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敏

褚哟哟

<p class="ql-block">疫情宅家一月有余,巧克力心情不好。我跟他说,妈妈一定有办法。其实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很没有底气。带小朋友们小区溜了一圈,弄了一身臭汗和泥泞回来,疲了些,倦了点,但小朋友们脸上不再有郁色,沾满汗珠的脸庞在阳光下熠熠闪光。上一秒还在感慨:自然果然有神力。下一秒就意识到了不对劲——脸上传来的“紧绷微痒”的触感,让我隐隐有了不好的预感。所幸的是,镜子的自己,未有任何异常。心怀忐忑地吃过晚饭,两颊那久违的灼热痒腻感传来,心下了然——一年一度的过敏季又来到了。习惯果然是可怕的东西,口罩度日的生活,差点忘记了还有过敏这回事。再看看这漫天飞扬的柳絮,实在有些恼人。却也不知如何是好。姑且静观其变吧。</p> <p class="ql-block">想着去年的此时,也是如此,因为春季过敏的事,还特意赶去门诊看中医。前前后后拖了个把月,配了一大摞的中药。关于药效啥的记忆已经随着时间褪色,唯有那段暗无黑日的喝汤药的时光,依旧清晰,那黑乎乎黏糊糊的记忆,能把整个春天都折磨地黯淡无光。</p> <p class="ql-block">“春天过敏”已经一股魔咒。每一次,发作过程痛苦而煎熬,连同整个治疗都颇像一次冒险旅程,冗长而无趣,治疗路途泥泞自不必说,担忧也是主旋律,当然也遭遇过惊喜。但林林总总,依然回到起点。每年春天,依例发病,从不落下。因为在过敏的路上越走越远,所以内心早已做好和“过敏季”长期共存长期战斗的准备。治疗也是做表面的自我催眠和安慰。中药对别人如何有用我不晓得,但至少对我这样胃肠吸收甚微的人来说,至多只能起到九牛一毛的作用。但每一次,过敏来临,明知收效甚微,却依然乖巧的跑进医院,寻求中医药的慰藉。现在想来,倒是有很多自欺欺人的成分。特别是每每喝过汤药,总会我总隐隐有踏实而安全之感。想来,过敏已经让我成为一个安全感极度缺失者。每次治疗后,那原地打转的药效,往往容易让自己限于“有用无用”的自我怀疑之中。可能是之前对身体没有照顾且消耗精气神的日子太久。亏欠太久的东西,偿还的代价都比较大。如若你有遗忘,它自有法子提醒你,就像这身体,总会挑一个恰当的时候,向自身发出警告的信号。那场景就像地球负载着人类的损耗拖累,当它想保护自己时,也会发出信号,以此让人类被动地消停下来,人体估计也类似。总之,每年这春天,过完生日之后的两个月,我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用够十足的耐性和细心关注自己的身心。但,无奈,越关照,有时身体就越娇气,所以有时脾气上来了,索性破罐子破摔,懒得离它,总是寄希望于自己能有一两次的运气,平安度过春季。目前看来,真是奢望。</p> <p class="ql-block">今年春天,过敏依旧不打算放过我,它掐点准时的等候着我。鉴于今年的特殊性,我和自己做了妥协,准备走一条自我治疗的小路。于是,空闲时候,自己翻读了一些关于健康及身体的信息。趁着这个阶段,结合自身,刚好把健康与身心的相关主题捣鼓一番,希望能有技巧与观念互相结合并付诸实践的方法。“医者不自医”的谬论,我自始自终保持怀疑。通透的医者,不应该先医自己,再医他人吗?疗愈过敏的同时,也希望能疗愈自己的内在。</p> <p class="ql-block">当然,对自己的状态,还是有一些自知之明的:年近不惑,已经把父母赐予自己的那份健康打磨消耗得所剩无几了。剩下来的七零八落的“健康”,也只能靠壮士断腕般的悲壮决心来维持。用脚趾头想想,维持目前的亚健康已是用尽自己的全力,若还想在此基础上有一个提升,没有钢铁般的毅力怕都是痴心妄想。总要坚持下去吧,这也是自己前四十年的业力之果实。会不会奏效,我很难有定论,但这样的念想能让我安静下来。比如当下,其实内心很想分配更多时间给内在整合,让自己尽可能保持运动、散步。抛开一切的主客观因素,只在自己有限的时空里做一些有益自己的尝试,比如敲几个字,读几行文字,觉得累了,就随手放下。想着身边的老人还要依靠,想着身旁的孩子还太小。如若自己有何不适,他们如何自处?想着这样,就会时刻提醒自己做事的适度和尺寸。告诉自己,有时很多事,做事是一回事,成事是另一回事。凡是用力过猛的结果,往往均不如意。工作来说,绝不轻松,也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消耗,有时身体和精神都感觉有一定的疲倦,甚至疲倦状态太久,自己都会麻木。这当然不是什么好现象——特别这一年,感觉身体的不同症状都在一个时间集中爆发。好在这是,总有一个隐隐的声音在提醒我:意志力过强本身是危险的,触探不到身体的底线。一旦身体给出明确的信号,必须时刻开始关注与照顾它的需求,任何的选择性忽略和果断性抛弃都是要摒弃的陋习。</p> <p class="ql-block">寒假时候带巧克力去医院的情境至今历历在目。那种感觉压抑而灰暗的感觉直把人压得窒息。戴上口罩,只剩下一双疲惫的双眼俯视这个世界,医院、药房看见的各色人,都有着意兴阑珊的面孔。走出医院的大门,抬头看见天空,仿佛才有些安慰和生气。坐进车的瞬间,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医院到底是神圣的地方,在很多人眼里甚至决定着生死,这样的地方不免会有一种诡异地令人不安的情绪。</p> <p class="ql-block">还好,身边不乏睿智通透的长者,看着我,不免再三的劝告,活得轻松些。循循善诱着说,中医和修行一样,其实是改命。人要改命多难。我顿悟。年纪越长,我越相信,人自有其命中轨道,不容易脱离。有些事做不到。人要做的心平气和的面对一切,保持内心的一份宁静,也许很难,但可坚持。</p> <p class="ql-block">回头再看,如果没有前面的三十几年,也不会有现在的我。也许是另外模样的我。我自认为有“业力病”。所谓业力病,有时是明知应该如何,却做不到。比如周五的晚上,不磨到12点以后,我是不舍得睡的,明知这做法不好,可我却着迷这一段时光。我认知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执拗:人能够做好的,或越做越好的,都只能是业力范围里的内容。这样一想,即都释然了,想着在后半段的人生里,在积极努力之余,发生的所有事情其实都应该接受。</p> <p class="ql-block">活在当下。就记录当下——比如就记录这两天的日子:整理了花盆里的一对乱石;掐断了野蛮生长的杂花杂草;给酢浆草理发休整一番;对着空荡荡的花盆乱洒一通种子,每完成一件琐事,就感觉特别解气。末了,参与了风风火火的亲子跳绳,个数是少得可怜,几分钟下来,感觉世界都在跟着我疲惫的旋转,可就是那一刻——我真实地感受到了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