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话“观鸟”

本海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百鸟朝凤》</b><b style="color: rgb(1, 1, 1);">是中国十大民族器乐曲,表现出鸟的欣欣向荣,也借寓人们的繁荣昌盛。我以此曲为音乐背景,展示百鸟争鸣,百鸟争艳。音乐给我们引向广袤无垠的大草原,看雄鹰在翱翔;在雲雾飘逸的清山绿水,听丹顶鹤引颈高歌;在波澜起伏的芦苇丛,拍攝中华秋沙鸭展翅齐飞;在山涧树林,录制迤逦动听的鸟儿声。人们常说“鸟语花香”恐怕就是对大自然的美好愿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古人在描写鸟的诗句总是带着哀与乐,犹如:“杜鹃鹧鸪啼凄凄”、“神鸟蹁跹传喜讯”,不胜感叹。鸟与我们就是这样息息相关,借鸟抒情。唐代诗人孟浩然一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也就诠釋鸟与人的亲密关系,在民间也流传不少人与鸟休戚与共的动人故事,有流传千年“望帝禅让化杜鹃”,布谷声声催耕耘;有西施给喜欢看她画眉的鸟,取名画鹛;有喜鹊甘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等诸多故事。古代还有把鸟奉为图腾的原始部落,他们崇尚鸟,奉为神灵,想必也有其历史渊源。鸟与人类共同进化,共享这个星球带给我们的欢乐世界。然而人性分裂出的过度贪婪,侵占了鸟的自然环境,把它们挤压到难以生存的生活空间,致一些鸟类逐步衰退,消亡。故此,我们势必伸出拯救的双手,挽救濒临灭绝的鸟类。白居易吟:“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诗人慈善的诗句,透视古人爱鸟心切的襟怀,以此为鉴,古人在一千多年前已把鸟视为人类知己,爱鸟之风早就是文人墨客之秉性。</b></p> <p class="ql-block"><b>  今年四月十二日,在南岸茶园庆隆高尔夫小镇,何智亚主持的朋友聚会的坐谈会上,马开宇给我们讲起他九年来观鸟的经历,也算给我们讲了一堂有关鸟类的科普知识课。为此,特约开宇朋友为指导,编辑和制作了这篇《百鸟朝凤话观鸟》,希望能给读者了解观鸟的意义及做好鸟与人类共同生存的环境保护工作。 </b></p> <p class="ql-block">  中国鸟类各种各样,林林总总,大概就1400多种,最普遍的要数我们几乎天天可看到的麻雀,而很少看到千姿百态,稀奇珍少的朱鹮、勺嘴鹬等等,它们珍少得几乎濒临灭绝。它们真的是唱国际歌的时候了,我们人类再不伸出拯救的双手,有些乌类就将与人类永世绝别,恐怕我们的后人连它们的化石都无处寻觅,如此下去,人类的生态环境也随之恶化,继而也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这不是危言耸听,这就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则。所以,人类不要再去侵占鸟类的栖息地,再不能因农药除病虫害而伤害鸟类。</p><p class="ql-block"><b> 2018年,我到秦岭洋县(陕西省)去过,了解到中国大部分地区因为庄稼施农药,致朱鹮几乎灭绝,中央台曾报道过,在深山老林的农耕地没施农药,还有7只朱鹮,这还是发现朱鹮第一人刘荫增在1981年历时三年,行程5万公里才发现的。说起朱鹮,在19世纪相当普遍,俄罗斯,中国,朝鲜和日本的田野,山林都能经常发现,有人猎捕也司空见惯,但到20世纪,朱鹮数量极速减少,基本上各国都绝了踪迹。