烔炀河老字号(6):罗云峰“长春”医药店

天高云淡天

天高云淡天 <h1>罗氏“长春”医药店,是烔炀河镇一家著名中医药老字号。《烔炀区志(1987)》有记:清末民初,烔炀镇以医带药的中医四家:杨光斗的妇科、祖聘候的伤科、李太兴的外科、罗云峰的内科。……较大的药店有:李太兴、罗长春、王润生、陆恒春、祖德泰等五家。</h1> <h1>原地级巢湖市教育局教研员罗明涛先生,是我的发小罗明达同学的哥哥,他学识渊博且博闻强志,是烔炀河历史的活字典。为了梳理烔炀罗氏脉络,我曾驱车三下巢湖,专程拜访罗明涛先生。据罗明涛先生口述,烔炀罗氏系由江苏溧水跑长毛反迁徙而来。“长毛”是烔炀河人对太平天国军队的俗称,《溧水县志》记太平军第一次占领溧水的时间是咸丰三年(1853),而民间“跑反”一般在危险将至未至之时。如是,则烔炀罗迁烔时间大约在1853年之前,距今已有170多年历史。</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i><font color="#b06fbb">罗明涛先生</font></i></h3> <h1>烔炀河罗氏,迁烔伊始就落户在烔炀镇老街上,起初集中在罗家巷,后来散居南北东中街,祖业行医与制药,兼营商业及其他。由于找不到烔炀河罗氏宗谱,目前无从知晓罗氏迁烔确切时间、始祖名讳以及早期世系。但罗明涛先生曾经听祖辈提起,罗氏落户烔炀后,行医经商渐成规模,开枝散叶人丁瓜瓞,在老街的中街东后侧,置下一爿家宅,家族各户对门而居,中间逐渐形成一个长五六十米、宽三五米不等的巷子,街坊称之为罗家巷。</h1> <h1>罗家巷具体位置,在学堂巷(东街当铺对面的祖氏、李氏(北乡十二户李)老屋,曾经先后是烔炀河祖清来私塾、县立育德初等小学堂、县立第三高等小学堂、公立烔炀小学所在。自祖氏老屋后院门经李氏老屋到烔河沿岸小圩墩曾被称为烔炀书院的祖氏书屋之间的巷子,就被称为学堂巷)与南头跳巷(老街的中街南街交汇处至烔河南头跳浮桥和码头之间的巷子,本无名,俗称颇多,南头跳巷是其一)之间,西北接李氏(中前后李村的李,与北乡十二户李不同宗)祖屋并掘井(罗家巷老井)为界,东南至烔河河沿,是烔炀河镇五街(南北中东街加南头小街)三闸(南北东闸)十大巷(略)之一巷。</h1> <h1>迁烔罗氏祖业医药,祖产则是当街铺面长春号医药店。但长春医药店具体为何人何时创设,目前无法考证,据罗明涛先生推测,至少在他的曾祖时期,这个医药店就已经存在。医药店设在中街南段西侧,一进两层四开间,坐西朝东,与李克农将军祖屋斜对门,经李氏祖屋三进堂屋和天井共用通道,与罗家巷相通连。因此通道便利,罗氏与李氏世代交情,相处和睦。</h1> <h1>罗氏家族在烔炀河逐渐兴盛后,既有罗学诗等医武相济名震一方的传奇,也有一些罗氏名家沉湎鸦片的传闻。最终,许多罗氏后裔吸食鸦片顽习不能自拔,导致家道败落,进而纷纷变卖家产,四散流落,竟使得罗家巷少有罗姓,徒有其名。直到罗云峰成年,在目睹家道毁于鸦片后,他立志不吸毒,一心致力于重振家族荣耀,烔炀罗氏才从鸦片灾难的阴影中走了出来。</h1> <br><h1>鸦片俗名大烟,用罂粟花或果榨汁烘干制成,原产于南欧及小亚细亚,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时作为药材引入中国。