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新河船厂的青春印迹

李士霞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整理抽屉无意间又看见了这本油印的小册子——1984年纪念“五四”运动65周年的时候,新河船厂青年文学社主办的综合性文艺刊物《无名草》的第一期。这是 由于当时我投稿的一篇散文被本期采用了,青年文学社赠送给我的。</span></p><p class="ql-block">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电脑、打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办公用品早已普遍使用,像这种印刷品也随之成为了历史。但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讲稿、宣传册、学习资料、统计表以及学校里的复习提纲、考试卷等,还都是采用这样手工刻写或者打字的蜡纸做版、然后用油墨在油印机上印刷而成。</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 如同见到了分别多年的老朋友,忙停下手里的活儿,重新仔细地端详起这本在今天看来已经“好有年代感”的小册子来:</span>封面的上图是,在一本打开的书上“长出”了一株生机盎然的小草的幼芽;中间图是一个等腰三角形,里面写有年代1984的字样;下面是三个端庄丰满、柔中带刚的空心字:無名草,最下面印有“青年文学社主办”几个小字。图案整体设计简洁生动、富有寓意。</p><p class="ql-block"> 翻过封面,一行行工整漂亮的手刻字体随即映入眼帘。可见书写者的每一笔一划都尽显功底,透着对每位作者和读者的尊重;《无名草》的“破土而出”,在当时得到了厂党委及团委的大力支持、肯定与祝贺,他们的贺词被刊登在最前面。</p><p class="ql-block"> 重读着他们热情洋溢并寄予殷切希望的贺词、重读着每一位作者的文章,从字里行间扑面而来的那久违的八十年代的时代气息,也把我的思绪带回到了几十年前,带回到了我在新河船厂的日子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那时刚刚步入八十年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正在逐渐提高,大家以一种新崭新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加快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中。青年人作为八十年代的新一辈,人人争做新长征路上的突击手,已经成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就在这样一个充满了活力和激情的年代,我们从新河船厂技校毕业了,带着“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的美好憧憬,成了新河船厂的一名新工人。</p><p class="ql-block"> 每天早晨在灿烂的阳光下,骑着崭新的自行车融入到马路上“浩荡”的自行车队伍里去上班的时候,仿佛眼前的一切也都是崭新的。</p> <p class="ql-block">  那种心情可以用充满了喜悦和自豪来形容。因为能到大型国有企业上班,是那个时代年轻人的向往。因此,在两年前报考技校的时候,我在第一志愿栏里填写的就是新河船厂技校。</p><p class="ql-block"> 做出这样的选择,还源于我对于新河船厂的“了解”。小的时候就知道新河船厂,常在厂门口路过,远远地就能听到从厂里面传出来的大锤声。看到厂门口悬挂着的大牌子上着“交通部新河船厂”几个字的时候,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扭过头去往厂里面张望。</p><p class="ql-block"> 初中二年级时候的一次学工劳动,让我有机会走进了这个大门。那是1974底至1975年初,在铜工车间劳动的50天里,也让我对新河船厂以及对当时在社会上占有主导地位的工人阶级有了一些新的了解。</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厂院里有大字报专栏、班组里有学习园地,在车间里师傅们都认真地看着图纸工作,去船上干活儿的时候,师傅穿上粗布的匝着道道儿的棉坎肩,我们给师傅提着“家伙罐儿”。在那段时间里我们认识了船坞、船台、电焊、气焊……工作之余常听师傅们一起讨论大字报专栏里的内容、议论厂里的生产、他们也常常讨论着报纸上的新闻、议论着正在召开的“四届人大”,并且开心地说道“总理那么长时间没见面儿,闹了半天是在筹备四届人大呀”……(后来知道,其实那时候总理已经在病中)我们也去过厂门口对面的俱乐部听老工人讲厂史、听三八电焊班的班长给我们讲她们的先进事迹……</p><p class="ql-block"> 劳动结束的时候,厂里发给我们每人一张1975年的日历留作纪念。日历的上半部分印有新河船厂自己设计建造的、刚刚下水的一艘工程船的彩色照片。我们高兴极了,“船厂真大、工人师傅真了不起”成了我这次劳动最大的收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带着一种“美好的愿望已经变成了现实”的喜悦心情,我们几个女同学被分配到船体车间的下料区工作。没过多少天,因为厂门口的一则“在动力科成立除氟站”的招人启示(当时饮用的地下水里,含氟量超标),我们又一起报名参加了考试并且被录取而离开下料区。虽然在那里工作的时间不到两个月,但师傅们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和热情开朗的性格,都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80年12月18号我们到动力科报到。工长沙师傅带着我们到冷风室和水泵房参观的时候,让我们看到的是与船体车间的下料区所截然不同的工作场景。有令我们“大开眼界”之感——听着冷风室里轰鸣的机器声、看着车间里的一排排电闸和仪表、看着一个个红色、绿色、黄色的指示灯,除了新鲜和好奇之外,还有一种莫名的神秘感;中午下班时,站在锅炉房的小二楼上,居高临下地等着看厂里下班,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很有兴趣的事——号声一响,聚集在厂里的人群像潮水般涌出厂门口,然后瞬间又朝四面八方分散开的场面,真可以用“壮观”一词来形容!