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南古镇一一碧玉周庄

閑雲清烟

<p class="ql-block">  古镇周庄,以画家陈逸飞一幅以双桥为主题的油画《故乡的回忆》, 印上联合国邮局发行的首日封,引起了世人瞩目,从此走向了世界。</p> <p class="ql-block">  这里独特的水乡文化底蕴正在向世界打开一扇窗,将之浓厚的文化气息传遍世界。</p> <p class="ql-block">  古镇周庄享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美誉,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始建于北宋的周庄坐落于江苏省昆山市,有独特的人文景观,西晋文学家张翰,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等曾寓居周庄。</p> <p class="ql-block">  全镇50%以上是江南特色的明清式民居,仅0.4平方公里区域内就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苏砖门头,是中国水乡文化和吴地汉文化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  古镇依河成街,桥街相连,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富安桥、双桥、沈厅等古建筑错落其中,一派古朴幽静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美景。</p> <p class="ql-block">  阳春三月,我们来到了古镇周庄,从四季周庄北入口购票进入古镇,沿着古镇街道缓缓向东走去,只见河边有一堵青石白玉照壁,照壁上雕刻着周庄浓缩的乡貌图,一行小字刻在其上:“江南水乡古镇——周庄”。照壁正面为故居简介,反面的砖雕作品《金玉满堂》,形象地展现了沈万三大富大贵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照壁的右边不远处有一堵石碑,石碑是一块褐红色的大理石,大石上醒目地标有五个A字,下坠“国家级旅游景区”,一旁刻着一行大字:“中国第一水乡周庄”。</p> <p class="ql-block">  离照壁处不远处有小桥一座,名曰青龙桥,俗称小桥。起建不详,清乾隆初(1736)重建。20世纪50年代,小桥浜逐渐淤塞、填平,桥废弃。</p> <p class="ql-block">  1951年,为便利后港至中市街的交通,在后港顾宅东侧建木桥;60年代,拆除木桥建砖混拱桥。1993年开发旅游,拆除砖混拱桥改建单孔石级拱桥,以青龙桥命名。桥长12.06米,宽3.16米,跨径6米,南北各有18级。</p> <p class="ql-block">  跨过青龙桥,就算进入了周庄景区。走不多远,见路边有一两层小楼,小楼的院门半亭而出,门楣上挂着“怪楼”二字。</p> <p class="ql-block">  怪楼是日本旧轻井沢森之美术馆的姐妹馆,同出自旅日艺术策划师李增先生之创意设计。在国内现有周庄怪楼、桂林阳朔怪楼等。怪楼正称“错觉美术馆”,雅称“雅奇楼”。</p> <p class="ql-block">  馆内用超现实主义手法集视觉错觉、建筑错觉、心理错觉和暗示术为一体营造成一种太虚幻境,让游客忘记现实穿越时空。真真假假难分难辨,处处机关设局开怀被骗。</p> <p class="ql-block">  怪楼也是个舞台装置,像卡拉OK一样,在作品前游客可互动参与借题发挥,作出各种浪漫表演。怪楼的画、道具装置可看可拍,可摸可骑。留下的不光是体验,还有你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离开怪楼,沿着周庄的街道一路向前,周庄街道不宽,多为石板小路,小路两边的房屋比肩相邻,白墙木门窗,青瓦木檐,高高低低地错落着,形状各异地凸凹着,将街道装点的奇异不凡,多彩纷呈。</p> <p class="ql-block">  临街有一“绿竹翁"招牌吸引了我,进入店内,这是一家以出售天然竹制品的店铺,它是连锁店,买的东西是纯天然且做工精细耐用好看的日用品。</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竹制品,大到竹制的小家具,小到一双竹筷子,感觉都又有新的用意和创新。</p> <p class="ql-block">  周庄的街道有宽有窄,宽者可过车,窄者开两臂可摸双墙;周庄的街道两边原住户已经很少,尽皆商店小铺,家家门窗大开,张扬着里边的花花绿绿,为避冷清,不少店主立在门口,招揽着游客的光顾。</p> <p class="ql-block">  无意中发现了这家店——核舟记,主要做苏州核雕,手串、挂件、把玩件都有,还可以根据客人的需要来设计,现场制作。</p> <p class="ql-block">  位于古镇北首的逸飞之家原来是座明代建筑,民国时期为沈氏义庄小学,后来又在此开设过煤球厂,2005年为纪念著名画家陈逸飞,改为逸飞之家,内部陈设有很多与陈逸飞有关的旧物。</p> <p class="ql-block">  陈逸飞之所以在周庄如此出名,恐怕是因为他的那幅画作《故乡的回忆》,画的是双桥,双桥因此画闻名,周庄也因此名闻中外。</p> <p class="ql-block">  逸飞之家坐拥一方面积不小的清幽小院,院中种有海棠和桂花树,小院周围是古色古香的水乡建筑。这里的大厅、大堂还有二楼,都有相关展览,包括陈逸飞生前用过的器物,他的出版物、作品、荣誉证、照片等,大堂正中立有陈逸飞铜像。</p> <p class="ql-block">  具有文艺气息的周庄声活开设在逸飞之家内,周庄声活家是一家咖啡馆,也是网络电台喜马拉雅的落地直播间,讲述发生在周庄的动人故事,值得游客前往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周庄八景之一的“钵亭夕照",镇北永庆庵。后院有一个荷花池。池边有亭子,因为庵中人常常在此洗钵,所以名叫钵亭。钵亭面西背东,前有一泓清水,后有百年古柳,环境十分幽静。闲坐亭中,白天,垂柳拂水,风送荷香。傍晚,夕阳西下,波影烁金。