巜欢迎好朋友们上山-来老兵之家》

然 趣

<p class="ql-block">  我上星期,发表了巜回到老兵之家》文章以后。有三千多名网友上网阅读并关注,有些人被老兵之家的老兵情呼唤召引,一定要开车跑到北京后花园公园,亲自体验一下山上的老兵之家。很多人去了,没有跟我打招呼,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有两拨人上山找老兵之家,因为他们给我打电话,告诉了我。</p><p class="ql-block"> 有老战友杨卫国、王立青夫妇,带领几个老同学上山。他们给我打了电话,不巧,我有事儿,没能上山,亲自陪他们在老兵之家体验生活。对此,我向老战友们表示歉意。我虽然没去老兵之家,他们进公园,一打听,很容易,就找到了老兵之家。他们在钢盔下合影,他们在女兵雕塑巜呼唤》前合影。他们在我写的诗《归来》前驻足,认真品味。</p><p class="ql-block"> 守海戊边过往烟,</p><p class="ql-block"> 解甲归山返自然,</p><p class="ql-block"> 凤凰岭上远眺望,</p><p class="ql-block"> 一切烦恼抛云间。</p><p class="ql-block"> 白虎涧下龙泉饮,</p><p class="ql-block"> 恰似美洒活神仙,</p><p class="ql-block"> 金钱官禄身外物,</p><p class="ql-block"> 自在山中美万年。</p><p class="ql-block"> 他们在八角亭喝茶,来了一位,帮助翻地种菜的师傅,这是我妹夫恒智找来帮忙的朋友。战友们见这位师傅翻地,也过来帮忙,没干一会儿,就累出一身大汗。师傅种上了西红柿、辣椒、茄子等菜苗儿。战友们在老兵之家劳动,体验了种菜的艰辛。老兵之家给战友们留下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个人,给我发微信,他问我:怎么找的凤凰岭,没有老兵之家。这个人,叫宋承建,原来是二场车间的车工。七八年,他考上大学,毕业后,在北方工业大学当讲师,后来当了教授。其实前几年,六一儿童节,我邀请大家到老兵之家来过一次。那次活动总召集人是于小明,她通知大家时间、地点。她还带来了红领巾,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符号标志。我们带上红领巾和标志,一下子返老还童,鲜红的红领巾在风中飘扬。小明指挥我们高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那次参加活动的人有:宋元、薛浣白、于小明、顿英桥、陈长青、宋承建、李惠滨、陈长青、李京生、邹晓霏、王立和等。</p><p class="ql-block"> 这次宋承建迷路,属于概念不清楚。我在微信中和他讲:西山这边儿这座山,阳坡那一面儿,归海淀区,叫凤凰岭。从北安河海淀车管所,开车沿温阳路往北,过了凤凰岭,再往前开,两个红绿灯之后,有路标大牌子,鲜明白字:白虎涧,在此左转弯上山,一直开到北京后花园公园门口儿。这儿地名就叫白虎涧,归昌平区管辖。同一座山,这边儿是阴坡,这边儿就叫白虎涧,因为山上的山形状,就像一只白色的老虎。</p><p class="ql-block"> 如果不开车,乘坐四号地铁,坐到终点站北安河。上到地面儿,找北安河一一北京后花园专线公交车,也可到达公园大门口。您进了公园大门儿,一打听老兵之家,人家会告诉您怎么走。</p> <p class="ql-block">  肖燕的老同事们,看了文章《回到老兵之家》,也想上山看一看老兵之家。于是,肖燕正式邀请老朋友们,一块儿上山,到北京后花园爬山,到老兵之家团聚。</p><p class="ql-block"> 本来提前约好,谁也没想到,突然下雨,又降温,气象温度低到十二度。头几天,二十八、九度,一下降温十几度,大家由穿单衣,又变成了穿棉衣。丁老师都把羽绒服放到洗衣机里准备洗,这天儿一冷,又把羽绒服从洗衣机拿出来,穿到身上。老韩下楼来集合,肖燕提醒他多穿衣服,他回家,也加穿了羽绒服。</p><p class="ql-block"> 天气反常,使我想起了去年。去年,我和肖燕、小瑛、燕朝四个人,开车从海南岛回北京。我们四月二十五日到达北京,正好赶上北京沙尘暴。我和肖燕一看这天气,四月二十七日,打抗疫针第一针,打完针,我们就开车去了秦皇岛。