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font color="#b06fbb"><b>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与学的方式,它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围绕一个主题或项目,最大限度地创造接近现实的语言环境和交际场景,展开输入和输出的循环活动。<br></b></font></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b06fbb"><b>—— 梅德明、王蔷,2018</b></font></h5> <h5> 2022年海丰县高中英语决胜课堂教学大赛于4月19日上午顺利落下帷幕,我有幸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海丰附属学校高中部英语组参赛。作为一名入职一年的青年教师来说,能够站上决胜课堂的讲台,向各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学习与交流,是我教育生涯中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在此我想从“赛前准备、赛中推进、赛后反思”谈一谈自己的感悟。</h5> <h5><font color="#ed2308"><b>一、赛前篇</b></font><br></h5><h5> 2022年2月17日,校教科处饶主任传达县教研室的通知——举办2022 年海丰县中小学(园)决胜课堂教学大赛活动。每个学校每个学科组只能推送一位教师代表学校参加,而参赛教师的名单需要在3月7日之前确定并上交县教研室。通过紧张的校赛初选,校方最终决定指派我代表学校参赛。<br> 由于疫情管控原因,比赛的时间、地点及课题等具体方案暂时还没公布,再加上我第一次参加这么大型的比赛,所以当时的我毫无头绪,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我只能一边利用少之又少的空余时间研读高中英语7本教材,一边等着具体赛课方案的下达。终于,于4月8日我等来了比赛的具体安排。</h5> <h5></h5><h5> 比赛时间定在4月18日-19日两天,此时距离正式比赛还有10天准备时间。学校教学进度刚好是选择性必修四Unit 3 Sea Exploration单元,于是我选择了该单元的Project版块(Create a poster for World Oceans Day)。</h5><h5> 其实在选择这个课题之前,我是非常煎熬的,因为Project不好上。原因有二:其一,网上可以学习的实战资源太少了;其二,课堂开放性较强,非常考查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我能做好吗?带着疑惑与担忧,我咨询了科组的老师们,他们给予我非常大的肯定与支持,于是我决定迎难而上挑战自己。</h5><h5> 确定好课题,我开始着手准备教学设计、学案与课件。我花了3天时间反复研读Unit 3的全部语篇,我打算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角度入手,聚焦单元主题Sea Exploration,引导学生思考单元主题“sea exploration”和Project版块世界海洋日的创立目的“sea conservation”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帮助学生构建单元主题意义的框架,梳理出单元主线:sea exploration→sea protection→the development of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and the sea,从而深化学生对“sea exploration”的主题意义探究,内化形成自己的现代化海洋发展观。</h5> <h5><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我不打算用现有的课件资源,于是我开始慢慢打磨教学设计、学案与课件。1稿、2稿、3稿……终于在第11稿的时候,我做到了!一个完美主义者太可怕了,自己就能把自己虐死!</span><br></h5> <h5> 我总共经历了两次磨课。第一次是4月14日(周四)下午第三节在高二5班进行。</h5> <h5> 第一次磨课的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学生无法按时完成海报作品,也没有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个人展示与评价。课后,我们的评课会议足足进行了两个小时,在这里特别感谢我们高中部全体英语教师对我的帮助与建议以及高二(5)班英语老师林萌的协助!</h5><h5> </h5>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第二次磨课是4月15日(周五)下午第三节在高二4班进行,也就是说我只有一个晚上的时间修改课件、教学设计与学案。毫无疑问只能熬夜了,于是那天晚上我奋斗到了晚上3点钟,第二天顶着个大大的黑眼圈,我进行了第二次磨课。可是听课老师一致认为4班同学的表现不错,但很可惜我的设计思路还不如</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第一次的好。那时的我真是身心俱疲,还好周末马上要来了,我有两天的时间可以重新构思。于是我振作起来,只要还有时间一切就还有希望。比赛前一晚(17日),我定下了终稿!</span></p> <h5><font color="#ed2308"><b>二、赛中篇</b></font><br> 4月18日比赛的第一天,我被校方通知英语组的赛课地点统一定在“未来教室”。这是我第一次在“未来教室”上课。陌生的教学环境,对于赛课老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可是老师们出色的表现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比如陈妙素老师利用微信文件传输助手巧妙化解学生投屏问题、林燕玲老师的读写课体现了她对文本的超强把控能力、林曼茵老师的读写课有机融合了汕尾当地特色等等。</h5><h5> 4月19日(周二)上午第四节终于轮到我上场了!</h5> <h5> 课前一切准备就绪,我开始安抚学生情绪,看得出来同学们都有点小紧张,估计是有点不适应新环境。不过好在最后课堂顺利结束,虽有遗憾和不足,但是对于师生双方来说都是一次非常难得的经历和体验。</h5> <h5></h5><h5> 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我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我是从what→how →why的逻辑层次层层递进处理文本的。<br></h5><h5> 首先,lead in环节用海报图片导入,引出本节课主题:World Oceans Day,再带着学生梳理世界海洋日的基本信息,解决“what”即“什么是世界海洋日”的问题;<br></h5><h5> 其次,创设真实情境“学校为庆祝世界海洋日而面向全体学生征集海报”,通过情景学习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明白海报的基本框架(outline)和最终海报成果的评价标准(standards),引导其创造性地使用跨学科知识与技能,思考并设计海报来呼吁人们提高对海洋生态的关注与保护,解决 “how”即“如何为世界海洋日设计海报”这一实际问题;<br> 最后,聚焦大单元整体教学理念,启发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人与海洋”的关系,思考单元主题“sea exploration”和project版块世界海洋日的创立目的“sea conservation”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所蕴含的人文内涵,解决“why”即“为什么要平衡海洋探索与海洋保护”这一问题。