刘荫增在洋县发现7只朱鹮后,日本赠送大量经费和设备支助专家努力保护,且建立保护基地,四十年多年后,才使该鸟类繁殖到现在的7000多只。现在洋县,农民在田里耕作,朱鹮在田边觅食,田原风光,仿佛置身在反璞归真在笔墨山水之间。在洋县爱鸟蔚然成风,农田再不施农药,也不骚扰朱鹮栖息地,营造朱鹮的人间天堂,洋县已被称谓“朱鹮之乡”。日本为啥为朱鹮如此上心,因朱鹮是日本天皇的圣鸟,历代天皇死后大都葬在桃花岛(也称朱鹮岛),天皇即位,皇后冠上必须要佩戴朱鹮羽毛。而朱鹮在日本灭绝,他们就不得不求助中国这7只朱鹮繁衍。现在日本的朱鹮,都是往届中国领导人访问日本赠送的朱鹮后代。</b></p><p class="ql-block"><b> 因朱鹮是伞物种(指某一物种的生存环境需求能函盖其它物种生存的需求,在对该物种进行保护的同时也能为其它物种提供保护伞。)保护好朱鹮,对整个生态环境有积极重要意义。</b></p> <p class="ql-block">  在洋县姚家沟,目睹野生朱鹮,其体态秀雅,全身白净,但在繁殖期,朱鹮则用头在耳根的色馕素的“胭脂”塗抺成黑灰色,避免天敌发现。是鸟类唯一会塗脂抹粉,梳妆打扮的鸟。特别是展翅起飞时,轻盈矫健,如似宫庭玉女翩翩起舞;降落时,伸腿踏枝,双翅款款收拢,恰似仙女下凡,妙不可言。朱鹮也是奉行“一夫一妻”制,若一方丧隅,另一方则独守终身而不另求它欢,所以有“爱情忠贞”的赞谥之词。在野外村庄,第一次看到朱鹮,不由人想起古人那一句:“朱鹮戏鲜藻,徘徊流涧曲”,那一幅诗情画意的田原风光,油然眼前。本来朱鹮也曾提名国鸟候选之一,但因和丹顶鹤相比“知名度”和“历史背景”原因,而未被“青眛”。(图为洋县朱鹮保护站雕塑像)</p> <p class="ql-block">  我们常问,观鸟不就是看鸟吗?所以此篇以此为题目,漫话说“观鸟”。</p><p class="ql-block"> “看”和“观”,就中国字典解釋,也有相近似的意义。其实不然,就“看”的本义是远望之意,而“观”的意义含“观察”之意思。用在看鸟和观鸟时,也就有不啻之别了。看鸟差不多就是看鸟呼啸而过,或看鸟停站枝头,最多能说这个鸟儿漂亮,这个鸟儿不漂亮等等。简单说看鸟仅是看看新奇。“打鸟”(用相机拍攝鸟的动态的人之称谓)则是用相机拍攝鸟的动态,捕获鸟的美姿,追求惊鸿一瞥的美感。而观鸟有一种研究的性质,要用望远镜观察鸟的属性,它的生态环境,记录时间,地点及它的种群数量,觅食区域,当然也要拍攝鸟的姿态,且对照鸟目种应证鸟名,如果是从未发现的鸟,经证实,可有给新物种鸟的命名权。看鸟,打鸟,再到观鸟是不同目的三个阶段性,我理解就小学生,中学生到大学生。</p> <p class="ql-block">  中国鸟类前面说了大概有1400多种。(全世界大约也有9000多种)其中给中国鸟命名的中国人仅三人,他们是:1932年,由任国荣在广西发现且命名的金额雀鹛;六十三年后,1995年由李桂垣教授在四川雅安天全发现并命名的四川旋木雀鸟;进入二十一世纪,2008年广西大学鸟类学博士蒋爱伍和周放在广西西江上游弄岗发现并命名的弄岗穗鹛鸟。为什么中国鸟大都是外国人命名的,这就要说到观鸟这个组织的历史渊源。他们百年前就到中国,观察鸟类分布情况,且命名鸟种及归属。就连我们司空见惯的麻雀,都是外国人命名的。说到麻雀,岁数大的人都还记得58年把麻雀归为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而以灭之。其实麻雀是益鸟,它食害虫保护庄稼有益农业,还是功不可没的。在那一埸灭“四害”运动中,我国本土麻雀几乎绝迹。九十年代后期,地方政府给麻雀正名“平反”,同时从俄罗斯引进100万只麻雀,现在我们看到的麻雀几乎都是俄罗斯麻雀繁衍的后代。