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投稿邮箱:pjzx99999@163.com</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河蟹小镇</b></p><p class="ql-block"> 李炳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提起盘山县胡家镇,大多数人也许首先就会想到河蟹。是的,河蟹是胡家镇的一大特色,或者说是一张靓丽的名片。现在,河蟹的养殖和销售已经成为胡家镇经济支柱产业和农民发家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镇以蟹兴,民以蟹富。胡家镇也因此被称为“河蟹小镇。”</p><p class="ql-block">由于盘锦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河蟹海水里孵化、淡水里生长的习性,使得这里在很早以前就有河蟹大量繁殖。“螃蟹搭桥”的故事就是一个佐证。</p><p class="ql-block">话说1400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亲率大军东征。打到三岔河的时候,正逢秋雨连绵,河宽水深,挡住了大军前进的脚步。唐太宗十分着急,命人摆上香案供品,乞求河神相助。夜里,河神给唐太宗托梦,说清晨必有一座桥出现。果然,第二天早晨,大雾弥漫,伸手不见五指。官兵向唐太宗报告,说三岔河上隐约有一座浮桥。唐太宗就赶紧带领人马过河。负责断后的大刀王君可心生疑惑,他下马去摸,发现到处都是螃蟹,就大叫一声:是螃蟹搭的桥!结果天机泄露,连人带马跌入河中,顷刻之间就化为螃蟹的美餐。</p><p class="ql-block">虽说这是个神话传说,但也足以说明盘山河蟹之丰。在上个世纪70年代前,盘山沟沟叉叉、河网、坑塘河蟹到处可见。记得我小时候,常常在夏天或秋天的夜晚去小镇运河里抓螃蟹。我和哥哥半宿就能抓一麻袋。妈妈把螃蟹洗净蒸熟,端上饭桌。刚才还青虚虚的大螃蟹一下子变成了红脸汉,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掰开螃蟹壳,那真是“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让人馋涎欲滴,恨不能马上就大快朵颐。此外,螃蟹还可以做螃蟹豆腐,螃蟹酱等美食,给那个饥馑年代的人们带来口腹的满足。 当时还流传着“棒打狍子瓢舀鱼,螃蟹爬到灶坑里。”的民谣,也能说明这一点。</p><p class="ql-block">在那以后,由于辽河油田的开发,加之人们过度使用农药化肥,致使河蟹几乎绝迹。后来,本地区人工孵化蟹苗取得成功。但由于求大于供,致使蟹苗一斤曾达到七八千元。当时养殖技术也不成熟,撒到坑塘里的蟹苗几天就不见踪影,让许多人一夜之间背上了沉重的债务。1990年,胡家镇二夹村毛志明坑塘养蟹取得成功,当年获利十几万元,并带动胡家及周边人走上了河蟹养殖的致富路。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实践,河蟹种苗孵化和养殖技术日臻完善;特别是近年来,全镇开展了稻田养蟹、坑塘养蟹、水库养蟹、沟渠养蟹、河流养蟹等多种养蟹模式的探索,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河蟹养殖产业,总结出一套完备的河蟹养殖技术。</p><p class="ql-block">据了解,胡家镇现在养殖河蟹总面积达到15万亩,其中稻田养蟹面积达到13万亩(扣蟹养殖面积7万亩,成蟹养殖面积6万亩)此外,利用境内坑塘、 沟渠、水库等自然水面,发展围栏等养蟹2万亩。年产扣蟹10万吨,成蟹8000吨,河蟹养殖已经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2017年扣蟹大丰收,又赶上第二年春天扣蟹市场需求量大,那一年,河蟹养殖户几乎家家都赚得盆满钵满。据相关部门统计,纯利润超过一百万的不下20户,可谓是一夜暴富。</p><p class="ql-block">在多年的市场经营中,胡家镇领导层敏锐地预见到“只有养大蟹、才能赚大钱”的市场趋势,立足实际,因势利导,努力做好“大养蟹、养大蟹”这篇大文章,扩大稻田养成蟹规模。除发展稻田养大蟹外,还充分与科研部门配合,从俄罗斯引进种蟹,改良当地河蟹品种,河蟹规格逐年攀升。同时,还采用在二夹河、红旗水库进行人工蟹苗放流,依靠野生河蟹散养的办法,加快生产大规格河蟹,取得了显著成效。</p><p class="ql-block">河蟹捕捞也是很有意思。每当到了金风飒飒,稻谷飘香的时节,蟹农们就陆续开始捕捞河蟹。每天夜晚,你都会看到田地里灯火通明,人影幢幢,远处传来阵阵马达的轰鸣声。蟹农们先在田地的泄水口前边挖出一个坑,大小深浅与要下到坑里的塑料槽子相当。塑料槽子下到水坑里后,用泥把周边抹平。然后用水泵往塑料槽子的前边稻田里抽水。螃蟹都有个犟脾气,喜欢溯水前行,结果纷纷掉进“陷马坑”里;一会儿功夫,槽子就装满了。这时,需要用抄捞子把扣蟹捞出来,放进塑料桶里,再装进袋子。如果家里有越冬坑的,就直接把扣蟹松进越冬坑里了。看着一袋袋扣蟹,想着来年的行情、幸福地点着钞票的模样,蟹农们心里甭提多美了。</p><p class="ql-block">从越冬坑里捕捞螃蟹另有一套办法。冬天或者是初春,冰没有开化。这时候,拉网师傅按照越冬坑的走向,先在两头各打一个长方形的冰槽子。把爬网拴上四个绳头。冰槽一边留两个绳头,另两个绳头从冰面下边窜到另一个冰槽子那边去。然后通过拉两边的两个绳子头,让爬网在坑底循环往复。冰全部化开以后,坑里还有少量的螃蟹扎到泥里不肯出来。此时,螃蟹已是饥肠辘辘,只要往坑里撒些稻糠或者麸子什么的,这些贪吃的家伙自然会忘记危险,尽数出来觅食;这样就可一网打尽了。</p><p class="ql-block">河蟹养殖和销售是密不可分的。可是,当初,小镇是没有一个集中且像样的河蟹交易市场的。蟹农们就在小镇运河南侧露天场地进行交易。随着河蟹产业的蓬勃发展,胡家河蟹交易市场应运而生。1994年,胡家镇政府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2万平方米的河蟹交易大棚市场。