</p> <p class="ql-block">  双桥,俗称钥匙桥,由一座石拱桥——世德桥和一座石梁桥——永安桥组成。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世德桥由里人徐松泉、徐竹溪出资建造,永安桥由里人徐正吾出资建造。世德桥长十六米,宽三米,跨度五点九米,横跨南北市河,桥东端有石阶引桥,伸人街巷;永安桥长十三点三米,宽二点四米,跨度三点五米,平架在银子浜口,桥洞仅能容小船通过,桥栏由麻条石建成。</p> <p class="ql-block">  桥边,一年四季都有来自各地美术院校的师生,在全神贯注地写生,摄影爱好者则端起照相机,选择最佳的拍摄角度。站在市河一侧举目望去,钥匙形的双桥连同不远处的清代石拱桥——太平桥,一个镜头可以摄下市河上的三座古桥。</p> <p class="ql-block">  双桥北首有一全功桥,是江苏苏州市周庄镇北市街的一座名桥。全功桥位于江苏苏州市周庄镇北市街。俗称“北栅桥”。始建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建。东西走向,跨于北市河上,是周庄最高、最大的花岗石单拱石拱桥。</p> <p class="ql-block">  全功桥东西走向,跨于北市河上。桥长24.1米,宽3.06米,净跨7.35米,矢高4.6米。桥系花岗石质地,单孔拱桥,拱券分节并列砌置。栏杆青砖砌,上压花岗石条石。保存完整。2004年公布为昆山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当我伫立双桥桥头,举目远眺,只见碧水泱泱,绿树掩映,小船在桥洞中穿行,鱼儿在河面上跳跃。此处是绝佳的赏景观水之地,水乡古镇的“小桥流水人家”美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每当夜幕降临,观赏双桥的夜景,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此时的双桥两岸的河棚里,点燃了优雅而暗淡的红灯笼,与皎洁的月光相映,与河面上的倒映相辉,此时,沈厅、张厅里不时传来悠扬悦耳的江南丝竹声和游人轻轻的脚步声,令人为之陶醉。古风犹存的双桥是周庄的象征,更是周庄人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  太平桥位于苏州昆山市周庄古镇后港东口,连接城隍埭和蚬江街,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由里人捐资兴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  桥身全长13.2米,桥面宽2.5米,为单孔花岗石单孔拱桥,跨度4.8米,桥梁刻有“莲座”图案,清初整修,桥身石缝里长着藤蔓,遮掩着石拱洞券。</p> <p class="ql-block">  周庄太平桥旁是沈体兰的旧宅,小桥、流水、游船,构成了卞之琳《断章》中的美丽意象,是古镇中摄影作画的最佳选景地之一,小桥与周围景色相得益彰,保存了较好的水乡古镇风貌,具有较高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沈万三故居,位于周庄镇东垞。是周庄富贵园根据历史资料和历史原貌,在原址精心设计修建的仿明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  沈厅其实并不是当年沈万三的住所,是沈家的后裔在清朝乾隆七年修建的,为前后七进院落,有一百多个房间,占地两千多平方米。沈厅原名敬业堂,清末改为松茂堂,是周庄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沈万三生于1306年,卒于1394年,在周庄做“国际贸易”发家致富,他的家业用“富可敌国”来形容并不过分,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对此垂涎三尺。也正因为此,他受到朱元璋迫害,被发配到云南充军,客死他乡。</p> <p class="ql-block">  张厅原名怡顺堂,相传为明代中山王徐达之弟徐逵后裔于明正统年间所建。清初为张姓人家所有,改名玉燕堂。黄花梨家具极其雅致,文雅的书卷气扑面而来,几何结构的窗棂是江南水乡建筑中常常见到的模样,秀气小巧。</p> <p class="ql-block">  “轿从门前进,船自家中过”道出了张厅的建筑特色。整个张厅可以用一个“雅”字来形容。在闹市之中,漫步庭院小径,水流于身侧,听鸟语,闻花香,大隐隐于市便是这样一种意境吧。</p> <p class="ql-block">  张厅中辟有一处类似私塾的地方,墙上悬挂着孔圣人的画像,上面是万世师表的匾额,两边的对联写着:四书文章雅士颂,五经才调稚子风。学生的桌椅上摆放着纸模文案,空荡荡的室内,仿佛老师已去小憩,学童正在院里嬉戏。</p> <p class="ql-block">  周庄的声名鹊起,跟三个人脱不开关系,而周庄,讲的便是这三位“网红”的故事。除了著名导演、画家陈逸飞和著名作家三毛,另外一个便是沈万三。</p> <p class="ql-block">  在周庄,沈万三的大名无人不知,周庄的旅游项目里,沈万三故居、沈厅及其衣冠冢是极好的噱头,满街的“聚宝盆”和“ 万三蹄”更是知名的纪念品。万三通宝的铜钱像,游客们喜欢往里扔硬币,图个好彩头。</p> <p class="ql-block">  故居中的厨房,虽大富大贵,也并非不食烟火,同样是普通人家生活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沈万三故居有5个院子,在围墙上有十六幅精美的砖雕艺术品,通过“迁居周庄、春耕垦荒、建屋造宇、种桑养蚕、积谷东庄、会友宴客、书香门第、开店设铺、巧得宝盆、陆氏赠财、捐资筑城、造桥积德、海外经商、茶马古道”,生动地再现了沈万三的传奇历史。</p> <p class="ql-block">  周庄北银子浜底埋葬着沈万三的灵柩,墓在水底,游客并看不见,唯有一座刻有“沈万三水塚”的石碑,提示着人们这里葬着一位传奇人物。</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周庄八景之一的“东庄积雪",东庄在周庄的东郊,有1300亩土地,春天麦苗碧绿,秋天稻谷金黄,是膏腴之地、肥沃之土,相传为沈万三囤粮之处,又名“东仓”。