明朝时期国内开始种植鸦片并吸食大烟,清朝时期英国大规模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战争之后各地方及清政府积极推行鸦片税直至土膏统捐政策,鸦片灾害一发不可收拾,大街小巷烟馆如雨后春笋,不仅达官显贵享用,许多市井百姓也深陷鸦片之害。烔炀河鸦片种植与吸食也相当泛滥,罗氏家族的衰败,只是这种鸦片之害的一个缩影。</h1> <h1>罗云峰(1876-1939/64),行三(长兄早逝无后,次兄早逝有一子祖文1905-1950/45),讳元祥,号石霞道人,又号杏林居士,人称罗三先生。他早年适逢家道败落,只得外出学徒做织布机匠,到18岁时才开始发愤读书,自学成才,成家的时间大体在1898年22岁前后,继承家传中医药业、经营祖辈开创的“长春”号医药店,估计也在这个时期。</h1> <h1>罗云峰元配祖炳荣(1852-1903/52)长女,生四男一女,长祖福(1899-1971/73),次祖伦(1904-1980/77),三祖超四祖英皆早逝,一女嫁柘皋后抗战时期跑反死于外地。1915年前后,罗云峰元配祖氏病逝,1916年继配张氏(1889-1974/86,出身家世不明,据说是河北衡水人,自幼在南京被张姓官人收养,1900年左右随张官人回迁合肥,现老省委驻地洪家花园就是张家宅第。张氏前夫是一个书生,前夫早逝后经人介绍改嫁罗云峰,罗为其取名张元寿),育有二子祖新(1921-2006/87)、祖芳(1923-1990/67),一女训英(1927-2006/80,适桐荫镇刘家疃刘家训,育一子一女;后改嫁上倪村,育一男一女)。</h1> <h1>罗云峰成家时,家道已经初步复兴,否则烔炀河的名门望族祖氏也不会与罗氏开亲联姻,把女儿嫁给罗云峰。罗云峰虽然读书晚,承袭祖业更晚,但他的智慧超群,医技精进,积累了众多成熟的医案,在清末民初的烔炀河盛名远播,合肥巢县都常有人来轿延请出诊,活人无数,好评如潮。其中省城病患赠送的两方“恭同良相”、“和款高风”巨型匾额,直到前几年还被后人珍藏着。其继配张氏是合肥达官贵人之女,又小罗13岁,也正是慕其声望才嫁了过来。但她没想到的是,竟然做了罗元祥的填房,而且长继子已经成家,次继子也只小她十几岁,三四继子还体弱多病。张氏过门后发现这些情况,万分气愤屡寻短见,但木已成舟,无可奈何,最终却只能是哭泣一阵认命了事。</h1> <h1>罗云峰除了精通中医药外,还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善书画,喜收藏,家中藏品曾经盛满“长春”号的二层阁楼。1936年布衣将军冯玉祥回乡省亲时,罗元祥曾携在巢城读初中的五子罗祖新慕名前往拜访,冯敬其医术精湛与书画才气,留宿三日,椎牛酾酒,相谈甚欢,并手书“字体刚劲 画亦名家”条幅相赠,嗣后仍保持书信往来。</h1> <h1>罗云峰一生悬壶济世积德行善,没想到最后却惨死在日寇的枪托之下。1939年日寇占领烔炀河后在火车站修工事,强迫居民出苦力,罗云峰也被逼着从镇南西河桥(又名麒麟桥)码头往镇北火车站扛木头。可罗云峰时已64岁高龄,且长年行医,没有从事过体力劳动,哪里扛得动沉重的木头,便由此遭到鬼子兵枪托毒打,当场口吐鲜血,不治而亡,葬于镇北枇杷塘边。全镇民众自发举行了隆重的公祭,以表达对罗云峰先生的敬重,以及对日寇暴行的义愤。</h1> <h1>罗云峰去世后,张氏带着尚未成年(16岁)的六子祖芳经营长春医药店,此时长次子早已成家立业自立门户,三四子也因病早殁,五子祖新则在抗战爆发初期即与其侄子罗明生(罗祖福长子)一起,投身南方抗战前线去了。有一段时间,罗祖芳是跟着二哥罗祖伦继续学医和共同经营药店的,但很快就分家析产。