市场包括一座面积2000平方米的封闭大厅,160家销售门店和80个摊位组成。现在的胡家河蟹市场分成了三处:胡家老桥至新桥一段运河南岸一处;宏进新建商网楼一处;305国道塘坊村入口西侧一处,都是有整齐划一的门店。其中后两处还是二层及以上楼房。</p><p class="ql-block">随着河蟹的热销,河蟹销售点及河蟹经纪人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统计,现在胡家河蟹市场有销售网点600余家,线上销售平台160余家。河蟹市场的“活跃期”是每年中秋节前夕到10月底,这里活跃着3000 多名河蟹“专业经纪人”,其中外省常驻胡家河蟹经纪人200多人。每天进场交易人数达5000多人。最高峰达万人。每年接纳各地客商10万多人次,日河蟹交易量30万公斤以上,最高峰达80万公斤。年交易量达10万吨以上,交易额50亿元以上。河蟹销售的火爆,带动周边蟹农达1.5万余户。交易面辐射江苏、安徽等全国20余个省市和自治区,并架起销往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外市场的桥梁,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河蟹市场”。</p><p class="ql-block"> 随着河蟹产业经济的发展,涌现出一批以张海涛、孙秀玲为代表的农民企业家。成立于2005年的盘锦海涛水产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河蟹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水产品公司。近年来,公司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年产河蟹100余吨,年产蟹田优质无公害大米150万公斤。年销成蟹100余吨,扣蟹200余吨,卤蟹20000桶,香辣蟹10000桶。旺季日进货量和销售量超过10吨。辐射带动周边养殖户300余户。“秀玲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养殖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河蟹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和地区。通过天猫、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平台年销售河蟹可达120万公斤,实现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带动周边养殖户近千户,带动临时就业人数1000余人。产品出口至韩国、日本、新西兰、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此外,还有旭海河蟹、兄弟河蟹等一批养殖和销售河蟹大户。</p><p class="ql-block">红日东升,其道大光。在党的惠农政策的阳光普照下,胡家这座河蟹小镇,正以崭新的面貌和昂扬的姿态,阔步向前,去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关于开展“抗疫”文学创作暨“我们的新时代”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b></p><p class="ql-block">按照市文联《关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文联和文艺工作者作用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当前全市“抗疫”实际,市作协号召广大文学工作者,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发挥文学创作优势,大力宣传“抗疫”中的优秀人物和事迹,宣传预防知识,引导社会正确认识疫情,鼓舞士气,努力创作反映人民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疫”的优秀作品。同时,开展“我们的新时代”主题征文活动。</p><p class="ql-block">新时代的中国,新时代的盘锦。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建设者,让我们满怀深情讴歌新时代,弘扬时代精神,记录美好生活,讲述精彩的盘锦故事,以更大的热情奋力推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绽放新颜值、跑出加速度,用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展现好盘锦形象,营造喜迎党的二十大的浓厚氛围。</p><p class="ql-block">内容要求:征文作品主题鲜明,积极向上,贴近生活, 围绕自己的经历、见闻,以小见大,书写城市发展、生活变迁、榜样力量、动人情感、感人瞬间,提升文化软实力……展现新时代盘锦发生的巨大变化和盘锦人民良好的精神风貌,为建设高品质有韧性现代化新盘锦贡献智慧和力量。</p><p class="ql-block">征文形式: 散文3000字以内或诗歌80行以内,诗词10首以内。来稿只接收电子版,不接收纸质版。投稿作品请使用Word文档,内文格式为标题宋体二号,正文宋体四号。文末请注明个人基本情况</p><p class="ql-block">征文时间:2022年3月25日至9月30日</p><p class="ql-block">投稿邮箱:pjzx99999@163.com</p><p class="ql-block">咨询电话:15124277999</p><p class="ql-block"> 盘锦市作家协会</p><p class="ql-block"> 2022年3月2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