同时也开展爱鸟的积极宣传,并把麻雀列入二类保护初物。现在国家以制定保护鸟类的法律条款,【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条】大意是:若有人伤害鸟类,均可追究法律责任,情节严重的,可判十年徒刑及罚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祟尚龙凤呈祥文化,其实龙,凤均是虚无之物,而貌似凤凰的鸟到有。据载,东北黑龙江有人拍到一张“凤凰”形鸟的照片,经专家认定不是人为伪造的照片。说明现实中确实有一种鸟像似凤凰,不过还待观鸟者目睹且拍到照片,了解到它的特性和生活区域才能科学认定,现实版的凤凰鸟仅是冠以的虚名,实际照片上所谓的凤凰鸟就是红腹锦鸡,传说中的凤凰还不能说它是神化,上面那张照片,其形态还真有点象传说中的凤凰,尚有一天,某人拍到一张真正的凤凰鸟,那可能会轰动世界,振奋鸟类学的专家们。(图右上照片东北一农民拍的所谓凤凰鸟)</p> <p class="ql-block">  红腹锦鸡,你着它走路好潚洒,一副坤士的派头,好象真的是王子下山。有人称它是现实版的凤凰,或许它也听懂了人们对它的赞赏话,显得有些漂漂然,走起路来,两羽长尾,真的有点拽,左一晃,右一摆,在林子里逍遥自在,因红腹锦鸟是中国特有物种,也曾提名侯选国鸟,但名字没取好,带个“鸡”字,有丧大雅,未登荣座。不过在2011年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每国均须举牌国鸟入场,我国代表队只好临时以红腹锦鸟代国鸟,所以有了“临时国鸟”的金字招牌。故而红腹锦鸡身价徙涨,居然“傲视群雄”,对它的“妃子”们,也大展“雄风”,自诩百鸟王子而“孤芳自赏”。它以植物种子为食,野生红腹锦鸟栖息在甘肃南部和陕西秦岭一带,陕西省宝鸡市就是以因红腹锦鸡称谓宝鸡而命名。它一般在海拔500—2500米的高山阔叶林出没。它生性机警,胆怯怕人,听觉和视觉敏锐,有一点风吹草动,便立马逃遁,以植物的叶芽,花果为食,也吃田间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当然也可要吃昆虫补充蛋白质。它走路“扬扬洒洒”,有时也“大步流星”。你不要以为它自持高傲,目中无人而看不惯它,你最好三缄其口,千万不要去招惹它哈,它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一旦发生“纠葛”,肯定是要吃“官司”,而且输的是你。</p> <p class="ql-block">  中国鸟类学的书,我在图书馆也浏览了一些,最令我特别注目的是几乎濒临灭绝的中华秋沙鸭,上个世纪基本无人观察到。记得小时候我家乡(重庆南岸区大兴场)长江江畔的黄腊滩,秋沙鸭成群结队,在沙滩芦苇丛中栖息,在江中觅食,然而61年灾荒年生,有人就开始捕秋沙鸭而裹腹,还称之“打鸭祭”。从此,秋沙鸭就在黄腊滩绝了踪迹。九十年代,国家出台一系列环保措施,如退耕还林,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和禁捕鸟类的通告,得以恢复一些鸟类的生存空间,中华秋沙鸭在全国多个城市才得以一展仙姿,确实令人兴奋。就连重庆綦河江津段都有了中华秋沙鸭的活动轨迹,上面三张照片就是我朋友拍到的,真可钦可佩。而我朋友说,现实中没有秋沙鸭,我也拍不到,我能拍到秋沙鸭的存在,是重庆环境保护在逐步改善的佐证,这就是观鸟者的责任。