均由女婿的公司报销,非常感恩这家富有人情味的百年金融巨擘!</p> <p class="ql-block"> 住逸涛湾时的厨房。相对香港一般人家,这个厨房算是宽敞舒适的了。还有一部带烘干功能的卷筒洗衣机。</p> <p class="ql-block"> 窗口旁边的门口,进去是一间大约1x2米多的“工人房”,有窗,还方正。</p><p class="ql-block"> 港人家庭有很大一部份都雇有菲佣或印佣。这些经过训练,英语流利(甚至还有会粤语)的家政服务人员,工资相对本地人低很多,心地也大多善良,很受欢迎。</p> <p class="ql-block"> 港岛方寸之地,高楼密密仄仄。每从家里的厨房望出去,有如身处“森林”之中。</p> <p class="ql-block"> 套内有两个一样装修规格的卫生间,主卧一个,两间次卧共用一个。卫生间与厨房都是随开随有冷热水。</p> <p class="ql-block"> 香港的一般住宅,卧室都是迷你版。我们住嘉亨湾时的房间,放一张宜家家居买的简易双人床进去,房门就关不上了。隐私还是次要,酷暑之下,关不上门,就开不了空调,就睡不了觉哦。后来理工男先生,动手将床脚锯缺口,整床旋转90度,卡进地脚线上,刚刚好放得下。但又轮到房门就只能开45度,要侧侧身入房,总算可以开空调了。</p><p class="ql-block"> 床紧贴窗台,一睁眼就看到维港景色。</p> <p class="ql-block"> 在逸涛湾单位里,看到的景色是东面的筲箕湾避风塘。</p><p class="ql-block"> 每个晴朗的早晨,在朝阳映照下,住在船屋里的人们,会坐小艇上岸上班上学。</p> <p class="ql-block"> 经常看到万吨级的邮轮,通过窄窄的鲤鱼门,进出维港。很多时候会担心巨轮会擦到石岸,手心都捏出汗来。</p> <p class="ql-block"> 夜航归港的邮轮。</p> <p class="ql-block"> 避风塘里的船民,以船为家,要生火做饭,要使用电器。空间狭小且摇晃不定,特别容易引起🔥灾。虽然住的时间不长,也见过数起事故。</p><p class="ql-block"> 这天有火警时,水警第一时间将着火的船拖离避风塘的船群。</p> <p class="ql-block"> 水警消防船灌救,十来分钟就扑灭了大火。很同情船民。如果不是高昂的楼价,谁愿意住在潮湿不安稳的环境里?!</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香港三年,孩子们每逢节假日,带我们一起去过很多高端的酒楼餐厅,尝过很多各国美食。但最得我们两老心的,还是家门口的“潮人饭堂”。</p> <p class="ql-block"> 点心是即点即制的,虾饺鲜美爽口,硕大个头,一笼五只。鲜虾猪肉干蒸也是,每笼均是24.8元(港币,下同)。</p> <p class="ql-block"> 香煎萝卜糕,浓浓的广州味道。鱼肚酿百花,鱼肚焾軟,百花(虾胶)弹牙,真是绝配。</p> <p class="ql-block"> 这是某天带小朋友饮茶的结帐单。</p> <p class="ql-block"> 每次去铜锣湾,必定帮衬“池记”云吞面。一人一个细蓉,一份油菜,加上一杯暖心暖胃的姜汁薏米茶,六十多元/人。回味到如今。</p> <p class="ql-block"> 元旦,中环的高档西餐厅,高朋满座。</p> <p class="ql-block"> 九龙与港岛之间的交通有隧道有渡轮。最有历史的是天星渡轮。下图是我们坐轮渡过对面的观塘。价格是12元,比广州贵,比纽约便宜。</p> <p class="ql-block"> 港岛的东南郊野公园</p> <p class="ql-block"> 香港土地资源有限,但市区中有大量的绿化景观公园供市民休憩。同时提供许多儿童游乐和成人健身设施。我们西湾河一带就有好几个较大型的活动场所,如西湾河游乐场、爱秩序湾公园、鰂魚涌公园等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有次带小朋友出去玩,周围很多老人家在休憩。有位老婆婆很喜欢白胖憨厚的荳儿,塞了一封🧧。想着港人的利是一般都是十元左右,真正是意思意思的,就谢过收下了。回家一看,竟然是百元大钞!</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赶紧去找老婆婆。但人海茫茫,也不太记得老人家的模样。感谢陌生善良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 爱秩序湾公园一角</p> <p class="ql-block"> 香港的教育,个人觉得有张有弛,紧张程度介乎大陆与欧美之间。课余举办各种体育竞赛,小朋友与家长都积极参与。这是赛场上严阵以待的父女俩。</p> <p class="ql-block"> 即使是幼童,学校都不吝以各种形式进行鼓励,对小朋友来说,是前进的动力,对家长来说,是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香港童军为市民表演</p> <p class="ql-block"> 在港岛有闲暇时间,最惬意最经济是花2.30元坐“叮叮车”漫游。看街景看行人,顺便去上环买海鲜干货、中环买靓衫鞋袜。</p> <p class="ql-block"> 夜行英皇道</p> <p class="ql-block"> 在交通中最感困惑的是,香港沿用英式的车行靠左。这一点对我们而言真是很不习惯,还危险。幸好香港当局都体贴游客,在所有斑马线两端用荧光中英文大字提示行人“向右看 Right”。</p> <p class="ql-block"> 以我走遍全国各省会的旅游经历而评价,香港汽车司机整体来说,是中国最守规矩的。</p><p class="ql-block"> 那天我们坐大巴经过大潭水库,这段路只够单向一辆大型车辆。看到每一辆车都在路口停下来片刻,等已经进入窄路的对面来车开出。如果两端都有大车等候,那就两个方向交替换行,秩序井然。</p> <p class="ql-block"> 香港维港之夜,流光溢彩。</p><p class="ql-block"> 记起当年有一首几乎港人都会唱的歌:</p><p class="ql-block"> 沧海一声笑 滔滔两岸潮</p><p class="ql-block"> 浮沉随浪只记今朝……</p> <p class="ql-block"> 随着孩子们前后离开香港,返回公司总部,我们结束“港漂”生活。后来还不时过去大包小包的买东西,食品日用品等等。有些好东西用过了,便不想再作他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疫情三年,粤港之间民众来往很受影响,无法去购物享受美食。遥望南天,常怀念那方水土:</p><p class="ql-block"> “小河弯弯向南流</p><p class="ql-block"> 流到香江去看一看</p><p class="ql-block"> 东方之珠 我的爱人</p><p class="ql-block"> 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p><p class="ql-block"> 月儿弯弯的海港</p><p class="ql-block"> 夜色深深灯火闪亮</p><p class="ql-block"> 东方之珠整夜未眠</p><p class="ql-block"> 守着沧海桑田变幻的诺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