每当冬季雪后,平坦的土地银装素裹,成为踏雪赏景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这是周庄古镇最古老的桥,始建于1355年,由沈万三之弟沈贯(俗称沈万四)出资重建后成了石拱桥,同时改名为“富安桥”。</p> <p class="ql-block">  桥头四座二层桥楼临水而立,有趣的是一楼与二楼并不相通,必须通过石桥边的阶梯才可到达二楼。</p> <p class="ql-block">  富安桥上有五块罕见的武康石,同时有不少吉祥浮雕。站在桥上,我欣赏到了优美的水巷风光。</p> <p class="ql-block">  天孝德收藏馆位于周庄镇城隍埭,坐西向东,该宅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前厅后堂。</p> <p class="ql-block">  世居周庄的馆主王龙官靠着自己的信念和爱好,以及巨大的资金量,几乎是凭着一己之力构建起了这座周庄特色的收藏馆,祖上三代的收藏再加上自己30多年的寻找与经营,才造就了这个有着20万馆藏的民间收藏馆。</p> <p class="ql-block">  收藏馆分两大类型,历代民间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用具和散落流失于民间历代官宦用品,含八大类:木器、陶器、瓷器、玉器、铜锡器、石器、紫砂、骨角制品类。其中明清家具、历代瓷器、玉器比重最大,铜器中的花钱尤为珍贵。</p> <p class="ql-block">  藏品真实反映了古镇周边地区(三县交界)范围的民风民俗和吴文化历史。虽然藏品的历史文化价值无法和博物馆比,但是其丰富的生活气息,却非常能反应周庄及其周边地区的生产、生活。</p> <p class="ql-block">  梯云桥,又名唐桥,位于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中心街,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八年,民国二年重建,梁式花岗石桥,桥墩下有泄水方孔,桥面两侧刻有“重建梯云桥”五字,栏板石及桥身基本完好。</p> <p class="ql-block">  黎里镇一条三里长的市河,由西而东把黎里隔成两半,全仗那市河上横跨的十座石桥,沟通了南北两岸。十座桥九座是丈三开阔,独有镇中心的梯云桥,镇上人习惯叫作“唐桥”的那一座最最狭窄,底下只有丈一,像煞个升箩底,把个黎里市河卡成亚腰葫芦似的。</p> <p class="ql-block">  要知道唐桥只有丈一的情委理曲,说来话长。事情发生在光绪甲午年(1894),那是老船爷华之桐和新船爷陶二斗法的产物。</p> <p class="ql-block">  华之桐本是黎里镇的船爷,拥有良田千亩,打造了两条梭飞船,一名华新,一名华兴,备有“拨倒厅”和“茶酒担”,成龙配套出租给婚丧喜事的人家,独行生意财源滚滚,一家老少在镇上悠哉游哉。</p><p class="ql-block"> 不料,乡下财主陶二竟然想同华船爷别别苗头,他打造了两条更大更气派的梭飞船,外加买了两条小舢舨,也备了拨倒厅和茶酒担,大有压倒华之桐的架势。</p><p class="ql-block"> 江南水乡遇到红白喜事都要租用梭飞船,这种船二篷两橹双篙,雇佣的水手又都是好把式,据说这种船犹如梭子一样来往如飞,所以人称梭飞船。拨倒厅是一种可以临时装拆的简易廊棚,一般用红松做架子,上面盖上抹过桐油的竹榻子,晴雨两用。茶酒担就是茶壶酒壶盆盘碗筷,有时还兼带拆卸八仙桌和长凳椅子。遇到红事白事的人家,拖不开场子就租用拨倒厅茶酒担在空地上设宴办酒。</p> <p class="ql-block">  光绪二十年初夏的一天,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黎里镇西郊九片白篷排成一字长蛇阵向镇上的市河驶来。镇西头下丝村的王老头去世了,儿孙们决定让王老头风光风光,向新船爷陶二租了一大二小三条船游丧。游丧线路,由西向东穿过三里长的市河,绕过镇东的北角亭再向北沿后长荡回村安葬。新船爷的二条翘头小舢舨在前,一条开道,一条放铳,那条大船就是气派的梭飞船,长四丈二尺,宽一丈二尺,全船朱漆金光雕花画彩,当中两条舱跳,二尺阔半尺厚,从前舱直通到后舱。灵柩就安放在船舱正中,下垫红毡毯,上放万年兴。两旁挤满了披麻戴孝的儿孙。后面六只乡下罱泥船,坐的全是功服、缌麻的小辈。</p> <p class="ql-block">  一字长蛇阵顺风顺水直穿市河而来。镗──镗──镗,开道船上两名锣手站在白功布招魂幡后面起劲地敲着锣。马上就要进镇了,第二条小舢舨上两名铳手熟练地填放火药,燃着纸煤头,等待进望平桥。通──通──通,铳声响起来,梭飞船上的樯子眼看就要撞上望平桥的“平”字了,只见船把头不慌不忙手拉篷索只一抖,嚓朗朗,船篷整整齐齐地落在了舱顶上,轧,轧,轧,樯子缓缓地倒下,梭飞船稳稳当当穿过了望平桥。</p><p class="ql-block"> “撑篙!”船把头一声令下,他的两个兄弟雄纠纠气昂昂地站到船头,上身白竹布紧身马甲,九档头排纽,下身玄色灯笼裤,脚穿黑色步云鞋,一样的打扮一样的健壮,一样的落篙顶篙挺胸,动作干脆利落,步伐矫健有力,步云鞋上那一对蓝色绒花更使脚下生风。船把头和另一名兄弟驾起两支橹,喊着号子一齐发力,激得船头的水声呼啦呼啦作响,梭飞船箭一样地射向镇中心的唐桥。</p> <p class="ql-block">  新船爷陶二缓步从茶馆里踱出来,黑胖的脸上那一双肉里眼高兴得只留下一条细缝,左手托着紫砂茶壶,右手捻着下巴上稀稀拉拉的几根胡须,看着梭飞船上掌橹撑篙四兄弟的勃勃英姿,禁不住笑出声来。华之桐呀华之桐,今天我叫你六缸水浑,你华之桐的梭飞船长三丈阔一丈,哪有我的派头,你雇佣的人哪有我手下四兄弟的威风!</p><p class="ql-block"> 镗──镗──镗,开道船冲过了唐桥,通──通──通,放铳船也过了桥洞。梭飞船载着一船哭声象一把巨大的梭子飞过来了。轰── 一声巨响, 震得地动山摇,震得船上噎住了哭声,震得两岸看热闹的人大惊失色。唐桥抖了三抖,剧烈的磨擦使船舷冒出了阵阵青烟,拼命往前窜的梭飞船痉挛着被两个桥墩牢牢地卡住了。船上四兄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闹糊涂了,足足三分钟没有回过神来。