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同学颂》 (王蒙) </p><p class="ql-block">找一个理由,和同学见一面,不为别的,只想一起怀念过去的岁月,一口老酒、一声同学,热泪盈眶。</p><p class="ql-block"> 找一个理由,去和同学见一面,不管混得好还是混得孬,只想看看彼此,一声同学,一份关切,情谊绵长。 </p><p class="ql-block">找一个理由,去见一见同学,时间一年又一年,青春已逝,年华已老,一声珍重,一句祝福,感同身受。 </p><p class="ql-block">找一个理由,去见一见同学,这是我们最信任的人,大碗喝酒,大声唱歌,一声兄弟,一生朋友,地久天长。 </p><p class="ql-block">有同学在的地方,无论是闹市还是乡村,都是景色最美的地方。大家坐在那里,说着过往,拍着胸膛,搂着肩膀,如同看到了彼此青春的模样。因为同学,让我们找到了过去的万丈光芒。 </p><p class="ql-block">有同学在的地方,无论是大鱼大肉还是小菜小汤,都是让人沉醉的地方。你我端着酒杯,不说话,头一仰,全喝光,那种感觉只有你我能够品尝。因为同学,让我们忘却了工作的繁忙和慌张。 </p><p class="ql-block">同学是前世的债,这世的情,常来常往,格外芬芳。 </p><p class="ql-block">有同学在的地方,就是景色最漂亮的地方。</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钢铁摇篮 钢铁宏图</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钢铁脊梁 钢铁长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科技创新 科技兴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科技赶超 科技报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祝贺母校成立70周年💐</b></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潘建华同学70校庆感言:</b></p><p class="ql-block">啊! 母校!</p><p class="ql-block">当年的北京钢铁学院,如今的北京科技大学!</p><p class="ql-block">母校华诞七十载,</p><p class="ql-block">多少往事又涌来…</p><p class="ql-block">回首校园青春季,</p><p class="ql-block">不尽感慨追师恩…</p><p class="ql-block">近日,在北京科技大学校友群里,看到了有关介绍母校七十华诞的专刊及众多各届校友们的热情洋溢的祝词,与众人一样,心情格外激动。尤其看到有一位自称为第一届工农兵学员的祝贺语,更引起了我的关注与共鸣。多少年了,难得见到有人自豪的向人介绍“我是工农兵学员”……</p><p class="ql-block">受这位学员、学长、校友的感召,在此我也愿自我介绍,同您一样,我也是一位工农兵学员。您是第一届,而我是最后一届。即七六届工农兵学员。</p><p class="ql-block">在此,愿以一位已退休了的当年的工农兵学员向母校七十华诞致以衷心的祝贺!祝母校生日快乐!</p><p class="ql-block">多少年了,工农兵学员这特定年代产生出来的名词与产物,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制度的改革,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即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p><p class="ql-block">当年,工农兵学员,曾经是多么荣耀的称号!可短短的几年后,又曾经是多么的受人蔑视的称谓……大起与大落,无不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剧烈动荡着……</p><p class="ql-block">如今,当年的工农兵学员皆都成了白发老者,当年的风华与激情都已成了如烟往事,但唯有对母校的记忆,对母校众多老师们的培育之恩与前后的校友们一样,永铭心中!</p><p class="ql-block">看到了署名为第一届工农兵学员,不由的想到了那个特殊年代产生出来的一群学子……</p><p class="ql-block">无论如何褒贬,这群来自工厂、农村、部队、建设兵团等为主体的青年工人、上山下乡知青及回乡知青、解放军中优秀的青年战士及当年分布于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的生产建设兵团青年战士等组成的“工农兵学员”,实实在在充满了那个时代的高校。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的第一届到七十年代中期的最后一届(七六届),“工农兵学员”成了中华教育史上一群特殊的学子,或许也是空前绝后的一代学子!</p><p class="ql-block">虽时隔多年了,但每每回想起自己人生中曾有过的这一段经历,就不由得心潮澎湃……</p><p class="ql-block">我初中毕业后应征参加了当年的福建生产建设兵团,先在一兵团农场务农,后成批调到当年的福建省邵武铜冶炼厂(当年属兵团建制),成了一名冶炼厂炼铜炉前工。一干就干了五、六年。自己也认定此身大概就在这闽北偏辟山沟当一辈子冶炼工人了。想不到七六年的工农兵学员的招生和单位的推荐使我从此与北京钢铁学院结了缘,成了当年北京钢铁学院的一名工农兵学员。</p><p class="ql-block">能跨进北京钢铁学院学习,今日回想起来仍如梦幻般,同时也无不感谢单位领导的培养和工友们的鼓励与支持(厂里将一个最好的学校名额“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炉专业”指定分配到工作最艰苦的熔炼车间,由个人报名,车间、班组工人推荐、评议、公示,最后车间批准,厂部审批上报…)。(七六年十月粉碎了“四人帮”,福建的这届招生工作曾停顿了一阵,后对这群报名人员进行了文化考试,淘汰了一批应试人员)。</p><p class="ql-block">当年报名上大学当工农兵学员,是想多学点冶炼技术、科技知识。那年,与往届学员一样,带着荣光与期盼来到了北京钢铁学院,期盼着在这众人瞩目的冶金行业的高等学府里能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毕业后回到单位能更好的为单位服务(当年的招生政策是哪来哪去)。</p><p class="ql-block">当我来到学校后,真正感受到了学校和老师们对这些多来自基层单位,文化程度多不尽人意的学员,尽了最大的努力进行辅导、补课… … 对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慢的学员,除开班进行集中补习,还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分组辅导,甚至还邀入家中进行个别辅导…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学员尽快完成相应的基础课程的补习,以至最终能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即使在恢复高考制度后,社会上出现了不少对工农兵学员的贬低词句时,众多老师们对这最后一批工农兵学员仍能不离不弃,为了让这群学子们能完成预定的教学课程,并尽可能多学习些专业知识,在精神上和课程编排上不断给于鼓励和帮助……每每回想起那一桩桩校园往事,心中就感到阵阵暖意……也正是在老师们的真诚的帮助和培育下,这群多数来自基层、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的最后一届工农兵学员,毕业回到单位后也大多成了单位里的技术骨干……在同学相聚时每每谈论起母校,无不怀念在校时光,思念起各位老师……一旦有机会出差北京,同学们必争取到母校再走走、再拜访老师……每当老师携我手逛校园,介绍母校的前世今生时,心中就情不自禁油然而发出对母校的再度敬仰!</p><p class="ql-block">每每回味往事,每每回想到这,就无不思念母校对我们的关怀与爱护、众多老师对我们的不离不弃……</p><p class="ql-block">当年的工农兵学员,虽是时代的产物,但同样也是母校学子。数年的在校学习与生活,这群学子们的情感,同样融入了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以母校为荣,愿为母校争光……就象我七六届工农兵学员在行将毕业之际,经共同讨论后,每个人自发捐资留给母校的那块镌刻在主楼门眉上的牌匾《为中华而崛起》(周恩来词句),用在校所学,我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的钢铁事业的发展尽了我们的一份力,做出了我们的一份贡献,付出了我们的青春与年华!</p><p class="ql-block">感恩母校!</p><p class="ql-block">际此母校七十华诞,愿衷心的对母校说一声:生日快乐!</p><p class="ql-block">钢铁摇篮七十载,</p><p class="ql-block">笑看钢花遍地开…</p><p class="ql-block">中华崛起当赞谁,</p><p class="ql-block">桃李当谢有园丁!</p><p class="ql-block"> 2022.4.23</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