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喀什的那些日子(6)

海蓝石

夜市附近居然有一家西餐店,真是罕见啊! 高仿麦当劳!我们买了饮料、薯条和汉堡,别说,味道还真不错。这在当时的和田真的是很稀有的! 吃完宵夜都已经凌晨12点多了,已经是五月一日了。我们返回住处休息。 一大早,我们吃过早饭,就来到了和田地毯厂参观。 大家知道和田有三宝吗?手工地毯就是其中一宝! 和田地毯厂成立于1950年4月15日,是新疆最有影响的地毯生产专业厂。 该厂产品出口到北美洲、欧洲、亚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机织地毯,但是手工地毯仍然是一大特色。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及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分别赠送给香港特区政府和澳门特区政府的纪念礼品-大型艺术挂毯“天山欢歌”、“美丽的喀纳斯”都是该厂生产的手工羊毛地毯精品。 这是辛岩拍的人物肖像。 编织好的地毯要经过多道清洗工序。 在露天进行晾晒。 出了地毯厂,我们来到了国内最昂贵的河流~玉龙喀什河! 玉龙喀什河也称为“白玉河”,自古因生产和田白玉而得名。 白玉河是白玉的主要产地,除白玉外,还有青玉、青白玉、黄玉、碧玉等36种和田玉,其中最为名贵的就是被称为“和田三宝”第二宝的“羊脂玉”。 每年洪水退后,就会引来众多掘宝者在河中挖掘寻玉。 我也试试手气,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块羊脂美玉,哈哈。 当地有的老百姓以挖玉为生。 一旦有了收获,当时就进行交易! 这可不是个轻松活儿!忙活一天,也许没有任何收获。 白玉河附近就是名闻遐迩的“玉石巴扎”。 这里人山人海,真正是摩肩接踵。 老李说,在这里,从老到小都做着玉石的生意。 巴扎上也必须要有吃食,看!羊肉混着皮牙子香气的烤包子来了! 各种坚果 这是啥?肉苁蓉!第一次见到,大补药! 随处可见的清真寺。 驾着驴车来上货。 和蔼的维族老爷爷。 这是辛岩的经典之照,太棒了! 还有卖花的。 清真寺对过有一家商店,我们走了进去,居然在这里见到了“第三宝”~“艾德莱斯绸”。而且是亲眼见到了它的生产过程,真是难得啊! 一位老汉在一台织布机上编织着这华丽的图案。 经了解,老汉是为数不多的掌握着艾德莱斯绸编织工艺的手工艺人。 店老板把老人安排到店里就是为了向游客展示这一即将失传的手艺。 机器也是手工打造的传统木制织机。 看到我们很喜欢他的作品,老汉愉快地给我们演示了编织过程。 真是技术活儿!手脚并用,希望这一民族瑰宝能够传递下去! 巴扎上还有一家玉石加工厂。 这里聚集了全国最棒的工艺师。 他们每天将各种美玉打造成精美绝伦且价格不菲的艺术珍品。 老李说要带我们去看一棵300多年树龄的无花果树!这棵神树位于拉依喀乡政府后果园内,距离和田市区22公里,我们立即驱车前往。 维吾尔称无花果树为"安桔尔",它的花藏在花托里,不易被发现,所以又 称"神秘之果",当地群众称其为"福寿之果"。 开了半个来小时的车,终于到达目的地。这棵树可真不小啊!无花果王树冠像一丛巨大而别致的绿色蘑菇,占地面积近0.1公顷,周围的新枝根连根,相互撕扭,盘根错节,爬地百生,向四周蔓延,如蛟龙起舞,银蛇出洞。 据说这棵无花果王虽然年代久远,但一年三茬依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年接果2万多个。 从每年六月到十月都能结出新鲜果子,果大鲜嫩,色泽鲜黄,不但味道甜润爽口,令人回味无穷,而且具有强身健脑、延年益寿之效,被人们誉为人间"仙果"! 可惜我们来得不是时候,果子还是青绿色的,尚未成熟! 离开无花果王,我们又前往巴格其镇境内的恰勒瓦西村。该镇是丝绸之路重镇,核桃种植历史悠久。这个村子里也有一棵神树~千年核桃树王!都够厉害啊! 看到这块碑了吗?当天新立的!我们是第一批在这里照相的游客!太巧了啊! 老李说,古核桃树王植于公元7世纪,距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堪称果树中的老寿星。 虽历经千年沧桑,核桃树王仍以其高大伟岸,枝繁叶茂,苍劲挺拔的雄姿展现于游人面前,给人们一种悠远、欢畅淋漓的美感。 古核桃树王虽如此古老,却叶肥果盛,据说年产核桃6000余个,所产核桃以个大皮薄,果仁饱满而著称。 老李多次来过这里,他说这棵老树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是佛教古国首都约特干唯一生存下来的活证。 看,那个碑的基部水泥还没干呢! 这一天,收获太大了,也确实够累的!车上,我和张老师互相靠着睡着了! 当晚我们计划从和田往回返,计划夜宿泽普县。 当晚,新疆时间23点半到达泽普。 大家还记得去年十一我们来过泽普,游览过这里的胡杨林。 喷泉广场的喷泉随着音乐高低起伏。 吃过晚饭我们找了一家宾馆住下,准备次日返回喀什。 翌日清晨,我们吃过早饭,便踏上归途,途径莎车县一处沙漠。 在沙漠的一处瞭望塔上。 辛岩拍摄还是很敬业的啊! 从陡坡上往下滑的感觉还是很刺激的! 有一老农牵着骆驼经过,我们绝对不失良机! 愉快的五一两日游结束了。 喀什的初夏,各种活动数不胜数,自从这届援疆干部到了喀什之后,就不断地筹措与内地的各种交流,包括经济上、文化上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喀什的发展。 5月11日,恰逢中国新疆喀什南亚中亚商品交易会开幕式。 正好是周三下午没课,老李、辛岩、祥平和我一同到了现场。 嚯!会场里太热闹了,吃喝玩乐,啥都有!开眼了! 这是塔什库尔干县展厅的两位塔吉克族小伙子,大家注意他们的帽子,还记得塔县的那个艺术中心的“帽子屋顶”吧。 塔吉克风格的民族舞蹈。 英吉沙展厅 伽师县展厅 疏附县展厅 巴楚县展厅 <p class="ql-block">辛岩为喀什旅游事业代言,哈哈!</p> 泽普县展厅 品尝一下新疆的纯生啤酒。 巴基斯坦手工首饰盒。 刀郎木卡姆之乡-麦盖提展厅 麦盖提是“农民画”的故乡。瞧!这是维族画家现场作画。 麦盖提最著名的就是十二木卡姆之一的“刀郎木卡姆”。 再有就是颇具民族特色的刀郎舞,也叫刀郎麦西莱甫。 我们在展厅里有幸见到了这两种艺术形式的碰撞。 <p class="ql-block">红衣大叔的舞姿耐人寻味。</p> 当时红极一时的刀郎估计就是以此命名了他的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