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品被圈粉,钓鱼台景区成研学教育首选地

X同学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地方上课?”</p> <p class="ql-block">  “我都被他们圈粉了!”</p> <p class="ql-block">  4月19日,国际育才实验小学与钓鱼台景区开展的“雨水落、百谷生”春季研学活动现场,身着汉服的295名师生时而品茶造字,时而奉茶问礼,其生动有趣的课堂形式引得游客圈粉称赞。</p> <p class="ql-block">  “倒茶只需七分满,留得三分是人情”,在游客中心,研学团队老师罗星兰借“泡好人生第一壶茶”开题,详细介绍了源远流长的茶文化,讲解了冲泡茶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温度、时间、比例等专业细节,通过模拟“品谷雨茶”、“模拟奉茶”等节目,用提问的方式,让品茗杯、公道杯等茶具不再陌生。</p> <p class="ql-block">  课上,研学团队锦玥艺术工作室熊锦玥还讲述了谷雨三候、谷雨习俗、谷雨诗词等传统节气文化,借用“仓颉造字”等神话传说,现场拓印文字印刷,学生们“品”得津津有味。</p> <p class="ql-block">  在植物科普园,研学团队近距离观察植物的种子、叶、花和果实,通过触、摸、嗅等多感官体验,了解了不同植物分布及生长特点,认识了山茶、红叶石楠球、海桐球、女贞球、银姬小蜡球、金边黄杨球等灌木。</p> <p class="ql-block">  研学团队还对“天下第一大铜锣”、“水幕光影秀”、“彩虹滑道”、“樱花大道”等景点进行了实地参观学习。</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一听说要来景区玩都特别开心。”该校李园老师介绍,通过前期和景区、锦玥艺术工作室的精心准备,设计寓教于乐的课程,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外实践和劳动,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p> <p class="ql-block">  “这种课外实践比在教室里学习更有意义”随行家长胡女士称赞道。</p> <p class="ql-block">  近来,钓鱼台景区积极开拓研学“游新+”产品,设计开发主体鲜明、特色突出、应时应季的主题研学活动,县内外各大研学游团队纷至沓来。</p> <p class="ql-block">  据介绍,钓鱼台景区立足文化、自然资源等优势,抢抓“打造全国红色教育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大别山红色中心城市”发展机遇,围绕生态游、民俗游、研学游、乡村游等新路线,已建立起与学校、研学机构共建共享机制。其先后与中国青年旅行社、慧明学校、蓝堡幼儿园等合作研学,开展“绿植科普”、“文明生态”、“铜锣传承”等研学活动十余次,接待学校、研学团队3000人次。景区还设有研学直通道,实施报备优先、半价门票,快速通检等多项服务措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