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下和母亲的见面

爱超梦想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人生如梦,岁月无情。”更何况在这疫情当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下一秒,命运如何转动没有人会知晓。所以,趁着父母健在,带上笑容、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用心去聆听父母的絮叨,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不要“子欲养而亲不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前不久,回家拿电脑给孩子上网课用。出发前,刻意给母亲打了个电话。母亲知道要回家,准备了我最爱吃的菜和水饺等候。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到家歇了会后,母亲告诉我:疫情现在还有,今天正好趁着(农历2日19日)是“菩萨”的生日,一起和我进‘佛堂’祭拜一下吧!我没吱声,不排斥对佛教的信仰,表现的很随意。母亲那是一脸的茫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停顿了片刻说:“对神灵要真心实意的,‘心诚则灵’啊!不管遇上什么难事,只要自己解决不了的。在神灵面前和她诉说一下,会指引着你去完成——只对心地善良的人管用。”难道真有说的这么神奇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过了一会儿,便跟着进了所说的‘佛堂’来到“菩萨”面前。母亲跪下十分虔诚的祈祷着:希望这疫情早日结束,保佑全家男女老少无灾无难,永保平安、健康!这些好听的话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不忍惊动她,便也跟着学了起来。此时我想:无论佛界还是凡间,无不在崇高追求着一切美好的东西。凡间难以做到的事情,总希望“借住”神佛的力量来完成。(精神寄托很重要)这或许是信佛教的原因吧!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返临前,母亲特意去地里,把自己种的菜,弄回来了好多放在车上。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从即将上车的那刻起,就不停的嘱咐:在路上开车慢点,别急了。有这个疫情,也不要‘急’着出去干活,老实在家里待着!还有就是“你脾气也得改改。”伟杰(儿子的乳名)那孩子很聪明、也挺懂事的,在学习上别老嫌他;人该着吃哪碗饭一定的,未必非得吃文化饭。听见了吗?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你不用操心,家里有吃的、喝的,在村里比你在城里安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车启动了,缓缓行驶着。母亲仍跟着车叮嘱着……最后踩大油门,直到很远了,我从后视镜上看到,母亲依然没有离开,一直站在原地瞭望着。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蓦然发现:母亲那佝偻的脊背;搀杂银丝的头发;那双粗糙的双手;还有最让我羡慕的那张白皙的脸上,现在也长起了老年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毕竟68岁的人了。曾经还在她面前撒娇淘气的我,儿子都15岁了,我也是奔四的人了。如今,母亲这副“模样”是一种老年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此时的我,五味杂陈;所以车靠在路边待了很长时间,整理思绪。突然发现路边的护山上丛丛连翘,开得那个灿烂。就像春天里的孩子们,身穿黄金马甲,奔跑着、你追我赶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等到了秋天这里的红叶,漫山遍野红彤彤的呈现在人们眼前。宛如一大团燃烧的火焰,染红了天际;映红了护山脚下的河流、照红了岩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护山脚下有一条,自西向东的河流没日没夜地流淌着。山脚下的山石横七竖八地躺着,河水从山缝里和沙堆里淙淙流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确实是个好村庄,都舍不得离开了。如果不好,姥姥、母亲、及我又怎么肯在这个村里留下呢?虽然女儿才6岁,也盘算着让她在这村里找婆家了。既使我说的不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终于明白,疫情过后,首要做的事情是什么了?捎上吃的、喝的,带上父母四处逛逛……倾听她们的心声!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珍惜当下,珍惜亲情、友情。无论有多忙,‘请’都要打个电话,问个好,报个平安!儿女是父母时时的牵挂……</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