五月份,我们回来补了一针,在秦皇岛一住,就是半年。疫情反常,反反复复,天气也跟着抽风,这之间,一定有看必然的联系。</p><p class="ql-block"> 我们到达北京后花园,天空飘来细雨。有人说:很遗憾,要是晴天儿,该多好。扬首茹说:阴天儿,有阴天的好处。您看,公园里多安静,好像为咱们开了专场。下雨,可遇不可求。这是春雨,春雨贵如油。我们在群山的春雨中漫步,多么潇洒、浪漫,多么有诗意!王红说:下雨后的空气是湿润的,清新的,凉凉的,吸着真舒服。</p><p class="ql-block"> 过去,我们可开车到山上老兵之家门口,现在公园规定,车一律停在公园内停车场。我们只好背着买来的食物,沿着山间小道儿,步行上山。山路是由巨大的石块儿铺接而成,石头路一直铺到老兵之家门口儿。</p><p class="ql-block"> 朋友们来到老兵之家,一切都感到很新鲜、亲切。我们抓紧时间,先照一张合影。</p><p class="ql-block"> 从左至右:</p><p class="ql-block">郭卫翔 扬首茹 郝大夫 丁老师</p><p class="ql-block">韩洪光 邓萍萍 肖 燕 王立和</p><p class="ql-block">王红</p><p class="ql-block"> 摄影大师王长海缺席。</p> <p class="ql-block">  我请王长海入队,我当摄影师,补照这一张照片儿。</p> <p class="ql-block">  女士们在钢盔下留影,我当时定做这钢盔,直径一米二,钢盔上有红色五角星。为支撑钢盔,支架采用山的形态,底下两个红字“老兵”。</p><p class="ql-block">从左至右:</p><p class="ql-block">杨首茹 郝大夫 肖燕 王红</p><p class="ql-block">邓萍萍</p> <p class="ql-block">  这是女士们在女兵雕塑巜呼唤》前合影。这个作品,是由我主导设计,由雕塑家艺术加工。我设计《呼唤》的原因,就是把这生日的礼物,献给肖燕和她的女兵战友们。您想一想她们,都不容易。十五岁当兵,去东北那么冷的地方。为了训练,要穿上厚厚的、服大的棉军装,戴上大皮帽子,穿上苯苯的大头鞋,背上背包儿,再背上枪,在零下三十度寒冷的冬天里行军拉练。跑着,跑着,汗水湿透了衣服,浑身发冷,背后冰凉。为了训练,坚持,还要跑,再苦也要跑,她们用身体的热量悟干了衣棠。她们经受住这苦的煎熬与考验,她们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她们为了国防,在部队,一干就是十五年,她们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p><p class="ql-block"> 我创作巜呼唤》,就是告诉老兵们,不要忘记过去,忘记过去,就意末着背叛。我要告诉我们的后代们:你们的父母辈,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我们毅然穿上军装,加入到保卫祖国的行列。祖国的召唤,就是命令,我们要用生命捍卫祖国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我创作巜呼唤》的主题思想,就是呼唤难忘的青春岁月,呼唤末来的美好生活。</p><p class="ql-block"> 从左至右:杨首茹 郝大夫 肖燕 邓萍萍 王红</p><p class="ql-block"> 这五人当中,肖燕、王红是老兵。</p> <p class="ql-block">  老兵韩洪光</p> <p class="ql-block">郭卫翔</p> <p class="ql-block">  邓萍萍、韩洪光夫妇在女兵巜呼唤》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  杨首茹真诚呼唤。</p> <p class="ql-block">丁老师、都大夫</p> <p class="ql-block">从左至右:</p><p class="ql-block">王红 邓萍萍 郝大夫 肖燕</p><p class="ql-block">杨首茹</p> <p class="ql-block">从左至右:</p><p class="ql-block">郭卫翔 丁老师 王长海 王立和</p><p class="ql-block">韩洪光</p> <p class="ql-block">王红、王长海夫妇</p> <p class="ql-block">杨首茹、郭卫翔夫妇</p> <p class="ql-block">邓萍萍、韩洪光夫妇。