当然我也希望将来在重庆任何村寨,山川河流都能看到中华秋沙鸭戏水斗艳,让人与鸟和谐相处,大同世界同此凉热,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  大家知道森林与人息息相关,而鸟就是森林的保护者,称之森林医生,鸟还为植物传播种子,鸟类在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鸟类还是考量人类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好多社会文明进步发明都是受到鸟的启迪,我想人类是不是因鸟的悦耳鸣叫声而创造了诗歌及音乐?候鸟的迁徏,是不是让草原人也知道要转场饲牧?但可以肯定的是,人类想象鸟儿那样飞,才发明了飞机。</p><p class="ql-block"> 鸟是自然界的精灵,它美丽的外貌,色彩斑斓的羽毛,优美的飞行姿态,婉转清脆的鸣叫,都能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愉悦。我们也常说喜鹊叫,喜事到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每天清晨听到窗外树枝上的鸟儿鸣叫让我们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或许鸟的鸣叫是向人类问好,祝福我们和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星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勺嘴鹬,主要栖息在北极东部海岸和俄罗斯西北尼亚地区,越冬迁徏经中国江苏盐城、广东、福建、海南岛、香港等地。嘴端扁平象勺子而得名。勺嘴鹬现属极度濒危物种,因它迁徏途中经盐城海滩涂,曾经盐城原准备开发滩涂而为它要在此地觅食,观鸟会提文动议而改变企图。</p> <p class="ql-block">  绿孔雀也是极度濒危物种,也跟熊猫一样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今不到600只,主要生活在云南西南部的瑞丽,怒江,澜沧江,红河海拔600米至1400米高山河谷。二十一世纪初云南红河区域准备开发绿孔雀栖息地,也因观鸟组织提出动议而停建开发项目。</p> <p class="ql-block">  鸟类的名字与花同名的仅有杜鹃鸟。这个问题引起我对杜鹃鸟的关注。杜鹃鸟其实是夏季迁涉到北方繁殖的候鸟,冬春又回南方。杜鹃鸟有很多种类,鸟类学书上把杜鹃鸟归为一个科。有大杜鹃鸟,叫声似“布谷”,叫布谷鸟;三声杜鹃鸟叫声似“米贵阳”,又叫米贵阳鸟;四声杜鹃叫声似“快快割麦”,我们称之谓子规鸟。杜鹃鸟的口腔和舌都是血红色,人们以为杜鹃鸟日夜鸣啼催人耕作而把血叫出来了,且把春天开花的一种植物染红也冠予杜鹃名,称杜鹃花。唐代诗人王维有句诗曰,“千山响杜鹃”和“又是满山杜鹃红”,一诗两杜鹃,把鸟与花叠名区别得如此玄妙,不愧文豪也。不过,杜鹃纵然千般好,但它不会筑巢,也学斑鸠一样,“鸠占鹊巢”。斑鸠占了喜鹊的巢,但它自己产卵,自己孵,自己撫养。而杜鹃鸟把卵产在其它鸟巢,让鸟巢的主人邦它撫养,更恶劣的是杜鹃幼鸟先孵出来后,把主人的亲仔挤出窝摔死,好吃独食。杜鹃鸟的这一特性居然省了撫养幼鸟的责任。这些“闲事”听起来有点有趣味,但按人类的社会规则,完全没有道德观念,但杜鹃鸟有这习俗,我们又拿它奈何?</p> <p class="ql-block">  候鸟迁徏路途遥远,少则5000多公里,多则上万公里。一路上它们安全,觅食,栖息地等如今已广泛受到人们的关注,各地方相继都成立观鸟监测点(观乌会成员及自愿者组织的)。