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幼儿园到小学,标志着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如何做好“幼小衔接”,这是幼儿园,小学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是孩子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转折。因此,下关二幼大班级老师对幼小衔接的内容进行了研讨。</p> <p class="ql-block">一、研讨时间:</p><p class="ql-block"> 2022年4月21日12:30时——14:30时</p> <p class="ql-block">二、参研人员:</p><p class="ql-block"> 教研组长、大班级全体教师</p> <p class="ql-block">三、研讨内容:</p><p class="ql-block"> 快乐启航,我与小学零距离——幼小衔接“接”什么?</p> <p class="ql-block"> 研讨会中,老师们根据班级幼儿的特点,围绕主题,从身心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和社会准备方面深入交换意见并进行了头脑风暴。初步拟定适应于本班幼儿的活动计划。</p> 身心适应 <p class="ql-block"> 对于即将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幼儿来说,这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们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因此,幼儿入学前要具备一定的身心准备。</p><p class="ql-block">(1)对小学生活感兴趣。</p><p class="ql-block"> 家园沟通,爸爸妈妈在家和孩子们多聊聊关于小学的事,了解孩子们心中对小学的向往。同时和孩子谈一谈自己对上小学的困惑及担心,帮助孩子收集一些资料来解决疑惑。</p><p class="ql-block">(2)和哥哥姐姐聊一聊。</p><p class="ql-block"> 小朋友可以和上小学的哥哥姐姐视频聊天,采访一下哥哥姐姐们,向他们问一些关于小学各个方面的问题,也是了解小学生活不错的方式哦!</p> 学习适应 <p class="ql-block">(1)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的坐姿显示出这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个人修养,而且良好的坐姿对自己的身体有益处。</p><p class="ql-block">(2)做好课前准备工作。</p><p class="ql-block"> 例如:养成做事有准备的习惯,从课前准备工作开始培养。爸爸妈妈可以在进行学习活动前,给孩子十分钟的准备时间,让孩子做喝水、上厕所、拿取课本及文具等准备工作,当学习活动开始后,就需要要求孩子专注及投入。</p><p class="ql-block">(3)正确的书写姿势。</p><p class="ql-block"> 大班后,家长和老师非常重视宝贝们的书写习惯。在读书写字的过程中,宝贝们的坐姿、握笔姿势可要规范哦!</p> 生活适应 <p class="ql-block"> 小学和幼儿园相比,比较大的变化是每班孩子数量增多,教师数量减少,一些简单的事情必须孩子自己去做,不能总依赖老师,这就要求孩子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在家这样做:</p><p class="ql-block">(1)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培养孩子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习惯,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p><p class="ql-block">(2)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p><p class="ql-block">(3)在学习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p><p class="ql-block">(4)安排孩子相对稳定的作息时间。家长最好能与孩子共同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贴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孩子按照时间表去做相应的事。</p> 社会准备 <p class="ql-block"> 养成有礼貌的习惯。例如:碰到长辈要主动上前问好,碰到同学要主动打招呼。在公共汽车上碰到伤残病、老人等要主动让坐,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礼貌用语。在家中与孩子交流时,需要关注到孩子的文明用语。</p> <p class="ql-block"> 通过教师交流活动,明确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的内容,刘亚芸老师以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阐述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年级组老师之间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随时随地的进行有效沟通,以更好的帮助幼儿从各个方面做好入小学的准备。</p> <p class="ql-block"> 幼小衔接应为一段历程,而非突发性、定点在单一日期的事件,跨出成功的第一步是让孩子“走得早,不如走得稳、走得好”,多多接纳孩子的不完全,让我们用爱激发孩子的潜能,让我们都成为孩子生命中的“拉拉队”。</p><p class="ql-block"> 其实幼小衔接就是如此,要衔接的其实不是知识,而是适应未来小学的一切习惯与态度建立。</p> <p class="ql-block"> 大理市下关第二幼儿园大班级 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