看似“蜂拥而出”却又显得那么“井然有序”,那冲击感绝对是视觉上和心理上的一大享受。</p> <p class="ql-block">  除氟站筹备期间,科里先后安排我们去塘沽防疫站和渤海石油及新河储油所等单位学习水处理知识,等所需的设备到齐了我们就正式投入了工作。</p><p class="ql-block"> 在全社会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引导下,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是那一代青年人勤奋好学的动力。我们也读了不少书。班组里有的姐妹在上广播函授大学、也有的姐妹考上了厂里的电大。厂图书室是我们经常爱去的地方,除了专业知识以外,小说和各种杂志成了我们工作之余最喜欢的读物。像《当代文学》、《小说月报》、《收获》、《十月》、《青年文摘》、《八小时以外》几乎是每期必读的,那时候我们也是“追星族”,《大众电影》每期必看。中午下班号一响,我们去澡堂子洗澡,然后顺便去图书室借几本书,回来路过篮球场,有时候还能赶上看看谁输谁赢。</p><p class="ql-block"> 我们尽情地享受着工作的快乐和下班之后的自由。作为新河船厂的一名工人,那是我们一段美好时光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  引滦入津之后,滦河水进入每一个家庭,除氟站的使命结束。科里安排我到电站工作,塘沽电业局输送过来的35千伏的高压将通过这里变成6千伏送到厂区的各个变电室(因此也称三五电站),再由各变电室分别往车间和生活区输送生产和生活用电。这里虽然不是生产一线,但是责任重大,掌控着全厂生产的命脉。</p><p class="ql-block"> 这个工段是一个全厂闻名的先进工段。平时电站的两扇涂着红色油漆的大铁栅栏门总是紧闭着,门口挂着的牌子上醒目地写着“非公莫入 闲人免进”。从外面望进去,里面好似一个幽静的“深宅大院”,在其中一扇铁门上,有一个平时出入的小门,走进干净整洁的院子,可以见到值班室对面的三台大变压器一字排开,可以听到运行中的变压器发出的“嗡嗡……”响声。值班室里一尘不染,墙上挂着的一面面长方形或三角形的锦旗,仿佛在向你无声地述说着它们的主人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辛勤工作的一个个故事……</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厂里的生产任务繁重、能源又紧张。工段采取每天根据全厂用电负荷的变化,投入相应容量的变压器运行的做法,在确保向全厂安全供电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能源。虽然增加了倒闸操作的次数,但是杜绝了“大马拉小车”的能源浪费现象。</p><p class="ql-block"> 雨雪季节是变电运行工作的事故高发期。再加上设备的逐渐老化,给安全运行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在遇恶劣天气时工长郝师傅经常在电站值班,带领大家加强特殊巡视,排除隐患。保障全厂安全供电。</p><p class="ql-block"> 厂里在生产工作繁忙的同时,对于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文体娱乐活动同样也不放松。共青团的活动更是丰富多彩,经常组织团员和青年一起去游园;工会也经常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组织各种球赛和各类棋牌赛以及拔河比赛,极大地满足了职工的文体娱乐生活。</p> <p class="ql-block">  1984年的春天,在全国开展的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活动中,也迎来了纪念五四运动65周年的纪念日。在厂党委和团委大力支持下,青年文学社成立了。文学社希望广大团员和青年积极投稿,以活跃全厂青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蓬勃向上时代、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欣然写下一篇散文《春天》送到了团委。大意是“儿时的我总是企盼春天的到来,好去采小野花、捕捉蝴蝶,索取那些装点春天的景物。现在我成为了一名工人,要用自己的双手努力工作,把青春奉献给祖国的春天”记不得过了多少天之后,我手里就有了这本油印的小册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十几年之后, 时过境迁,我们这一代人也已经青春不在。随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在不断深入,厂里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差,甚至工资都不能按时发放,厂里为了“减员增效”、为了让“船小好调头”,我们眼看着周围的同事被“四十五岁一刀切”、被“买断工龄一脚踢”。那一刻,我看到了在师傅们离开赖以生存的新河船厂的时候,脸上流露出的那种除了对未来的茫然和无助,还有对船厂的留恋与不舍之情……其中的复杂情绪里写满了两个字——无奈!然后又看到了师傅们带着这种无奈,开始“自谋职业”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p><p class="ql-block"> 随后的日子里,我们也亲自经历了在二十年前所预料不到的国企改革——企业改制。我们经历了下岗分流、末位淘汰制、轮岗和待岗……这其中的滋味都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十年之后的今天,重新翻看着手里的小册子,回首我们的青春岁月、回望我们人生每一幅剪影的时候,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变成了过往的云烟……</p><p class="ql-block"> 现在,这个几代人为之奋斗过的百年老厂早已夷为平地,也听说那里有了新的规划。但是,我们作为曾经在新河船厂工作过的人们,都会把这个名字铭记于心间!几代河船人用智慧和汗水共同铸就的辉煌也将铭记于史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22年4月2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