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的春天,线上国学课,带着孩子们探寻声调里的秘密,通过吟诵感知光阴里的诗意,发现春天的美好与希望,各有惊喜,值得记录与分享。</p><p class="ql-block"> ----龙波涌2022年4月记</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陈婉莹同学吟诵《春夜喜雨》</b></p> <p class="ql-block"> 自小受家庭的影响,对吟诵有一些感性认识(当时,用父亲的话说就是古人读书法)。但长大后,学习、工作、生活似乎与“吟诵”的距离甚远,“吟诵”也只是偶尔独自的“浅唱低吟”罢了。多年以前,也曾想过在自己的课堂里引入吟诵,但终究没有做。然,近年,有一次,我在办公室里捧着《诗经》吟咏时,清洁工阿姨经过,竟然很感兴趣地说好听,心中甚是欢喜。后来,在学校任教国学课程,特别是低年级国学课上,尝试着在课程快要结束时,试着吟诵一首以奖励认真学习的孩子们,竟然发现孩子们也特别感兴趣,课后还有不少孩子要跟着学。再后来,代表学校参加教师吟诵比赛,我吟诵的《橘颂》在全区名列前茅(全市总排名第五),这更激起我对吟诵的热情和信心。于是,再次捧起徐健顺老师的《普通话吟诵教程》《我爱吟诵》等书,利用课余时间再次跟着徐健顺老师系统地学习吟诵。今年,又遇上《吟诵堂》还坚持参与吟诵打卡,获得徐老师团队的直接指导,很高兴经常获得“非常优秀”的评价。这让自己推广吟诵的信心更加坚定。“学而时习之”,学习需要实践。如何给有兴趣学习吟诵的同学以支持?这也慢慢成为我思考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邹蓉同学吟诵《游园不值》</b></p> <p class="ql-block"> 2022年的寒假,是国家“双减”政策出台后的第一个寒假,孩子们的假期不再去上课外辅导班,学生的学业负担也减轻了,加上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孩子们的活动空间受到约束。那么,寒假做什么呢?能否让对吟诵感兴趣的同学在寒假期间就在家里也能欣赏吟诵、学习吟诵呢?学校老师可以作为吗?作为全国首批传统文化传承学校深圳市盐田区田心小学的一名国学老师,是否该好好思考这个问题呢?百思不如行动。于是,将自己吟诵得比较好的诗文录制成音频共享到网络空间。并且在寒假开始的第一天,就在家长义工群中发起一则《招募吟诵爱好者同学吟诵》的启事,并同步推送自己录制的《吟诵微学堂》及徐健顺老师团队的“吟诵堂”公众号、视频号。同时,提出一些学习方法的建议,如多听,多跟吟,尝试用手势划声调、带音律等等。建议家长简单引导同学们选听自己喜欢的,模仿自己最爱的,若遇上特别感兴趣的反复听,反复模仿吟诵,也可录成音频,分享至我的邮箱,新学期将共享学习成果。</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陈曦同学吟诵《忆江南》</b></p> 起初预想,若在新学期开学前能有10至20名同学参与分享作品就已达到预期。可是让人感到惊喜的是,该“启事”一发布出去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开始陆续收到同学们分享来的作品,听着孩子们的稚嫩的声音,让人不得不惊叹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孩子们提交作品的数量、质量也远远超出我的预期,这也让我更坚信孩子们离开学校、离开课堂学习吟诵,是可行的!孩子喜欢,家长支持,老师引导,给予必要的点评,孩子们的自学潜能是可以被激发出来的。这更坚定了我在家长和同学当中推广吟诵的决心。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李振浩同学吟诵《咏柳》</b></p> 在2022年寒假结束后,因为深圳新发疫情的防控的需要,学校不能如期开学,只能居家上网课。于是,我的线上国学课随之也调整为《声调里的秘密》,带同学们开展“寻找光阴里的诗意——春之歌”主题的诗歌欣赏活动,鼓励同学们安心居家学习,在书本中找春天,在诗词中去感受春光的美好,鼓励孩子们满怀希望地等待复学。如此这样,前期备课时,我将课本中与春天相关的诗歌制作成吟诵小视频在上课时播放,同学们及家长反响热烈,因为上网课时,孩子们最希望看到的是自己的老师,最希望听到的是自己老师的声音,尤其,是老师还能把古诗文唱出来,特别好听!很多家长反映每一次线上国学课15分钟,同学们都意犹未尽,一周才一节国学课,不够。课后想听老师吟诵,想跟老师学习吟诵,想让老师听孩子们的吟诵……怎么办?抱着“不负每一位爱学习的同学!”的信念,于是,我和我们的国学科组老师们一商量,立刻建立起线上“田心小学吟诵小学堂”,给有兴趣的孩子及家长朋友们搭建起分享、交流的学习平台。凡是有同学提交或分享吟诵作品的,我都一一回应,或点评,或鼓励。课余也努力给特别勤奋好学、乐于分享的同学搭建展示平台,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吟诵,喜欢吟诵。 <p class="ql-block">张颢严同学吟诵《月夜》</p> 如今孩子们都已经复学,开始了正常的校园生活。但是课余或周末,我们的“田心吟诵小学堂”还是会经常收到孩子们分享的吟诵作品,我和我们的老师也会坚持往学习群中推送好的吟诵学习资源,给努力的同学点评。现在,越来越多的同学喜欢上了吟诵,越来越多的同学试着吟诵自已喜爱的诗词了。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邹泽玺同学吟诵《绝句》</b></p> <p class="ql-block"> 教育是一种影响,如春雨润物。古典诗词与现代文明也互为鉴赏,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人生格局、闲情逸致……以吟诵的方式欣赏、学习,既走近先贤,滋养精神,又面向未来,传承文明。文化自信的底气来自什么?应该是对我们悠久的文化系统地学习。个人相信,若有老师坚持科学的引领,循序渐进,一定会赢得越来越多的支持。那么,吟诵,这种古老的读书、创作的方法自然而然的会传承下去,假以日时,定会迎来一片好光景。</p> <p class="ql-block">一年级叶益铭同学吟诵《春晓》</p> <p class="ql-block">一年级孙晟睿同学吟诵《村居》</p> <p class="ql-block">五年级李春晖同学吟诵《四时田园杂兴•晚春》</p> <p class="ql-block">二年级刘名洋同学吟诵《咏柳》</p> <p class="ql-block">三年级刘子骞同学吟诵《绝句》</p> <p class="ql-block">三年级古晋祺同学吟诵《村居》</p> <p class="ql-block">五年级邹蓉同学吟涌《四时田园杂兴•晚春》</p> <p class="ql-block">五年级林雅君同学吟诵《江畔独步寻花》</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龙波涌吟诵《卜算子•咏梅》</b></p> <p class="ql-block">龙波涌吟诵《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p> <p class="ql-block">唐珩越同学(四年级)吟诵《秦风•无衣》</p> <p class="ql-block">龙波涌吟诵《蓼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