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 言</p><p class="ql-block"> (汪永晖)</p><p class="ql-block"> “一毫漫卷千秋韵,七彩融开几度芳”。中国传统的八大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画是其中之一。自古以来,绘画、品画、藏画之人众多。尤其是文人士大夫,他们的大雅之举,令人敬佩。</p><p class="ql-block"> 王绍箕老师退休以后,在县老年大学学习绘画,这是兴趣爱好,也是精神寄托。可谓是“老来学木匠”,经过几年的学习,“越学越像样”。收获颇丰,硕果累累。他的画作在县、市、全国参展、参赛,获奖不少。为总结、提高绘画技艺,将多年作品挑选汇集成册《王绍箕美术作品集》,供大家品鉴、欣赏,自娱自乐。</p><p class="ql-block"> 国画涉猎内容广泛,山川云雨、晓风残月、松涛溪涧、花鸟虫鱼、人物走兽,皆可入画。本画册内容有四季名花、时令水果、岁寒四君子、古代四大美女等。画面虚实有致,形象简括生动,色彩丰富悦目。</p><p class="ql-block"> 学画内容如何处理点与面的关系是必须面对的一道课题。有人主张侧重某一对象专攻。我认为绍箕的选择是合理的。作为初学者,要打好基础,苦练基本功,内容要适当广一些。专一应是在基础打好的前题下,学有专攻是较高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绍箕在学画过程中,不怕困难。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他不惜废画三千,苦学苦练。课堂练、课后练、线上练、线下练。多临摹,在临摹中创新。</p><p class="ql-block"> 绘画无止境,“生命不息,绘画不止”,是决心,也须毅力。“谁人留得春常在,唯有丹青花永香”。 </p><p class="ql-block"> 2022年4月21日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歙县,徽州古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县城。东南邹鲁,礼仪之邦,人杰地灵。</p> <p class="ql-block"> 黄宾虹,歙县人,(1865一1955)中国近现代国画家,山水画派一代宗师。</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四大美女</p> <p class="ql-block">作者王绍箕少年、青年、中年、老年</p> <p class="ql-block">上:获奖证书</p><p class="ql-block">下:入编证书</p> <p class="ql-block">2010年全国获奖作品</p> <p class="ql-block">上:荣誉证书</p><p class="ql-block">下:获奖证书</p> <p class="ql-block">2017年全国获奖作品</p> <p class="ql-block">黄山市获奖作品</p> <p class="ql-block">上:收藏证书,</p><p class="ql-block">下:2013年徽府门前百人“画”国庆纪念证书。</p> <p class="ql-block">歙县首届花鸟画参展作品</p> <p class="ql-block">左:作者作画,右:画室一角</p> <p class="ql-block">赠送:歙县桂林中心学校</p> <p class="ql-block">赠送:手机班全体学员。</p> <p class="ql-block">作者画室浏览</p> <p class="ql-block">编后:</p><p class="ql-block"> 我,王绍箕,县美协会员。六五年徽州师范毕业后,从事农村教育三十余载,退休后立马走进了歙县老年大学。</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先后就读了绘画,花卉,二胡,电脑,手机等专业。学习的时间最长的是绘画。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坚持学习。学绘画的第一课就是沈鲁老师教我们画梅花。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学习了四季山水,四季名花中的牡丹,荷花,菊花,梅花;学习了“岁寒三友”、“四君子”、紫藤、时令水果中的桃子、枇杷、葡萄、柿子,学习了松树与仙鹤,还自学了动物中的老虎和牛,及古代的四大美女。本着老年人老有所乐,开心过晚年,我婉言拒绝了某些好心人“学画要侧重一样,不要面面俱到”的建议,毅然选择了全面“开花”。如今编制的的美篇《王绍箕美术作品集》就包含花鸟,山水,鱼类,动物,人物等各种题材,可谓包罗万象,丰富多彩。</p><p class="ql-block"> 为了广泛学画,汲取多方面技法技艺,我除了线下课堂每周两节课学习外,还抓住机遇线上网络学画,但更多的还是在家自学,利用自费买的和画展时送的画册仿作。我的绘画启蒙老师沈鲁老师曾说过“要多画,不惜废画三千!”</p><p class="ql-block"> 遵照老师的教导,历年来,我绘画不止,有空有兴趣就画。四尺宣纸用了十刀左右,五色的国画颜料也用了五、六盒。多年如一日坚持作画,有时失败了再画;再失败,再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并注意把作品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和收藏。</p><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地学画,我积极、大胆地参与各级各类的绘画展览和大赛。除了每次都参加本校、本县书画展览和比赛外,还先后参加过“黄山市中老年国画大赛”和“全国2017年第十届书画大赛”及2010年“全国梅兰竹菊大赛”,该作品巜梅花香自苦寒来》入编2010年《当代书画艺术家梅兰竹菊精品鉴赏》。</p><p class="ql-block"> 数年来,借助老年大学这个平台,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国画,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然与其他某些同学相比,仍相差很远。但我知足了,因为我懂得一些绘画的基础知识和技法;因为我尝到了绘画的甜头,丰富了我的晩年生活,增添了乐趣。</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来,我先后把自己的作品无偿地,多次奉送给亲戚、朋友、同事、同学及美术爱好者,我先后两次把自已作品献给退休前的工作单位一一歙县桂林中心学校,以此向领导作为学习汇报。不仅如此,我还一次性送给我手机班五十多人,每人一副画。(该年本人系手机班班长),并将自已多年来积累的十几本画册,又无偿地送给绘画班新同学。</p><p class="ql-block"> 予人玖瑰,手有余香。我的作品,他人喜欢,就是我的追求;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就昰我的宗旨。</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要感谢老年大学为我们提供这样好的学习机会,感谢老师为辛勤教学的付出,感谢汪永晖同学为《王绍箕美术作品集》撰写的前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