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歐洲之旅(二):從意大利威尼斯到瑞士小鎮因特拉肯</p><p class="ql-block">作者:舍予</p><p class="ql-block">2014年10月20日結束意大利佛羅倫薩與威尼斯兩天之行後,前往瑞士小鎮Interlaker(因特拉肯),我們一行七個人,於是租賃了一輛中巴,司機來自於東歐保加利亞,他既不會英語,更不會漢語了,行程都是在網上提前設定好的,下榻的酒店也是網上預定好的,若是路上沒有什麼特殊情況發生,客人與司機完全不要交流的安全抵達目的地即可.</p><p class="ql-block">歐盟有一個好處在於高速公路暢通無阻,從出發地到目的地也只有五百公里左右,按照歐盟交通管理法律規定:營運車輛必須控制時速為80馬以下.預計行駛時間也就六個小時左右吧.在我的車上有來自北京的一家三口,男的在國家電網公司上班,女兒剛參加完中考,於是一家三口來歐洲旅遊,還有一家三口來自於中國河北唐山,加上我一行七人.但車子行駛一半路程時,北京的那個小女孩子在車內大叫,於是她的媽媽偷偷的在耳邊說道:”張老師,能不能幫我告訴一下司機靠路邊停一下車,我女兒來痛經了,已流血了,我們想下去處理一下.”</p><p class="ql-block">於是我便於來自保加利亞的司機用英語交流:”There is a girl who have bleeding from dysmenorrheal. Can you pull over and deal with it ,Thanks”</p><p class="ql-block">這個司機根本聽不懂我所說的話,我還以為我的Chi-English 以致於他聽不懂,於是我用隨身攜帶的筆記書寫下這段這句話英文,他用手勢表示他不懂,於是,我只好用全球標準的語言:手勢與畫畫來表示我的意圖,手勢就是交警的靠邊停車,畫畫用盡我的所能描述女孩來月經的情況,這個傢伙終於看懂了,但是,就是沒有停車的動作與意愿,我無奈至極,心裡暗想:”他媽的,歐洲佬太沒人性了,東歐國家窮有窮的道理,連英文也不會,不會你就學習呀,既然做國際司機,一些簡單的國家問候語與交流語怎麼也得學一點呀,特別是中文,因為我國公民是出國旅遊大戶國呀,在歐洲中國公民都被譽為”會移動的錢包”了”.</p><p class="ql-block">就這樣我們下午三點左右終於到了因特拉肯小鎮了,在這個地方有很多中國遊客,於是我看見我們的司機在一旁抽煙,於是我上前給他遞上一支香菸,也找了一個中國導遊,把路上的情況告訴他,他笑道:”我知道了,這個主要因為歐洲的營運車輛像飛機一樣都裝有一個黑匣子,全程記錄行程過程,如果不是特殊情況如:車禍或生命垂危情況下,司機不會停車的,因為歐洲非法停車懲罰極高,他一個月的工資都泡湯了,所以他不會因為一個女孩子來痛經而停車.”</p><p class="ql-block">“這下子我就理解了,怪不得我看見歐洲地面斑馬線無論有無行人,司機都會自動減速通過了,嚴厲的懲罰才會迫使人養成守法意識呀,但是,這些司機為什麼不學點英語或中文呀,中國遊客這麼多?”</p><p class="ql-block">“東歐的人特別懶惰,所以才會窮呀.”</p><p class="ql-block">由於我考慮到人家也不容易,於是請問了一下中國導遊道:“保加利亞的感謝與再見怎麼說呀?”</p><p class="ql-block">“Благодаря ти, Чао”我也不會保加利亞語,但從中國導遊的發音,記住了類似於漢語的諧音,我立馬也就學會了呀:”我古拉呀地!交!”</p><p class="ql-block">於是我謝了來自中國陜西西安的導遊後又走到我的同行北京朋友把這個事情解釋給他一家三口了,人家也理解了,同時感嘆歐洲的法治之利弊.</p><p class="ql-block">然後我又找到了我們的司機向他說了一句:”Благодаряти,Чао”</p><p class="ql-block">他非常高興的遞了一支香菸給我,同時,向我豎起了大拇指.</p><p class="ql-block">若一个社会大多数人拥抱“外生于苛罚,内生于习惯”的法治精神,可谓民族之幸、国家之幸、也是民众之福也!</p><p class="ql-block">-----------2022/4/20於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