重庆得天独厚有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因鹰,隼,雕等猛禽并非靠扇动羽翼飞翔,主要还是靠滑翔,而滑翔还是受上升气流影响,重庆南北平行山脉(稍偏东一点)就是天然的地理条件,南方的侯鸟大都选择重庆平行山脉飞往北方往返。看了本视频就可了解重庆为什么有“鹰飞之城”之称号。(视频由重庆老马提供,邵令旭添加字幕)</p> <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多地了解大自然,有些观鸟者更是舍身不顾自危,蹲在水里,一泡就是几个小时,其精神令人钦佩。我们不是要怎么赞叹观鸟者,仅需我们的行为对鸟类亲近一些,就是对观鸟人最大的褒奖。我总想听听重庆老马讲他们观鸟时经历的艰辛和一些观鸟时发生的故事,但他都缄口默然,他说你多写鸟的可爱,让人们都来关心鸟的生态环境,我就十分欣慰了。</p> <p class="ql-block">  近些年,全国各省市都成立了观鸟协会,会章中明确制定会规是研究并保护鸟类栖息地;引导并推广观鸟产业的发展。观鸟是一项公益性活动,其目的都是对社会的奉献,有的观鸟者栉风沐雨、爬山涉水,苦蹲在荒山野岭,就是为目睹鸟类的生态活动范围、种群繁殖数量等,也给地方政府提供生态环境保护参改措施,当然也是鸟类学专家的参改资料。</p><p class="ql-block"> 可喜的是我国观鸟活动方兴未艾,各地都相继成立了观鸟组织,这项活动也开始在青少年中开展,保护鸟的生态环境也后继有人,这是鸟类的福音,相信不久的将来,鸟类会有更大的栖息空间。</p><p class="ql-block"> (图片除署名外均选至百度网盘)</p><p class="ql-block"> 【版面中华秋沙鸭是重庆老马在一重庆市綦河江津段拍攝的】</p> <p class="ql-block">  下面是网名“重庆老马”多年在全国各地拍到的几种鸟。老马退休后,经朋友引见,和一群观鸟人走南闯北,全国三十一个省市(除台湾外)都去过。在新疆拍过“黄喉蜂虎”,在内蒙拍过“草原雕”,在青海拍到胡兀鹫,在西藏拍到“黄颊山雀”,四川的“山鹧鸪”,“白腹锦鸡”云南的“棕腹仙鹟”,河南的“红腹锦鸡”,重庆金佛山“红胸角雉”等等,我国1400种,他都观察和了解了1000多种,用他们的自嘲的说法,掉到“鸟坑”九年多,不可“自拔”。按众多观鸟人的称谓,他可能应属“鸟人”(即:热衷于观鸟的活动,熟悉鸟的种类、习性,为保护鸟做出了积极贡献)了吧。我在写这篇文时,他又到了云南,不知有无惊喜,但还是祝愿他“鸟途”平安,毕竟七十多岁的人了,为观鸟付出的也太多太多了。</p> <p class="ql-block">  黄喉锋虎属候鸟类,喜食蜂之类昆虫,数量稀少,仅新疆阿勒泰,伊宁哈巴河地区有发现。黄喉蜂虎鸟名其身,喜吃蜜蜂,可算是蜜蜂的天敌,养蜂人恨之入骨,好在它吃得不多,不至于倾巢復灭,再说它有“免死牌”奈它不何,也就忍气吞声。“蜂虎”有时也“沾花惹草”,靠尖细的长嘴吸允花蜜,看起来有点行为不俭,其实也是它的天性。看在它羽毛色彩斑斓,飞姿娇健面上,就让它得过且过罢了。</p> <p class="ql-block">  胡兀鹫是很特别的鸟,它专吃动物骨头,猛兽和食腐动物吃猎物尸体时,它在一傍静观“恭候”,倒不是它温良恭俭让,而是它确实不吃肉,只吃骨头,七,八斤重的骨头,嘴呑不下,它就含骨飞高上百米,丢在悬崖石头上摔碎,只要嘴能呑下,便能被它强大的胃酸消化。它一般每年产两颗蛋,长得快的胡兀鹫就吃长得慢的弟兄,还真是优胜劣态,自然界还真有不讲“同根何相残”的禽兽。