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高登,号东溪,(公元1104—1159年)字彦先,号东溪,漳浦县杜浔镇路打村宅兜自然村人(现在归属漳州古雷港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一代廉吏,孝之楷模,《宋史》《福建通志》《广东通志》等都载有其传记,著述《高东溪文集》被载入清代修撰的《四库全书》。被南宋朱熹尊为"百世师"。漳浦民间都高登称为“高夫子”“高圣人”。属漳浦县古代“忠孝两全”代表人物。</p> <p class="ql-block">图中为漳浦城隍庙边的原高东溪祠堂。</p> <p class="ql-block"> 高东溪祠原址在漳浦城里原绥南小学里面(现在的府前世家蔡新府邸前方),坐北向南,原三进两天井,土木抬梁结构,面积约一千平方米。明成化年间,云霄太学生吴震上书,高登有忠孝大节,宜祀於乡,以励后人,呈请建立专祠。朝廷下诏在漳浦县城建立高东溪祠,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始建。1936年被借用为学校,五十年代拆掉第一进,七十年代拆掉第二进。1985年漳浦县人民政府将高东溪祠列入首批文物保护,立碑于祠堂,1986年维修第三进,第三进正座塑一尊三米高的东溪先生坐像。原祠宇宏大,至今面目全非,仅存200平方米面积。去年年底已经拆掉重建。</p> <p class="ql-block"> 高登一生居官清廉,刚直不阿,不畏权贵, 最终多次被秦桧党所诬陷,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高登病逝于寓所,年仅45岁。高登以忠孝闻名,一忠君爱国,为官廉、谨、公、仁。为民呕心沥血。民间为高登平反的呼声不断。宋时朱熹任漳州太守,为受冤落难的高登奔走呼号,高登才最终沉冤昭雪。宋光宗感其事迹,钦赐祠堂墓地,并亲自题写匾额“宇宙完人”“忠孝两全”“浩气长存”。是漳浦县历史上“忠孝廉节”四贤代表。(漳浦县印石山“大印石“”刻有四字)</p> <p class="ql-block">原高登祠内景观,可惜已经拆掉重建。</p> <p class="ql-block">高登事亲至孝。漳浦民间广为流传“获鹿感鱼”的故事,和漳浦“鹿市头”来源(现在的漳浦县城府前街)。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p> <p class="ql-block">图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高登祠修缮中宣传标语。</p> <p class="ql-block">图为推倒重建的高登祠地基及墙体。</p> <p class="ql-block">高登祠对面的漳浦“合抱树”(茄冬大约170多年)</p> <p class="ql-block">高东溪故里杜浔宅兜村。</p> <p class="ql-block">漳浦县杜浔镇宅兜村,有个同时供奉着岳飞和高登的祠堂,名为“高岳圣祠”。据传,岳飞与高登在广西贺州商定高登儿子高拂和岳飞女儿银瓶结亲之事。</p> <p class="ql-block">朱熹曾亲笔题联“获鹿感鱼,千秋称孝子;朋东仇桧,万古识忠臣”,对其予以高度评价。</p> <p class="ql-block">主位供奉为玄天上帝左岳飞右高登和土地公等。</p> <p class="ql-block"> 据当地人说,宅兜的洪氏家庙就是“高诚堂”,位于“高岳圣祠”东墙之隔。供奉的祖先为高登,这是传因为留守本地的后裔为躲官祸改为洪姓,而迁往外地的则仍为高姓。</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高登故居原址。</p> <p class="ql-block">图为漳浦县城鹿溪村西营141号左拐进入不远处的高登墓。</p> <p class="ql-block"> 高东溪卒于宋高宗绍兴(1158年)。经历改迁数次,现在墓域于漳浦县城东南隅,址在鹿溪村西营社边翠竹丛处,妣陈氏合葬同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高东溪墓于1985年重新修茸,1985年被漳浦县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该位置在今县公安大楼前约500米处山地前)该陵园东西宽28米,南北长37米。2008年11月7日,高氏宗亲举行盛大祭奠仪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