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展风采 教研活动促成长——记罗华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课例研讨活动

桥桥

水本无华,因相荡而成涟漪;<div>石本无火,因相击而生灵光。</div> 伴着春天的脚步,乘着四月的春风。为更好地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升工作室成员的教学业务水平和学术研究能力,2022年4月22日上午,潼南区罗华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来到了育才小学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同时,潼南区育才小学校教育集团的数学老师们也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共四项议程:第一项议程由工作室成员方小林老师和崇龛学校的游美玲老师展示课例;第二项议程是两位老师的说课;第三项议程是针对这两堂课进行评课;第四项议程是聆听学习罗华老师带来的讲座。 课例展示 方小林老师执教《平均数》 方老师用孩子熟悉的套圈比赛作为学习素材,问题驱动,连接学生已有认知,形成学习平均数的需要。孩子们再通过小组操作活动,直观建立平均数的概念,有了这个基础后,思考通过计算求出平均数,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接着在具体的活动和练习中,让孩子们通过数据的变化,感受平均数的特点。整堂课环节清晰紧凑,在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小组的合作下,层层递进,把孩子带入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中。 游美玲老师执教《平均数》 游老师创编使用教材,让学生感受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课堂上,游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互动、适时引导,在不断的探索中,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整堂课游老师亲和力强,不仅强化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也渗透了德育教育思想。 精彩说课 课例展示后,方老师和游老师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精彩说课。 以评促长 <p class="ql-block">  说课后,育才小学的莫凤兰老师,柏梓小学的何容莹老师,工作室成员刘本正校长针对这两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肯定了优点,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评课最后,刘校长给大家分享到:情境是数学教学的平台,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互动是主要的学习方式,反思是提升数学素养的途径。</p> 方向引领 评课结束后,为了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要求,提高学校作业管理水平,优化教师布置作业的操作能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工作室领衔人罗华老师带来了专题讲座《品质作业设计,助推双减落地》。罗老师从课堂作业、课后作业、家庭作业、假期作业、非纸笔测试五个方面就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作业设施等为小数作业设计明确了方向。 携行,最好的时光在路上......

老师

平均数

工作室

数学

作业

议程

教学

活动

课例

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