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大街汉画像石墓,发掘于2005年济南市长清大街,共有两座。出土的画像石共30余幅,内容丰富,雕刻精美,技法娴熟,对画像石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号墓南壁壁画,东汉,东平后屯出土。画面上层绘宴饮乐舞图,下城为享堂。2007.10于山东东平发现的一座西汉晚期到东汉早期的墓葬,出土了大量汉代彩绘壁画。东平汉墓壁画是山东迄今发现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艺术水平最高的汉画作品。壁画色彩艳丽、线条灵动绝妙;可以了解到汉代人的日常生活场景。 一号墓北壁壁画,东汉,东平后屯出土。画像上层一蓝衣女子作伸手接物状,其前一人双膝跪地,手持笺状物呈上。下层有人物拜谒和鸡、狗等生活场景。 一号墓西壁北侧壁画,东汉,东平后屯出土。画像上层绘一高髻蓝衣女子,手持鼓状物。下层绘人物拜谒图。 一号墓南门楣石壁画,东汉,东平后屯出土。门楣石分南、北两块,其中两人戴冠帽,其余10人皆为须发飞扬、佩戴刀剑的武士形象。 临摹图。 一号墓北门楣石壁画,东汉,东平后屯出土。 临摹图。 孔子见老子画像石,东汉,嘉祥出土。老者形象的老子手拿鸠杖,孔子手捧雁作为见面礼。两人之间常有一叫项橐的孩子,是春秋时期的神童,相传他七岁而为孔子老师。历史故事题材在汉画像石中占有很大比例。孔子见老子画像,不但印证了这一著名典故的历史真实性,而且见证了先秦两汉时期山东儒学的兴盛。 历史故事画像石,东汉,嘉祥宋山出土。画面第二层是孔子见老子,第三层是骊姬害申生故事。骊姬故事:图中右二人,前是申生,面前一犬死于地;左三人分别是晋献公、奚齐、骊姬。晋献公夫人骊姬为是自己儿子奚齐继位,置毒于太子申生所送祭肉中,并当晋献公面用以喂狗,狗被毒死。晋献公中计斥责太子申生,申生以死谢罪。晋献公死后,骊姬和儿子被大夫里克杀死。 历史故事画像石,东汉,嘉祥宋山出土。凸面线刻。画面第二层为季札挂剑故事,第三层为二桃杀三士故事。 历史故事画像石,东汉,嘉祥宋山出土。画面三层为管仲射小白故事。 历史故事画像石,东汉,嘉祥五老漥出土。凹面线刻。画面上层为周公辅成王,下层为泗水捞鼎。泗水捞鼎:鼎在中国古代是最高权力的象征。传说大禹用九州贡金铸鼎,夏传商,商传周。到周赧王时,秦国从周王室将九鼎取走,搬运途中一鼎飞入泗水。秦始皇为证明自己王位的正统性,派千人泗水捞鼎,但以失败告终,讽寓了秦王朝的短命是出于天意。 历史故事画像石,东汉,嘉祥五老漥出土。画面上层为泗水捞鼎,第二层为孔子见老子,第三层为周公辅成王。周公辅成王:图中矮小者为成王,右侧立高大者为周公。周武王建立西周后不久病死,其弟周公姬旦辅佐年幼的周成王,一心朝政,忠心不二,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待成王二十岁成年后,还政于成王。此题材汉画像石在山东较为多见,应与周公封地在鲁有关。 祠堂画像石,东汉,嘉祥吴家庄出土。凹面线刻。祠堂后壁。楼阁双阙,楼下主人侧身凭几而坐。汉代厚葬风气盛行,墓祭时正对的祠堂后壁上,所刻画的居于中心的人物是墓主人,即祠主。图像中的双层楼阁、双阙、车、马、树木等,都是围绕着祭祀祖先这一中心主题设置和展开的。双阙表示茔地的大门,双层楼阁是墓地中祠堂一类的祭祀性建筑,楼阁双阙旁的树木是墓地中种植的常青树,而车马是祠主往来墓室和祠堂之间的交通工具。 楼阁人物画像石,东汉,滕州东戈出土。画面中间一楼双阙,主人安坐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