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几年来,我校努力探索农村初中适应农村发展的希望之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海伦市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以及我校实际,切实推进劳动教育深入有效实施,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具体做法如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改变观念,加大力度,强化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教学工作中,努力提高师生对劳动技术教育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真正把劳动技术教育摆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位置上来,把劳动技术教育同培养人才紧密结合起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上好劳动技术教育课。根据课程要求,按年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动技术实践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开展校内劳动。在学校常规工作中渗透劳动教育,组织学生做好值日生工作,认真清扫教室、校园卫生,增强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劳动技能。成立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进行手工制作、剪纸、室内装饰、班务整理等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校的劳动实践基地“东篱圃”,是我们校长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意,目的在于贯彻落实教育方针,体现我校对提升学生劳动能力的重视。在学校主楼后面的学生劳动基地小菜园——东篱圃。每班一块地,由学生自己翻地、起垄、栽苗、田间管理,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种植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的习惯,使学生深刻领悟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懂得了劳动不仅是艰辛的,更是创造幸福生活的源泉。把“东篱圃”小菜园作为校内劳动实践基地,种植农家菜、农作物,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予以精心呵护,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学雷锋活动日”、“志愿者日”、“劳动节”、“元旦”、春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一定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知识,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鼓励参与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适量的安排家庭劳动作业(如:刷碗、扫地、洗衣、整理房间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体会父母的辛苦,为父母分忧,锻炼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增强劳动意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世纪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进行,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定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克服困难,闯出困境,把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引向深入。今后努力使我校教育教学形成规模,以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争创一流农村特色学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