真是丈仁和尚摸不着头脑,船头刚过桥洞,前舱的船舷就被死死的卡住了,丈二的船竟然被丈三的桥洞卡死了,出娘生世第一遭碰到。</p> <p class="ql-block">  陶二满头大汗,落荡鸡似的,哑着嗓子,吃力地挤出几个字来:“砍,砍……砍掉船舷子……”船把头跳上岸,从棺材店里借了两把大斧,乒乒啪啪一阵子,两条船舷子霎时变成了碎木片,落到旋涡里,翻卷着折腾着,没了船舷的梭飞船赤膊鸡似的灰溜溜地向东氽去。</p><p class="ql-block"> 这场好戏的导演不是别人,正是工于心计的老船爷华之桐,他正杂在人群中一边抽水烟一边暗好笑。想当初陶二在乡下打造梭飞船,华之桐又气又急,恨不得立马宰了这只田墩狗。也不知是哪位菩萨显的灵,黎里镇中心的唐桥正好重建。横跨市河的石桥共计10座,每座的宽度都超过丈三,照老例重建的唐桥也应当是这个尺码。阿弥陀佛,华之桐突然计上心来,马上化钱雇了一个江北小叫化子到陶二家去走一遭。一个黑不溜秋的小叫化子来讨几个小钱要几口冷饭,丝毫没有引起陶二的注意。不过,傍晚时分,华之桐已经知道了田墩狗陶二的梭飞船长四丈二,阔一丈二。</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华之桐成竹在胸,登门造访了桥把头,到底送了多少银元,至今谁也闹不清了,反正唐桥,也就是“重建梯云桥”的两个桥墩成了升箩形,上面宽丈二,下面宽丈一。解放后,这座梁式单孔石桥,作为文物保护至今,完好无损。每当水浅时,老一辈总要指着上宽下窄的桥墩说起华之桐和陶二的那段纠葛。</p> <p class="ql-block">  南湖秋月园位于周庄古镇南湖。它分为春、夏、秋、冬四个景点。春、夏、秋三季风景区均为园林景观,其中思鲈堂和季鹰斋是为纪念张翰提出“莼鲈之思”而建,刘宾客舍和梦得榭为纪念刘禹锡而建。</p> <p class="ql-block">  南湖位于镇南,湖面辽阔。南湖景色四季皆宜,而秋夜的月色更加醉人。当金风送爽,明月高悬时,湖面上一片碧绿、一带金黄。这里是周庄八景之一的“南湖秋月”。</p> <p class="ql-block">  南湖秋月园是一处典型的江南园林,听名字也是诗情画意。假山、九曲桥、湖心亭也会营造出一种意境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  它位于周庄镇南面,俗称南白荡,这片有近千亩水面的大湖,为周庄带来丰沛的水源。湖滨茂林修竹,环境幽静,既是一个天然水库和养鱼场,又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  五十多亩的南湖秋月园同古镇比则是另一番风景。荷花池、望湖楼、湖心亭、九曲桥、假山、垂柳,诗情画意。这座园子,以全福寺为主题,以重建的古刹庙宇、湖池、桥亭等建筑为主体,反映出了别具一格的“水中佛国”、“幽深福地似蓬莱”特色。</p> <p class="ql-block">  虽然是个公园,但在古镇里算不错的景点了。不过名字取的很棒,典型的园林景致。南湖秋月园的景色也是相当美的,园区也很大。</p> <p class="ql-block">  南湖秋月园,分春、夏、秋、冬四个景区,主要以山水园林景观为主,南湖水清澈澄净,四周景色优美,是观光休闲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整个园子面水而建,因而显得极其开阔。南湖景色四季皆宜,据说秋夜的月色格外醉人,充满了“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周庄八景之一“庄田落雁”,庄田,又名蒲田。是南湖西面的一个独圩。湖边长满香蒲、芦苇,护卫着独圩,多少年来庄田始终未被湖水荡平,成为候鸟栖息的好地方。白天雁群在空中盘旋萦绕,夜晚雁群随着暮色的降临而垂落,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报恩桥位于南北市河的最南口,俗称南栅桥,与俗称北栅桥的全功桥遥相对应,其除了方便行走交通外,还起到水上城门的保护作用。</p> <p class="ql-block">  该桥始建于明代,最先是木桥,屡塌屡建,至清代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改建石桥,1969年被拆毁,1993年又重建,为单孔石拱桥,据说是晨起观日的最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  南湖园区的冬季景区则以全福寺为中心,是一座典型的园林寺庙。寺庙建筑和亭台楼阁大部分浮在水面上,被称为水中佛国。风景很美。水中佛国牌楼外的南湖更是开阔。</p> <p class="ql-block">  全福讲寺是宋朝所建的一座寺庙,相传为里人周迪功郎,舍宅为寺,从而得来。</p> <p class="ql-block">  它处于白蚬湖畔,整座寺庙结构严整,殿宇轩昂,黄墙露瓦,雕梁画栋,蔚为大观。</p> <p class="ql-block">  宋元祐元年(1086年),里人周迪功郎,舍宅为寺,位于白蚬湖畔。后经历代扩建,梵宫重叠,香火旺盛,成为远近闻名的寺院。到了本世纪五十年代,殿宇改作粮库,随着周庄镇旅游业的发展,全福讲寺于1995年重建。历时不到一年,一座以水借景的寺庙园林建成了。借水布景,巧夺天工,楼阁殿宇,鳞次栉比。既有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有建筑艺术的美轮美奂,园林景色,如诗如画,令游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一进山门耸峙南湖岸边,门前湖光潋滟,水埠码头平卧碧波。入山门,五孔石拱桥临跨荷花池上,桥上石栏相扶,驻足桥上,令人沉醉在“千层翠盖万妆红”的诗情画镜中。过拱桥可直抵指归阁。</p> <p class="ql-block">  全福讲寺共有五进,主体建筑大雄宝殿,殿宇雄伟,步入殿内,原有高达三丈有余的如来大佛巍然盘膝而坐,佛掌中可卧一人,佛身倍于江浙各大寺院。</p> <p class="ql-block">  据清《周庄镇志》记载:如来大佛本苏州虎丘海涌峰云岩寺世尊像清顺治五年(1648年),总戎杨承祖兵驻百蚬湖,迎于寺内。</p> <p class="ql-block">  大佛左右伫立伟如二峰的文殊、普贤佛像,两侧的十八罗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周庄八景之一的“全福晓钟",全福讲寺原坐落在周庄镇西侧的白蚬江畔。