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享好书】“安吉游戏”专栏专题六:“安吉游戏”中的一日生活(四)

美友445726909

“安吉游戏”课程中的阅读活动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安吉游戏”课程中的阅读活动——以大班幼儿阅读《西游记》为例(一)</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导读:</b></p><p class="ql-block"> “安吉游戏”课程中的阅读活动同样体现了“安吉游戏”的精神。教师关注幼儿的阅读兴趣,重视幼儿的自主阅读,鼓励幼儿记录、表达、分享。下面,让我们通过安吉县机关幼儿园两位教师围绕《西游记》组织开展的阅读活动,来感受他们是如何将阅读自然融入一日生活中的。</p> <p class="ql-block">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因此,开展适宜的阅读活动对幼儿来说非常重要。在以往的幼儿阅读活动中,一般都是教师选择图书,带着幼儿阅读或给幼儿讲其中的故事,再根据预设就相关的故事情节等进行提问。阅读活动结束后,教师就将图书投放在图书区,供幼儿自主阅读,很少会进行后续的反思、讨论等。</p><p class="ql-block"> 自开展“安吉游戏”后,我们将“安吉游戏”的精神渗透在阅读活动中,关注幼儿的阅读兴趣,重视幼儿的自主阅读,将阅读自然融合在一日生活中。比如,我们保障幼儿每日自主阅读时间不少于1小时,幼儿每日除了游戏、餐点、午睡等集中活动时间外,其他自由活动时间(如餐后、睡前等)都可进行自主阅读。除了相对固定的阅读区以外,我们还会根据幼儿的需要在班里其他区域投放相关的图书,以及便于幼儿取用的纸笔等材料,支持幼儿阅读与记录。我们还会引导家长每日与孩子进行半小时的亲子阅读。下面我们以大班幼儿的《西游记》阅读活动为例来加以说明。</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一、说说对《西游记》的已有经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b>去年国庆节后,孩子们从家里带了不少图书来园,其中有几本漫画版的《西游记》。我们发现,幼儿对这几本图书的阅读频率远远高于其他图书。看来幼儿对《西游记》这部作品有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对《西游记》到底了解多少呢?于是,我们在班里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班里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幼儿之前没有接触过《西游记》,但在翻阅了同伴带来的《西游记》后表现出了较浓厚的兴趣,有的幼儿还对《西游记》的内容进行了猜测。妍兮说:“我猜孙悟空和他的朋友去旅行了。他的朋友手上拿着两个小礼物,是送给小朋友的。这本书的题目是《西游记》,说明他们可能往西边去旅行。”滢滢说:“我猜《西游记》里面讲的是孙悟空、猪八戒的故事。孙悟空会在云朵上翻跟头,他发现有个人把唐僧的盒子抢走了,他就去追。”希希说:“我觉得《西游记》里面有很多妖怪,妖怪有很多武器。我还觉得孙悟空很厉害,他的武功很高。”还有三分之二的幼儿对《西游记》有些了解。比如,他们知道书中有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等人物,还了解其中的一些故事情节,如“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火焰山借芭蕉扇”等。</p> <p class="ql-block">  在与幼儿的对话中,我们了解到他们喜爱《西游记》中的人物。于是,我们组织幼儿进行讨论:“你最喜欢书中的谁?”贝贝说:“我最喜欢孙悟空,因为他有金箍棒,金箍棒能打败坏人。他会保护师父,不让师父被妖怪抓走。他还会翻筋斗云,一个筋斗云可以飞十万八千里。”一鸣说:“我喜欢猪八戒,因为他胖胖的像一个大圆球。猪八戒还拿着大耙子打妖怪。”小尔说:“我喜欢观音菩萨,因为她头上披着头巾,很漂亮,还因为她本领比孙悟空大,很善良。”苒苒说:“我最喜欢铁扇公主,因为她的扇子力量很大,一扇熄火,二扇起风,三扇下雨,这样就可以扑灭火焰山的火。”……</p><p class="ql-block">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故事情节、人物都非常吸引幼儿,班里现有的漫画版《西游记》正好比较适合幼儿阅读,既然幼儿对《西游记》有浓厚的阅读兴趣,那我们就应当给予支持。</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二、共读《西游记》</b></p><p class="ql-block"> 我们组织幼儿开展共读《西游记》活动。首先在阅读区专门设置名著类图书投放处,主要收集各种版本的《西游记》,然后与幼儿一起选择其中一本故事情节较完整且带有二维码(扫二维码可以听书中的故事)的图书,作为班级幼儿共读的书。</p> <p class="ql-block">  由于该漫画版《西游记》篇幅比较长(共32回),幼儿还要参与其他日常活动,因此我们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引导幼儿读和听,一个途径是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的集体阅读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对其中的一些故事内容和画面产生疑问,教师便组织大家讨论,有时幼儿也会自发开展讨论。比如,在读《收徒流沙河》这一回时,一幅沙和尚形象的图画引发了幼儿对他身份的讨论,有的说:“沙和尚不是天上的卷帘大将吗?那他脖子上戴的为什么是骷髅头的项链呢?”有的说:“因为卷帘大将是他以前的身份,现在他是妖怪。”有的说:“这只是画图的人画的,他也可以画成其他样子的,与沙和尚的身份没关系。”有的说:“这个骷髅头项链只是装饰品,并不代表什么。”……另一个途径是利用午睡前的时间师幼一起听录音或由教师朗读给幼儿听。睡前听故事是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的,幼儿可以更专注地听,还可以对故事情节和画面进行联想。听的内容有时是读过的某个故事,有时是新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我们认为,幼儿“看(听)—画—说”的过程不仅是一个“信息输入—信息转化—信息输出”的过程,更是一个思维转化的过程。因此,在读与听后,我们要求幼儿对自己听读过的内容以阅读笔记的形式进行记录,并进行讲述与反思。幼儿记录的是他感兴趣的故事情节,讲述的是其理解和梳理的故事内容,反思的内容便成为其进一步学习的关注点。</p><p class="ql-block"> 到第一学期结束时,师幼共读了《西游记》中的前19回,还剩下13回没有读。于是,我们将书中的二维码拍下并发布在班级微信群,同时告诉家长将原先的师幼共读《西游记》变为亲子阅读,支持幼儿利用寒假在家中继续阅读《西游记》。因为之前每天都有半小时左右的亲子阅读,一学期下来,家长对师幼共读形式有一定了解,所以以亲子阅读的方式支持幼儿继续读《西游记》是可行的。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幼儿同样需要记录、讲述和反思。寒假结束后,幼儿基本上读完了整本《西游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编辑丨张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朗读丨王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日期丨2022年4月24日</p><p class="ql-block"><br></p>

幼儿

西游记

阅读

安吉

图书

活动

游戏

孙悟空

故事情节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