</p> <p class="ql-block">  丁老师、肖燕,带着大部队爬山去了,我和郝大夫留下,准备午餐。</p><p class="ql-block"> 为了今天这么多人吃饭,郝大夫和丁老师,专门儿去稻香村买熟食。他们买了羊头肉、猪头肉、肉冻儿、蒜肠等。他们又买了花生、毛豆,回家煮熟。他们把肉食切好,足足装了一大盆儿。我和肖燕,买来黄瓜、小萝卜、香椿、青蒜等。</p><p class="ql-block"> 郝大夫洗菜,切絲儿,这些都是炸酱面的菜码儿。肖燕己提前炸好酱,装入盒儿,带上山来。老韩和肖燕,分别从食堂买好了面冬儿,带上山。</p><p class="ql-block"> 由于下雨,我决定午餐在室内进行。我摆好大圆桌儿,又从搂下仓库把橙子搬上来。橙子好长时间没用了,我用湿布认真擦干净,一共十个人,我把十个橙子摆好。我把一锅肉、一锅花生、毛豆摆上桌儿,我把扬首茹买来的芝麻馓子装盘儿,摆上桌儿。蒜肠、肉冻儿装盘儿,摆上桌儿。我摆台,五个大碗,五个小碗儿,男人用大碗,女同胞用小碗儿,每人面前有一个酒杯、筷子。我把肖燕背来的白酒打开,这故宫和五粮液集团合作生产的白酒,是故宫出的纪念酒。</p><p class="ql-block"> 郝大夫切的各种菜码儿,都切好了,她又拌了一个拍黄瓜。我们一切准备妥当,他们爬山也回来了。我给各位满上酒,丁老师首先举杯提议:请大家举杯,向肖燕、立和表示感谢!立和、肖燕俩人,大气、善良、真诚、热情。他们有很多朋友,他们喜爱交朋友,善于交朋友,真诚交朋友。我们做为他们的朋友,分享了他们的劳动成果,分享了他们的快乐。立和、肖燕置办的产业,我们都去享受过了。我们去过他们海南博鳌的家,我们还去过他们秦皇岛在海边儿的家。老兵之家我和郝大夫来过一次,你们都没来过,希望大家在老兵之家留下美好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丁老师敬完酒,大家没有干杯,而是喝一口。老韩一尝这酒说:咦!这酒真香,真好喝! 老郭也说好喝,长海站着喝,他是为给大家照相方便。大家互相敬酒,气氛十分热烈。</p> <p class="ql-block">  老韩敬酒,他说:原来在居委会退休党员那个群,经常看到然趣发表文章,没见到然趣真人。自从打乒乓球,认识了肖燕,也就认识了然趣本人。见了然趣真人,我感觉,就同然趣写的文章一样,情真义节,真情流露。然趣发表了很多文章,这些文章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反映出然趣这个人重感情,为人热情,性格豪爽,爱交朋友。我们今天,来到老兵之家,感到特别亲切,因为我也是个老兵。我原来和邓萍萍都在山西插队,后来我去当兵。当过兵的人,来到老兵之家,就是不一样,在这里,我想起了很多当兵的往事儿,也想起了我一起当兵的战友。</p><p class="ql-block"> 王长海敬酒,他说:我和老王、肖燕亲密接触,是我们一起去俄罗斯旅游。八一建军节那一天,船行驶在伏尔加河上,李卫等人组织八一建军节晚会。老王拿出从北京背去的八一军旗,挂在会议室舞台上。在异国他乡,八一军旗在闪耀,我们这些老兵们,看到八一军旗,就好像回到了祖国,就好像又穿上军装。参加旅游的所有老兵上台,我们向旅游团表演合唱《我是一个兵》。唱完歌,我们向八一军旗敬礼,并在军旗下合影留念。后来,我们小分队经常活动。我们这个棒棒小分队的微信团队名称,是在海南活动时起的名儿。当时,在老王家,丁老师给大家分发棒棒糖,王红说:咱们建微信群,得有个名儿。肖燕说:就叫捧棒糖吧。于是微信群多了一个棒棒糖小分队的团队。我们棒棒糖小分队,开车去了五指山,去了儋州,去了右盐井,去了苏东坡故居等。后来,我们又在秦皇岛活动,一块儿在秦皇岛过中秋节。认识老王、肖燕,给我们增添了许多过乐。</p> <p class="ql-block">  我和王红坐位调到了一起,长海给俩个闹闹照个合影。王红是个老兵,她十三岁就当兵了,她有很多战友,她在她们战友群中,绰号叫“闹闹”。我在我们战友群中,绰号也叫“闹闹”。自从棒棒糖小分队成立以后,“男闹”的我,“女闹”的她,是我们小分队最活跃的骨干。