最初叫“泉福寺”,周迪功郎及夫人舍宅为之。以后不断扩建,才梵宫重叠。乔木阴翳,成为苏杭一带有名的佛寺。每当拂晓时分,寺内和尚撞钟,声音传送至数十里外,人们把它当作报晓的金鸡,纷纷闻声起床。</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周庄八景之一的“指归春望”,全福讲寺中有一佛阁,高耸于梵官之中。名为“指归阁”。它飞檐翘角,四面有窗。每当春光明媚,风和日丽之日,人们常常登阁眺望春景。远方隐约的黛山,近处浩瀚的水面。村庄里桃红柳绿,田野中麦青花黄。</p> <p class="ql-block">  全福长桥是横跨周庄古镇南湖的一座长石拱桥。观望南湖秋月园木栈道上的全福长桥,十分壮观。桥上安装了大量的彩灯。夜晚,桥上的灯火闪烁,与南湖秋月园的彩灯相互辉映。风景很美。</p> <p class="ql-block">  全福长桥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南湖上。全福龙桥共有43个拱形桥孔,长235米。它就像一条长龙躺在碧绿的水面上。</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周庄八景之一的“急水扬帆",急水港西连白蚬江,东达淀山湖,江面宽阔,水流湍急。有时北风紧吹,浊浪排空。有时风平浪静,碧水东流。常有白帆片片,百舸争流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在镇中心的西湾街上,有幢临河坐南朝北的古宅院,它建于清同治年间,原先雅称“祖荫堂”,三开门,五进深,数经修葺,今为叶楚伧故居,被列为昆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1887年,国民党元老,我国文化、新闻界知名人士叶楚伧诞生于此。叶楚伧的祖父叶杏江是清朝官吏,祖父叶厚甫无意于仕途,开设叶太和酱园,经商发迹,修建了大宅深院“祖荫堂”。至其父叶凤巢时,家中昔日的辉煌所剩无多,靠设馆授徒维持生计,聪慧的叶楚伧带着父母亲的厚望,从这里走向大千世界…</p> <p class="ql-block">  踏进门厅,横梁上高悬“叶楚伧故居”黄漆绿字的匾额,乃是民革中央副主席贾亦斌所书。穿过花岗石条铺设的天井,依次迈步进入主体建筑茶厅和正厅,“回廊挂落花格窗”,展示了仿明建筑风格。厅内的梁、柱、枋上分别雕饰着栩栩如生的“锦鸡牡丹”、“丹凤朝阳”、“刘海戏蟾”和隋唐戏文图案,描金镂彩,古雅诱人。</p> <p class="ql-block">  茶亭正中高悬着钱君匋健笔书写的于右任的诗句“青鞋布袜寒哉儒,内涵劲气雄万夫”。在风云变幻的时代,具有书生本色的叶楚伧与于右任、邵力子并肩跟随孙中山,执着如椽大笔,宣传革命,反对清廷,抨击军阀,唤起民众,一时闻名遐迩。两侧橱窗内陈列着叶楚伧众多照片、著作和手稿,这些展品中的作品言辞锐利,酐畅淋漓,有江河直泻之势,笔锋直指清政府和军阀统治,正如他所述:“做人不可露锋芒,做文章却不可不露锋芒”。他学识渊博,尽瘁诗文。早年参加柳亚子、陈去病组织的进步文学团体——南社,撰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唤起人们的民族尊严和爱国热忱,深受人民喜爱,留世的著作有《世徽楼诗集》《楚伧文存》《古戍寒笳记》《金阊三月》和《如此京华》等,曾被誉为文坛一绝。</p> <p class="ql-block">  叶楚伧谢世后,柳亚子亲笔书写了“应遗留名文苑传,难忘结客少年场”的挽联为其送行,文笔纯朴见友情,不仅钦佩叶楚伧在文苑中的声誉和成就,还追思他们桃花潭水般的友谊。如今,胡问遂将柳文挥笔书写成对联,悬挂在正厅由顾廷龙额书的“祖荫堂”匾下,相映成辉。</p> <p class="ql-block">  第四进小堂楼上,充满着浓郁的书卷气。少年叶楚伧曾在此攻读群籍,寻求经史以治国。如今房内书香依旧,叶氏后裔将珍藏的140余册古籍捐赠于此。曾跟随叶楚伧转辗四方的《唐宋诗醇》《韩昌黎全集》和《资治通鉴》等线装本安然排列在书橱中。哲人虽远去,文风亦长存。从厢房楼进入大堂楼,房内陈列着当年的旧时家具,古老的雕花木床似乎是人生舟楫,叶楚伧从这里启航,在半个多世纪的激流风浪中选择了人生的坐标。</p> <p class="ql-block">  从这里向南而行,又是一条水巷。水巷上的“蚬园桥”、“普庆桥”、“贞丰桥”连通了北岸的“西街湾”和南岸的“贞丰文化街”。</p> <p class="ql-block">  这是古镇景区内的一条古街,地上铺着石板,路两边古色古香的店铺林立,有纺织土布的、酿老酒的、编竹器的……卖珍珠、苏绣、万三蹄等特产的铺子比比皆是,逛街领略水乡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  “蚬园桥”和“贞丰桥”相对应的是“蚬园弄”和“贞丰弄”。</p> <p class="ql-block">  贞丰桥一处单孔石拱桥,桥畔就是那处有名的迷楼,想当年南社的成员王大觉、柳亚子等常常在这桥畔的迷楼内聚会赋诗,欣赏贞丰桥的美丽风光,这里是古镇水巷游的必经之路,桥两侧风风景优美。</p> <p class="ql-block">  在贞丰桥的南头有“迷楼”,在“砚园弄”的南头有“怪楼”。“迷楼”和“怪楼”在中国近代均为革命志士秘密集聚地。</p> <p class="ql-block">  贞丰文化街上的景点有澄虚道院,澄虚道院是周庄一带有名的道观,它是一个道教圣地,道教始创于东汉,由张陵创立,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道教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追求修身养性,长生不老。</p> <p class="ql-block">  澄虚道院始建于宋代元祐年间,已有900多年历史,原名“圣堂”,是吴江澄虚人士来此捐建,故名澄虚道院,非常不幸,由于年久失修,道院已有所破坏,1994年周庄政府出资重修,又重现了当年的面貌。</p> <p class="ql-block">  进观首先看到的这一位是道教的护法神王,叫做王灵官,他手拿金鞭,三目怒视,好像在警告世间一切邪恶之人不可再为祸人间,他有三只眼睛,中间一只眼睛可以分辩好人与坏人,所以他是惩恶扬善的,他手中的鞭子是天地间最长的一根鞭子,所以做了坏事的人,千万不可有侥幸心理,无论逃到哪里,都难逃他的惩罚。