独自经营后,张氏与祖芳都觉得光是经营药店难以维持生计,就把药店一分为二,北边两间继续开药店带行医,南边两间开窑货山货店,开始卖锅碗窑器,后来逐渐扩展到各种山货。</h1> <h1>从1939年到1956这十几年里,长春医药店由罗祖芳行医带药经营,处于惨淡维持状态。而窑货山货业务,则在张氏及罗祖芳母子的共同经营下,逐渐红火。张氏虽然是大家闺秀,但早已被生活磨炼成女强人,她全部承担了商品采购的事宜,十几年风雨无阻,北上合肥南下芜湖,亲自采买运输。当年其继孙罗明生任芜湖长春镇镇长,但张老太骨气自立,从来没有找孙子提供便利,有一次下大雪,张氏在芜湖码头督办采购的货物装船时,被在萃文中学读书的罗明生弟弟罗明钧碰到,才被罗明生隆重接到府上吃住了一天,但以后她再去芜湖进货依然不声不响,自行来去。到1943年前后罗祖芳与邓秀珍成家后,在张氏与罗祖芳夫妇三人的全力打理下,长春医药店和山货店越来越兴旺。</h1> <h1>1956年合作化时,罗长春医药店以及山货店一并进入烔炀供销合作社山货商店,罗祖芳被录用为山货商店经理,直到1990年单位改制。1958年,罗长春号房屋被烔炀区政府强拆,罗元祥收藏的两间书籍文物也毁于一旦,张氏及罗祖芳一家投亲到南街罗祖功家寄居。1961年镇上才纠错平反,但也只是象征性补偿了450元拆迁费,罗祖芳便在南头跳码头边买了泾县陈姓人家的几间闲置的土房子,一家人才算有了自己的安身之家。</h1> <h1>综上,烔炀罗氏中医在罗云峰时期发扬光大,以医带药,竞相争辉,声名远播;罗云峰的医药传承人是其长次六三子,孙曾辈的传承是以罗明球及其长泰医药店为代表的群体。虽然长春医药店作为老字号已经消亡,但罗氏中医药技术与精神却依然在传承并生生不息。</h1> <h1><font color="#ed2308">延伸阅读:</font><font color="#167efb">(烔炀罗解放后由于各为生计疏于联络,导致重名校多)</font></h1> <h1>罗云峰长子罗祖福(1899-1971/73),字少峰,配许氏,育有4男2女,长明生,次明江,三明钧,四明华。罗祖福自幼读塾,后随父习医,兼习书画,成年后自立门户,在镇上坐堂行医,1939年父亲去世后举家迁往桐荫镇开设罗少峰医药店,在烔炀、桐荫都医声卓著,是解放后黄麓镇医药界首届巢县政协委员(烔炀河镇是杨效愚)。罗祖福书画功力深厚,与省内书画名家交往广泛,互有作品馈赠,现在罗明涛先生还收藏有其伯父罗祖福和安徽书画大家葛介屏等书画家的墨宝。</h1> <h1>罗祖福的长子罗明生(1918-1984/67),号泽田,外号罗大呆子。1938年前跟张家疃人张绍堂同在元山中学读书,抗战爆发后跟其五叔罗祖新一起,拿着罗祖福的手书去汉口找李克农(李克农与罗祖福同庚且为少时玩伴结拜兄弟,交情甚笃)。李克农安排接待了二人,并给了每人30块大洋让他们取道四川去延安。但二人受当时国共合作影响,觉得在哪都是抗日,没必要舍近求远,便就地报考了国民党第四航空干训班,学习无线电发报业务。但在年底的汉口大轰炸中,两人被冲散,罗祖新去了沙市,罗明生则留在武汉,先是跟一些共产党人(据说是胡耀邦吴德等人)组织青救会,后通过熟人郭寄峤(无为县人,曾是冯玉祥部属)介绍,到卫立煌处做事,曾先后担任战时江淮片区抗日武装特派员、含山县尉子桥乡乡长和战后芜湖县长春镇镇长,烔炀河曾有不少人去芜湖投奔他。1949年解放前夕,罗明生自动离职回到烔炀河罗家巷,解放后应聘在俞茆村等乡村做教师,1957年调到烔炀小学任教,后因伪方人员身份被辞退回家。