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沧桑,学堂风采不再

一介书生

<p class="ql-block">————怀集县幸福街道高凤小学旧教学楼概述</p> <p class="ql-block">  树英才,育桃李,老师为园丁,学校为基地。高凤小学前身是横洞乡初等小学,该校旧址位于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幸福街道高凤村委会凤义村,始建于1915年,坐东向西。</p> <p class="ql-block">  该校旧教学楼至今已有百年楼龄,左邻济我梁公祠建于清光绪18年(公元1891年)。民国之初(<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当时是新旧文化转换期)乡</span>人在政府倡导下议建筹备新学堂。以前学子皆求读于私塾,新式学校县内尚是凤毛麟角。为了培育新人,乡人决定派员远赴省城(广州)参观新学堂的建筑、管理、教学等,回程后向乡人述及所见所闻。乡贤群众经多次商议,决定新建学堂,并着手向社会仁人志士、社会贤达、热心乡民筹资捐资,定点选址,并向省城聘请建筑设计人员绘图设计,择吉兴工。遂建成总面宽25.03米、总进深8.0米,占地面积200.24平方米,楼高两层,上层17拱,下层13拱,典型中西合壁风格的新型砖木结构。两层共8间教室,两侧均有木制楼梯。横洞初等小学旧址是县城南区成立比较早的主要学校,曾使用100多年。该楼反映了当地教育事业历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甚具美感。据参观者云建筑风格与孙中山故居近似。</p> <p class="ql-block">  百年风雨,该楼未有大修,惟是二楼楼面木板及楼梯已腐朽,亟待维修,苦无资金来源。如此特色学校建筑至今已过百年县内当属绝无仅有,乡人常引以为荣。</p> <p class="ql-block">  该楼落成开学后,学童入学日众,当时四乡八里尚无完全小学。(有初级十四年、高级班二年)。故来自本乡、坳仔、大坑山、柑洞、河南等近邻各地学童投亲靠友,纷来就读,校舍严重不足,解放前曾两次改建、扩建(原楼不动)。尤以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是时抗日胜利,民心安定,强国富民,育人为先,为此筹资扩建为四合院式校区。有前楼、南北楼皆为二层砖木结构,四面皆有骑楼,通道连通,设有课室、教职工、学生宿舍。中为活动广场,四周广植花草树木,环境可为典雅美观。正中校门上方“横洞乡完全小学”是为时任怀集县县长赖惠鹏所书(该人解放后任广西区政协常委)。七十年代曾设初中部,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因为校舍欠缺,八十年代初撤消初中成为现在的高凤小学。学校百年来有不少优质师资执教该校,如全国优秀教师陈少安、怀集县教育届名人顾天学等等,为该校培养人才流下不少汗水。</p> <p class="ql-block">  解放后学校有三次改建,廿一世纪初,除保留原旧楼外,全部改建为钢筋水泥楼房,北楼两层,南楼一层,旧楼已停用,如此设施不能满足三四百学生最低使用需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百年沧桑,风雨无情,百年古楼,虽然兀立如新,终有苍老之状。尤是楼面,楼梯之木结构部分,多已腐朽,欲治之,苦为“少医缺药”,乡民观之多是摇头感叹,恨是力不从心,惟是望楼兴叹。楼房日渐衰老,忆童稚之时,朗朗书声,欢歌笑语,出自该楼,随风飘扬。近些年学校列为危楼,退出使用,大有今非昔比,感概良多。近更传闻,以危楼之列欲毁之,村民闻之,绝大多数不为认可。理由有四:1、宁修勿毁,此楼建于民国初期,且时在新旧文化转换期,又是中西文化对撞初期,乡人接受新文化之发祥地,有着深远感情,文化历史价值,不可等闲视之。2、该楼是仿欧式建筑,近似孙中山先生故居(附照片)。其内涵深远,惟县内独无仅有,故有保存必要。3、毁不如修,如能稍作修理,可为利用。4、有此古老文化建筑,毁之可惜,县内应妥为保存,该楼2012年4月被怀集县人民政府列为不可移动文物。</p> <p class="ql-block">百年学堂,亟待维修,昔日风采,何日再现?</p> 孙中山故居(高凤小学旧楼建筑风格与孙中山故居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