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祁东县玉合石门小学第十周 教研教改活动

梦与真相遇

<p class="ql-block">  “多年后,我未必能像其他花一样芬芳绽放,但是我已经长成了一颗树。”2022年4月20日,玉合石门小学举行了主题为“如何对待学困生”的教学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成员有:校长周春艳、副校长陈清江、教导主任陈思桦、二年级全体数学老师以及全体实习老师。</p> <p class="ql-block"> “万丈高楼平地起,关键在于打根基”。校长周春艳立足研讨会主题,强调教师应具有“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的教育理念。周校长指出,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找其学习吃力的原因,同时加强与家长间的联系,进行家校共育、因材施教。最后,周校长重申二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性,要求教师教书育人、“打稳基础”。</p> <p class="ql-block">  父母外出务工、忙于工作,孩子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大的现状普遍存在。“隔辈亲”可能会导致溺爱孩子,促使孩子养成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受文化程度限制,长辈们在辅导孩子学习上会遇到困难;甚至部分孩子未接受过学前教育。这些因素都会使孩子在学习上感到非常吃力。</p> <p class="ql-block">  主管教学的副校长陈清江指明了孩子学习吃力的主要导致因素:1.不良的学习习惯; 2.学习兴趣不浓;3.缺乏自信。</p> <p class="ql-block">  教导主任陈思桦依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强调教师要用尊重、关爱的态度对待、帮助学困生。应深入了解学生、了解班级,及时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二年级全体数学老师依据研讨会主题“如何对待学困生”展开交流。</p> <p class="ql-block">一、学生“学”</p><p class="ql-block"> 1.“学”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用心审题、计算、解题。例如:可轻声读题,用笔圈画关键字词,标出相关数量,按正确解题步骤计算,逐步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p><p class="ql-block"> 2.“学”知识断层。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帮助下,认真学习未掌握的知识内容,多做练习题进行巩固,逐步增强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 3.“学”表达自己。课堂上,当老师提出自己感兴趣或者知道答案的问题时,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外,多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回到家,与家长分享分享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以及发生的趣事。</p> <p class="ql-block">二、教师“教”</p><p class="ql-block"> 1.课堂“教”。教师要抓住二年级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如:增加游戏环节、进行实践探讨活动等。关注学困生的课堂互动情况,及时进行鼓励、表扬,增强其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 2.课外“教”。抓重点,教学生未掌握的知识,及时进行教学效果的检验。依据学生知识布置“跳一跳,摘到果子”的练习题,逐步引导学生感受、发现、增强学习兴趣。</p> <p class="ql-block">三、教师、家长、学生去“发现”</p><p class="ql-block"> 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去尊重、去关爱、去帮助!</p><p class="ql-block"> 发现学习、生活的乐趣,去感受、去体验、去热爱!</p>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研讨会,老师们互相交流、学习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有助于开展学困生教学工作。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就像阳光普照每个角落,就像雨点滋润每棵小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一直在前进!</p>

学习

学生

学困生

教学

教师

孩子

研讨会

二年级

知识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