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民间花会

吕殿增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史料记载,天津市宁河区民间花会始于元代,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经历代传承一直延续至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宁河地区从事民间艺术活动的组织,习惯称为“会”,一道会也就是一个民间艺术团体,据不完全统计,建国前宁河共有36种舞蹈,151道会,现存的有21种舞蹈,130余道会,其余的已完全或大部分失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宁河民间花会特点之一是形式多样,如解放前宁河,河、淀、洼、塘极多,水边芦苇丛生,很多贫苦百姓依靠织席、编篓为生,用碌碡轧苇子这一特定的生产劳动情节,编演出《碌碡会》,演出了妇女在推碌碡过程中谈家常,叹命运,诉说悲怨遭遇。因是真实生活的反映,虽然舞姿单调,却生动感人,引人深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飞镲》也是很有宁河特色的一种民间花会,此会起源于宁河沿海各地的渔民当中。每当春秋渔汛到来,欢乐的人们齐集海边,表演飞镲以示庆贺,祈祷出海丰收、平安。后逐渐发展到逢节日演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芦台《飞镲》是以双手执镲敲击作响与舞蹈相结合的一种花会。芦台附近各村之“飞镲”演员一般为四到八人。每人扎彩绸头巾,上身穿紧袖短靠,下身穿灯笼裤,腰系彩带一条,个个英姿飒爽。他们每人手执一对飞镲,直径约为1尺左右。在镲的中孔内,系一软皮条,可以缠于手上,皮条下飘六七尺长的红绿色彩带。在大鼓的伴奏下,演员做出各种舞蹈动作,飞镲上下翻飞,铿锵作响,彩穗旋抖,似在金光闪动下,燃起的团团火焰。凝重的鼓声与清脆的镲声交融,节奏和谐,演员步伐整齐,观者倍感振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外,“小车”、“旱船”、“长亭”、“太平鼓”、“锯大缸”、“石锁会”等会种虽不是宁河的特产,但是传入宁河后,植根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上,经过本地民间艺人加工整理,丰富了表演内容,完善了表演形式,形成了宁河地区自己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如力与美相结合的“罗汉会”、“少练会”;热烈欢腾的“龙灯”、“龙灯八大帅”;优美文雅的“鹤龄会高跷”“渔樵耕读”、“什不闲”;乐趣横生的“高跷”、“秧歌”、“重阁”、“竹马”;姿健舞美的“中幡”、“狮子”、“打花棍”;富丽堂皇、美奂绝伦的“銮驾会”;专为“打鬼”袚除不祥的“篓子灯”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宁河《地秧歌》是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是历代劳动人民创作、继承、发展的结晶。分布在各乡镇。它最早产生于元代,一直流传至今。宁河地秧歌它活泼、诙谐、朴实、健美、欢快、红火。具有地方风格和民间色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潘庄镇《舞龙灯》早在清朝初期就有此会,300多年的舞龙灯史,演绎着世世代代龙的传人积累的丰富的耍龙灯技巧,孕育着一代代舞龙人。每到春节、元宵节时,龙灯在广场上狂舞,气势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俵口镇《舞狮》自古代传承至今,民间艺人都坚持着逢年过节,用舞狮来庆祝,狮子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欢乐,也带来了幸福。狮子会以其高超的技巧,高难的动作,灵活多变的造型,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芦台《龙灯八大帅》是集音乐、舞蹈为一体的民间广场艺术。开场是由一只巨“龙”表演打场,而后是“八大帅”表演。“八大帅”即八大怪,四对“人物”进行争斗表演,即蟹与蛙,鲶鱼和鲤鱼,大虾和螺蛳,鳖与蚌。把动物拟人化,形象生动,演绎的诙谐有趣,使观众开怀大笑,从而增添了节日气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车会》表演内容丰富,它没有固定套路,全凭演员临场发挥。表演内容主要有误车、跑车、过桥等精彩故事情节。伴奏曲调根据情节与表演内容而定,时快、时慢,所演奏的曲目多以欢快动听、节奏感强的乐曲为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丰台镇《竹马事》花会是传统的民间文化遗存,经几代人的精心维护、传授下延续至今。据传说,丰台镇小孙庄有个姓孙的厨师在皇宫御膳房任总厨师,在他退休还乡时,皇上御赐给他一道会叫“竹马”,内容是萧太后在侍卫和宫女的陪同下骑马打猎时的情景,后经加工改进为八名演员表演的花会《竹马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丰台的太平华”,此会为白蛇传中游西湖和水漫金山两折戏组成。道具新颖别致,两条彩船扎制得非常漂亮,它是用各色彩绸所幔制。装饰非常华贵。一船中坐许仙和五道子;一船坐青蛇和白蛇。演唱时两船并在一起在民乐队簇拥下用昆曲表述许仙和白蛇爱慕之情。八大怪由人装扮成鱼、蚌、虾、蟹、蛙、龟等形,表演时八大怪穿梭于两船之间展示各自形体和动作,两折会交错穿插进行,维妙维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潘庄镇《高跷会》特点是高跷腿约四尺,表演难度大,表演戏折内容多,打逗场面精彩,表演细腻,音乐伴奏,腰鼓、音锣都非常新颖。每年在元宵佳节中,高跷深受人们喜爱,六对演员的高超表演和即兴抓词常常引来观众阵阵笑声。把元宵节之夜的气氛烘托得更加红红火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芦台《长亭花会》演绎的是元朝王实甫杂剧《西厢记》中的一折,服装道具华丽,舞姿优美,动作协调一致,内涵丰富,可为众花会中之高雅一种,属于“阳春白雪”。观者比不上其他花会那么多,原因是“曲高和寡。然而长亭会伴奏曲为昆曲,有它的独特魅力,乍一听不太好接受,听上几遍,在不断地咀嚼中,颇耐人寻味,甚至能使人终生喜爱哼唱。有些着迷的人,“长亭”演出几天,就紧紧跟随几天,寸步不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潘庄镇《鹤龄会高跷》因是庆寿仪典会,表演上则突出“仪态端庄、情致安详”,始终要保持着“超凡入圣、六根清净”的神态,整个舞蹈以悠扬动听的吹奏乐,精美绝伦的仙禽道具,缓步轻歌的八仙人物取胜。在弦歌中不断变换着“走场串花”、“庆寿”、“献宝”、“孔雀开屏”等队形。