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教且研,一路生花

浮生若茶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且教且研,一路生花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古田七中语文教研组网络研讨纪实</p> <p class="ql-block">  为解决"双减"政策下语文作业设计方面的困惑,同时应对宁德市当前疫情防控的需要,古田县第七中学语文教研组于4月11日进行了一场网络主题研讨活动。语文教研组全体组员认真学习厦门市曾艳娟老师、吴健勇老师的文章《单元统整 任务驱动 支架助力——"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并积极发言讨论。</p> <p class="ql-block">  首先,语文教研组组长黄迎华在本组教研群发布了本次网络主题研讨活动的学习内容及要求。</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学习内容简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教师们各抒己见</b></p> <p class="ql-block"><b>陈丽郁:</b></p><p class="ql-block"> 优化作业设计的一大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只有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了,才能有效落实作业。的确,想要让学生高效得完成一份简约而不简单的作业,一定要先从课堂进行变革。反思自己的备课过程,常常是在课堂的组织形式上进行反复斟酌,备课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学生没有过程参与的学习,就不是真正的学习,但过分强调过程参与的学习也是低效的。在哪里,哪里就会开花。我们眼里有作业,心里更要有学生。让我们在“双减"政策的驱动下,更加坚定有力地走好教育教学之路,向教学更深处漫溯。</p> <p class="ql-block"><b>周剑弘:</b></p><p class="ql-block"> 作业是为巩固学习的内容,或者说为检测学习的成效如何,并且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一致使学习的内容得以内化。怎样更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单元统整 任务驱动 支架助力——“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这篇文章中为我们从三个维度进行详实的阐述,其中关键词是——单元、任务、支架。作业的设计是契合教材的设计,是对教材设计的延伸。简单地说,是学什么就练什么,检查什么。在这个基础上考虑作业的难易、层次。语文的作业离不开语言和文字,同时,语文作业更要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注重思维逻辑层面的能力发展。</p> <p class="ql-block"><b>高雅娟:</b></p><p class="ql-block"> 语文作业的设置重要的是要服务于学生,服务于课堂。作业在精,不在多。要将作业的量控制在有限的时间里,减少机械性抄写类作业,同时提升作业的“质”,让语文作业真正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做到课上的学习与课后的作业紧密配合,进而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p><p class="ql-block">因此"双减"政策下的作业布置,应立足"课堂教学",设计"高效作业",以体现"分层性";着眼"语文实践",设计"创新作业",以呈现"开放性。</p> <p class="ql-block"><b>李晓华(初一):</b></p><p class="ql-block"> 通过学习,我对作业设计有了全新的认识。目前作业设计存在着作业功能单一、作业时间过长、作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作业的质与量,导致学生学习低效、负担重。所以要想真正为学生减负,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作业建设理论基础,站到一定高度,宏观把控作业设计。</p> <p class="ql-block"><b>陆凤英:</b></p><p class="ql-block"> 通过学习,我意识到“双减”政策是旨在让学生回归学校,减负增效。高质量作业可以为教学提供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作用,因此,我们作业设计也要改变以往“高耗低效的”状态,设计出与学生实际相匹配的个性化作业。教师要有大语文观念,可以单元规整为抓手,任务驱动为途径,让作业精而有趣,形式多样化,并实施分层次布置,如基础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相信能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p> <p class="ql-block"><b>黄迎华:</b></p><p class="ql-block"> 今天阅读了曾老师、吴老师的这篇文章,我对作业设计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基于课本的作业可以如此丰富多彩。这篇文章涵盖了当下语文教学的几个核心理念--"单元统整″、"任务驱动″、"学习支架″,有助于我们更新教学理念。在作业设计方面也给了我很好的启示:只要我们将作业设计融入到日常的教研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立足课本,开发作业资源,并对学生展开有序地训练。那么学生的学科素养就会得到落实,学习方式就会发生变革。“双减”政策之下,作业减负增效刻不容缓,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向未来!</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研讨之路还在继续。让我们且教且研,将这一径长路点缀得花香弥漫!</p>

作业

语文

设计

双减

学习

学生

教研组

单元

研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