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背景音乐《绿水青山好地方》歌曲</p><p class="ql-block"> 虎年四月中旬,久雨初晴,万物复苏,油菜花结籽,桐子花盛开。</p><p class="ql-block">(桐籽花盛开特写图片)</p> <p class="ql-block"> 上午九点我迎着初升的太阳,明媚的阳光,沿着老父亲生前走村串寨做手艺时的足迹,驱车在郁郁葱葱苍翠欲滴的乡村小路上,慢速驾驶前行。</p><p class="ql-block">(驱车前往大井村途中图片)</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来到有着传奇色彩,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古朴原始,淳厚幽秘的湖南省湘西州永顺县,灵溪镇大井村土家族传统村落观赏春景,寻找灵感,调查研究,探秘大井,摄影釆风。</p><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下的大井村图片)</p> <p class="ql-block"> 大井村座落在永顺县灵溪镇西南部层峦叠翠,逶迤绵恒“龙翔凤舞”的九龙山下,潺潺四溪河由北向南穿村而过,所以又叫九龙村。另因九龙山顶有名扬海内外的“中国土家族第一村”双凤村,两村同属土家族发祥地和一个山上,一个山下近临的特殊地理位置,因此历史上曾把两村又合称为龙凤呈祥的龙凤村。</p><p class="ql-block">(大井村全景风光图片)</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井村彭家寨背靠九龙山风水宝地龙脉厚重;面临四溪河清泉长流文化底蕴源远流长。</p><p class="ql-block">(彭家寨远景风光图片)</p> <p class="ql-block"> 千百年来,彭氏土家族在这里刀耕火种,繁衍生息。</p><p class="ql-block"> 几个世纪,彭氏土家族儿女世世代代在这里于无声处默默耕耘,现如今大井村是良田万顷,蓝天白云,绿水青山,鸟语花香。</p><p class="ql-block">(大井村彭家寨风光图片)</p> <p class="ql-block"> 百年流逝,风水依旧。</p><p class="ql-block"> 彭家寨今天仍然是人丁兴旺,承前启后;人才辈出,继往开来。</p><p class="ql-block"> 土家族民居吊脚楼依山傍水,古朴典雅,层层叠叠;山寨内青年人都外出打工挣钱,老人小孩驻守家园,房前屋后是鹅鸭成群,鸡犬相闻。</p><p class="ql-block">(彭家寨土家族民居图片)</p> <p class="ql-block"> 走过四溪河上的裕庆桥,您就来到了文化之村,原生态的土家族山寨。</p><p class="ql-block">(裕庆桥图片)</p> <p class="ql-block"> 来到彭家寨您就会被古朴典雅的民居,浓厚的土家族传统文化,山青水秀的大自然春景所感染;</p><p class="ql-block">(过花桥进彭家寨图片)</p> <p class="ql-block"> 走进原始宁静的山寨,您就会被鸡叫狗呜和布谷鸟声声的大自然交响曲而陶醉;</p><p class="ql-block">(进寨风光一角图片)</p> <p class="ql-block"> 红色的石头围墙和飞檐翘角的槽门尽显土家族人的特色居住环境。</p><p class="ql-block">(土家族围墙槽门图片)</p> <p class="ql-block"> 走进槽门您就能体会到农家大院内的人间烟火,感悟到土家族人的儿女长情。</p><p class="ql-block">(村头风光一角图片)</p> <p class="ql-block"> 来到农舍,您可以和近百岁的老人聊聊天,拉拉家常,用土家人的吹火筒吹吹火,享受一下古朴原始的生活定会乐在其中。</p><p class="ql-block">(93岁老人烤火吹火图片)</p> <p class="ql-block"> 沿着吊脚楼下和屋前屋后石板小径走一圈,您更会心旷神怡,收获满满而久久无法释怀!</p><p class="ql-block">(侧面花桥村头风光图片)</p> <p class="ql-block"> 清华大学的读书奇才彭书刚,就在下图后山竹林中的土家族民居中诞生。</p><p class="ql-block">(竹林中的土家族民居风光图片)</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更是由于县住建局、环保局、水利局、交通局、国土局等大力资金投入,扶贫攻坚初见成效,乡村振兴使大井村今非昔比,面貌焕然一新。</p><p class="ql-block">(村部楼和大井小学广场图片)</p> <p class="ql-block"> 官停堡土家族摆手堂广场四周有住建局投资新建的村部楼、从此以后既改善了村干部的办公条件又方便了村民办事。</p><p class="ql-block">(新落成的村部楼图片)</p> <p class="ql-block"> 县住建局投资新装修的土家族吊脚楼二层四面回廓环绕,原汁原味,古朴雅秀。