</p> <p class="ql-block">  在圣帝殿供奉的圣帝又名玄天上帝或真武大帝,原是西方净乐国的王子,身为王子,却不恋王位,15岁就离开父母来到太和山修行,不论风吹雨打,他都纹丝不动,坚持修行,终于在42年后,他修成正果,由于他在修行时,经常不吃不喝,身体里的肚子和肠子受不了,经常在他身体里闹腾,他就挖出了肚子和肠子扔在一边,继续修行,肚子和肠子经常听他念经,竟然得道成精,肚子变成了大乌龟,肠子变成了大蛇,经常去骚扰百姓,为害人间。圣帝将他们收服,成了他的坐骑,这就是有名的龟蛇二将。</p> <p class="ql-block">  他的左右两位是金童和玉女,边上是十位天兵天将。第一位是魁星,他是管文曲星下凡,古代中状元就归他管。第二位温天君是天上的神医,他管身体健康。第三位是赵玄壇,也就是赵公民,他是财神爷。接着是雨师、风伯、雷公、电母,也即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其他三位,比较正义,相当于人间的“公、检、法”。</p> <p class="ql-block">  澄虚道院不但保存着丰富的宗教文化遗产,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水乡风光,也使远近的游人香客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贞丰文化街位于中市街东,以“贞丰十二坊”为代表,游客可以通过“贞丰十二坊”的锦缂堂、绣艺坊、木器坊、豆腐坊、铁铺坊、鞋艺坊、竹编坊、核雕坊、酒作坊、土布坊、砖坯坊、席艺坊……近距离感受、体验传统的周庄文化。周庄原住民用原汁原味的艺术,亲手呈献朴素醇厚的水乡。经过岁月打磨的特色手艺,水乡原味淳朴的生活情调,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大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  周庄第一坊一一酒作坊,“一缸酒,经过发酵、沉酿,最终能够品尝,一共需要四年时间。”在有着百年历史的源丰顺酒作坊里,酿酒师傅一边倒上几杯黄酒给我们品尝,一边告诉我们传统酿酒工艺。源丰顺酿酒的工艺为其家族祖传,始于道光年间,酒香飘过两百年。原料采用水乡特有的精糯米,经过浸米——蒸饭——入缸发酵——开耙——上榨——澄清——煎酒——罐装,八道工序方能出酒。店内提供豆腐、阿婆菜、花生、茴香豆、牛肉、萝卜、熏青豆等下酒菜。</p> <p class="ql-block">  周庄第二坊一一锦缂堂,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国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的欣赏装饰性丝织品。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缂丝织造技艺”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第四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p> <p class="ql-block">  周庄第三坊一一豆腐坊,经过这家原汁原味的小店,有人正在体验手推磨磨豆腐。阿伯阿婆正在做豆腐花、炸油条,还有人围坐在四方桌前,等待着吃豆花喝豆浆。自己也来一份,用小勺子慢慢品尝添加了小虾米、咸菜、紫菜的豆腐花,醇正的味道迅速满足口腹之欲。</p> <p class="ql-block">  周庄第四核雕坊,核雕是民间微型雕刻工艺,这里的核雕都是用橄榄核雕刻而成,主要是以18罗汉为元素的挂件,也有诗文、渔家乐、百花篮等题材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50岁左右的马师傅开门收徒,经常指导学徒们的手艺,已经不轻易出手了。闲下来的时候,马师傅喜欢在门口跟邻居下象棋。店门口的《核舟记》是镇店之宝,这样精品,马师傅需要细致做工30多天才能完成。坊里的核雕做工细腻,表情细腻,眉毛、胡子做的细致生动,栩栩如生。马师傅还会教你如何鉴别核雕的真伪。一看大小;二看色泽,深红色的至少要放到五年以上;三看雕工,南北工艺有所区别。马师傅还收藏了很多的宝贝,一般不向外人展露。</p> <p class="ql-block">  周庄第五坊一一铁铺坊,手工打制铁器件已传承千年,匠师们站在熊熊的火炉房,挥起铁锤,叮叮当当,锤打出钳钩镰铲。风箱急,炉火旺,舀一匙铁水,补进铁锅破漏处,让人看得出神。</p><p class="ql-block"> 早上七八点钟,铁匠坊的火炉开始亮起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在早晨的古镇里清脆悦耳。“世上有三难,摇船、打铁、磨豆腐”,已经70多岁的戴师傅从十三岁开始学打铁,说起自己的打铁史,他笑着用这句谚语来总结。现在能吃苦的人不多了,戴师傅收了一个徒弟,如今已经出师。在这间铁匠坊,不论春夏秋冬,都是风箱急,炉火旺,戴师傅抡起铁锤,站在熊熊的火炉房,挥着铁锤,叮叮当当,火星四射,在汗水中锤打出钳钩镰铲。戴师傅告诉我们,至今周庄不少农家对这些铁器仍有需求,是种菜、栽花的必备工具。</p> <p class="ql-block">  周庄第六坊一一土布坊,原汁原味的传统手工艺再现,纺车织机、阿婆灵动双手和富有节奏的织声,构成了极具江南韵味的土布织造图。站在门口看着一件件土布纯棉旗袍、马褂、裤子,从头发花白的老手艺人手里制作出来,就像是欣赏一件件心爱的艺术品。墙壁上挂着的一件件色调古朴雅致,款式经典耐看的水乡旗袍,以及络绎不绝试穿衣服的女子,就是老人家精湛手艺的明证。不太忙的时间,热情的阿婆阿婆很乐意教人学坊布,用着吴侬软语,亲自示范怎么用纺织机,怎么染布,一道道经久流传的水乡人家坊布技艺,被阿婆阿伯信手拈来。自古周庄便是棉作地区,从事植棉、纺纱、织布的农家甚多,所产纱的棉布有綦子布(白棉纱间以青棉纱织作小方块成棋盘纹,可作毛巾)、雪里青布(青白棉纱逐一间织而成)等。</p> <p class="ql-block">  周庄第七坊一一鞋艺坊,绣花鞋也被世人誉称为“中国鞋”,在不盈方尺的鞋材上飞针走线。