</p> <p class="ql-block">  四川山鹧鸪,看名字很普通,其实它跟中国熊猫一样,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存数量远远低于熊猫数量,它栖息在四川屏山境内海拔1000-2000米阔叶林,生性机灵,很少见其身影,“家庭”群居,“家庭”和陸,一般以昆虫为食,也吃一些植物果籽,饱食者常喂少食者,长者喂幼者,壮者喂弱者,有很强的互助性,这是我是在一段视频中看到的。鹧鸪颜值不高,但筑巢很有特性,极不易发现。鹧鸪寿命一般10年,天敌主要是人类的捕杀,小时候经常看到农民在农贸市场售卖,导制种群极度减少。九十年代国家出台法律措施,人们才不敢肆意捕杀。屏山县专门成立保护机构已有25年,现种群数量有所增加。</p> <p class="ql-block">  草原鹰有草原雄鹰之称,翱翔在辽阔的草原上,唤起草原牧人宽阔胸怀,蓝天白雲下草原牧歌高亢悠扬,一派祥和的风景,让人怡醉。或许观鸟人从中得到劳累后的欣慰。草原鹰主食鼠兔,蛇,蜥蜴,蛙等。是草原生态环境的标识,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p> <p class="ql-block">  黄颊山雀,小巧灵性,叫声悦耳,有人笼养,此鸟在云南,西藏比较普遍,它与画鹛鸟一样,虽可笼养,(人为繁殖的)对野外捕获还是违法。刑法341条就有根据情节可判处入嶽一月到半年不等。当然捕获,贩卖和损伤一,二级动物的就更严重了。</p> <p class="ql-block">  棕腹仙鹟,叫声婉转动听,喜欢静停灌木林中树枝上,发现猎物腑冲而下,百拿百稳。主要栖息在云南,四川,西藏等地山林丛中,喜欢以昆虫(甲虫,蚂蚁,蛾,蚊,蟋蟀,蜂)为食。为什么有仙鹟二字,我想可能它特喜寂静,而不喜喧闹。它与同类联系也仅叫一声“哦祸”,就戛然而止,你还猜不透它们在传递什么信息。有观鸟者说,仙鹟常与他们对视几分钟,似乎在问:“你要做啥子”?当观鸟者发现它一动不动,还以为让你拍照,刚要拍时,它叫一声“哦祸”飞了,你才知道它把你当猴耍了。</p> <p class="ql-block">乌林鸮,头大身小,眼嘴挤在一堆,眼周围羽毛向外散开,形似新月,有人说象鬼冬瓜。以啮齿动物,小乌为食。乌林鸮求偶,独有天性,雄鸟抓到一只鼠,飞到雌鸟面前,主动喂食,表现特别殷勤,雌鸟若表现冷淡,雄鸟则不厌其烦在雌鸟面前,展翅在空中跳一段“空中芭蕾”,仍不见其效,它又在雌鸟旁边吱吱喳喳,象似说一堆山盟海誓的悄悄的话,直到俘获芳心,真不愧是鸟类“情场高手”。</p> <p class="ql-block">  棕腹啄木鸟,栖息在西藏,云南,四川相邻区域,以昆虫为食,特别喜欢吃藏在树皮内昆虫幼虫。它有四趾,分前后各两趾,这有利于攀在垂直的树干上,它先用嘴啄破树皮,然后用带有粘性和长有倒钩的长舌钩出幼虫。不过让人感到神奇的是,它的长舌不是长在嘴里,而是长在喙上的右鼻孔里(左鼻孔呼吸)让人惊愕不止。如此生理结构,在鸟的世界里,仅啄木鸟才“独享这项专利”。从啄出的树皮缝洞里勾出猎物。它每次啄树皮都不下500次,还不遭脑震荡。据专家解剖才知是因为它头骨疏松而且充满空气,加之头骨外面有一层坚韧的外脑膜,外脑膜与脑髓间又有充满液体的空隙。啄木鸟的头部结构启发人们,从而设计出工地必用的安全帽。</p> <p class="ql-block">  丹顶鹤,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迁徏性鸟类,它头顶一抹丹红,全身除翅端黑色外,一身洁白无暇。它在东北满洲里,俄罗斯,朝鲜,日本等国栖息,百多年前,国际观鸟组织曾定名中国鹤,那时清政无须心意,却被日本人冠予日本鹤,后来日本的丹顶鹤灭绝,而丹顶鹤仍居大兴安岭一带,则又有人仍称中国鹤,中国本来想定为国鸟,由于中日对此争议不休,另外,国际上对动,植物都是以拉丁文命名,丹顶鹤的名字由于拉丁文意是日本鹤。