</p><p class="ql-block"> 吊脚楼面对村部楼,右为大井小学,左侧古戏楼,中间为摆手堂广场。</p><p class="ql-block">(摆手堂吊脚楼图片)</p> <p class="ql-block"> 四栋不同时期的建筑分立东西南北浑然一体,形成一个大四合院,是大井村又一土家族建筑艺术的特色景观。</p><p class="ql-block">(连心亭和吊脚楼图片)</p> <p class="ql-block"> 土家族古戏楼历经百年古香古色,雄伟壮观。</p><p class="ql-block">(古戏楼正面风光图片)</p> <p class="ql-block"> 蓝天白云下侧面古戏楼立体感十足,风釆依旧,土家族传统建筑艺术的完美体现。</p><p class="ql-block">(古戏楼侧面风光图片)</p> <p class="ql-block"> 每年油菜花节庆典,六月初六晒龙袍节日活动,传统春节的摆手舞,打溜子都在此隆重举行,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村部楼、大井小学一角图片)</p> <p class="ql-block"> 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加上九龙山的灵性,四溪河水的柔情,培养着彭氏家族的根,养育着彭氏土家族的儿女魂。</p><p class="ql-block">(鸟瞰彭家寨图片)</p> <p class="ql-block"> 由于风水龙脉山和水的相互作用,加上祟尚文化的村风民俗,铸就了一代又一代彭氏土家族繁衍不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和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p><p class="ql-block">(九龙山龙脉全景风光图片)</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书香之地,藏龙卧虎。</p><p class="ql-block"> 眼前彭家寨三十多栋土家族木房老屋历经百年沧桑,看似普通平凡,但每一栋老宅都有一个不为人知而又不平凡的育人故事。</p><p class="ql-block"> 古往今来,秀才、举人、进士、贡生、学者、诗人多人都在这里诞生;今天,北大、清华、复旦、国防科大等名校的硕士,博士和多位贤德学子都在下图青瓦平房木楼中出生后,用“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决心,数载艰辛,寒窗苦读,一步一个脚印走向人生的巅峰。</p><p class="ql-block">(九龙山下彭家寨风光图片)</p> <p class="ql-block"> 毫不夸张地说:自明朝彭泽贤在永顺县开创文化先河中秀才后,到清同治年间进士古诗人彭勇行,曾给永顺县不二门国家森林公园,洗心池题诗《洗心》。到就读长沙岳麓书院后东渡日本留学,参加“东京同盟会”,后任民国国会议员,创办桃源女子师范学校,常德沅澧中学的光绪年间举人,大教育家彭施涤。其女是原永顺县省立第八师范学校校长,兼永顺县民师附小校长彭婠容等文化名人。再到今天我们越过历史长河,看大井村彭家寨的现在仍然是“家家出状员,户户有学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上血统文化基因绵延传承,彭氏家族经一代又一代文人学者的苦心耕耘,不断将大井村推向了民族文化的鼎盛时期。</p><p class="ql-block">(大井村彭家寨民居图片)</p> <p class="ql-block"> 作为湖南省永顺县第一中学毕业的学子,过去对母校的历史一无所知而深感内疚。</p><p class="ql-block"> 今天为探秘大井,驻足在永顺一中(光绪二十八年,永顺府官立中学堂)创始人,第一任校长,清光绪年间贡生,著名诗人和教育家彭施铎百年老屋前,经记录屋后山竹林中关于彭施铎简介后,才知道母校一中的创办史,补上这一课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自我感觉今天没有白来大井村。</p><p class="ql-block"> 和一百多年前母校首任校长的重孙座谈后,更使我感到彭施铎不仅是大井村的文人巨匠和诗人,更是永顺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同时深感到母校永顺一中百年沧海,百年沉淀,世纪学府,世纪辉煌来之不易。</p><p class="ql-block"> 来到大井村,更使我了解到永顺县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著名诗篇竹枝词《福石城》:“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的作者,就是地地道道的土家族大井人,清光绪年间贡生彭施铎的不朽之作。 </p><p class="ql-block">(彭施铎百年老屋图片)</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育才摇篮,辛勤耕耘百年大井小学。</p><p class="ql-block"> 闻着鸡叫鸟鸣和朗朗读书声,我来到了大井村小学。