构成一个极为和谐的优美境界,使人耳目一新,引人遐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芦台《罗汉会》起源于蓟运河码头搬运工人在闲暇之余,人顶人以自乐,后来演变成罗汉会。罗汉会简单说就是人驮人,一个人驮起六、七个人,或是几个人一层一层驮起数层。驮到一定的高度,最上的一个人被驮上去,做出造型后,即叫成像成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宁河民间花会的另一个特点是和宗教民俗活动的密切联系,演出活动一般多在庙会神诞和各种节令庆典。解放前芦台、潘庄、丰台、宁河等地区,庙宇众多,是多神庙、多信仰、多典仪的地区,于是庙会自然就成为各地区民间花会聚集、争强赌胜、竞技求荣的场地,庙会和民间花会就这样成了相互依附、促进繁荣、关系密切的好伙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芦台罗汉音乐会》属于佛传音乐,是中国佛教音乐中的一个分支,它在历代传承的基础上,不断的吸收、丰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征,它不同于晋北笙管乐,也不同于智化寺京音乐,而是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尤其是所用的调式的独特及“套曲”内涵的丰富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为京津冀地区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近年来,宁河区所辖的每个行政村和街道居委会都有两至三道花会,它的组织规模、表演技艺水平,也远近闻名,每逢春节、正月十五等盛大节日,就出会庆祝,演出场面浩大、花会表演队伍首尾数里,载歌载舞,蔚为壮观,每到一处便是人山人海,一片欢腾。每道花会都犹如一朵不断变幻的流动花团,绚丽多彩,在人们的簇拥下,从这一街流向那一街。鼓乐声、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每年元宵节举办民间花会展演已成为宁河区年文化习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宁河区民间文化艺术已经日益成为全区群众文化特别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每年区、镇、乡都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发掘、保护和人才的培养,每逢春节和重大节日都要举办民间花会展演活动,影响日益扩大。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作者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吕殿增,副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员,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天津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理事、副秘书长,天津七里海文化与生态保护研究院理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长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全身心的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播,挖掘、记录、抢救岀许多年代久远,鲜为人知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多种方式传承、传播民间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发表学术论文和著述百余篇,有多篇学术论文收入中国农业博物馆主编的《二十四节气国际学术研究文集》;国家文化部艺术中心主编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中国文化研究论坛》;《世界学术文库》(华人卷);清华大学主办的全球最大的数字图书馆《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著有《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2014年),《杨家将传说(杨七郎墓传说)故事集》(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2016年)这两部非遗专著已由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永久收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喜欢听故事的朋友点击下面链接欣赏民间传说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28xe7sgd?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民间传说故事集</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6ptxw0l"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传承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a></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喜欢戏曲的朋友,点击下面链接欣赏京剧、评剧、芭蕾舞剧,可以居家天天看大戏。</span></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1ulsq6hv?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 22px;">精选中国评剧经典剧目100部</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1k9f0wkx?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 22px;">中国评剧名家名段荟萃</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2lxhnzej?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 22px;">红色经典:现代京剧唱段集锦</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1uzy7cfx?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 22px;">电影芭蕾舞剧经典唱段集锦</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