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碑亭巷

大嘴猴🐒(拒私聊)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听说碑亭巷有条网红打卡地,勾起了我的思绪无尽,我是56年出生就住在碑亭巷泰山坊的直至78年搬家离开。22年的春夏秋冬在这条大约900米的小街南至中山东路,北至珠江路留下我儿时欢乐的、少年时悲伤的、青春时轻盈的脚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今天因针灸离碑亭巷不远顺便走过去打个卡,有追思有伤感,往事一幕幕浮现在脑海,儿时的泰山坊(南京工学院宿舍)早已被撤毁那可是个非常有特色的大院如果林徽茵地下有知一定会愤怒的,那么好的大院每栋楼都是耐火砖的墙壁,楼内楼梯地板都是实木的,楼顶都是红色的瓦片一块一块拼接而成,前几栋楼内浴缸抽水马桶洗脸池都是齐全的,特别是2层半还有个大约18平方米的阳台提供夏天乘凉之地,这样的建筑决不亚于欧洲的建筑,现在此地盖的是个人认为是不伦不类的D9街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回忆的大门由此打开,脑海里浮现父亲刻苦钻研业务的身影,房间书橱书桌以及地下甚至床上堆满了他的书籍,(原2-3楼都是我家,63年3楼让出一间66年3楼另外一间也让出了,我家只剩下2楼3间,厨房厕所除外)母亲娇小的身影为了一家8口忙碌着,那时的我因为小又被医生判了死缓加上父亲是臭老九就是不想读书反正不久后死亡是我必归之路,所以整天在院子里疯玩,因大家都是不同层度的大小臭老九之子女所以也没有嫌弃(我以后做梦都是泰山坊儿时的景象)那时的我们一群同龄孩子们玩的最多的是躲猫猫、格房子、跳绳、攻城,旁晩时分聚在一起听故事,喜欢听鬼故事,听着又害怕大家就抱在一起笑啊闹啊完全忘记了忧愁,我是经常玩着玩着就给叫回家大学生来给我家人洗脑了,渐渐的我也变得忧郁起来不想再去疯玩了,对啥都提不兴趣了远离了儿时的玩伴,73年心脏手术,75年工作,78年搬家,离开了碑亭巷几乎没再踏上这条实际上我心心念念的街道了,离别44年今天感觉变化不是特别大,只是许多特色店找不到了,(如钢笔店.曲园酒家.澡堂.冠生园食品厂.照相馆.小菜店.糖果店.服装店.四色汤圆店.米店.勤丰烟厂.卖棒冰糖葫芦的小贩、拉车的车夫、擦鞋的鞋匠、等等)只有在原26中学外墙上的画面上找回往昔的记忆,26中我初中读书的地方,现在也不是26中了,不知现在是什么状况,我好像更喜欢当初的样子,可能是我老了怀旧罢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碑亭巷”一条充满市井气息的小巷,她是平凡世俗的,有着红尘深处里满满的人间烟火,她承载着我的回忆,记录岁月的斑驳,镌刻我酸甜苦辣的时光,伴随我一路成长,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身在何处,每当我想起她,心中充满亲切和温暖,那是难舍的牵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我大约6岁左右种植的小树苗现在已经很高大了,夏天能为路人提供清凉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