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未来可期——乐亭四小六年级学生吃苦教育案例回放

健康平安

<p class="ql-block">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最完美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 。”这句话切切实实道出了家校共育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与成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家长和老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都会对孩子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孩子的言行里往往潜藏着老师的影子,往往雕刻着家长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我班文文同学的教育轨迹再一次证实了家庭教育的不可或缺,再一次证实了家校共育的巨大力量。</p> 问题突现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放寒假第十三天的时候,文文的家长就在微信里向我求助,她说:“老师,可了不得了,我家有一件大事儿一直困扰着我,我思来想去,还是得向您诉说一番。”我说:“什么事啊,请畅所欲言,看我能不能帮到你。”她说:“您的学生,我的孩子一放假就放了心,一散假就散了心。十三天来不看书,不写字,啥都不干,就躺在床上玩手机,或者是坐在零食堆里吃零食,十三天里除去长了二斤膘,别无长进了。我说他也不听,有时还把耳朵塞上。我说的频繁了,他就得意洋洋的哼着小曲回敬我:我是一条冬眠的蛇,离开了枯燥的学习窝,赖床舒服不早起,十点以前别叫我。喊我我也不起床,哥就是这么帅,最帅的就是哥。”把他爸气得打他了一巴掌。他更变本加厉,还用绝食要挟起我们来了。上学的时候也不这样啊,一放假怎么啦?懒到如此程度,我可怎么办呀?”听着家长无奈的诉说,看着她发过来孩子瘫痪似的“葛优躺”,我不仅仅是惊讶,简直就是震惊了!这孩子平时学习成绩在班里还是优等生,一放假就完全放弃了学习,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呀?百思不得其解。</p> 细思追踪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班里的学优生在假期里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作为班主任,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问题当前,责任在肩啊!我思考了很多种问题的症结所在,但还是不能解惑。带着这些许疑问,我决定要和他当面锣对面鼓的促膝谈心。</p> 引“蛇”出洞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想到这条冬眠的“蛇”,我思考良久:等找出他懒惰的原因,然后引导他读书吧!书的力量是巨大的!胜过唠叨,胜过空洞的说教!读书能医愚,读书能治穷,读书能疗病,读书能励志,读书能致远,读书能练达,读书能聪慧!和他妈妈在电话里沟通以后,然后以让他给课文录音为由走出家门,来到他家附近的小茶馆,和他促膝长谈,我终于明白了问题所在,爸妈工作忙,留他自己在家,假期里无人看管的他尝到了“甜头”,觉得每天吃喝玩乐这也太幸福了,努力太苦了。努力也是这样过,不努力也是这样过,为什么不让自己现在过得舒服一些呢?他宁愿永远放假,好好享受生活。我鼓励他,启发教育他,我说曾国藩曾说“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弛缓,弛缓则治人不严,而趣功不敏。”说明一个人太懒,就没什么造就。孔子也曾说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做人眼光要放长远,不能只贪一时安逸,让内心的懒惰控制你的生活”。嘱咐他背诵朱自清的《匆匆》,老师想听他的感受。不知疲倦的聊天结束后,我觉得,此类问题还得从家长入手才能去除“病根”。</p> 对症下药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用微信不厌其烦地和家长交流了孩子目前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举止。推荐她阅读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和文章,然后也要求她引领家人带着爱去关注孩子。推荐书籍有:玛利亚.蒙台利索的《打造你的孩子》,李子勋的《陪孩子长大》,简.尼尔泰森的《正面教育》,还有网络中有益家庭教育的书籍。