“女闹”王红,性格豪爽,有男子的风格,她要笑起来,那笑声,轰动整个楼道。相比较而言,她先生王长海比较内向,长海说话,细声细语。长海办事儿,也特别小心,谨慎。有时长海会对王红说:矜持,矜持一点儿。 王红马上由高音调儿调频,声音降下来了。当聊天儿,聊了一会儿,王红的噪门儿,又恢复到原来一样的音频。王红说:我就是我,我就是这种性格,你让我装,装什么装,装,我受不了。他们夫妻性格是互补的,恩恩爱爱几十年,长海会心疼夫人,他主动多干家务活儿,每天变着花样儿做饭,让王红吃好。他们这几年,开车在中国地图上画圈儿,他们几乎跑遍了全中国。最有意思的一个故事,有一年,他俩从东北最北端去大连,在大连住了几天后,开车从大连来秦皇岛找我们。他们从大连出发,王红开车,在高速公路上,开车两个多小时后,前面堵车,长海说下车,抽支烟。车堵了一会儿,长海另一支烟没抽完,车挪动了,王红只能跟着车走,这一走,就好几公里。王红想停车,没地儿停,汽车被迫挪动。王长海一看车流挪动了,他着急往高速公路里跑,警察拦住他,不让他进高速,他急得喊:车!老婆!警察还不让他进。他慢慢说:我下车抽烟,老婆把车开走了,我得追车。警察允许他进高速公路。王红在前面开车,长海在后面跑步追车。追呀!追呀!追车追得长海浑身出大汗,累得气喘吁吁,好不容易追上了王红的车。哎呀!长海的后背,衣服都湿透了,可把长海整惨了。我曾经,把这一段故事编排成一个小品节目,给小分队的朋友们表演过,给大家笑的喘不上气来。</p><p class="ql-block"> 俩个“闹闹”,今天开车当司机,不能喝酒,我们以水代酒敬大家。有人问我们:以后还闹不闹? “女闹”说: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能闹,说明还有资本闹,还闹得起,等以后老了,想再闹,也闹不动了。</p> <p class="ql-block">  大家在喝酒这会儿,我离桌儿,去煮面条儿。大锅里的水早已准备好,我打开火,疏理面条儿,这面条儿太多了,根本吃不了这么多,老韩买了四斤,肖燕又买了四斤。您还别说,院儿里食堂这面条儿真好,比外面买的要强。这面条,不会加添加剂化学物品。另外,这面条加工时,还加了盐、鸡蛋,所有有韧劲儿,有营养。 大锅里的水,几分钟就烧开了。妹夫恒智操持的这电磁炉,二千八百瓦,特别好使。我看水的量,先煮一个面条儿。依次,打三次水,面条儿煮好了。我把锅挑热面条儿盛进一个大碗,端上桌儿,我还高喊:炸酱面,锅挑儿了,您呐!自己盛,您吃多少,盛多少。 我接着,又煮了第二锅面,第三锅面。</p> <p class="ql-block">  我这面条儿一端上桌儿,大家你一碗,我一碗,抢分面条儿。只见大家放上酱,再放上黄瓜丝儿、小萝卜丝儿、香椿沫儿、黄豆、青蒜,开始搅拌。老韩先一尝这炸酱,赞不绝口。他问肖燕:这酱炸得这么好吃,怎么炸的,教教我。肖燕说:油热后,炒肉沫儿,放葱、姜、蒜,再放西红柿,放入豆酱,反复翻炒,铲子不能停,防止酱糊。炒二十分钟,放些青椒沫儿、葱沫儿,出锅儿。</p> <p class="ql-block">  大家稀哩呼噜地吃着面条儿,也有老郭等人到平台上吃,老郭说:要摸仿陕西人,蹲着吃面,好着勒。您看,陕西人,端着大碗面,靠着墙根儿,蹲着吃面条儿,这是最有特点的陕西人。王长海不停地照相,他突然提议:来!我有个创意,大家端着碗,到平台上,排着队,表演吃面。我们听从他的号召,都跑到平台上,他把队伍调正好,还告诉大家眼神儿往那个方向看。我们排着队,端着大碗等着。长海说:开始!长海像电影导演一样又说:把面挑起来。我们挑起面条儿,面条儿散发出的热气儿,向上蒸腾,热气儿飞向群山,飞向空中。长海咔嚓、咔嚓地照了好几张。</p> <p class="ql-block">  女士们说:长海,转过身来,给我们照后面这个景儿。她们的背后是梧桐树,这棵梧桐树,是八年前妹夫恒智种下的。他当时,买了一棵梧桐树粗树苗儿,雇了一个超大吊车,吊车伸长臂,把这棵树从这房子那边,把树吊过来。这树,一共花了四千元钱,大部分是吊车钱。为什么要花这么大成本种这棵梧桐树呢?</p><p class="ql-block"> 有一句最精彩的名言: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p><p class="ql-block"> 梧桐凤栖,出自民间传说。意思是说凤凰只能在梧桐树上栖息。是华夏民族神秘古老的美丽传说。后有“凤凰非梧桐不栖”一说,凤凰择木而栖,后比喻贤才择主而侍。