绣花鞋的刺绣修饰手法沿袭了东方装饰唯美的审美风尚,注重鞋面的章法和鞋帮的铺陈,并配以鞋口、鞋底的工艺饰条。</p><p class="ql-block"> 60多岁的缪奶奶,穿着小花布衣衫,扎着两个小辫子,戴着一架老花镜,认真的绣着小布鞋,不盈方尺的鞋材上飞针走线。每一只绣花鞋都是老奶奶手工制作,从鞋底、鞋帮到鞋面,连布料上的虎头龙纹绣花都是一针一线绣出来的。一双双虎头鞋,都是正宗的千层底布鞋,不仅精致还耐穿。每一位家长看在眼里,爱在心里,都忙着为自家的小孩子买上一双。</p> <p class="ql-block">  周庄第八坊一一绣艺坊,锦绣江南,当然离不开赫赫有名的苏绣了。苏绣是江南女孩一生中最最美丽的情结,这里苏绣简介上的每个文字,都是江南女孩一针一线绣出来的。一位水灵清澈的江南女孩,戴着眼镜,沉浸在苏绣的世界里,绷布、绷架、苏针、花线,穿针走线后,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绣品就诞生了。苏绣艺舍主营苏式手工绣,山水、亭台、花鸟、人物,无所不能,无所不工。零剪、戏衣、挂屏应有尽有。手法之精,十指春风,就连挂在门口关于苏绣的简介上的每个字,都是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其中以“双面绣”作品最为精美。在这里你还可以看到苏绣大师姚惠芬的作品,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偶遇艺舍的主人呢,有机缘、兴趣的话,记得趁机请教一二。</p> <p class="ql-block">  周庄第九坊一一木器坊,一大早起来,街上还没有多少人的时候,木器坊的师傅就骑在长凳上,“哧溜——哧溜——”地舞着刨花始刨木,40多岁的师傅已经有了30多年的手艺了。师傅对自己的手艺特别自豪,做手艺时非常专注,偶尔提起器具,眯起右眼瞄一眼,显得特专业。长凳上留下的许多斧凿刀痕,也告诉我们师傅的手艺也来之不易。爱笑的师傅很爽快地答应教上一两手窍门,在亲身示范下,一块块的木块做好之后,再拼接起来,严丝合缝,滴水不漏。这些经过细细打磨后的木桶,可以作为装饰品摆放起来,带着传统朴素的味道。师傅们以樟木为原料,以山水、花鸟为吉祥图案,用精巧的工艺雕刻成笔筒、摆件、木质家具、花板等,融艺术性和实用性于一体,从圆木到成品,从自然到艺术,从粗糙到精细,一片片木屑,都让驻足观赏的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  周庄第十坊一一竹编坊,“嘶嘶”劈竹子的声音、“当当”钉竹篦子的声音从坊里传来,低头编筐笼的几位阿伯不善言辞,聚精会神地忙着编手上的竹片。这是世代相传的竹编手艺,技艺熟练,心灵手巧的阿伯用不起眼的竹木为原料,充满想象力地编织成一个个精巧玲珑的艺术品。店里墙上挂满了竹箩、竹桶、竹筐,桌上摆满了精美的笔筒、摆件。几片棕榈叶在艺人灵活的双手里几经翻转,一只惟妙惟肖、展翅欲飞的蜻蜓就放在了已经摆满十二生肖以及各种小动物的台上。周庄竹编历史悠久,清代就形成“篾竹埭”,编制筐、箕、箩、匾、榻、桶、席、篮等生产和生活用具,以坚实、细密耐用而闻名四邻八乡。最令人称奇的是竹编艺匠手中的竹刀能把竹片分劈五层青黄篾片,所编箩筐筛匾,形态各异,细密精良。</p> <p class="ql-block">  周庄十一坊一一砖坯坊,“这些砖瓦放在家里的屋顶上、船上,还有富人家的亭台廊轩、瓦饰的花墙花窗。”张阿伯一边制作砖坯,一边对着摆放整齐的砖瓦介绍它们的用途。张阿伯是周庄砖坯艺人,少年时就精通青瓦制作手艺。这间周庄民间常见的砖坯艺坊,展示了周庄最传统的打泥制坯工具,还将周庄人传统烧砖制瓦手艺通过艺人的言传身教展示出来。笨手笨脚的年轻人摆弄着陌生的工具,张阿伯笑呵呵地在一旁指点,说道紧要处,还会亲身示范一下。</p> <p class="ql-block">  周庄十二坊一一席艺坊,柔韧的草,在经过巧手的魔法,变成了具有艺术味道的手工制品,也许比巴黎流行的时尚还要具有艺术的味道。店家从小就有开始做手工席艺,以编草席为主,店里还有很多手工编制的包包、草席、鞋子、稻草人等。</p> <p class="ql-block">  贞丰文化街的每一坊,都是典型的周庄,原住民用原汁原味的艺术,亲手呈献朴素醇厚的水乡。经过岁月打磨的特色手艺,水乡原味淳朴的生活情调,让我们大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  周庄的贞丰十二坊,仍保留着许多匠人的传统手工艺,布满岁月痕迹的双手便是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贞丰文化街有一座聚宾楼,在这里可以听评弹、品“财”茶、吃“财”糕,于江南水乡的悠然闲适中沾沾财运。</p> <p class="ql-block">  坐在靠河的窗边,看着缓缓而过的乌篷船,喝一碗“财”茶,吃一只“财”糕,惬意不过如此。</p> <p class="ql-block">  周庄,不止有江南好风光,还有以大明“财神爷”沈万三为IP的周庄沈厅。每到新年,连很多外地人也喜欢到这里来拜财神,沾沾这位江南首富的财运。</p> <p class="ql-block">  摸财牛,“一摸春牛头,万事好开头;二摸春牛肚,今年好丰收;三摸春牛尾,一年到头好兆头!”</p> <p class="ql-block">你还可以去财神小馆寻财宝,财神小馆像一个主题游乐园,有很多体验活动:如意金算盘、摇钱树、结财缘、开财盒……玩法多多,财运满满。</p> <p class="ql-block">  从摇钱树上摇下财盒小球,打开看到奖券上是什么就去领什么奖品,有的是小弥勒佛,有的是精品手办……增添了许多旅途的欢乐!</p> <p class="ql-block">  沈厅是周庄财运之旅不可错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在周庄贞丰文化街的另一端,偶遇猫的天空之城书店,从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能走进书店,仿佛走到另一个休闲的空间里。</p> <p class="ql-block">  推开玻璃门进去就仿佛隔绝了两个世界 ,不管外面的印象城多么喧嚣热闹 ,一进去猫的天空之城里,一切都回归了平静。</p> <p class="ql-block">  逛街累了,可以来猫空里偷偷懒,一间书屋,一杯咖啡,一首音乐,几张明信片,就组成了一个假期的故事。