</p><p class="ql-block"> 最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得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请告诉孩子:今天的吃苦是为明天的享福,不吃苦的人生是百无聊赖的。如果爱他就让他吃学习的苦,爱他就让他吃生活的苦,爱他就让他吃劳动的苦……这样的人生才会苦尽甘来。我给家长发了个阅读连接,展示的是那个在高考中曾经交白卷的小伙子如今凄凉的生活状态。嘱咐家长引导孩子读名人故事,从名人身上追寻他们刻苦努力的足迹。</p><p class="ql-block"> 一本好书就是一位良师益友,它可以让人明智,可以给人指出前进的道路。在文文的教育过程中,读书既改变了家长,也改变了孩子。</p> 相机指导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孩子的老师,也应当是家庭教育的导师。每天晚上七点到八点,是我和文文家长固定交流的时间,我要求家长把孩子一天的表现描述给我,然后我们一起制定教育方案。当家长把教育计划发给我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家长的日益成长,不由得为她点赞!她在计划中如是说:</span></p><p class="ql-block"> 1,通过和老师交流,通过读老师推荐的教育读物,提高了认识,懂得了孩子是一家人的希望和未来,绝对不能拿工作忙碌为由疏忽对孩子的教育。</p><p class="ql-block"> 2,想尽一切办法消除孩子的懒,培养他的吃苦精神,让他明白,今天不吃苦,将来必定吃苦。</p><p class="ql-block"> 3,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让孩子结合老师安排的背诵,读《匆匆》,再读,细读,不会背诵不罢休,然后谈感想。</p><p class="ql-block"> 4,和孩子一起制定假期计划并监督实施。</p><p class="ql-block"> 5,有问题和孩子一起解决,解决不了的寻求老师帮助。</p><p class="ql-block"> 6,除了学习,监督孩子锻炼身体,参加家务劳动,公益劳动。</p><p class="ql-block"> 7,要学会适当表扬鼓励孩子。</p><p class="ql-block"> 8,每天和老师沟通,坚持到开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在爱的感召下,在我们持之以恒的鼓励引导下,这条冬眠的“蛇”终于苏醒了,成为一条比原来更出色的小“蛟龙”。主动做了学习计划,主动写笔记,主动完成作业,主动读有益书籍,主动绘制手抄报,主动缝制冰墩墩雪融融的玩具,主动帮做家务,主动去楼下扫雪……在那一天那一刻,我们高兴得欢呼雀跃。为了孩子的转变,为了我们吃苦教育的成功!孩子的惊喜表现如下:</p> 计划是关键 <p class="ql-block">  做完计划,他怕自己坚持不下来,然后按照老师和家长的建议,找到了各种刻苦努力的名言,分别贴在了床头,书桌边,每一扇门上,甚至贴到冰箱上,来时刻警醒自己,改掉懒惰,刻苦学习。</p> 诵读展风采 <p class="ql-block">  文文在微信中谈读书感受时说:我足足读了八遍《匆匆》,然后又背了五遍,《匆匆》是无声的老师,是朱自清的《匆匆》给我了深刻的启发,我感谢《匆匆》,读完《匆匆》反思了自己: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就像文中描写的那样,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溜走。早上望望窗外,我还感叹今天的天气真好,转眼夕阳西下,我已坐在楼下欣赏落日的美景,去年我还觉得小学毕业离我们很遥远,转眼已近在眼前。秋天时买的鞋,今天一试竟然穿不上了。个子也不知不觉地长高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呀!吃着零食的时候,日子从嘴边过去;玩耍的时候,日子从游戏里过去;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屏幕前过去;散步的时候,日子从脚边过去……我也像朱自清那样反问自己,在这匆匆的时光里,我又给这世界留下了什么痕迹呢?</p> 劳动不可少 笔记见功底 绘制我能行 <p class="ql-block">  就这样,通过家校共育,通过强强联合,一个多才多艺的学优生形象,又活跃在眼前。我们衷心期待着,期待在开学后的假期“五个一”展示活动中,文文带给大家一个又一个惊喜。</p><p class="ql-block"> 《风雨哈佛路》中有句经典台词,请大家和孩子共勉:没有人可以和生活讨价还价,想要多一些选择,就要多一些努力!让我们一起加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编辑 王丽明</p><p class="ql-block"> 2022年4月24日</p>

孩子

家长

老师

吃苦

读书

教育

文文

匆匆

共育

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