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得其乐 作者:江礼旸

江礼明

我是一个好吃的人,这些年,下馆子的机会也不少。但若问我怎样吃才舒服,才畅快,我则以“四字真言”相告:自得其乐。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寿终正寝,天天都得吃,吃的一大功能便是维系生命。然作为高等生物,吃的另一大功能是审美享受。美食家总结美食八要素曰:色、香、味、形、质、声、器、名,我看也只能是挂一漏万。美食给人以“乐”,乐,至少是美食的第九要素。清代乾隆年间苏州人沈复(三白),其妻乃舅家表姐陈芸。婚前沈复曾随母去舅家,晚上腹饥索饵,婢妪以枣脯进,沈复嫌其甜,芸娘暗牵其袖,并引进闺房,以暖粥和小菜飨之。正待举箸,芸娘堂兄跻身而入,两人大窘,粥本是最普通的饭食,但此时此地,食粥却成了传情达意的乐事。 自得其乐,贵在“自”。故我遇到上规格、讲等级、必须正襟危坐的宴饮,避之唯恐不及。特别是高朋满座,小姐布菜,谈论多言不及义,令人如坐针毡。非去不可的宴会,最好是自助餐,谈得拢的可多多交流,频频举杯;不相识的,也可躲在一边,自得其乐。最好是三五知己,买菜自烹,慢慢品味,细细享受。“文革”时我在安徽农村,曾和同事一餐各啖“大闸蟹”(每只均在250克以上)10只,且一丝不苟,细嚼慢咽。彼时每公斤蟹仅售3角,与现在不能同日而语。 遥想当年,恍若隔世。那时,我这羽“闲云野鹤”有时也飞进城去,在凛冽的西北风中,瑟缩着踅向吃食摊,两枚“火烧”、一碗酸辣汤下肚,顿觉一股热气自丹田而出,饥与寒皆其奈我何。那酸辣汤当地老百姓唤之为“萨”,其中有羊肉、老母鸡,既香且酸兼辣的调料,还有若干大麦仁。据说最早烧这汤御寒的是乞丐,匆忙中,将偷来的鸡连嗉子中的麦粒一起烹入,而味极佳,故而以后再烧,还特地要加麦粒于其中。烧汤的老板以其汤锅几百年不洗,唯每天加水、加料而自豪。后来在无聊中读了元仁宗的饮膳太医忽思慧所著世界上第一部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方知我所吃的,乃是元朝皇帝御用的营养口服液——粆汤。乞丐的救命汤乃是皇帝的御膳,真是不可思议。其实也不奇怪,真要在饮食上潇洒、豁达,首先就要做到心旷神怡,宠辱皆忘。食豆腐、蔬素不惭其廉;食山珍海味不惮其富。无为而治,适口者珍,自得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