他有3男2女,长子罗天铮(1947-2012/66),合肥卫校毕业,在安庆第一人民医院做主任医师;次子罗安保(1950-)曾任江西鹰潭家电厂厂长,三子罗震东(1967-2009/43)巢湖水泥厂工人,长女罗茂萍(1956-,又名罗小妹),次女罗晓燕。</h1> <h1>罗祖福次子罗明江(1928-2008/81),长期在烔炀河西乡行医,有1子2女,长女罗茂琪(1946-)适烔炀镇工商所刘荣;次女罗茂云在巢湖化肥厂工作;儿子罗茂德现居巢湖市。</h1> <h1>罗祖福三子罗明钧,芜湖萃文中学毕业,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考上华东军医大学读书,是国家培养的第一代军队放射医学专家,先在福建,后到江西,文革时期作为军代表,1968-1974年任江西上饶专区支左办公室主任,为家族解决了罗安保父女的工作问题,后转业到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任正团级门诊部主任。</h1> <h1>罗祖福四子罗明华,长期在黄麓镇多个小学任教,其有3女2子.长女罗茂兰,次女罗茂娟,三女罗茂琴。长子罗茂轩,在黄麓镇经营家电维修,次子罗茂海,在芜湖经营家电维修。</h1><div><br></div><h1>罗祖福长女(1921-1956/36)适周姓,有子三(周自林、周自强等)女二(长女1942-,次女罗明英适上李村李业才).</h1> <h1>罗元祥次子罗祖伦(1904-1980/77),字仲轩,配祖树茂(1874-1929/56,监生,字季祥,号子垣,行八,配黄春熙女1874-1924/51,生子三女二)次女,生三子一女:长女(1924-),长子罗明球(1926-,曾由堂兄罗明生安排在芜湖县长春镇做经济股股长,文革中因此段历史被批斗。有三男二女,长女罗茂梅巢湖公交公司职工,次女罗茂兰1955-烔炀中药店职工,长子罗茂炎在庙集中学教书,次子罗茂权子承父亲业在烔炀河经营中药店,三子罗梦云在铸造厂医院),次子罗明志1931-居烔炀河,三子罗明忠(1936-,1958年安师大艺术系毕业,在合肥31中教书,有一男一女)。</h1> <h1>罗元祥五子罗祖新(1921-2007/87),号石泉,自幼读塾,1933年考入巢县中学(与祖保泉一起被家人用独轮车推到巢县考试,祖当年未考取,次年才考上),1936年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考入省立第一高级中学(芜湖)并被登报表彰,1938年高三快毕业时因抗战爆发辍学回到烔炀河,半年后与侄子罗明生一同赴武汉,考入国民党第四航空干训班学习无线电发报业务。在年底汉口大轰炸中,罗祖新与侄子罗明生冲散后辗转到了沙市,得了伤寒病,幸遇在那里做生意的烔炀河人程绍裘程绍庭兄弟并因此得救,后经培训班同学无为人龚维涛(抗日名将戴安澜表弟,时任上校军需主任)介绍,加入了国民党200师任后勤部军需处会计室少校军需官,参与滇缅公路押运军饷及军用物资事务。1949年底随部队在重庆起义,1950年2月回到烔炀河,经皖北行署干部学校(肥东六家畈)秘书程绍裘的弟弟程绍庭介绍,进入皖北干校学习,半年后分配参与组建皖北行署新华书店。当时新华书店包罗万象,罗祖新任秘书科长,承担了大量事务,但因为历史问题而不能成为中共党员,后来就不受重用了。