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月16日,我校语文老师齐聚一堂就我校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做了一次学科教研活动。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们个体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一直以来,我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抓学生的阅读,从幼儿园的绘本阅读到小学各个年级组织的形式多样化的课外阅读,无不提现着阅读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在此次教研活动中,各年级语文老师就本年学段的学生特点,提出建议并分享了经验。</p> <p class="ql-block">低段学生因识字量少,老师建议可以让学生带着简单任务,有目的的去读,阅读物应该有所偏向性(故事、古诗、寓言等),老师们都认为课后的十分钟阅读时间根本不够,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借助拼音提前预习,老师应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来调整课内阅读教学。</p> <p class="ql-block">中段老师认为,学生阅读目的性很重要,应筛选内容不能盲目读书,读后浅谈读后感很有必要,阅读方法是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它不仅要贯穿在课堂教学中,更应该在课外阅读中实践。可以根据课标要求阅读总栏目推荐书目,建议让有条件的家长带头买书,带到班上循环阅读。有老师建议,一个星期就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一本书,每天读一点,争取一个星期读完,并做好读书笔记。</p> <p class="ql-block">高段老师则认为,课内阅读要有针对性,特别要抓重点课文的朗读,略读课文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先去预习;课外阅读同样要注重阅读的目的性,每次阅读填写好阅读记录卡,每次记一点,长期坚持下去;还应该开展阅读拓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等,可采用朗读比赛、讲故事、讲笑话等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p> <p class="ql-block">学好语文的窍门是什么?三分课内,七分课外;课内得法,课外受益。简言之,多读,多写。《语文课程标准》充分重视的课外阅读的问题,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新课标要求小学六年的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可见,大量的课外阅读是丰富积累,培养语感,提升阅读、写作能力的必有之路。所有语文老师重视起来,所有师生行动起来,我们的阅读一定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