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生活 “书”写美好 ——世界读书日青年读书活动分享

武汉市育才行知小学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33333">导 语</font></b></h1><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h3 style="text-align: left;"> 大家好!我是武汉市育才行知小学的朱婕倩,今天是2022年4月23日,第27个世界读书日,也是我坚持读书打卡、书写心得的第1093天。</h3>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悦读生活 书写美好》,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介绍:</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33333"><br></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33333">第一部分 我的打卡生活</font></b></h1> <h3 style="text-align: left;"> 2019年1月11日,自从加入“武汉趁早读书会”第一期打卡活动后,我便开始了我的“输入——输出”生活。</h3> 以下是我读后感的部分截图,我尝试将原文与感想分开的形式,起一个小标题,抒发联想与感慨。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真正的旅行》读后感</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蒋勋说唐诗》读后感</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的读书推荐目录</h3> <p class="ql-block"> 就这样,保持着上午摘抄,下午随笔,晚上梳理的节奏,我持续进行着读书打卡、书写感想的行动。每天的600字书写从当初需要花费1个小时、半个小时到后来15分钟即可完成,我发现有规律地阅读、有反馈地文字已经成为我的阅读“新习惯”。</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33333">第二部分 我的悦读时光</font></b></h1> 其实在正式阅读打卡前,工作后对于看书,我也都是随心模式:有时“暴饮暴食”,放长假狂看一阵;有时“饥肠辘辘”,忙到昏天黑地时,几个月也看不完一本。渐渐地,看到身边有人每天读书、每日记录,心生向往,也想试试。<div> 于是,我就开始了开头那样的“打卡生活”。到大概第三天的时候,越写越有感觉,有种自动化的感觉,灵感来临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有时1000字都不够抒发感想了。甚至在忙着写工作总结和质量分析时,都有写读书笔记附体的酣畅感了。那么如何才能规律读书呢?我有三个小建议分享给大家——</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1、定一个目标</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读书不是为了追求数量,但是定一个目标可以更好地体验收获感。如果能将书中的一句话、一个点到工作、生活中,那就更棒了。 ①将读书当做一种给自己的奖励,让自己进入心流时间、放松时间。②交错进行不同任务,看不同风格的书。(如:我会将《月亮与六便士》、《柳林风声》和《曾国藩传》同时看,让自己在古今中外、亦庄亦谐里转换一下、交错放松一会)</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2、找一群同伴</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同伴推荐:</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办公室伙伴们互相换书看,更有动力。</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校内活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工委读书活动、读书定向赛活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校外分享:</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沙龙、讲座。</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3、做一点分享</b></h3> 可以是和熟悉小伙伴分享,也可以化作文字和更多感兴趣的人分享。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r></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33333"><b>第三部分 我的悦读收获</b></font></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1、更高效地工作</b></div> <div> 从第一个21天开始,自己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天天,工作再忙,也很少刷朋友圈,反而是趁着午休、地铁上敲击几行字,回家后再看半小时、书写半小时,整理好文字打卡。工作中会想着怎样用巧劲把事情高效做完,如在寒暑假提前写完教案、早起梳理重要事项,给静静读书腾出固定时间来。</div> 1000多天里,恰逢我接手新班级。在坚持自身阅读的同时,我也将爱阅读、爱分享、爱记录的理念传递给了孩子们。 一年级:绘本趣味童书——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借鉴其教育方法,号召大家坚持记录。 从歪歪扭扭、混杂拼音的简单一句话,到渐渐熟练的两三句感言,丰富积累。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二年级:汉字树文化书——读《汉字树》,创编班级特色课程、打造班级特色文化。</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结合《汉字树》进行进一步研究,我的个人课题也顺利结题。</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并获得“中国第十届班级文化论坛演讲比赛”特等奖等荣誉。</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年级:写日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四年级:批注、摘抄。</div> 家长和孩子一起读《非暴力不沟通》,收获新型沟通技巧。让班级群名——书山有路名副其实。<br> <div> 阅读这件小事给予我诸多灵感,对我的专业成长帮助巨大。读书、思索、记录、打卡、分享:这是每天留给自己的特定心流时间,更像是一份奖励。共鸣感与深度的愉悦感给我带来了在工作中更高的效率、与人相处时更深的懂得、自己独处时更多的觉知感。我想这就是一千多天的阅读+书写所带给我最大的改变吧。<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2、更阳光地生活</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 在《五种时间》这本书里,作者提到了五种时间:生存时间、赚钱时间、好看时间、好玩时间和心流时间,每个人如果能将自己的时间花园搭建好,那么他的生活必然是有序而美好的。 <div> 借由读书打卡获得的“自律”这一黄金法器,让我更加自信坚定。读书、日记、瑜伽、吉他、绘画。身体的舒展、头脑的充盈和音乐的滋养。<br> 记得有一次在瑜伽馆准备上课,同行者临时有事,需推迟一小时。听完消息,我拿出纸笔找到一个桌子写起了笔记,顾自沉浸、全然忘了来来往往的会员和教练,大家也很配合地轻声走动。写完后抬头、用了40分钟,剩下的时间还可以做点热身运动,有种赚了的感觉!<div> 自从这次自己坚持写完、并在心流状态中获得成就感后,对自己能坚持21天打卡这件事我开始深信不疑。我想读书这件事除了喜欢做底,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了。</div></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33333">第四部分 我的好书推荐</font></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最后,想和大家分享几本好书。</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蒋勋说唐诗》</b></h3><div>简介:只要人还追求心灵的自由,便一定会热爱诗歌。蒋勋先生说:“当我们面对唐诗时,几乎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唐诗好迷人,里面的世界好动人。再追问一下,也许是因为刚好唐诗描写的世界是我们最缺乏的经验,在最不敢出走的时候去读出走的诗,在最没有孤独的可能的时候读孤独的诗,在最没有自负的条件时读自负的诗。”<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b></h3><div>简介: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如今却一反常态地郁郁寡欢。他一个人躲在屋里,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朋友们非常担心他,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在10次心理咨询中,蛤蟆在咨询师苍鹭的带领下,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逐渐找回了信心与希望……为了向大众读者普及心理学知识,作者借用了英国文学经典《柳林风声》的故事主角,让蛤蟆先生和他的朋友们再次登场,演绎了这个关于心理咨询的故事。读者犹如亲临现场,体验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细节,见证疗愈和改变的发生。作者借由蛤蟆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探索了蛤蟆自卑、软弱、爱炫耀的个性与抑郁的情绪究竟来源于何处,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长大成人,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生活。<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b></h3><div>简介:本书选取了七个能够全面反映大明王朝运作规则的人物:一个皇帝:朱元璋;一个篡位者:朱棣;一个清官:海瑞;一个太监:魏忠贤;一个造反者:张献忠;一个叛徒:吴三桂;一个忠臣:郑成功。以文学化的笔法描述七个人物在历史场景与文化中的境况,剖析其生命历程背后难为人知的艰辛、焦灼和不得已,展现出大明王朝既强大又虚弱、既意志决绝又精神涣散的全貌。<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33333">第五部分 总结</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br></font></b></div>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只是一件小事,但会带来人由内而外精神面貌的改变。眼光无法到达的地方,文字可以看见。脚步无法丈量的地方,阅读可以抵达。很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谢谢大家! <div><br></div>撰稿:朱婕倩<br>策划与制作:育才行知小学青工委<br>审核:刘华 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