一切都显得恰到好处。</p> <p class="ql-block">  位于镇西的通秀桥,建于清代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将最初的木桥改建成石桥,为单孔石拱桥。通秀桥位于古镇西栅通秀里,俗称盐店桥,是两河的界桥,桥北河名油车漾,桥南河称西湾漾,游人较少,平时十分清静,是古镇景区内难得的闹中取静之处。</p> <p class="ql-block">  在有着号称“中国第一水乡”的周庄,有着一家“蚬江渔唱”渔业馆,它不同于周庄博物馆是展示周庄的历史,“蚬江渔唱”渔业馆更像是周庄博物馆的一个渔业主题馆,是专门介绍周庄水庄生活的写照的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  大门门楣写着“蚬江渔唱”四字,而且在大门两侧有“门迎旭日满天金,户纳南湖遍地银”对联。可以看出来,对于古代的周庄渔业是多么的发达以及普及。</p> <p class="ql-block">  在庭院里面展示的是农耕社会里渔民的家庭生活场景,破旧的草屋,原木栅栏、老式灶台、草编蓑衣十分形象的勾勒出来一幅简单的实景画布,另外一边就是当年在几只鱼鹰矗立在一页扁舟之上的渔民捕鱼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相对于周庄博物馆来说,“蚬江渔唱”渔业馆似乎更有游玩价值,里面虽然不是很大,但是相对来说里面的馆藏更为有趣,而且也不需要专业的导游讲解,即可看懂渔业馆里面的各种展品,进入馆内展示的就是当年捕鱼的一些工具。</p> <p class="ql-block">  在渔业馆里面大多都是以实景表示,背景大多以水墨画为住,显得较为生动,同时也方便游客理解。</p> <p class="ql-block">  在第二展厅的中央,有一个小小的模型版,据介绍这是复原了原本周庄的实景地图,从这个模型的轮廓中还是可以看出如今周庄的风貌,但是却以物是人非。</p> <p class="ql-block">  最为有趣的地方就是最后的那一间展厅,里面采用的就是实景展示,以平面为背景,再加上立体物品来展示捕鱼的生活,十分融洽的水墨背景,雨中肆意游荡的小鱼,岸边晾晒的渔网,相比较于庭院里面的小展区,这里才是真正的重头戏。</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蚬江渔唱”景点,它是周庄八景之一,渔业馆就是专门为此而开设的一家主题展示馆。</p> <p class="ql-block">  福洪桥建于十六世纪中叶,位于古镇后港最西口,是一座造型别致的石梁桥,桥身中间的石条上,镂刻着图案对称的花纹,中间镌有“福洪桥”三字。走过福洪桥,便是"周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周庄博物馆设在一幢古朴幽雅的宅楼里,原为民国初年一朱姓人家住宅。</p> <p class="ql-block">  这里整个格局为前厅后堂,东西成梯形式,主要展示了民间的生活用具、农具等。</p> <p class="ql-block">  馆内也有现代著名艺术家们的画、摄影、工艺美术作品,展示了“中国第一水乡”周庄的浓浓乡情。</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到处都是周庄的历史,是了解周庄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周庄还有一家极具特色的博物馆,它就是位于古镇内的一家来自台湾的文创品牌,饱含艺术与文化气息,更是一座寓教于乐的遛娃乐园一一纸箱王主题创意博物馆,里面陈列着许许多多的用纸制作的工艺品,造型丰富多样,颜色多姿多彩,从家居品(柜子、凳子、椅子)到艺术作品(财神爷、土地公)等造型千变万化,你很难想象就是这么的一张纸却能够幻化出多种多样的形态,可以说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这里做不到的。</p> <p class="ql-block">  纸箱王主题博物馆分为纸箱故事馆、故事餐厅、蜜蜂故事馆这3个部分组成,其中纸箱故事馆主要是展示出售一些纸制工艺品,比如:灯笼、风车、彩灯等。</p> <p class="ql-block">  而故事餐厅则丰富多了,里面全都是用纸制作而成的各种美食,如:红烧猪蹄、麻婆豆腐等。</p> <p class="ql-block">  蜜蜂故事馆主要是用纸片的形式来介绍各类的小说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不过,要说到最让人感到震惊的就是,博物馆中这辆火车,它居然还能够载人。你很难想象,这些用纸制成的艺术品,光是在造型上就让人觉得栩栩如生,而且还能够承受人体的重量,非常牢固。</p> <p class="ql-block">  这么神奇又极具创意的地方,最适合带上家里的小孩子一起去游玩体验,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纸箱王二楼的拿铁玩石艺术客栈,店如其名,以钢材、石头这两种元素,打造出充满艺术气息的主题艺术客栈,是江南水乡里独一无二的住宿体验。</p> <p class="ql-block">  独特的阳台设计,可以一览纸箱王创意园区的全景,温馨典雅的亲子套房,加入“纸箱王”纸的点缀,打造出与众不同的童趣玩心。</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中国最早的大型水乡情景剧,《四季周庄》是中国第一部呈现江南原生态文化的水乡实景演出,演出在“小桥、流水、人家”的经典环境里展开,以特有的水乡表现手法,再现中国第一水乡周庄的文化特质和迷人情韵。</p> <p class="ql-block">  以“小桥流水人家”的唯美环境为背景、以写实艺术的舞美意境、美轮美奂的灯光设计、优美震撼的音乐效果、浪漫风趣的舞蹈展现,融合原住民们自然平常的情景表演,演绎出春天的雨巷、夏天的采菱、秋天的收割、冬天的雪景展现周庄的四季风情与农耕生活。</p> <p class="ql-block">  这部以春夏秋冬为背景、以浪漫爱情为线条、以周庄民俗为笔触,给观众描绘出一场横亘时间与空间的周庄视觉盛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