推开教室门跟着三个学龄前儿童,上了一堂别开生面,感人至深的启蒙课。</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我恍惚又回到了童年,彭老师独自一人坚守岗位,认真教学育人的精神感动着我。特别是经我和彭老师座谈对话后,似乎感悟到大井村小学百年启蒙教育,为什么能培养出那么多世纪名人的简单道理。</p><p class="ql-block"> 如今大井小学虽只有一名老师,三个学龄前儿童学生,然而她却拥有一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桃李满天下”教书育人的辉煌业绩。</p><p class="ql-block"> 翻开一个多世纪前的历史, 自清乾隆年间彭肇桢创办“桂香书院”后,大井村学古私塾文化兴盛,曾名扬湖广,人才辈出,涌现出众多旷世奇才。其中最著名的有彭勇行、彭勇功、彭施涤、彭施铎、彭秀模、彭秀枢等文化名人。</p><p class="ql-block"> 1904年秋,彭施铎卸任永顺府官立中学堂校长职务回乡后,发动族人集资改办新学,将私塾“桂香书院”更名为“时雨学堂”。</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创新“时雨学堂”改为村办,易名“大井小学”。原和平乡合并灵溪镇后,再次更名为现在的“灵溪镇大井村小学”。</p><p class="ql-block">(灵溪镇大井村学校图片)</p> <p class="ql-block"> 一个多世纪前的私立私塾小学,启蒙培养出一个多世纪的众多人才。</p><p class="ql-block"> 一个封闭在大山深处的传统村落,从一个小小村办小学启蒙后,成为著名学者的就有:彭霖图、彭秀槺、彭秀楦、彭秀仍、彭秀相、彭秀棠、彭秀芬、彭延辉、彭延烈、龚运籍;永顺县省立八师校长彭婠容;全国政协常委、民族语言学家、原吉大教授彭秀模、教授彭延炼、副教授彭秀枢;原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现任湘西州副州长彭延敏等。</p><p class="ql-block"> 被誉为“中国土家族第一人”的田心桃教授,建国初期连同彭秀模、彭秀枢教授曾多次上书党中央和国务院,请求承认土家族为单一少数民族。1953年三教授陪中央调查组大员,深入永顺县双凤村、大井村等地实地调研,并充当土家语翻译。1957年1月3日经三教授的百般努力,土家族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承认,淹没千百年的土家民族终于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p><p class="ql-block"> 深山茅舍,寒门出贵子。</p><p class="ql-block"> 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有310多名大井小学学子,通过“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求学之路,成为各条战线上名人精英的有:国际援外专家组副组长、湖北建材工业研究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彭秀绍;北京火车站、重庆火车站首建主要负责人之一姚绍湘;马鞍山钢铁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彭秀俨;西部战区陆军第十三集团军特种作战旅第77旅副参谋长唐正辉;原湘西州永顺纺织厂厂长彭延灿;土家族打溜子传承人彭秀盤等等。</p><p class="ql-block"> 从大井小学启蒙,先后考入各大专院校的学子就有380人之多。其中清华大学1名,北京大学2名,复旦大学和国防科大5名。</p><p class="ql-block"> 不久的将来他们都将成为大井的骄傲,永顺的自豪,国家的栋梁。</p><p class="ql-block">(灵溪镇大井村小学全景图片)</p> <p class="ql-block"> 上述简单的人物名单,代表着大井土家族人的天赋和才华;以上几组枯燥的数字证明着:大井土家族人的百年灿烂与跨世纪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再见吧,大井!等待稻花飘香的时节,还会再来,因为我还要继续探秘,完成心中末解的大井村世纪之谜。</p><p class="ql-block"> 最后以一个短视频向全国朋友们说一声下次再见吧!</p> <p class="ql-block"> 大井,神秘的大井村,为什么百年兴旺,世纪辉煌,人才辈出,一代更比一代強呢?</p><p class="ql-block"> 因为九龙山峻秀的脊梁是大井的脉;四溪河清澈的泉水是大井的血;满山遍野的参天大树是大井的骨;万亩良田沃土,百年板房木楼是大井人的根;千年璀璨的土家族民族文化是大井人的魂!</p><p class="ql-block">(九龙山山脉和大井村全景风光图片)</p> <p class="ql-block"> 摄影摄像、文字创作、制作编辑:藤蔓野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