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数学本质,提升数学核心素养,2022年4月20日,海口市第二十六小学在学校多功能厅举行了“养正杯”课堂教学数学专场的比赛。陈尔承副校长及数学组教师参加此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主持人邓怡老师隆重介绍了本次比赛的专家评委。</p> 专家评委 <p class="ql-block">何丽 海南省小学数学教研员、海南省小学卓越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海南省特级教师。</p> <p class="ql-block">罗国群 海口市苍西小学校长、海南省小学卓越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海南省特级教师。</p> <p class="ql-block">张璐 海口市龙华区教学研究室小学数学教研员</p> 上午场 <p class="ql-block">课题:《 元 角 分》 </p><p class="ql-block">授课老师: 李 婕</p><p class="ql-block">授课班级: 一(3)班</p> <p class="ql-block"> 李婕老师首先以春节为背景做情境导入,其次通过认一认红包里的人民币的活动学习人民币的单位,接着设置付钱的环节体会学习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最后结合抽红包、卖零食两个环节让学生学会简单的购物计算。这节课注重让学生参与到分类、换算、购物的活动中,很好的激发了学生课堂学习兴趣。</p> <p class="ql-block">课题:《圆的周长》 </p><p class="ql-block">授课老师:李 飞</p><p class="ql-block">授课班级:五(6)班 </p> <p class="ql-block"> 李飞老师的这节课以故事为主线,分别讲解了圆周长的概念,圆周率和圆的周长公式。课上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析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再次测量不同圆的直径和周长,计算得出圆周率。最后通过学生的分析探究,得到了圆的周长公式。每个活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p> <p class="ql-block">课题:《确定位置》</p><p class="ql-block">授课教师: 杨海玲</p><p class="ql-block">授课班级:四(5)班</p> <p class="ql-block"> 杨海玲老师这节课首先是结合学生在教室中的位置,通过做游戏,说位置,猜朋友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对列、行和数对含义的认识。接着结合小游戏猜猜他是谁,使学生们进一步认识数对,并且明确了确定具体的位置必须要同时知道数对中的两个数字。本节课通过呈现多种生活场景,让数学知识变得有趣,有用。</p> 下午场 <p class="ql-block">课题:《认识分米和毫米》</p><p class="ql-block">授课教师:徐小丽 </p><p class="ql-block">授课班级:二(4)班</p> <p class="ql-block"> 徐小丽老师这节课通过复习让学生回顾“米”和“厘米”的知识。在探究新知环节,首先让学生通过找一找,画一画等活动,建立了对1分米的长度观念,并动手比划感知其长度。其次通过在米尺上“贴一贴”的活动,构建“米”和“分米”的联系。再次通过数一数的方式理解毫米和厘米的联系。最后通过纠错的练习,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物体长度的合理估计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课题:《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p><p class="ql-block">授课教师:吴芸秀</p><p class="ql-block">授课班级:一(6)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吴芸秀老师这节课以学生熟悉的动画人物进行抓花片游戏引入,让孩子们首先通过猜想,再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去动手比较,最后结合算式探讨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从直观感知到抽象理解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p><p class="ql-block">授课教师:甘 婷</p><p class="ql-block">授课班级:三(2)班</p> <p class="ql-block"> 甘婷老师这节课主要分三大部分:一是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引导学生发现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零点几的小数来表示。二是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能把角做单位的数改写成元做单位的小数。三是了解自然数也是整数一部分,知道小数的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从而构建小数的意义,读写法,组成等知识体系。</p> 专家点评 <p class="ql-block"> 何丽老师首先肯定了几位授课老师的课堂亮点:数学知识再创造、关注孩子的认知能力、尊重教材等等。具体从每位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和应变技巧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p><p class="ql-block">1.明确低段数学解决问题的路径:知道什么—求什么—列式解答—检验反思;</p><p class="ql-block">2.数学定义的表述要严谨;</p><p class="ql-block">3.单位之间的关系—单位的应用—多样化支付方式中优化提升;</p><p class="ql-block">4.以问题为导学,板书同步跟进,点拨精华,融入升华;</p><p class="ql-block">5.加强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进阶关系。创造机会让学生思维碰撞,从而得到整体性一致性的表达需求。</p> <p class="ql-block"> 罗国群校长首先肯定了授课教师的优点,从几节课的共性上提出了以下建议:</p><p class="ql-block">1.明确教学目标意识,结合三维目标,整合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难点;</p><p class="ql-block">2.明确问题意识,设定的问题不要太随意,问题设计要环环相扣,构建抽象推理建模的数学思想;</p><p class="ql-block">3.明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的转变,教师在课堂中的引领作用。教师应当启发、引导、纠错,最后点拨提升;</p><p class="ql-block">4.明确板书设计的重要性。板书可以用文字,图形概括出一节课的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做笔记。</p> 领导总结 <p class="ql-block"> 陈尔承副校长对本次比赛活动做总结。教师们应当结合专家的建议,打造减负增效的课堂,注重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最后,宣读本次比赛的获奖名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获奖名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等奖:李 飞 徐小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等奖:李 婕 杨海玲 吴芸秀 甘 婷</p> 颁奖环节 教师观摩现场 <p class="ql-block"> 本次赛课,老师们力求关注数学本质,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体现学知识、用方法、练思维的深度学习的教学思想,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尤其是专家们的点评,如画龙点睛,使大家提高了对数学本质从理论到实践的认识,也为大家今后的数学教学教研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余琴</p><p class="ql-block">图片:余琴 王洁</p><p class="ql-block">编辑:王奋</p><p class="ql-block">审核:祁亚娟 莫海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