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侃红楼——难辨真假的梦(1)

美友443069235

今天,我们一起来解读《红楼梦》第<font color="#ed2308">五十六回</font>,贾宝玉梦中见到甄宝玉这样一个<font color="#ed2308">真假难辨</font>的梦。 <b>一、故事本身,是一个童真无邪、妙趣横生的梦</b>。<br> 曹雪芹写这个梦,是轻松的、愉悦的,充满着童趣。之所以这样说,我们可以从<font color="#ed2308">做梦的起因</font>、<font color="#ed2308">梦中</font>见到的人和事、<font color="#ed2308">梦后醒来,</font>三个方面来分析:<br> <b>一是此梦因贾宝玉好奇而起。</b><div> 书中说的是有一天,<font color="#ed2308">江南的甄家</font>进京来谒见,顺便派人来贾府拜见。因为他们两家是世交,一直有密切交往。不仅打发仆人来送礼,还派了女人专门来拜访。礼数周全、亲密融洽。就是在这过程中,甄家的几个女人见到了贾家的宝玉,都被吓了一跳。因为她们发现,<font color="#ed2308">贾府的宝玉和甄家的宝玉长得一模一样</font>,不差分毫,难辨真假。细说起来,两个人竟然连性情都一样。于是这件事就被甄贾两家的人当成话题说来说去。<br> 那贾宝玉自己有些不信、也有些好奇。而史湘云的话,勾起了他一探究竟的心。看史湘云怎么说的:“你放心闹吧!先是'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font color="#ed2308">如今有了对子,</font>闹急了,再打狠了,你逃走到南京去找那一个去”。这话正点中贾宝玉的痛楚,嘴上说着“你们净胡闹。有也罢,没也罢,与我何干。”心里却是疑惑:“若说必无,然亦似必有;若说必有,又并未目睹”。就是带着这样的情绪贾宝玉进入了梦中,<font color="#ed2308">去找寻</font>是否真的有个和<font color="#ed2308">自己</font>长得一模一样、也叫宝玉的人存在。</div> <b>二是梦中贾宝玉所见所遇都是孩童的心思</b>:你和我名字一样的、长得竟也一样,难道还有什么别的方面也是一样的吗?<br> <b>1、进了一个像自家的大观园一样的花园</b>。宝玉入梦就见自己来到一座花园,他心想“除了我们的大观园,更又有一个这样的园子。”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迎面还遇到一群说说笑笑的丫鬟们。<div> <b> 2、丫鬟们也是直呼“宝玉”的名字</b>。梦中的贾宝玉见到来人,心想“原来除了袭人晴雯平儿,也竟还有这一干人”。就见那些人说笑着喊他:“宝玉,怎么跑到这来了?”这情况和自己家里一样,丫鬟们不叫他“爷”,而是直呼“宝玉”的名字,尊卑贵贱,都不在话下;有的只是人性的平等。<br> <b> 3、真有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人存在。</b>梦中见到的丫鬟们误以为贾宝玉是甄宝玉。贾宝玉开口说话:“不知这是哪位世交的花园,姐姐们带我逛逛”,完全是孩童心态,好奇、贪玩。而这些丫鬟发现“原来不是咱们家的宝玉”,便要赶那贾宝玉离开。从他们的话中贾宝玉才知道“这里也更真还有一个宝玉在啊。”真的和自己长得一样,因为连贴身的丫鬟们都认错了两人。</div><div> <b>4、甄、贾宝玉都得祖母溺爱</b>。这里的甄“宝玉”二字不是谁都可以说的,是因为老太太、太太为保佑他消灾、延寿,才让丫鬟们叫的。但宝玉本人是不许丫鬟以外的臭小厮随意乱叫这两字的。因为“女儿何其珍贵”。听这话,何其相似,是不是误以为回到自己家中,甄宝玉就是贾宝玉自己啊!<br> <b>5、怡红院之外也还有个院落。</b>梦里进入一个院落,和贾府的大观园里的怡红院一样。进到屋内,见到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人,正躺在床上。此刻,是不是梦中的人也会恍惚:这到底是什么所在啊?怎么一切都和生活中的情景一样呢?<br> <b> 6、甄、贾宝玉都有一个牵肠挂肚的妹妹。</b>梦中的少年叹息,丫鬟们就笑问他:“你不睡又叹什么?想必是为你妹妹病了,你又胡愁乱恨呢?”这些话正是怡红院中的丫鬟们每每打趣贾宝玉的,梦中再次听到,竟然是甄宝玉的丫鬟们说的。而且,几句玩笑告诉读者,甄宝玉也有个让他牵肠挂肚的、体弱多病的妹妹。<br> <b> 7、甄、贾宝玉彼此渴望相见。</b>梦里见到的甄家宝玉也想见见贾家的宝玉,便也在梦中去会他了。谁知也只见到一副皮囊,<font color="#ed2308">真性情</font>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便和丫鬟们惋惜。自己见自己,是最难的,也不是说见就能见得到的。<br> <b>8、甄、贾宝玉终于见面了</b>。贾宝玉说自己来找宝玉,甄宝玉说“原来你就是宝玉?”两人千回百转,终于见了面,拉住彼此的手,欢喜异常,都怀疑是不是在梦中。<font color="#ed2308">宝玉宝玉,找你找的好苦啊。</font>原来你在这里!<br> <b> 9、甄、贾家的老爷一样大煞风景</b>。两个双向奔赴的宝玉刚刚见了面,要互诉衷肠、一吐为快,呵呵呵,好梦不长,突然一句:“老爷叫宝玉”,把两个宝玉都唬了一跳,一个要走,一个拉着喊:“宝玉别走!”。到此,这个梦结束了。<br><br></div> <b>三是宝玉出梦仍在趣味之中,且意味深长。</b><br> 写宝玉做梦醒来,仍然让人忍不住笑意满满,感叹作者文字的娴熟和高妙。<div> 我们来看曹雪芹是怎样写的:且说袭人见他梦中喊自己的名字,就问他:“宝玉在哪?”神意恍惚的贾宝玉指着门口说:“才出去了”。<br> 是不是画面感十足?闭眼想一想,挺好玩的。一个躺在床上,睡得迷迷糊糊的少年,说着不清不楚的话,告诉身边人,自己刚刚出去了。呵呵呵,真的太传神了!!!<br> 袭人的话更增加了喜感,连宝玉自己也禁不住笑了:“那是你<font color="#ed2308">梦迷</font>了,你揉眼细瞧,<font color="#ed2308">是镜中自己的影子</font>。”这是作者埋下的伏笔,虽是句笑谈,但却万不可当成笑话一笑了之喔。</div><div> 麝月所作的补充更是寓意深刻,思考良多。听了袭人的话,麝月补充说:“怪道老太太常嘱咐,小人屋里不可多放镜子。小人魂不全,有镜子照多了,睡觉惊恐做胡梦”---<br> 我们用白话梳理了一下梦的内容,梳理中也是忍俊不住:曹雪芹真是了不起,自然流淌的文字,就把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心性自然流露出来了,没有丝毫牵强斧凿的痕迹,那份好奇、幽默、童真,皆跃然纸上,令人拍案叫绝。</div> 这是不是一个有趣好玩的梦?表面看,不错,正像我们花费大量笔墨梳理的那样。可是如果仅仅如此看,一笑了之,我们就又被作者欺瞒了去,又是不会读红楼啦。 (本文照片来自网络,向原创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