故此,我国只好改定红腹锦鸡为“临时国鸟”(至今国鸟都未确定)。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国鸟,如美国的白头雕、英国的红胸鸲(知更鸟)等等。(选国鸟有两个特性,一是本国物种,二是鸟的属性能代表其民族精神,而且是国人最喜欢的)。丹顶鹤身姿绰约,跳起舞来精妙绝伦,在民间又有仙鹤之称,故对亲人逝世有“駕鹤西去”之祭词。也有人把情侣间的爱情比作丹顶鹤之爱,是因为丹顶鹤一生仅择偶一欠,所以择偶前,雄性丹顶鹤需要在雌性丹顶鹤前要跳一大段独舞而赢得雌性的衷爱,喜结良缘后,组织家庭。若一支先逝,另一支丹顶鹤也不吃不喝,长声哀鸣,直到身衰力竭而死。其情景无不让人悲催泪下,立贞节牌坊恐怕唯有丹顶鹤也。丹顶鹤以鱼,虾,水生昆虫,水生植物的茎,叶,块根,球茎及果实为食。历史上有不少国画大师均以仙鹤,松柏,仙桃寄寓人长寿之佳作。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丹顶鹤与人的故事也层出不穷,记得八九年,江苏盐城一个女孩为找回受伤的两支小仙鹤,不慎沼泽失陷而死,有人以此编了一首歌《丹顶鹤的故事》:“走过那条小河,你曾可听人说过,有一个小孩,她留下一首歌,………,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人鸟情未了的故事脍炙人口,传遍大江南北。</p> <p class="ql-block">  黑颈鹤与丹顶鹤同科同属,但生活在不同区域,黑颈鹤是唯一生活在高原地区的鹤科飞禽,站立有1.5米,两翅展开有两米,寿命可达50多年,有高原仙子之雅称。黑颈鹤的发现还原于俄罗斯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在1876年在青海湖发现并命名,是全球第15种鹤类飞禽。每年从藏北日喀则西夏邦玛峰地区迁涉飞往藏南雅鲁藏布江地区越冬产仔。(另一支种群从青海湖迁往云南昭通地区和贵州草海地区)黑颈鹤与丹顶鹤一样择偶后从一而终,其视爱情纯洁神圣。黑颈鹤每年产1-2枚,幼仔出壳后,夫妻精心护养,对侵犯幼仔的外敌,总是舍身拼博,表现出父母之心浩然天存!黑颈鹤食物多以植物种子如玉米等,也食鼠类小动物及昆虫。由于黑颈鹤种群数量极少,1983年被國际鸟类红皮书列为急需拯救的鸟类,经普查,现全世界仅不足10000支,现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90年被定为青海省省鸟。现黑颈鹤栖息地,均建立黑颈鹤保护基地。由于大部分黑颈鹤都栖息在中国,有人建议把黑颈鹤定为国鸟,还待议定。</p> <p class="ql-block">  近些年,我国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风靡云蒸,有一大批人自觉地加入爱鸟的行例。原我厂一位同事退休后,酷爱旅游,这几年几乎游遍全国。所到之处对鸟类的关注,不逊观鸟人,在西藏日喀则、山南,阿里地区,不顾60多岁高龄,在海拔5000多米高原,湖泊,追踪拍攝不少鸟的踪迹,看到高原的鸟类和人同在一个兰天下,同处一个家园,让人们享受大自然美妙绝伦的佳景,也让人憧憬鸟的自由豪放,而羡慕不已。今年八月,她第三次到西藏,拍到少见的褐翅雪雀,棕头雁,黑颈鹤,为其优美身姿,无不为之赞叹。她在西藏旅游,常为蓝天下,雪山上翱翔的飞禽追焦聚镜,在荒野无垠的草甸中躬身伏地抓拍飞鸟英姿,留下了它们的倩影。我看到她的美篇后,特约几张她拍的鸟照,也给读者分享。为她挚着的朝观碧海,夜宿苍梧的徐霞客精神喝彩!正如她所说的:“在西藏,看到世界屋脊这么多雪峰庄严、肃穆,你就知道还有什么比大自然更令人神往”。