1964年,罗祖新考入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函授班,跟侄子罗明涛一起上课。文革开始后,罗祖新被下放到舒城县,担任上山下乡办公室主任,以后回到新华书店直到退休。其配氏陈学英,育有二男一女,均在合肥工作生活。</h1> <h1>罗元祥六子罗祖芳(1923-1994/67),自幼读书,后随父习医药术,1942年娶邓秀珍(1924-2003/80,三户邓村人,出生在土桥高村,自幼抱给许家三分村木匠大师傅许贤高家做童养媳,后因许贤高两个儿子早逝而被当作女儿养育,五六岁就送进许家坝拐宗祠读书,一直读到18岁出嫁到罗家。其父是前清大秀才,其兄邓憩棠1926年16岁时即离家赴张治中老家张家洼开办私塾,后回烔炀河开私塾,解放后任教于烔炀小学)为妻,育有三子一女,长子罗明涛(1946-),长女罗明英(1950-),巢湖兆河农场职工,现居烔炀家中老屋,育有一子一女;次子罗明达(1956-),中专毕业后分配到马钢公司工作,育有一子罗巍现在马钢公司工作;三子罗明祥(1962-)原烔炀山货商店职工,后去南方打工,育有一子罗文,现在合肥循环经济工业园工作。</h1><h1><br></h1> <h1>罗明涛1951年5岁时被烔炀小学校长方仲纯特召入学,11周岁小学毕业,赶上家里房子被强拆,就随镇上大办钢铁人员到桥头集萝卜山开采白云石,后考入烔炀中学(1959年9月在烔炀公社第二炼铁厂和养马场几栋破旧草房处创办,俗称二厂中学。当时学校没有学生宿舍,学生都借住在三分蒋、五分蒋村民家中,罗明涛曾目睹房东死亡后家里秘不发丧,就为了能继续从大食堂多领一份稀饭)读初中,1962年考入巢县一中读高中,1965年考入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1969年大学毕业分配到12军34师白湖东大圩农场劳动锻炼,1971年分配到黄麓中学任教并兼任黄麓区秘书、五七干事等,1978年调到烔炀中学,1984年10月在安徽日报发表《报刊语病评注》文章,引起反响,并因此被调任新创办的巢湖报副总编兼总编室主任,但罗明涛上斑一周后以专业不对口为由自行回到烔炀中学。1985年被省武警指挥学校选调,政审体检都已经完成,但因巢湖市(县级)市委书记怒其不服从调配而以教师不得改行为由不同意而选调未成,直到1987年才调任巢湖地区教育局教研室语文调研员。</h1> <h1>罗元祥次兄之子罗祖文(1905-1950/46),其有四子二女,长子罗明渠(1928.10-2003/76,早年在无为谋生,后在巢南参加革命,期间因经手保管的重要物资不慎丢失被单位领导怀疑挪用,不久偷窃物资的盗贼被抓获,得以真相大白。罗明渠同志是中共优秀党员,建国后一直在无为县工作,曾担任过许多单位的领导职务,在职和离休后都享有很好的声誉。其子罗茂庆是退伍军人,无为商业局五交化公司职工;女儿罗业红是无为公安局中层干部,曾获优秀公务员、三八红旗手称号);次子罗明泉六安公安系统医生;三子罗明华林校中专毕业,在巢县北门汽车站工作;四子罗明法(1944-)现在芜湖。长女嫁在白露河;次女罗明玉1946-2020/75,查日友老师曾著文回忆。</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罗元祥还有两个嫡堂兄弟,其后裔一支在烔炀河(罗祖功-罗明义等),一支在合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