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教研之帆 启教学之航 ——记万里春名师工作室说课研讨活动

Sokäch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了促进数学深度理解,提高教师的研课意识,万里春数学名师工作室围绕“深度学习:关键问题与真实任务设计与思考”这一主题,在4月26日下午开展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孙伟老师主持,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启了灵魂碰撞的说课研讨之旅。</span></p> 观摩录像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首先,全体老师对三节课进行了认真地观摩,第一位出场的是吴杭老师,他为我们带来了《平均数》。</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吴杭《平均数》</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吴杭老师从投篮比赛情境入手,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同时以“一个数代表投篮水平”贯穿始终,揭示了平均数。然后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对平均数的概念进行了再次理解。</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吴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入,彰显了自己的特色,使得课堂效率大大的提高。</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尹管仲《比的认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其次出场的是尹管仲老师带来的《比的认识》。尹管仲老师开门见山地直奔主题,引导学生认识比的组成,紧接着,尹老师通过两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从足球比赛的比分素材和做包子面粉水比例入手,引出了两种类型的比。</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尹老师用他亲和的教态、丰富的语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师生和谐互动,课堂生动有趣,启发性感染性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尹老师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独立思考去获得数学知识,使学生得到了主动的发展。</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戴清清《复式条形统计图》</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三个出场的是戴清清老师。戴清清老师从“双手投篮单身投篮”的问题,引出了“哪种方式投球个数更多”的思考,通过打分的方式引出复式条形统计图阐述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戴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合作,通过观察比较,并让孩子们到大胆展示自己的方法,交流自己的想法;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时达到思维碰撞,让学生的认知从模糊走向清晰。</span></p> 小组研讨 代表发言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观课之后,执教教师也进行了简单的说课。随后,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老师们积极分享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和困惑,教研气氛浓厚,在共修,共创中收获成长。本次教学活动为每位教师提供了互相交流研讨的机会和平台,更好地促进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提高。</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课堂教学不仅仅要注重知识的讲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同时,教研活动合作、对话、专业探究的过程,加强了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在这样的研讨气氛中,我们的教学质量将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将在更高效的课堂中得到有效提升。</span></p> 专家引领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导师万特</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后,万特点拨了此次活动的两个思考点。我们应当从真实任务和关键问题出发进行改进:一个好的课堂应该是具有真实任务进行去激发学生思考的,尽可能做到少主题多覆盖,而教师的提问更应该经得起反复研讨,使问题开放突破边界,从而接近科学本质,这是大家值得深思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每一节好的课堂,都需要教师不断反思、打磨,只有这样教研人的思维才能洗礼,智慧的火花才会闪现。所谓越努力,越幸运,工作室成员将一直跟随万特的脚步,追寻教育的真谛。</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万里春名师工作室出品</span></p>

老师

研讨

学生

教学

教师

教研

课堂

投篮

工作室

平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