</p><p class="ql-block"> (上图均为胡莉容在西藏拍攝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看照片,你一定会被这只鸟靓丽多彩又富有金属色泽的羽毛而折服,这就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棕尾虹雉鸟(雄性)。西藏人称九色鸟,栖息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海拔2500米-4500米,终年云雾缭绕的高山针叶林,高原草甸,高山杜鹃灌木丛林中,巢穴建在悬崖峭壁凹处和灌木丛隐蔽处。五,六月份产卵3-5枚。它以灌木嫩芽,嫩叶,嫩枝,草的块根,果实及种子为食。繁殖期雌雄配对产仔后,雄乌又独居觅食,好象摩梭人的走婚。雌鸟没雄鸟华丽多彩,但高雅清秀,头上那一撮羽冠也没雄鸟挺拔。棕尾虹雉比起绿尾虹雉,白尾梢虹雉更为漂亮,其区别是绿,白虹雉没有棕尾虹雉头上的羽冠。当然戴了“官帽”的,就高人一等,但三种虹雉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棕尾虹雉目前估计有1000只左右,根据种群数量,还不算濒危物种,只不过再也不能破坏它们的生态环境。据网裁,中尼两国已就它们的栖息地做了划圈保护红线。(尼泊尔把棕尾虹雉奉为国鸟)西藏地区老百姓也把棕尾虹雉视为鸟类明星,或多或少也提高了它的知名度,明星效益将会凸显,相信不久将来,我们会看到更多的棕尾虹雉在高山雪原自由休闲生活,再也不担心人类枪,箭杀戳。</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特意再介绍一下中华秋沙鸭。中华秋沙鸭属迁徏性鸟类,冬春季在南方,夏秋在东北长白山一带。秋沙鸭头有几翎冠状羽毛,看起来象古时的官帽,可能是天老爷给它们加的冕,成了世袭“官帽”,终身“爵位”,我们还是对它“恭维敬之”好,毕竟它也有高贵“血统”和有国家法令的免死牌。中华秋沙鸭潜水本领堪称一绝,能潜五,六米深,七,八分钟不换气。中华秋沙鸭都是雌雄配对,孵出幼崽组成家庭关系。每个“家庭”相邻,但不合群,各自父母带一串幼崽相对而行都不打招呼,好象都在玄耀各自崽崽多。只有迁徏时,才吹“集结号”,组成“大部队”飞在一起。秋沙鸭的巢,大都建在离水近的乔木洞穴里。秋沙鸭幼崽出壳四,五天,就必须经过一次生死考验,从四,五米高的巢穴跃出落地,摔不死,摔不伤则跟“父母”一起觅食,才有一个的“幸福的童年”。看来其“父母”还真是“铁石心肠”,看到胆怯的幼崽不敢跳,雌雄父母竟然睥睨一眼,扬长而去,逼得幼崽拼死一搏,从来不讲“可怜天下父母心”,自然界就是这样残酷无情。中华秋沙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在谁胆敢“打鸭祭”,或者偷做“拐卖”生意,恐怕要坐几年牢才作数,我说了你不信,非要以身试法,倒时侯,锅儿是铁倒的,后悔都来不及!</p> <p class="ql-block">  还有很多奇形怪状的鸟也该说道说道,但为不损读者眼神,只好在此打住。希望读者阅后,能理解观鸟者的苦衷,因为鸟的生态环境也是我们人类生存的一个重要指标。总之,鸟类与人类一样,都需要一个适宜生存的空间,千万年来都是在大自然的恩恵下,索取生存的力量,为了这个地球的生态平衡,我们都要敬畏自然,师法万物,为了我们的蓝色星球,保护好鸟的栖息地做出自已应尽的责任吧。</p><p class="ql-block"> 本海 2022年5月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