</h5><h5> 以上是我整节课的设计思路。</h5> <h5> 小组活动环节,学生热情高涨,参与度与活跃度较高。在此特别感谢高二(15)班班主任戴上檬老师对本次公开课的大力支持。</h5> <h5><font color="#39b54a"><b>Group 1 精彩片段</b></font></h5> <h5><b><font color="#39b54a">Group 2 精彩片段</font></b></h5> <h5><font color="#39b54a"><b>Group 3 精彩片段</b></font></h5> <h5><font color="#39b54a"><b>Group 4 精彩片段</b></font></h5> <h5><b><font color="#39b54a">Group 5 精彩片段</font></b></h5> <h5><font color="#39b54a"><b>Group 6 精彩片段</b></font></h5> <h5><b><u><font color="#167efb">附:本节课上台介绍与评价的同学的学习心得</font></u></b></h5> <h5><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赛后篇</b></h5><h5> 比赛结束后我与骆老师及三位评委老师进行了深刻的交流与探讨,在这里非常感谢县教研员骆海燕老师、红城中学罗小翠老师、县林伟华中学林绮岚老师以及仁荣中学向锡山老师对我的认可和建议。开心之余,我也对本次赛课经历作了深刻反思,感悟如下:</h5> <h5><b><font color="#39b54a">1. 把时间还给学生≠撒手不管</font></b><br> 新课程新课标倡导以学为中心的设计理念,鼓励做到“师退生进”,积极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但是把课上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绝不等同于教师的无作为,反之,教师背后需要做的努力只会多不会少。表面上看起来轻轻松松的一节课,学生学的开心,教师也教的轻松,但其实背后,教师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是很多的。比如,开头导入的直接高效、问题链的环环相扣、文章结尾的主题深化、课堂作业的延申拓展等等,都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另外,教师在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也非常关键。</h5> <h5><b><font color="#39b54a">2. 教师指令清晰与否非常关键</font></b><br> 我在lead in环节利用海报图片导入主题“世界海洋日”后,发出指令让学生 “Please turn to page 35. Read the passage and underline some details of it.”同时,一手拿着书本,一手指着白板的课件内容。但是有一小部分学生没能及时理解指令,于是我马上调整指令,说“Read the passage and underline the time, place, event, purpose, participant and theme.” 这点插曲完全是我的问题。我在发出指令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这才导致这一个小插曲。于是在接下来的指令发出时,我有意识地放慢语速,给学生充分反应的时间。这次经历也让我明白,在以后教学中要好好磨练自己的指令,培养与学生之间的默契感。</h5> <h5><b><font color="#39b54a">3. 日常教学强调语言有效输出</font></b><br> 在日常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学生的口语锻炼。我常常跟他们说:“应用文拿14分甚至15分是很容易的,可是我不想你们成为读书机器。只会写不会说,那英语这门语言学了有何用?你们知道吗?当你们站上讲台用英语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你们整个人都在发光!”这才是语言的魅力所在。关于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的问题,这里给到几点建议:<br><ul><li><b><font color="#ff8a00">不写草稿:</font></b>宁愿学生上台时少说点,也不要按照草稿的内容去背诵出来;</li><li><b><font color="#ff8a00">关键词法:</font></b>让学生把要演讲的内容由词连句,由句及篇,慢慢对镜练习;</li><li><b><font color="#ff8a00">容错心理:</font></b>教师要把心态放平和点,少批评多鼓励。学生犯错在所难免,他们犯错才正常,否则要老师何用?</li></ul></h5> <h5><b><font color="#39b54a">4. 项目式学习在教学中的取舍</font></b><br> 我一直在摸索新人教的Project版块,项目活动不再以语言学习为目的,而是以语言运用为目的,以具体任务为导向,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特别是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直接指向新课标所倡导的用英语做事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不是所有的Project都适合放在课堂中实行,甚至教学时长也可以根据学情或单元主题的需要进行再调整。教师在整个Project版块所发挥的作用尤为重要,设置驱动性问题,创设真实情境,设计评价标准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细细推敲揣摩。</h5> <h5> 教育之路,道阻且长。方法和技巧只是冰山一角,教育其实拼的是多方教育力量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教书即育人!</h5><h5> 我今后定脚踏实地慢慢磨练自己,努力向各位优秀的前辈看齐!</h5><h5><br></h5><h5> 特此感谢“决胜课堂”教学大赛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化成长平台,感谢四位老师的认可与建议,感谢学校领导与全体高中部英语教师对我的信任与支持!</h5><p class="ql-block"><br></p><h5>再次衷心感谢!</h5><p class="ql-block"><br></p><h5><b>编辑:吴凯伦</b></h5> <h5><u><font color="#167efb"><b>附:本次决胜课堂决赛的课堂实录,有不足之处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b>!<b></b></font></u></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