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武阿姨,大名武银屏,沪东新村某小区一位党员,她应该也是这些天沪上的一名网红。前两天,网上流传着一段名为《七十岁老人的方舱声音—全程沪语听哭了!》的视频。这是一段没有一个情景画面、与它片不一样的视频。编辑者选用了一位不幸进入方舱的志愿者,与外甥女的微信语音通话,并将通话内容同步用文字展现在视频之中。视频中的这位志愿者,就是武阿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令人印象深刻的,这段视频所展现的,既有主人公武阿姨一口纯正亲切的沪语,还有她平静讲述的一段段感人经历,更有上海阿姨在疫情面前的那份从容大度和沉着理智。这段视频,在当下自媒体负面新闻似乎占主导的情况下,分明是一股清流,一股体现上海市民在抗疫过程中甘于奉献和牺牲的清流。</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武阿姨叙述的那段视频截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尤为令人感佩的是,武阿姨到了方舱,她也丝毫没闲着,刚到一个多小时就当上了方舱的“志愿者”。一间房间里,另外两位同住的高龄老人被她照顾得妥妥帖帖。起先还担心无人照顾的两位老人也很开心,一个劲地说,“小武啊,还好(有)你。你能力强,又照顾我们,眼泪水都流下来了。”武阿姨则平静地说:“你们不要这样,照顾老邻居是应该的。”</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部分观众留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武阿姨的那段视频,转发已达10万+,好评也有近千。其中一条留言说:听完了,这种乐观、大度,感动了我,这不仅仅是上海城市精神的体现,更是最美人性的体现。当这个城市有困难,挺身而出;当疫情降临到自己身上,不仅仅是无怨无悔,不仅仅是达观坚强,而且充满了理性的光辉。向老人致敬!</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不当心成了网红的武阿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武阿姨的乐观、豁达、温暖,代表了上海人的一种腔调。其实,在每一个上海人的楼栋里,都有着一个个正能量的阿姨或爷叔,以及小哥哥、小姐姐。在徐汇区茶陵路某小区,也有这样的一位阿姨。这位阿姨名戴秀清,是我原单位的老同事,一个月前担任了自己所在小区的志愿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年近七旬的戴阿姨,和上海无数的志愿者一样,竭尽全力为上海的抗疫作出无私和辛勤的付出(之前本人的美篇《七旬抗疫志愿者—戴秀清》曾专门有过叙述)。她也和不少志愿者那样,因太过辛劳身体出了状况而不幸被新冠病毒感染,饮泪退出他们坚守了多时的“阵地”。</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戴阿姨也是第一批的志愿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志愿者绘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武阿姨和戴阿姨一样,都是七旬左右的女党员。她俩都是在疫情蔓延的初期三月初,便不顾个人安危开始从事志愿者工作的。她们和许许多多上海的志愿者那样,殚精竭虑默默无闻地为市民服务。似乎是“殊途同归”,武阿姨和戴阿姨也都染上了病毒。不同的是,武阿姨去了方舱并已返家,戴阿姨则是在先生感染后,因密接去了隔离酒店,继而转阳至今仍在隔离中。</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志愿者绘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上海这波疫情中,武阿姨、戴阿姨和许许多多的志愿者一般,很早就不顾个人安危,兢兢业业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他们的勤勉和努力,也得到了众多市民和社区工作者的高度认可。武阿姨的讲述中,有一个情节令人特别感动,相信不少人会为之掉下大把眼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她说,当武阿姨被确诊感染将赴方舱前,社区支部书记特地前来送行,一位四十来岁的男子汉竟然会似乎失态地大声痛哭,并一再向武阿姨表示深深的歉意,口口声声说着对不起的话语。即便武阿姨走了,回到居委后还是哭得稀里哗啦,一再表示对不起武阿姨他们那第一批志愿者。</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武阿姨的志愿者团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听到武阿姨的这段叙述后,非常感慨。总觉得,那位书记是个非常真诚的人。因为,他不仅看到并认可了武阿姨们的付出和牺牲,尤其是看到武阿姨等志愿者不幸退出阵地时,他却非常自责地揽起了本不该由他承担的那份责任。有这样和志愿者那么贴心的书记,相信他们那里的抗疫工作一定不会差,志愿者的心情也一定不会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不知道上面的领导干部听不听得到武阿姨的讲述,我总觉得倘若他们能够听到并认真检讨的话,一定会同样认为,那位书记并不应该担责,担责的应该是他们。在这场疫情中需要反思和吸取教训的事情有很多,对辛勤付出的志愿者的使用、保护和爱惜尊重,应该也是其中之一。千万不能让那些在疫情面前,义无反顾站出来的人们,流汗、流血再流泪!</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孟庆功在核酸检测现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波疫情中,还有多位志愿者不幸殒命在志愿者岗位上。其中,有正值英年的大飞机项目领军人物孟庆功,也有一位熟识的老单位其他部门的退休干部姚琴嫚。他们以奉献的大爱、并用生命讴歌了上海市民的奉献精神,人们将永远缅怀他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非常感谢和尊重许许多多、没日没夜操劳在基层第一线的抗疫工作者和志愿者。每当看到在他们的努力下,小区的抗疫事务被安排得妥妥贴贴时,我分明感觉到了大家对他们的感谢,也体会到了大家对他们所给予的更多理解、尊重和支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也衷心祝愿武阿姨、戴阿姨和其他被病毒感染的志愿者早日康复,祝愿上海市民早日从疫情困扰的境遇中走出,开始过上正常的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写于2022年4月27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中照片和绘画大都引自网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