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寻一片“春光”

野夫

<p class="ql-block"><b>《昕水文学》</b></p><p class="ql-block"><b> 卷首语 </b></p><p class="ql-block"> 野夫</p><p class="ql-block">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是白居易登临庐山写下的绝美佳句。而我们再次转入黑城村探访,竟然也觅得一片“春”的妙趣,实在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也。</p><p class="ql-block"> 黑城村距县城西十五里,民居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村内昕水环绕,土地肥沃,物产富饶。</p> <p class="ql-block"> 在黑城中探访,清代的戏台、古寺,戏台早已觅不见踪迹,古寺庙沧桑破败,但进入枕头窑的古寺,似乎木鱼的敲击声,还在耳边回荡;烽火台坍塌的就剩一副骨架了,可随便抓一把泥土,似乎也能嗅得到动荡年月的烟火;明三暗五的旗杆院,犹如年迈的老人,实在没能经受得住百年风雨侵蚀,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瘫痪一地,但“耕读传家”的牌匾,依然高悬,历史的沧桑感,也许就隐藏在这遒劲的几个大字里,也昭示着冯姓家族遗风远远流传;畅行在青石板古街,街两边的驿站、门店也不复存在了,但用手指轻轻抚摸青石板垒砌的窑洞墙壁,似乎远古驿站、门店火热的余温,似乎还能触摸得到;通向县城官道的古老青石板门楼被不伦不类的建筑取代。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一些不懂文物价值的傻蛋,竟然违背了文物保护,文物修旧如旧的原则,如此行径,令人痛惜。</p> <p class="ql-block">古门楼遗址</p> <p class="ql-block"> 黑城,省级文旅示范村,靠什么振兴乡村?就是靠文物的史政价值,靠古建筑的时代印记、特色古韵,体现黑城村古遗迹的悠久历史沧桑感,吸引游客。如果把老祖祖仅剩的一点遗存推到重建,就意味着失去了自身特色,也就失去了史证价值。黑城村文旅示范从哪里体现?黑城村靠什么振兴乡村?</p> <p class="ql-block">新门楼</p> <p class="ql-block"> 叹息,遗憾之余,在黑城村也有重大发现。在古寺庙上方陡坡,一群文友在草丛中发现一尊石佛像,经过观察,佛像着装、雕塑,线条流畅,坐姿端详,如此装束,佛像的年代应该久远。李晓豫副主席将照片发送到市文物局考证,立即引起省、市文物专家的关注,并亲自来宁进行考证,得出结论是唐代的佛像。看来黑城就是有故事。</p> <p class="ql-block">李兆祥,山西省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鉴定专家组成员、临汾市文物专家组、专家库成员。</p> <p class="ql-block"> 探访黑城,作协一行人,用真情考证还原历史,写出了五篇富有地域乡村文化色彩的文学作品,其中:李晓豫的《黑城,曾今的一座城》,从历史演绎、史学考证提出了一些全新的理念;张新生的《“黑厍”与“黑城”》从光绪版县志、地域方言、文史资料考证得出村名的由来,两部作品都具有很好的文学、史学价值,值得大家鉴赏。</p> <p class="ql-block">图中:王春波,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研究员。</p> <p class="ql-block"> 长恨春归无觅处,一片“春光”在眼前。黑城明天大有希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感谢文友提供精美图片!</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个人简介</p><p class="ql-block"> 张志强,笔名野夫,男,1967年7月生,山西大宁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山西作协会员,大宁县作协主席。《昕水文艺》主编。著有散文集《亲情树》《梧桐树》。散文、小说多次获国家级奖项。</p><p class="ql-block"> 手机号:13753729863,地址:山西省大宁县文联。</p>