</p><p class="ql-block"> 传说很久以前有两只凤凰飞过一片梧桐林,那里民风淳朴,环境优美,凤凰很开心,于是决定在那里生活,它们和当地的村民,和当地的动植物相处都很好,但是好景不长,后来出现了一条大蟒蛇,凤凰只能很无奈地离开.凤凰离开之后,梧桐树和当地的村民,动植物都非常怀念凤凰,另一方面,凤凰也很怀念在梧桐林里生活的那段时间,于是最后,凤凰还是回来了,继续栖息在梧桐树上。梧桐为树中之王,相传是灵树,能知时知令。《闻见录》:“梧桐百鸟不敢栖,止避凤凰也”。作为百鸟之王的凤凰身怀宇宙,非梧桐不栖。《魏书·王勰传》“凤凰非梧桐不栖”凤凰择木而栖,后比喻贤才择主而恃;凤凰的这种君子风范在姜子牙、诸葛亮身上也能找到影子,他们在没有遇到“梧桐树”前,宁愿做一个平凡的钓者耕者。</p> <p class="ql-block">  吃完炸酱面,又喝了些酒,借着酒劲儿,丁老师又带着大部队爬山玩去了。我没去,我留下收拾,休息。</p> <p class="ql-block">  杨首茹在藤罗紫花儿下留影。</p><p class="ql-block"> 赞美紫藤罗花的诗句有很多,但李白这首诗,用在这儿,恰到好处。</p><p class="ql-block"> 紫藤挂云木,</p><p class="ql-block"> 花蔓宜阳春。</p><p class="ql-block"> 密叶隐歌鸟,</p><p class="ql-block"> 香风留美人。</p> <p class="ql-block">  老兵之家大平台侧面儿,有一块用木条儿拼成的诗栏,这里引用朋友送的一首诗,反映出我们的心境。肖燕向朋友们朗读这首诗,同时讲出她对这首诗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 山居吟 》</p><p class="ql-block"> 依山傍水房数间,</p><p class="ql-block"> 行也安然坐也安然,</p><p class="ql-block"> 布衣长衫胜丝棉,</p><p class="ql-block"> 长也可穿,短也可穿,</p><p class="ql-block"> 粗茶淡饭饱三餐,</p><p class="ql-block"> 早也香甜,晚也香甜。</p><p class="ql-block"> 一袭春雨耕新绿,</p><p class="ql-block"> 长也凭天,收也凭天,</p><p class="ql-block"> 雨过天晴泛小舟,</p><p class="ql-block"> 鱼在一边,酒在一边。</p><p class="ql-block"> 夜归妻子伴灯前,</p><p class="ql-block"> 今也谈谈,古也谈谈,</p><p class="ql-block"> 早上三竿我还眠,</p><p class="ql-block"> 不是袖仙,胜似袖仙。</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充分表达了我们的心境,把过去的一切都放下,轻松地度过美好的晚年。不要再去为名、为利争斗,滋养一个好身体,比什么都重要。我和肖燕,最近跟张卫东老师学练中华自然功,感觉特好,练功练得我饭量巨增,夜里三点,还要起床加餐。我俩站桩练功时,汗水湿透了衣裳。练完功后,浑身轻松,精力充沛。我和肖燕要坚持练下去,我也推荐很多朋友,让他们加入中华自然养生功大军。</p><p class="ql-block"> 好了,文章写到这里了。这篇文章出炉,可费尽折磨。我昨天,己写好,我在紫竹院公园内,编辑版面,排版,配乐,存盘。再打开,坏了!文件全丢失了,我着急地找美篇平台,没有效果。没办法,我只好重新写,哎呀!终于写好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王立和 笔名:然趣</p><p class="ql-block"> 欢迎您上互联网,找巜然趣新浪博客》。</p><p class="ql-block"> 您也可以下载巜美篇》软件,找《然趣美篇文章》,目前有八十九万人,在这个平台上阅读我的文章。</p><p class="ql-block"> 我推荐:您上巜茘枝网》,找巜女兵晨读》,听李卫老师,在网上广播电台,讲动听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